【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共(16)页,92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62a8bb0a4303cf8c63aa24d5f0193a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60分)电影《流浪地球》讲
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选项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石油的形成B.树木生长C.地热资源D.水能资源2.在电影中,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A.卫星B.恒星C.行星D.彗星
【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石油的形成是远古时代储存的生物能,生物吸收的太阳能,A错误。树木生长,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太阳能,B错误。地热资源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C符合题意,C正确。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
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水循环过程中,水从高山上流下来,产生水能,因此水能资源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D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故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行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3.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地面无
线电长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活动激烈时会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传输,是无线电
短波暂时中断,干扰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太阳风冲击地球的高层大气,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据此分析②④对,选C对。【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
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2、干扰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3、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
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4、自然灾害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4.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盛顿、伦敦、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B.香港、北京、哈尔滨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依次减小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时【答案】B【解析】【详解】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小,香港、北京、哈尔滨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减小,B正确,A错误;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线速度的一半,C错;极点的角速度为0
,D错;故选B。据新华网消息,北京时间(东八区)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随后,景海鹏与陈冬成功“入宫”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华侨收看直播的当地时间为A19日6:31B.18日14:31C.19日0:31D.19日16:316.此日,下列四地昼长最长的是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答案】5.B6.D【解析】【5题详解】东
八区与西五区相差13个时区,且西五区位于东八区的西侧,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考虑,当北京为10月19日3时31分时,纽约为18日14:31分,B项正确。【6题详解】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向北昼越短,选项中广州的纬度最低,位置偏南,昼最长,D项正确。7.下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为冬至日南半球的光照示意图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地球逆时针自转,表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B图中地球顺时针自转,表示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C图中晨昏线和经线重合,表示二分日;D图中60°N以北范围内出现内极夜现象,为冬季,但不是冬至。故选B。读“某地地震波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8.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5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400千米9.该地最可能位于()A.非洲东非大裂谷B.青藏高原C.吐鲁番盆地D.太平洋【答案】8.A9.D【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地球的圈层结构特点。【
8题详解】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横波和纵波在近地面处的波速大小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明显变化。根据图示地震波大约在5km处,波速开始明显加快,故判断该处莫霍界面应位于5km位置处,故A正确,BCD,错误。故
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只有5-6千米,地壳的厚度平均为17km;该地地壳薄,最可能位于大西洋,其他三地位于两地,地壳较厚,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甲、乙两图为我国某两地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甲图中有可能降水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1.关于乙图说法正确的是A.a位于暖锋锋后B.b未来一段时间将受暖气团控制C.c位于暖锋锋前D.d地未来一段时间气压将下降12.两图中受暖
气团控制的是A.④和aB.③和bC.②和cD.①和d【答案】10.B11.B12.D【解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图中冷气团主动移动,属于冷锋,降水在锋后,应该是②地,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读图可知
,乙图中a位于冷锋锋后,A错误。b未来一段时间将受暖气团控制,B正确。c位于暖锋锋后,C错误。d地未来一段时间将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冷锋锋前、暖锋锋后是暖气团。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是①、④、c、d,D正确。故选D。【点睛】冷锋和暖锋的区别:概念:冷锋是冷气
团主动移动,暖气团被迫爬升。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动,冷气团被迫回旋倒退。示意图:冷锋的冷气团只有一个箭头,而暖锋的冷气团是几个箭头组成的环状。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①处的盛行风向是()A.西南风B.东北风C.东南风
D.西北风14.在气压带②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答案】13.A14.B【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13题详解】图中①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中纬西风带,根据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风向
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判断为西南风。故选A。【14题详解】图中②表示赤道低压,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则终年高温多雨。故选B。下图中虚线代表等压面,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5.正确判读图中气压高低的是()A.④⑤两地气
压相等B.甲地气压低于乙地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D.①②③三地气压相等16.正确判断图中气温高低和空气运动方向的是()A.甲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B.乙地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C.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乙地D.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答案】15.D16.C【解析】【15题详解
】气压分布的基本规律: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①②③的气压相等,D正确;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则③处气压高于⑤处,④高于①,因此在高空水平面上④地气压最高,⑤地气压最低,AC错误;据等压面的弯曲可知,高空甲地形成低气压,乙地高空
形成高气压,而近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与高空相反,因此近地面甲地的气压高于乙地,B错误。故选D。【16题详解】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低,乙地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气温高,AB排除;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即近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乙地,C正确,D错误。故选C。下
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湖泊水B.地下水C.大气降水D.冰川积雪融水18.下列有关甲、乙流量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为上游②乙为上游③甲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④乙
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7.C18.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17题详解】降雨量的变化与相对径流量变化一致,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C正确.【1
8题详解】甲站的流量季节变化小,应是受水库调节,位于下游,乙变化大,应位于上游,②③正确。B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面小题。19.我国的夏季风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B
.②C.③D.④20.新疆塔里木盆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A.海陆间循环B.大循环C.海上内循环D.陆地内循环21.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最大的是()A海水蒸发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大气降水【答案】19.A20.D21.C【解
析】【19题详解】我国的夏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图中①表示水汽输送,A正确。②表示降水,③表示地表径流,④表示下渗,BC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非季风区,多为内流区,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
是陆地内水循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人类活动受技术水平影响,目前对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影响不大,ABD错误。人类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大范围影响地表径流,C正确。故选C。读“
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2.洋流G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增温减湿B.降温减湿C.降温增湿D.增温增湿23.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①处形成的渔场是()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
渔场D.秘鲁渔场【答案】22.D23.A【解析】【22题详解】读图根据洋流分布,G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题详解】
读图①位于太平洋,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形成北海道渔场,A正确。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位于大西洋,BC错误。秘鲁渔场受上升补偿流影响,D错误。故选A。图甲为2015年12月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图,图乙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图乙中的()A.①B.②C.③D.④25.埃特纳火山喷发期间其周围环境变化有()①地表形态发生改变②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③植被更茂密④地下水水温
升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24.A25.D【解析】【2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类型和成因及地壳的物质循环。由材料可知,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读右图分析,来自软流层的箭头指向①和②,②经过隆起后,才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①不经隆
起过程便受外力作用,说明①是喷出岩,②是侵入岩,A对,B错。沉积物形成④,因此④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C、D错。故选A。【2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喷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埃特纳火山喷发期间其周围环境中,地表形态发生改变,①对;由于火山灰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太阳辐射
减少,②对;植被受岩浆影响,被焚烧,③错;岩浆是炽热的,使地下水水温升高,④对。所以①②④正确,故选D。点睛: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属于高频考点,主要以热点事件或地质景观图、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分析不同岩石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岩石圈的物质
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1)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
能由岩浆冷凝而成,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只有一个箭头。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岩浆岩,其作用即为冷却凝固作用。(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
有可能重熔再生成岩浆。(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6.喜马拉雅山脉是由()A.c和a挤压而成B.b和d挤压而成C.c和b挤压而成D.a和b挤压而成27.红海的成因以及今后面积的变化是()
A.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扩大B.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缩小C.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将缩小D.板块碰撞形成的,面积将扩大【答案】26.C27.A【解析】【26题详解】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对应图中bc板块。C正确。【27题详解】红海是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面积还将继续扩大。A正确。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下列四幅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图1、图2、图3、图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图1B.图2C.图3D.图429.图2地貌的物质组成,从扇顶至扇缘依次为()A.泥土、沙子、砾石B.沙子、泥土、砾石C.砾石、泥土、沙子D.砾石、沙子、泥土【答案】28.D29.D【解析】【28题详解】根据形态判断,图1、图2、图3、图
4分别表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由此可知,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图4,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9题详解】根据形态判断,图2地貌是流水沉积作用
形成的冲积扇,冲积扇从扇顶至扇缘坡度逐渐减缓,流水的流速从扇顶至扇缘逐渐降低,大颗粒物质先沉积,小颗粒物质后沉积,在泥土、沙子、砾石中,砾石颗粒最大,泥土颗粒最小,因此图2冲积扇的物质组成,从扇顶至扇缘依次为砾石、
沙子、泥土,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30.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
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详解】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南岸侵蚀,北岸堆积,A错;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南岸侵
蚀,北岸堆积,B对;C.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北岸侵蚀,南岸堆积,C错;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根据“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南岸侵蚀,北岸堆积,D错。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0分)31.图1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山地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为____
__,地貌成因是_______。(2)甲乙两山地中,容易寻找到地下水的是______。(3)图1中河流的发育过程与丙处的_____地质构造密切相关,该处是否适宜修建大型工程______。图1中河湖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作用一致。(4)图1中花岗岩和砂
岩形成较晚的是______,其所属的岩石类型与图2中_______(填字母)一致。【答案】(1).向斜(2).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变得紧实,不易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3).甲(4).断层(5).否(6).②(7).花岗岩(8).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以及地理意义。【详解】(1)据岩层形态,甲处的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为向斜,甲处形成山地的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甲处的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为向斜,乙
处的岩层上凸,地质构造为背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容易找到地下水的为甲。(3)读图丙处岩层出现断裂并有相对位移,地质构造为断层;断层构造处地壳活跃,不易建设大型工程;河湖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为外力作用;图2中A为
岩浆,B为岩浆岩,C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受外力作用,所以②为外力作用。(4)读图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地壳形成,且侵入过程在砂岩形成之后,即花岗岩形成较晚,花岗岩为岩浆岩,对应图2中的B。【点睛】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背斜构造,岩层是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坍塌。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的判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和变质岩。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
图(1)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对降水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图中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分布差异。(2)说明乌拉圭地质灾害少发的自然条件。【答案】(1)甲地:位于信风背风坡,吹离岸风;又受沿岸寒流减湿的影响,全年降水稀少。乙地:位于东南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又有沿岸暖流增湿作用,全年多雨
,降水总量丰富。(2)乌拉圭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地势起伏和缓,滑坡、泥石流少发;生态环境较好,对地表保护作用强【解析】【分析】题目通过南美洲局部区域的位置、地形、水系等信息,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总结能力。【详解】(1)根据图中甲、乙两地位置先
分析气候类型,再根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对降水影响的角度分析降水量的分布差异。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位于东南信风安第斯山脉背风坡,吹离岸风;又受沿岸秘鲁寒流减湿的影响,全年降水稀少。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风迎风
坡,多地形雨;又有沿岸巴西暖流增湿作用,全年多雨,降水量丰富。(2)地质灾害主要是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受板块运动、地形和外力作用影响,说明乌拉圭地质灾害少发的自然条件,可以从以上方面分析。乌拉圭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岩浆活动不频繁,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较少;该地位于河流冲积平
原地区,地势起伏和缓,滑坡、泥石流少;生态环境较好,植被覆盖率高,对地表保护作用强等。33.读下面材料和3幅图回答问题。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自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A)正式出发,11月29日抵达中山站,并于2012年4月8日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港,历时164天
,航程3万余海里。图甲是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码头(B)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乙是航行路线,图丙是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1)考察队出发时,A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_____。B处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__。(2)考察船出发途经②附近时,航行速度变_
____,原因是___。(3)从出发到抵达中山站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公转轨道A、B、C、D四段中的___(填字母),此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4)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答案】(1
).寒冷干燥(2).炎热干燥(3).慢(4).逆流航行(5).D(6).变快(7).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解析】【分析】本题通过雪龙号科考路线和沿线部分地区的气候,考查区域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二分二至日地球
公转示意图的判读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详解】(1)考察队出发时为2011年11月3日,正值北半球冬季,A为天津,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B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北半球冬季时当地为夏
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2)②附近存在西澳大利亚寒流,流向自南向北,考察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相反,航行速度会变慢。(3)考察船11月3日出发,11月29日抵达中山站,这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地球位于北半球秋分日与冬至
日之间,即图中D段;地球公转逐渐靠近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加快。(4)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