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共(7)页,21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a4ab3a5b479c34f86649a32ec070d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周礼》记载,国(都城)中“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据此可知当时的基层组织A.是军事与行政相结合的组织B.行政管
理与生产管理相结合C.军事职能与经济职能相统一D.行政职能与互助职能相结合2.春秋时期,郑国正卿子产、晋国大夫赵鞍皆下令将刑书铸在鼎上,将其公之于众;古罗马《十二铜表法》通过后,被公开在集议场的墙上。这些做法A.利于打破贵族司法垄断B.使平民阶层获得立法权C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瓦解D.完善了东西方法律体系3.西汉中期是汉赋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由于积七十余年休养生息的持续发展,政权巩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思想观念也趋向杂儒霸的舆论一律。与此相应,统治集团已不再以省俭为本,耽于声色享乐,并形成风气,因此上自皇帝,皆喜爱最适于形象地再现这种
时代风气的赋体文学,从而给予大力提倡。这说明A.思想活跃有助于汉赋的发展B.汉赋在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C.皇帝的喜好决定汉赋的兴盛D.文学作品风格受到时代影响4.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图。图据图可知,当时A.抑商政策有所松
弛B.瓷器已成为外贸首选商品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交通因素影响手工业生产5.元朝政府编辑推广的《农桑辑要》和《齐民要术》相比,新添了许多作物种类和栽培法。包括原来生长在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南的植物,如苎麻、茶、橙、桔、甘蔗等作物的种植
方法,都有介绍。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是A.原产美洲的作物品种的传入B.元朝是地兼南北的统一王朝C.北方的作物品种传播到南方D.北方地区处于长期战乱之中6.清初,广东地区的谷物普遍达到一年三熟的水平,甘薯等高产作物又普
遍种植,但广东还是“民富而米少”。结果“所产之米,年岁丰收,亦仅供半年之食”,其他一半或大半“专仰给于广西之米”。这反映了,当时广东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C.农业经济发展日益凋敝D.农作物品种和数量的削减
7.“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随时代变化而变化。1861年冯桂芬指出西学中“如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致理”,“格致”一词正式指称西方科学并流行起来。冯桂芬提出“格致”新词义A.减少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B.提供了中体西
用的理论依据C.促进了传统儒学向近代转型D.改变了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8.1883年《字林沪报》载:“自春徂冬,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从侧面说明了当时A.实业兴办取得了显著
的经济效益B.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C.采矿业的发展有充足的社会资金D.矿业市场挽回了一部分民族利权9.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汉语中的新词越来越多,如革命、代表、动力、经济、细胞等等。这些新词的来源,近代以日语为主,当代以英语为主。这种现象取决于A.来源语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B
.来源语国家的对华的外交政策C.来源语国家对中国的影响力D.来源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10.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1941年5月1日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
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变化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标志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C.反映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D.说明党对工作重心的调整11.1940年,史学
家翦伯赞认为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产物,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之前是没有民族主义而只有种族主义,即大汉族主义。此观点A.提出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B.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C.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高涨D.体现政府对民族危机
的重视12.1953年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170多个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参与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同年鞍钢各生产厂矿也制订了增产节约8500亿元的计划。此类增产节约竞赛A.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B.出现了冒进主义的倾向C.推动了国民
经济的恢复D.响应公私合营国家号召13.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
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这说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提高了美学的学术地位C.促成民主新阶段的到来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14.1972年,中共中央批准恢复华侨旅行社总社,成立华侨问
讯处,处理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来信来访、查找亲人等事宜,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来到中国参观和探亲。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A.“左”倾错误思想逐渐消除B.海外华侨支持对外开放C.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D.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
就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农村推行的时候,在干部、群众之间发生了激烈争论,反对者担心这种改革会导致“革命几十年,一夜退回到解放前”的局面。“退回到解放前”指的是A.重新出现贫富分化局面B.恢复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C.农民生活水平出现
倒退D.农村政权被反动势力把持16.下图反映了2001年和2017年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现象A.揭示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B.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所
有制结构C.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产生的影响17.雅典公民大会开会的时间不固定,处理例行公事仅需一个上午,处理较大议案一般要一天,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往往开多次会议。重大问题会议会期长的原因主要是A.公民分歧较大,争论激烈B.派系利
益不同,难以形成共识C.谨慎决策,尽量减少失误D.人人平等,体现每个公民意志18.16世纪之前,宗教音乐主要用拉丁语吟唱;罗马天主教会的赞美诗、复杂的复调曲调更多是为专业的唱诗班所设。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音乐改革时,用德语代替拉
丁语进行演唱,演唱形式为大众齐唱,使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马丁•路德的举措旨在A.彰显“因信称义”的思想B.得到德国贵族的支持C.改革宗教音乐中的不足D.使新教教义深入人心19.1564年,英国海盗霍金斯完成第二轮大西洋贩奴贸易,被
英国女王加封为“骑士”;1579年,另一位英国海盗德雷克完成环球航海,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头衔;1588年,英国海军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霍金斯与德雷克共同获封勋爵。据此可知,16世纪英国海盗的崛起A.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得益于
本国先进的政治制度C.使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20.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21.据估计,1878年美国炼油工业的资产净值约为3600万美元,美孚石油公司一家控制其中33
00万元。1883—1890年,它的账面净资产从7200万美元增至1.15亿美元。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新科学技术得到迅速推广C.生产关系调整促进经济发展D.资本家内部矛盾趋向激化22.19世纪晚期,意大利对法国进口商品征收重税,以刺激国内
钢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法国立即实施了报复性关税政策。最终,双方贸易联系急剧减少,直接推动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三国同盟”。这表明A.大国之间必然会发生贸易战B.高关税是经济发展的条件C.经济竞争必然导致军事对抗D.贸易战容易
加剧政治矛盾23.哈利法克斯是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家,他在激烈的党争中因态度超脱,不参与任何政党而被成为“骑墙者”,并以此为傲。他宣称:“国王可以在两党之间游刃有余,而两党终归要合二为一,共同效忠国王。”这表明英国A.政党政治尚未完善B.内阁集体负责尚未形
成C.两党制度形同虚设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24.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频繁发生。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其中蔓延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两次。美国又是危机爆发的策源地和风暴中心,下图揭示
出这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是A.金融市场的泡沫化B.信息传导的国际化C.社会矛盾的尖锐化D.收入分配的畸形化25.19世纪,美国开始对拉美地区进行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对拉美国家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
宣布与拉美国家建立“新的经济伙伴关系”。这种变化反映了A.国际形势影响外交政策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C.拉美地区国际地位提高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不致出现“谷贱伤农”。其次,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1933—1937年仅因干旱而给农场主的援助就达到10亿美元。同时,为解决农业过度开发和农产品过剩等问题,
罗斯福政府还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采取了如退耕还林等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到1940年,新政把相当于1930年耕地面积1/6的土地从农业生产中撤出来,并予以绿化。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
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从而大大提升美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力量。——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材料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粮食产量不足的困
境,初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给乡镇企业以政策支持,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增收的巨大动力。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先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1年2月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摘编自孙竹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农业政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与罗斯福农业政策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政策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意义。(1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宋代南方的农产品大量运输到北方,北方的面食也得以进入南方,实现了食物上的“大一统”。与广大农民因生活所迫被动食素不同,士人认为食素可
以心性淡泊、身体洁净,可使“肠胃清虚,无渣无秽,是可以养神也”,他们多往“禅制素食”。在士人中间,形成了一股素食之风,素菜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流行于市肆上,专门经营素食的店肆也有很多。素食还被制成各种肉菜的味道
,使得更多的平民百姓得以享受美味。——摘编自张雅丽《唐宋时期素食习俗研究》等材料二19世纪前期,英国环境恶化、卫生状况糟糕、食品掺假等社会问题突出。1847年,英国素食者协会成立,在协会的指导下一股素食主义风潮兴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
协会的会员主要是工人阶级。协会的分会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东南部的城市。针对工人阶级贫穷、时间匮乏,营养不良的特点,协会制作了一些宣传素食廉价、快捷、有益于健康的小册子等。协会还不断翻新素食的做法,发明了很多新的菜式,人们蔬菜消费的比
例大为提升。至“19世纪晚期素食者餐厅与咖啡馆遍布了整个英国”。——摘编自王钰峰《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运动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士人素食之风兴起的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风潮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简析宋代士人素食之风和19世纪英国素食主义风潮的共同影响。(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钱钟书先生曾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这种相提并论指的是在这方面
具有共同繁荣、具有开创性成就的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经济史,选择具有共同繁荣或开创性成就特点的两个历史阶段(或者朝代)进行合称,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新中国刚刚成立,文字
改革便作为一件大事摆在中央面前。从1949年10月到1954年10月,先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中共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领导文字改革工作。文字改革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简化汉字、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和推行普通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经过反复研究磋商,1955年10月确定了《汉字简化方案》并开始分批推行。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经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开始在全国推行。《汉语
拼音方案》的推行,让语言文字的发展在“书同文”的基础上,向“语同音”迈出了重要一步。由于有了简单、实用的汉语拼音,扫盲和推广普通话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摘编自黄加佳《新中国汉字简化过程揭秘》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文字改革的原因。
(3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文字改革的意义。(6分)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5DADDB6-10BAACA11-15BADCA16-20DCDAC21-25CDADA26.(18分)(1)特点:以行政
手段(国家干预)调整生产;限制生产以稳定物价;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农业立法;重视新技术的应用。(6分,任答3点即可)(2)不同之处:以最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关注农民增收、粮食增产;保证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的;立足国情,不断调整完善。(6分,任答3点即可)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现代
化水平);减少并逐步消除了农村贫困人口;为其他领域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分,任答3点即可)27.(13分)(1)南北方粮食制品的交流与融汇
;崇尚理学,追求“食心合一”;佛教的影响;对食疗养生的重视等。(3点3分)(2)特点:有组织并形成社会运动;盛行于城市;参与者主要为工人阶级等。(4分)(3)适应了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现实需要;推动了相关行业经济的发展;调整了人们
的饮食结构;特定情况下赋予素食人文含义等。(6分)28.(10分)示例:合称:汉唐。(2分)论证:小农经济发展繁荣:农业生产工具发明和改进:西汉推广耦犁、耧车等生产工具,犁耕技术普及全国;隋唐时期的曲辕犁标志着犁耕技术的完善,筒车的发明和
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出现盛世局面:汉武帝大一统和唐朝的开元盛世,农业经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增长,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体现。(6分)结论:汉唐经济不仅共同呈现空前繁荣局面,而且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就,这些繁荣和创新紧密相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2分)29.
(9分)(1)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提高人民大众文化水平的需要;原有汉字体系存在不足。(3分,任答3点即可)(2)意义:规范了汉字的使用;推动了扫盲运动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便于人民群众当家做主。(6分,任答3点即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