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综合检测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426.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综合检测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综合检测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综合检测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综合检测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8)页,426.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7c23403841bc16133e3d30e48e040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安三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初综合检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

是()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的运动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只有一个轨道,不能发生跃迁而产生光谱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电子运动不是围绕原子核在固定

的轨道上高速旋转,只是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大些,故A错误;B.三能层中没有f轨道,即能层数为3时,只有3s、3p、3d轨道,故B错误;C.氢原子有多个轨道,只有一个轨道上有电子,其它轨道为空轨道,故C错误;D.同一能级上的同一轨道上最多排2个电子,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不同,则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所以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故D正确;故选D。2.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HeB.C.D.1s2【答案】C【解析】【详解】He是氦元素符号,表示核外有一个电子层且有2个电子,1s2表示在1s轨道上有2个电子,表示

1s轨道上有2个电子,且自旋相反,所以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C,故答案为C。3.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

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B.具有下列最外层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C.①Na、K、Rb②N、O、S③Si、P、As④Na、P

、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某元素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578、1817、2745、11575、14830、18376、2329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答案】D【解

析】【详解】A、原子依次为①硅,②氮,③碳,④硫,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硅,不选A;B、根据同一周期的元素,最外层电子越多,第一电离能越大,第ⅤA族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③的第一电

离能最大,不选B;C、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所以钠钾铷的电负性依次减小,氮氧硫的电负性中氧的电负性最大,硅磷砷的电负性中最大的是磷,钠磷氯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所以不选C;D、根据元素电离能分析,该元素原子核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其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而在化合物

中呈现+3价,所以选D。4.某温度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22cAc(B)c(E)cFK。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容时,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反应速率不变B.增大c(A)、c(B),K增大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s)⇌A(

g)+2B(g)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22cAc(B)c(E)cFK,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详解】A.恒容时,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B.增大c(A)、c(B),平衡逆向移动,但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没变,因此K不变;故B错误;C.根据反应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故C错误;D.降低温度,F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放热反应,正反

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点睛】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5.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Zn,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移动: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

应C.电极Ⅳ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e-===Cu2+【答案】D【解析】【分析】电极Ⅰ为Zn,其它均为Cu,Zn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Ⅱ是正极,Ⅲ是阳极、Ⅳ是阴极。【详解】A、电子方向从

负极流向正极,即电极Ⅰ→电极Ⅳ,电极Ⅲ→电极Ⅱ,电子不能通过溶液,A错误;B、电极Ⅰ上电极上为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C、电极Ⅳ是阴极,该电极上发生反应为Cu2++2e-=Cu,所以电极质量

逐渐增大,C错误;D、电极Ⅲ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正确。6.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5mol·L-1·s-1,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A.0.44sB.1sC.1.33sD.2s【答案】D【解析】【详解】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1,H2的浓度减少了0.9mol·L-1,根据v=ct,v(H2)=2c(H)t,Δt=22c(H)(H)==2

s。答案选D。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NH4Cl(s)=NH3(g)+HCl

(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C.若△H>0,△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答案】A【解析】A、2CaCO3(s)

+2SO2(s)+O2(s)=2CaSO4(s)+2CO2(s)△S<0;根据△G=△H-T△S<0时自发进行,则反应在△S<0时,只有当△H<0且低温时才能自发进行,选项A正确;B、反应NH4Cl(

s)=NH3(g)+HCl(g)该反应为熵增的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只有当△H>0才可能满足△G=△H-T△S>0,选项B错误;C、若△H>0,△S<0,则一定有△G=△H-T△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选项C错误;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反

应的始态和终态无影响,所以不影响焓变,选项D错误。答案选A。8.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υ正<υ逆的是点1D.图4中,若m+n=

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T2先达到平衡,故T2温度高,且T2对应C%含量低,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由图2可知,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对应C%含量高,则增大压强平衡

正向移动,则m+n>p,故B错误;C.图3中,曲线上点为平衡点,点1对应的转化率大于平衡转化率,点3转化率小于平衡转化率,点1时反应逆向进行,则反应速率υ正<υ逆,故C正确;D.图4中,若m+n=p,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图中a、b平衡状态相同,则a曲

线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故D错误;答案选C。9.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ΔH=-akJ·mol−1(a>0),其反应机理如下①NO(g)+Br2(g)NOBr2(g)快②NO(g)+NOBr2(g)2NOBr(g)慢下列有关该反

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B.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增大Br2(g)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D.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kJ·mol−1【答案】D【解析】【分析】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B.NOBr2是中间产物;C.增大浓

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正反应放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详解】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故A错误;B.NOBr2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

C.增大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D.正反应放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kJ·mol−1;故D正确;故答案选D。10.能促进水的电离,

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①将水加热煮沸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③向水中通CO2④向水中通NH3⑤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⑥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⑦向水中加NaHSO4固体A.①③⑥⑦B.①③⑥C.⑤⑦D.⑤【

答案】D【解析】【详解】①加热时能促进水的电离,但是c(H+)=c(OH-),溶液呈中性,故①错误;②加入金属钠,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从而促进水的电离,但溶液中c(H+)<c(OH-),故②错误;③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溶液中的c(H+)>c(OH-),但酸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故③错误;④NH3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中的c(H+)<c(OH-),导致溶液呈碱性,且氨水抑制水电离,故④错误;⑤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铝离子水解对水的电离

起促进作用,水解后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c(H+)>c(OH-),故⑤正确;⑥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即溶液中的c(H+)<c(OH-),故⑥错误;⑦向水中加NaHS

O4固体,硫酸氢钠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中的c(H+)>c(OH-),但氢离子抑制水电离,故⑦错误;答案选D。11.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1(NH4)2Fe

(SO4)2溶液:c(SO42-)>c(NH4+)>c(H+)>c(Fe2+)B.将100mL0.1mol·L−1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0mL0.1mol·L−1盐酸中:c(Na+)>c(Cl−)>c(HCO3-)>c(CO32-)C.pH=12的NaOH溶液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溶

液混合后:c(CH3COO−)>c(Na+)>c(H+)>c(OH−)D.0.1mol·L−1NaHCO3溶液:c(H+)+2c(H2CO3)=c(OH−)+c(CO32-)【答案】C【解析】【详解】A、亚铁离子和铵根离子都水解,但水解程度较小,硫酸根离子不水解,氢离子是铵

根离子和亚铁离子水解产生的,所以c(H+)<c(Fe2+),故A错误;B、将100mL0.lmol·L-1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0mL0.1mol·L-1盐酸中:因为酸过量会放出CO2气体,根据CO32-+2H+=CO2+H2O知有Na2CO3溶液剩余,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

(Cl-)>c(CO32-)>C(HCO3-),故B错误;C、0.01mol·L-1NaOH溶液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

OH-)=c(Na+)+c(H+)可知,c(H+)>c(OH-),所以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为:c(CH3COO-)>c(Na+)>c(H+)>c(OH-),故C正确;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2c(CO32-)+c(HCO3-)+c(OH

-),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O32-)+c(HCO3-)+c(H2CO3),所以得c(H+)+c(H2CO3)=c(OH−)+c(CO32-),故D错误;故答案选C。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马口铁镀锡的表面即使破损后也能起到很好的防锈作用B.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并继续

煮沸,可得到Fe(OH)3沉淀C.反应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D.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选择加入可溶性钡盐要比加入钙盐好【答案】A【解析】【详解】A、马口铁镀锡的表面破损后,铁作负极,腐蚀速率加快,故A错误;B

、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得到Fe(OH)3胶体,继续煮沸,Fe(OH)3胶体发生聚沉,故B正确;C、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因此反应AgCl+NaBr===AgBr+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故C正确;D、硫酸钡的溶解度比硫酸钙小,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

选择加入可溶性钡盐要比加入钙盐好,故D正确;故选A。13.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下表所示阳离子NH4+、Na+、Mg2+阴离子OH-、NO3-、SO42-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A.甲中一定含Na+B.乙中一定含NH4+C.丙中一定含Mg2+D.丙中一定含SO42-【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由题意可知甲、乙、丙的摩尔质量的关系:甲<乙<丙。因此甲、乙、丙可以是:甲乙丙NaOHNH4NO3MgSO4NaOH(NH4)2

SO4Mg(NO3)2故D项错误。14.下列实验操作合理或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实验目的是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B.图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图3:将0.1mol/L55mL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0.1mol/L50mL盐酸溶液中测中

和热D.图4:模拟铁的腐蚀实验【答案】D【解析】【分析】A.不能用长颈漏斗;B.NaOH不能用酸式滴定管;C.温度计不能插入环形玻璃棒中;D.根据铁腐蚀的条件判断。【详解】A.实验中不能用长颈漏斗,否则会使气体从漏斗口逸出,应用分液漏斗,故A错误;B.NaOH不能用酸

式滴定管,应用碱式滴定管,故B错误;C.温度计不能插入环形玻璃棒中,故C错误;D.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在碱性和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U形管红墨水左侧降低,右侧升高,可形成电化学腐蚀,故D正确;故答案选D。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

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C(s)+O2(g)=CO2(g)ΔH1;C(s)+12O2(g)=CO(g)ΔH2,则ΔH2>ΔH1C.已知2H2(g)+O2(g)=2H2O(g)ΔH=-48

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kJ/mol【答案】B【解析】【详解】A.石墨生成金刚石水吸热反应,

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选项A错误;B.生成CO时,碳不完全燃烧,比生成CO2放出的热量少,放热ΔH为“-”,所以ΔH2>ΔH1,选项B正确;C.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

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为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选项C错误;D.中和热是指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20克的氢氧化钠只能生成0.5mol的水,中和热为57.3kJ/mol,选项D错误。答案选B。16.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54×10−2,Ka

2=1×10−7。向mmL0.1mol/LH2SO3溶液中滴加0.1mol·L−1KOH溶液,混合溶液中水电离的c水(H+)与K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10B.c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K+)>c(HSO3-)

+2c(SO32−)C.b、d两点溶液的pH=7D.SO32-+H2O⇌HSO3-+OH−的K=1×10−7【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水的电解程度最大为c点,则说明H2SO3与K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K

2SO3,则2n(H2SO3)=n(KOH),2×0.1mol/L×mmL=0.1mol·L−1×20mL,解得m=10,故A正确;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K2SO3,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K+)+c(H+)=c(OH-)+c(HSO3

-)+2c(SO32−),溶液呈碱性即c(OH-)>c(H+),因此有c(K+)>c(HSO3-)+2c(SO32−),故B正确;C.a点呈酸性,c点呈碱性,从酸性到碱性,因此b呈中性,pH=7,d是在c点呈碱性基础上再加KOH,则d点依然是碱性,即d点溶液的

pH>7,故C错误;D.SO32-+H2O⇌HSO3-+OH−的147w7a2110110110KKK,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a点是酸,抑制水的电离,c点是盐,水解程度最大,溶液显碱性,从

a点到c点,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再变为碱性。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7.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该原子核外共__个电子层,有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核外电子占有的轨道总数是__个,有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答案】(1).3(2).5(

3).7(4).13【解析】【详解】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为铝元素。该原子核外共3个电子层,1s、2s、2p、3s、3p能级电子能量不同,有5种能量不同的电子。1s、2s、2p、3s、3p电子占有的轨道分别是1、1、3、1、1,核外电子占有的轨道总数是1+1+3+1+1=7

个,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均不同,有13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故答案为3,5,7,13。18.(1)元素C、N、O、K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

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3)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其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A”“B”“C”或“D”)。【答案】(1).O>N>C>K

(2).C>H>Si(3).D【解析】【详解】(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O>N>C>K;(2)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说明H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更强,H的电负性大于Si,同理C的电负

性大于H,所以三种元素电负性:C>H>Si;(3)A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则A为N,B为O,C为P,D为S,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所以A、B的第一电离能大于C、D,由于P元素的最为层为半满状态,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S,故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D。【点睛

】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ⅡA族元素(最外层全满)大于第ⅢA元素,第ⅤA族(最外层半满)大于第ⅥA族元素。19.回答下列问题:(1)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金属

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元素MnFe电离能/(1kJmol)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锰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请写出基态Mn2+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

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1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1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

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元素1I/eV2I/eV3I/eV甲5.747.471.8乙7.715.180.3丙13.023.940.0丁15.727.64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____(填序号)。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B.乙有1价C.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素D.丁一定为金属元素【答案】(1).(2).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53d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43d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转化

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63d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53d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3).A【解析】【详解】(1)Mn为25号元素,其价层电子排布为3d54s2,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Mn2+,所以锰离子的价层电子轨道排布图为;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

5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2)甲、乙、丙、丁为第三周期元素,甲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远远小于第

二电离能,说明A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时达到稳定结构,所以甲为Na元素;乙元素的第二电离能远远小于第三电离能,则乙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失去两个电子后达到稳定结构,所以乙为Mg元素;丙、丁元素的第一电离、第二电离能、第三电

离能相差不大,说明丙元素最外层大于3个电子,丙、丁一定为非金属元素;A.根据分析甲为Na元素,乙为Mg元素,故甲的金属性比乙强,故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乙为Mg元素,没有+1价,故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丙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丁为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

答案为A。20.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相同,B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达

式为______,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它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能量最高

的能级半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答案】(1).C或O(2).(3).(4).Fe(5).1s22s22p63s23p6

3d64s2或[Ar]3d64s2)(6).四(7).VIII(8).Cr(9).3d54s1【解析】【详解】(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则其外围电子排布为2s22p2或2s22p4,为C元素或O元素;(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相同,则B为F,C为Na;基态F原子的轨道排布式为;Na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所以其结构示意图为;(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则D3+的价层电子为3d5,所以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

4s2,为Fe元素;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能量最高的能级半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为Cr

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2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A中盛有AgNO3溶液,B中盛有饱和Na2SO4溶液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则:(1)电源的F端为_____________极。(2)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时间ts,A、B装置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168L,,B中析出硫酸钠晶

体。若电解过程中无其他副反应发生,经测定电解后,A中溶液体积恰为1000mL,则A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答案】(1).正(2).4AgNO3+2H2O=电解4Ag+O2+4HNO

3(3).石墨极有气泡产生(4).Cu极周围变蓝色(5).溶液中有沉淀生成(6).2【解析】【分析】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说明生成碘,发生氧化反应,则C为阳极,D为阴极,电源的E为负极,F为正极。【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F段为正极;(2)A为

电解AgNO3溶液,阴极生成Ag,阳极生成氧气,方程式为4AgNO3+2H2O=电解4Ag+O2+4HNO3;(3)B中盛有饱和Na2SO4溶液,Cu为阳极,阳极铜放电生成铜离子,Cu极周围变蓝色,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

根,所以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现象为:石墨极有气泡产生;Cu极周围变蓝色;溶液中有沉淀生成;(4)根据2、3小题可知装置A中生成O2,装置B中生成H2,生成一个氧气转移4个电子,生成一个氢气转移2个电子,所以相同时间内生成的n(O

2):n(H2)=1:2;共收集到标况下0.168L气体,即0.168L22.4L/mol=0.0075mol,则其中n(O2)=10.00753=0.0025mol,根据装置A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可知同时产生的n(H+)=0.0025mol×4=0.01mol,则溶液中c(H+)=

0.01mol1L=0.01mol/L,所以溶液的pH=2。【点睛】电解池中阳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阳极为活泼金属电极,则活泼金属被氧化;阴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三、实验题22.今有①CH3COOH;②

HCl;③H2SO4三种溶液,(1)~(3)题请选择填空: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E.①>②=③D.①=③>②F.①<②=③G.①=②<③H.①=②>③(1)当它们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___

________。(2)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反应,要使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3)当它们p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_

________,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关系为____________。(4)某学生用0.2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①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直至滴定终点。③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123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20.0520.0018.8019.95则该盐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4位)(5)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

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D.滴定

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E.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答案】(1).A(2).B(3).C(4).E(5).BDCEAF(6).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7).0.2000mol/L(8).ADE【解析】

【详解】(1)醋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所以pH相同时其浓度最大,HCl和H2SO4均为强酸可完全电离,但硫酸为二元酸,所以硫酸的浓度小于盐酸,故三种浓度关系为①>②>③,所以选A;(2)体积和浓度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量相同,假设溶质为1mol,

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反应,要使反应后溶液的pH为7,①CH3COOH是弱酸,恰好中和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所以需要烧碱小于1mol;②氯化氢和1mol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③1molH2SO4和2mol恰好反应需要氢氧化钠2mol;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由大

到小关系为:③>②>①,所以选B;(3)当它们的p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足量锌,开始时pH相同,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二者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相等,①=②=③;pH相同的三种酸,由于醋酸是弱酸,浓度更大,所含氢离子的物质的量要多,所

以产生的氢气更多,盐酸和硫酸均为强酸,氢离子完全电离,pH相等、体积相等两种溶液中所含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产生的氢气相同,所以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为:①>②=③,所以选C;E;(4)①中和滴定的实验顺序为:检查、洗涤、润洗、

装液、读数、取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读数、处理废液、洗涤,所以正确操作的顺序是BDCEAF;②滴定时,要根据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眼睛要注视着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③第三次数据误差较大,舍去,所以消耗NaOH的平均

体积为20.05mL+20.00mL+19.95mL3=20.00mL;滴定时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所以c(HCl)=0.2000mol/L0.02L0.02L=0.2000mol/L;(5)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

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相同质量的NaOH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碳酸钠需要的盐酸少于氢氧化钠,所以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时,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符合题意;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导致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

果偏低,故B不符合题意;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不影响标准液体积,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则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D符合题意;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浓度

降低,导致所用氢氧化钠体积增多,测定结果偏高,故E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ADE。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