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1)页,53.09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1db2203f84413911ca3ad2055f905b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宁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
位置。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其为人
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2),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3)黄庭坚《登快阁》中的“,”两句,巧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等典故,又有翻新出奇之妙。2.按要求选择。(5分)(1)临近高考,班
主任在班会上借用诗词名句作考前动员,以下适合他选用的一项是()。(2分)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伦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是近代以后的事。通常维系文明的价值观念会与宗教或带有宗教性的意识形态有关,,,,。①其影响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②哲学则属于极少数人的精英文化③否则就不会有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这样的事发生④即使在哲学的诞生地希腊也是如此
A.①④②③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文学经典永恒的隐秘张学昕①任何一个时代都期待它的文学有大师级的作家和经典的作品出现。那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堪称经典?一部文
学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经典?大师们的经典历代不衰、获得永恒性审美价值的隐秘是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否产生文学经典?无疑,这些是长久萦绕我们心中的严峻课题。②可以说,经典的魅力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经典的文学必是这样一个世界:它以其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唤醒、改造着我们内
在和外在的精神生活形态和本质,同时,它还以其独特的、深邃的思想力量,帮助我们有效地对抗着僵化的、虚伪的、残酷的现实对我们心灵的侵蚀和攻击,帮助我们建立自身的生存参照系。它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不仅是由于作家在近于披肝沥胆的生命体验后对艺术文本的精心结撰,还在于无数读者对经典的
心灵阅读和体验的积淀,作家和读者的心灵通过作品这一媒介得以碰撞并形成默契。“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卡尔维诺语)。③需要我们认真探究的是,经典文本的诞生过程中,作家与时代、作家与生活、作家的心灵
和存在方式有怎样的趋向,作家的写作是否有较为明晰的经典意识,作家怎样处理与现实、与自身的矛盾?④一部伟大的经典性作品,首先是源出于一个伟大的心灵。从内在的精神向度而言,经典往往表现出对生命、人性的高度重视,对人的本性、存在欲望的充分尊重,基于此,一个真正
作家的写作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写作。这就要求作家不仅仅是要面对现实、面对一个时代,关键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自觉地从事“内心写作”。“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余华语)。⑤我们无法忽视
的还有作家在经典写作时诗性的结构和话语的选择,这是文学艺术创造的诗学路径。从外在形态看,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别有洞天是由于作家的深层体悟,现实的纷繁错落会在作家的诗化哲学面前呈现出无限清晰、质朴和精妙绝伦的图景。卡夫卡的小说便是以一种
极为坚硬、阴郁的语言和结构外壳来涵盖内在温柔的杰出作品。他的小说的永恒性魅力在于他选择了现代寓言的结构和话语,人类的普通的日常生活被他有意地变形或放大,以“陌生”的艺术表现形式颠覆世俗,直指人性、人的灵魂。⑥需要明晰的是,并
非“变形”或荒诞性形式、陌生化就可以带来文学写作的新质。被称为“卡夫卡的法国女传人”的玛丽·达里厄塞克近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母猪女郎》,虽然也以现代主义的变形手法,试图表现人与兽这两个世界并非完全隔绝,但是由于人文关怀、深层诗性、对真正现代文明的向往等人的自我本
体的缺失而难以进入经典的序列。尽管这部小说成为近年的畅销书并引起轰动,但畅销书只有成为经典的可能,而经典却未必都是畅销书。每部文学作品都会因它的独特性而有相应的读者群,问题的关键在于哪些作品能超越时空,获得人们永久的青睐。因此,文
学话语、叙述结构的选择关涉到审美境界和艺术表现层次的问题。⑦有人认为,文学创造经典文本的时代已经结束,大众参与的文学的产业化、商业化、网络化的泛文本时代正大步走来,文学已成为写作者生存能力和谋生的主要基础。对此,作家们不必感到焦虑。
普遍性的文学参与性活动正说明了文学本身的魅力所在,图像化、数字化的迅捷照例无法取代文学为人们所提供的无边的想象性空间。由于,所以,文学的使命依然是摆脱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和局限,兢兢业业地准备经典。⑧在当代,作家应摆正自己的写作心态,恰当地处理好创作心态和时代生活的关系,不必刻意追求文体
形式的新奇诡异。对于写作,时间老人像一位老练的教师,指出其中的墨渍、涂抹和删改之处。未来的杰作就是在这些练习本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我们还是先不要去追问和苛求我们的时代能否产生经典,我们只要去做我们该做的就行了。(选自《唯美的叙述》,有删改)3.第②段加点词“结撰”在文中的意思
是(2分)4.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2分)A.文学经典往往能帮助读者滋养心灵,修正生活境况。B.作家的经典意识是文学经典得以产生的决定性因素。C.文学经典要求作家未必面对现实,但必须直面内心。D.文学经典不注重外在形态,只
关注精神内涵的开拓。5.以下可以填入第⑦段横线处的一项是()。(3分)A.市场的法则似乎只关系到能否使文学形成“热点”或“卖点”B.人们总是渴望探索和感受现实生存状态以外的可能性存在状态C.作家对现实生活有极为强烈的介入意识,贴近生活本身去创作D.文学作品话语形式的突破总是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吸引人
效仿6.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7.小娄在学校文学社主办的“我看文学经典”主题交流活动中发言,他说:“当今畅销的书未必能成为经典,因为。”请根据本文内容,把小娄的这段发言补充完整。(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藏在草间耿立①乡村是藏在草里的。是啊,没有草的乡村是什么乡村?不管我从外回来,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管时令节气,一踏上木镇的泥土,鼻子里呼吸的味道就是草的味,那种清芬令鼻翼发痒。②黄昏牛羊回圈,你看到它们的毛发上
或皱褶里,不是草籽,就是苍耳子的那种带刺的颗粒,草是不用播种的。农人和它们的关系一直复杂,草们要做牛羊的饲料,要做房屋的顶盖,但它们与农人亲昵。父亲常说:老百姓和草一个姓,叫草民。③如果说草的生长使乡村有了些诗意,那也是乡村自己不了解的。草
是修饰乡村和庄稼的,人们对庄稼多的是感恩,是庄稼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草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比如牛,比如羊,这是低一个档次的,因这,草在乡村也是低眉顺眼,不声不张。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但是一场雨后
,草是那样的热烈,满地的青,草尖和草籽都张开了小嘴,那些封闭了一冬的小生灵们,仿佛与节气与雨水有过契约击过掌,它们在雨水的搀扶下,都站立了。④有时我就乱想,草是农人的兄弟吧。它们都来自泥土,终归于泥土。它们像与泥土和农人有合约,庄稼占据多少地方,草占据
多少地方,草总是先长出迎接庄稼,然后相伴着走一程,实在闹矛盾了,农人就批评草们的霸道,开始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镰刀、铲子和手。但我说草们在这些工具下不是牺牲,而是另有任用,到了牛羊的胃里,在牛羊反刍的时
候,牛羊感恩的就是给他们温饱与生命的草们。⑤父亲的肩上四季有一个杞柳编的粪箕子,那里总是一些草或者干柴,喂养生灵或烧火。父亲中风后恢复的不是十分理想,但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一亩地交出去,他说,这地就是一个根,空闲的时候
到地里走一走,听听庄稼的拔节,即使不干活,蹲在地头弯腰拽几把草,也比坐在床上好。我知道这一亩地对父亲来说,七分种草三分种庄稼,那是给自己、给鸟儿、给牛羊留的口粮,父亲算的很清楚。⑥秋季我回木镇的时候,发现父亲背着一粪箕子草,手里拄着木棍
,后面是母亲给父亲拿着衣服,一对老夫妇走在远处开始升起的炊烟里。秋深了,父亲的头发被节气赶白了,腰被节气赶弯了,牙齿也被节气赶掉了,像霜降到来,草们一下就咽气了,这由不得你自己,该走时就要走,没有商量,也没有挪移。⑦但我知道父
亲对草的感情,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在饥饿的生产队时代,我随着父亲看生产队刚刨出的地瓜。远处是割掉头的谷子地,秸杆如哨兵呆立,还有一个稻草人,头戴一顶破草帽,拿木棍的手里捏着一块红布,褪色得发白,那是吓唬
鸟雀的,如今历史使命完成,就孤零零地呆在田野,等霜降把他的头染白,然后等明年重来值班。父亲卷了纸烟,用牙龈处残留的饭渣粘好卷烟的开口,闭着眼,划了火柴,猛地吸了一口,好像疲倦的土地一样,开始享受收成后的安逸。蓦地,父亲拍拍我的肩,把卷烟放在我手里,悄悄地说:“吸一口。”我诧异地望着父亲,父亲诡秘
地笑笑,指指草人。我也笑起来,拿起卷烟,跑到谷子地,把卷烟放在草人的口里。⑧秋天来后,那亩地里的草开始在风中东倒西斜,再也挺不直,斜向有许多墓茔的木镇的坟地。木镇有许多家族的坟茔,在阳间,大家聚族而居,死后也叔叔大爷爷爷奶奶的辈分不乱。但草是一视同仁,该绿的时候绿,该黄的时候黄,往往有人给
添土的坟茔,那上面草就少些,每年的清明,后人把草芽拔去,七月十五把开始结籽的老草拔去。如果墓草覆盖了整个坟茔,那就是这家的人最后没有抗拒过草,不在土地上繁衍了。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比谁久远?只有土地知道。人走了
,有时在地上堆一抔土,草也许笑话呢,那土最终被草统属,我听到了草在草间的咯咯坏笑,毕竟笑在最后的是它们啊。(有删改)8.第⑥段画线部分连用三个“赶”字,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9.根据本文内容分析标题“藏在草间”的意蕴。(3分)10.分析第⑦段所写的往事回忆在文中的作用。(4
分)11.耿立在其散文集《藏在草间》的《自序》中说:“人们需要诗意,但这样的诗意应该不是有意的虚饰。对土地见皮见骨的描写,那也是一种苍凉的诗意。”你认为本文具有这样的“诗意”吗?请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送李将军赴定州①(唐)郎士元双旌②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③路,天骄④已请和。[注]①送李将军赴定州:诗题一作“送彭将军”。这首诗有多个版本,此处取
其一。②双旌:唐代节度使出行时的仪仗。③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④天骄:汉时以此称匈奴。12.从题材看,这首诗属于()。(2分)A.送别诗B.边塞诗C.记行诗D.咏史诗13.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形象鲜
明,气势雄壮。B.颔联工笔细描,色彩绚丽。C.颈联视听结合,意象寥廓。D.全诗虚实相生,用字简洁。14.“莫断阴山路”又有版本作“想到阴山北”,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好?请结合整首诗,从内容角度说说你的理由。(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王维传①王维,字摩诘
,太原祁人。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②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①,伪称喑病。禄山素怜
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
太子中允。③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
》,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④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
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选自《旧唐书》,有删削)[注]①痢:中医学病名。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多士推之()(2)服阕()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
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闺门友悌()A.妇女所居之处B.指宫廷C.指妇女、妻子D.指家庭(2)居常蔬食()A.居住的地方B.储存C.平时D.处于17.把第②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
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18.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19.安史之乱结束后,唐肃宗宽恕并重新任用王维。请根据全文内容,探究
唐肃宗这样对待王维的原因。(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14分)《辋川图》①记(元)刘因①是图,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之,□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之春,予得观之。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
倦,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物之移人观者如是,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疲精极思而不知其劳也。②呜呼!古人之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若画,则非如书计乐舞之可为修己治人之资,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魏晋以来
,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②者,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
。③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③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其时事可知矣。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
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④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④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⑤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有删削)[注]①《辋川图》:唐代王
维的画作。②阎立本:唐初著名画家。他曾经告诚他的孩子:“勿习此末技。”③颜太师:即颜真卿。安史之乱时,他起兵抵抗。④绿野堂:唐人裴度的别墅。裴度平定藩镇叛乱有功。⑤甘棠:指官吏值得称颂的政绩。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岂B.盖C.然D.且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文写法
上特点的一项是()。(2分)A.叙议结合B.用典简明C.托古讽今D.诙谐夸张22.请分析对比手法在第③段论述中的作用。(4分)23.本文第②③段的议论衔接紧凑、层层深入,请就此加以分析。(3分)24.刘因的同乡刘果读完本文后又查阅了《旧唐书•王维传》部分相关内容(见前一篇文言文),对刘因
的观点不完全赞同,打算写一段话与刘因讨论,请你替刘果写下这段话(不必用文言写,不超过200字)。(4分)三写作70分25.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满心欢喜地学到或总结出一种作文审题方法,但面对一个新的作文题时,却发现原来的问题仍未解决。人们总是热衷于寻求能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最后却往往发现,拥有
了很多方法也未必能解决好某一个问题。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答案一1.(1)发愤忘食(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王羲之(3)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5分)2.(1)D(2
分)(2)B(3分)二(一)3.答案示例:设定结构并撰写(选定结构和话语形式进行写作)(2分)4.A(2分)5.B(3分)6.答案示例:本文开篇即提出有关文学经典形成要素的若干追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指出经典的魅力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接着聚焦到作家角度,从作家内在的精神向度、写作时对
结构和话语的选择这两个方面论述了经典产生过程中的作家因素;然后就第二个方面,补充论述了这种选择并不必然会催生出经典作品,这还涉及审美境界和艺术表现层次。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并论证了文学创造经典文本的时代仍将延
续,当代作家既要对经典的产生有信心,又不可急功近利。(5分)7.答案示例:经典的产生离不开无数读者的心灵阅读和体验的积淀,是超越时空的,这不是一时的畅销就可以实现的;经典往往表现出对生命、人性的高度重视,需要作家自觉从事“内心写作”,而当今的畅销书未必都能做到这一点;有些畅销书确实选
择了“陌生化”的结构和话语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带来文学写作的新质。(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给到满分为止。(二)8.答案示例:连用三个“赶”字,以反复的手法渲染出父亲年老体衰的势头之快,与“一下”相
呼应,蕴含着深沉的无奈与酸楚。赋予节气以人的情态意志,生动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联系,发人深思。(4分)9.答案示例:从乡村的环境看,草是作者对乡村的印象中最突出的物事,如他所说“乡村是藏在草里的”,乡村的诗意也藏在草间;从草与农人的关系看,草与农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农人的生活就藏在草间,“我
”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及情感也藏在草间;从草对人的启示来看,草在四季中的盛衰变化与人的生命历程有相似之处,人可借鉴的道德、哲理就藏在草间。(3分)10.答案示例:以具体的事例丰富了本文对农人与草亲昵关系的描写,阐释了农人对待草的兄弟一般的感情,以此呼应上文;从对老年父亲的描写转向对以
往父子共同经历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描写秋季收成后的田野中的稻草人与父亲,自然引出下文所写的对人与草的归宿的比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对自然规律的思考。(4分)11.答案示例:本文所写的草与农人的关系是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有很强的真实感;本文在写草给乡村增添的诗意时
,不是只站在旁观者角度,而是贴近农人真实心理;本文在将草与人的生命历程进行比较时,能直面人的局限,凸显自然规律的不可逆及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无力甚至可笑,能触发读者的深沉悠远之思。因此,本文对乡土的描写可谓“见皮见骨”,具有耿立所说的“苍凉的诗意”。(4分)(三)12.A(2分
选B得1分)13.B(2分)14.答案示例1:“莫断阴山路”更好。前三联赞李将军奉命出征的军威、述征途的艰辛、畅想交战时的胜势,以此表达送别时的赞美和祝愿之意,而尾联用“莫断阴山路”,则有劝诫的意味,劝诫李将军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而非一味杀伤敌人
,使诗意更进一层,表达了诗人希望边疆和平安定的强烈愿望。若用“想到阴山北”则延续了此前赞颂祝愿的思路,无此反跌之效。(4分)答案示例2:“莫断阴山路”更好。前三联赞李将军奉命出征的军威、述征途的艰辛、畅想交战时的胜势
,以此表达送别时的赞美和祝愿之意,尾联若接着写“想到阴山北”,只是直接延续此前语意,诗意较平。“莫断阴山路”不直接写对胜利的祝愿,而是说敌人已请和所以请放敌军一条生路,以此来表达必胜的信心和祝愿,更显委婉,更有风致。(4
分)评分说明:选择“想到阴山北”也可以,根据理由酌情给分。(四)15.(1)推重(2)终了(2分)16.(1)D(2)C(2分)17.答案示例:王维(特意)吃药造成痢病症状,装作哑了。安禄山一向爱惜他的才华,派人把他接到
洛阳,拘禁在普施寺,强迫他接受伪职。(6分)18.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3分)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19.答案示例:王维的弟弟王缙
主动申请以自己的官职替兄赎罪;唐肃宗见到过王维被俘后写的《凝碧诗》,诗中流露出的对唐朝复国的期盼打动了唐肃宗;王维被俘后曾服药装病来抗拒任职,这类事情唐肃宗可能有所听闻;王维素有才名,与很多掌权者交往甚密,这可能会影响到唐肃宗的决定;除被俘失节之事外,
王维的私德尚佳,有孝名;国家大乱之后,宽待王维这样有才华有影响力并对唐朝廷表示出拥护之心的人,对于战后维稳也是有益的。(4分)评分说明:每点1分,给到满分为止。参考译文:王维,字摩诘,是太原祁县人。王维在开元九年考中进士。奉养其母崔氏以孝见称。和弟王缙都有俊才,在博学多艺
上也齐名。兄弟友好,为士人们推崇。历任右拾遣、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因哀痛毁伤得骨瘦如柴,几乎不能胜任服丧。丧满除服,拜授吏部郎中。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
叛军擒获。他吃药使自己下痢,诈称哑了。安禄山平素怜爱他,派人把他接到洛阳,拘禁在普施寺,强迫他接受伪官。安禄山在凝碧宫宴会他的徒众,乐工都是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王维听了很悲伤,暗中作诗说:“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裏。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后,陷没在叛
贼中的官分三等定罪。王维因为《凝碧诗》传闻到皇帝驻跸之地,肃宗称赏他,恰好王缙请求削免自己的刑部侍郎官职来赎兄罪,於是特别赦免他,责授他任太子中允。王维以诗名著称於开元、天宝年间,兄弟在两都做官,凡是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恭迎他,宁王、薛
王待他如同师友,王维尤其擅长五言诗。书画更是极其神妙,笔迹措思,和造化相参,而创立画意经营圆绘,就有所不足,至於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於天机,不是一般绘画的所能企及了。有人得到《奏乐图》,不知道奏的是什么,王维看后说:“这是《霓裳》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召集乐工来演奏,一点也不差,
都佩服他的精思。王维兄弟都信佛,平时经常吃蔬菜,不吃荤血,到晚年长斋,不穿华美的衣服。得到宋之间蓝田别墅,在辋口,以辋水周绕房舍,修建竹洲花坞,和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歌咏整天。曾汇集他在田园所作的诗,称为《辋川集》。在京师时每天给十几位僧人施斋饭,以玄谈
为乐。斋中没有别的,只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专心惮诵。妻去世后不再娶,三十年独居一室,完全屏除尘世之累。乾元二年七月去世。(五)20.B(1分)21.D(2分)22.答案示例:第③段将王维与唐代颜太师
、裴度的表现作横向对比,又将唐朝王公贵族对王维的态度与宋代学者对王维的态度作纵向对比。这些对比不仅强调了王维失节行为之不堪,有力支持了“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的观点,而且将对王维个人的评判扩展到对当权者人才观的探
讨上去,托古讽今,促人反思。(4分)23.答案示例:第②③段先以重德轻艺立论,认为画艺只是“适意玩情而已”,不能作为“修已治人之资”;然后据此批评王维重画艺而轻修身导致失节;继而由批判王维个人扩展到批
判当权者重才轻德。各层次衔接紧凑,愈转愈深,使重视品德修养的主张格外鲜明。(3分)24.答案示例:我认为王维失节确有其事,有可批评之处,您对品德修养的重视我也甚为认同。但王维被俘后曾服药装病拒仕伪朝,又曾写《凝碧诗》表明其心系唐
朝,朝廷后来未作严究,今人对此也不必过加苛责。王维博学多才,其私德也有可称道之处,当时的掌权者推重他是有其理由的,对他不宜一味批评。但您借由此批评而阐发的掌权者不宜重才轻德的主张很有警世价值,用意深远。(4分)参考译文:这幅
《辋川图》在唐宋金的画谱里都有收录,评论写题跋的认为只有宋朝画家李公麟的《龙眠山庄图》能够用来与之相比,这大概算是王维一生中得意的作品之一。1273年的春天,我有幸能够观赏它。唐代历史著作和王维集子里所说的“竹馆”“柳浪”等景点都可以在画作中得到考证,其中的一个时而与王
维对坐谈话时而一起乘船漫游的人可能就是裴迪。画面上江山雄伟奇丽,草木滋润秀美,让人对着画流连赏玩以致忘了掩卷,情怀高雅从而萌生在那里构筑庐舍,度过晚年的想法,却不知道画里的陕西早已不是祖国的土地了。外物能够让人
陶醉,观赏画的人就像这样,但那画画的人用这种技巧自我娱乐时,原本就应该是用尽心思而不知道疲劳的。哎呀!古代的人对于技巧这类事,不过让自己意志愉快自得懂得欣赏情趣罢了。比如绘画,它不像书写、计算、音乐、舞蹈那样可以当作修炼自身才具管理他人的依靠,一般人多没有时间甚至不屑去钻研它。从魏晋以来
,即使有人钻研过它,但是像阎立本这样的人已经知道它引发自取其辱的原因。王维凭清俊之才取得显贵的官位,并且天下的人又用高人来看待他,他同时安然地用前身是画家来自居,他的人品已不值得称道了。但是假如他能改换绘制一片水一块石一茎草一株树的细密心思,去思考
如何来修养他自己,那也就不至于落到陷于叛贼之手却不愿意主动牺牲生命,苟且免祸却不认为可耻的地步,他的思维的混乱悖逆竟像这样的严重。难道是他的自负原本使自己的认识水平仅限于此,因而不知道社会上有大的节操,将会把自己放在有名望的大臣的行列吗?这也不值得讨论了。我只认为在那时
的朝廷能用来享有巨大声名的,并且让豪贵阶层人士用来恭敬相迎的,亲王们用来以老师朋友相对待的,就是这样的能写诗会画画、背弃君主侍奉反贼的王维一类人。像颜真卿苦守孤城,匡扶大义,忠诚超过整个同时代的人,留下的功业激励万古后人
,李隆基却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那种政治局面可想而知了。后代谈论文艺的人,喜欢说文章以作者的气节为主骨,又喜欢说自然环境因为所住的人而增加美感,所以朱先生说王维的诗虽然清雅,却气势萎弱缺乏骨力,程先生认为裴度住过的绿野堂应该被后人好好保护,至于王维的辋川山庄,即使
拿来占有它,也是可以的。是啊!人的大操守一有亏欠,所有的东西均一败涂也,大凡能够自认为是值得百代传扬的甘棠一样的纪念物,却被别人当作刍狗看待。那些将用文艺方面的才艺而清高潇洒来自我陶醉自以为名的人,也应当从此中得到自我反省。我因为以后的阅历,或许能够通过考究这幅画
里的东西,来研究短时间里发生的古今的差异,想效法当年韩愈的《画记》,来记下画上景物次序的大致情况,但是没有空闲的时间,姑且在后面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士大夫不要凭画画而自负,并且不再看重绘画这门才艺,同时希望以前的那些所谓
的王公贵族,或许也能有所触动而知道该推崇什么样的士风。三月十五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