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培优训练(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x,共(18)页,655.519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12e7b88ea56d5ca0c26f2a2d350a3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7单元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2022•桂林模拟)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A.水能
灭火B.没有达到着火点C.纸不是可燃物D.没有与氧气接触【答案】B。【解析】A、水没有和火接触,错误。B、因为纸船内装有水,在给纸船加热时,水也在大量吸收热量,致使纸船不能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正确。C、纸是可燃物,
错误。D、酒精灯燃烧和空气接触。错误。故选:B。2.(2021•白云区一模)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着火点高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答案】C。【解析】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火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选:C。3.(2021秋•塔城地区期末)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
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答案】A。【解析】A、用水灭火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故A错误;B、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能降低温度并使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灭火,故B正确;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隔绝空气或氧气灭火,故C正确;D、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的目的则是利用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的原理灭火,故D正确。故选:A。4.(2020•长沙)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
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答案】A。【解析】A、面粉加工厂内含有可燃
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选项正确;B、由于易燃和易爆物品只要接触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所以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选项错误;C、家用天然气泄漏时,遇明火可能
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选项错误;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或爆炸,选项错误;故选:A。5.(2021秋•连山区期末)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利用电热器取暖B.利用水力发电C.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答案】C。【解析】A、利用电热器取暖,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错误。B、利用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C、电筒
中使用干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确。D、利用蜡烛照明,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选项错误。故选:C。6.(2021秋•兰山区期末)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氢元素在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燃料电池系
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回收使用D.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答案】A。【解析】A、在此循环过程中,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了水,氢元素参与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故B正确;C、水可以回收利用,故C正确;D、水的分解需要吸收能量,故D正确;故选:A。7.(2021秋•恩施市期末)“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
燃料的是()A.煤B.石油C.乙醇D.氢气【答案】D。【解析】A.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B.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
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C.乙醇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错误。D.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此是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故选项正确。故选:D。8.(2021•晋中)中国喀斯特地貌是以碳酸盐为主的地形区域。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对这样的地质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下列气候变化对该地影响最大的是()A.
潮湿B.干旱C.严寒D.酸雨【答案】D。【解析】煤炭除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氢元素、氧元素、硫元素、氮元素等,因此大量使用煤炭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而造成酸雨,酸雨呈酸性,能与碳酸盐反应,因此酸雨对该地影响最大。故选:D。9.(2021•武威开学)2020年5月5日,我国长
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它采用了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氢属于混合物B.煤油是石油炼制的产物C.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易失去电子D.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答案】B。【解析】A、液氢是氢气的液体状态,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故选项错误;B、汽油、煤油等是石油炼制的产物,故选项正确;C、氧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易得到电子,故选项错误;D、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不是质量)分数为21%,故选项错误。故选:B。10.(20201秋•民勤县校级期末)下列物
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的是()①氢气②一氧化碳③面粉④天然气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②一氧化碳具有可燃
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③面粉具有可燃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④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故选:D。11.(2022•广东模拟)节约用水,是做作为一名合格中学生应该有的意识,学校厕所水龙头
的上方适合张贴的标志是()A.B.C.D.【答案】C。【解析】学校厕所水龙头的上方等场所都需要张贴节水标志。A.这是禁止烟火的标志,故错误;B.这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错误;C.这是节约用水标志,故正确;D.这是塑料循环使用标志,故错误;故选:C。12.(2020•东营区模拟)二氧化碳灭火
器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钢瓶中用于灭火。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原理或使用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降低温度灭火B.通过隔绝可燃物与空气接触灭火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D.可用于扑救纸质图书或档案着火【答案】C。【解析】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会吸收的大量的热,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而灭火,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比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通过隔绝可燃物与空气接触灭火,选项说法正确;C.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不能人为的降低或升高,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气化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使图书档案受损失
,所以可用于扑救纸质图书或档案着火,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3.(2022•南通模拟)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
空业的燃油来源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答案】B。【解析】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该选项说法正确;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
C、食用“地沟油”能够危害身体健康。该选项说法正确;D、将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是废物再利用的技术,利国利民。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4.(2020•天桥区二模)下列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仅有物质变化,还会伴随能量变化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答案】B。【解析】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是促进可燃物的燃烧的方法之一,选项说法正确;B.在点燃的条件下
,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增加,选项说法错误;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仅有物质变化,还会伴随能量变化,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
粒子,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5.(2021秋•沭阳县期末)下列化学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分类B.化学与生活①化合物——水、二氧化碳、空气②单质——氢气、氮气、干冰①用于消毒的酒精是酒精的
水溶液②利用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C.化学中常见的“三”D.实验操作顺序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酒精②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电子①先加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加热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答案】B。【解析】A、空
气是由多种物质构成,属于混合物,干冰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B、用于消毒的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用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故B正确;C、三大化石燃料分别为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别为分子、原子和离子,故C错误;D、实验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故D
错误。故选:B。16.(2022•柳江区一模)燃烧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化学反应,我们既要利用燃烧,也要注意防灾减灾。下列有关燃烧、灭火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不具有可燃性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C.高层楼房失火时,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D.加油
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答案】D。【解析】A、用燃着的火柴很难直接点燃煤,是因为煤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可用水浇灭,错误;C、高层楼房失火时,不能乘电梯下楼逃生,错误;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正确;故选:D。17.(2022•怀化模拟)中学生应有
一定的安全常识,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D.被困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体逃生【答案】B。【解
析】A、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防止漏出更多的液化气发生危险,正确;B、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会进入更多的空气,使燃烧更剧烈,错误;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从而灭火,正确;D、发生火灾被困时,产生的浓烟及有毒气体温度较高会向上飘,所以逃跑时应伏低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
以防止吸入灼热的气体灼伤呼吸道,也可以吸收一些有毒气体,正确;故选:B。18.(2021•孝昌县校级模拟)常温下,乙烷(C2H6)气体和酒精(C2H6O)蒸气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其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乙烷(C2H6)和酒精(C2H6O)的化学式可知,不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关系如何,其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2:6=1:3;根据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中元
素质量比的计算公式可得,该混合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4:1;有题意可得,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x%)×[4÷(4+1)]=。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9.(2021•吉林模拟)煤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1)
煤在空气中燃烧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2)煤燃烧给我们带来益处,同时排放出有污染的SO2、NO2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酸雨﹣【答案】(1)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2)酸雨。【解析】(1)煤在空气
中燃烧还需要满足: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2)煤燃烧给我们带来益处,同时排放出有污染的SO2、NO2会导致酸雨;故答案为:酸雨。20.(2020•建邺区一模)燃烧、能源、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1)如图1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
题: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了热量,另一方面是隔绝氧气。(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图2。①生成物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为了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氧分子(填名称)。③煤燃烧会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ABCD(填字母)。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
.PM10D.PM2.5【答案】(1)①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隔绝氧气;(2)CH4+2O2CO2+2H2O;(3)①混合物;②氧分子;③ABCD。【解析】(1)①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
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了热量,另一方面是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CO2+2H2O;(3
)①由反应的分子结构可知,生成了两种新分子,所以生成物为混合物;故填:混合物;②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为了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氧分子;故填:氧分子;③煤燃烧会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PM10、PM2.5;故填:ABCD。21.(2021秋•宿松县校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报道,某市酒吧元旦期间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材料二:氢氧
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着火点比氢氧化镁低(填“高”或“低”)请回
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可燃性.(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B.(填标号)A.提供氧气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
绝(答一点).试写出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Mg(OH)2MgO+H2O.【答案】(1)低;可燃性.(2)B.(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Mg(OH)2MgO+H2O。【解析】(1)根据材料二可知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镁
会阻止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燃烧,而产生的氧化镁不会燃烧,说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着火点低;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有毒的烟气,这些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填:低;可燃性.(2)燃着的
烟花不断放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着火点时,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起来,所以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B.(3)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有: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氢氧化镁分解时
吸收热量,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故填: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Mg(OH)2MgO+H2O.22.(2021•濮阳三模)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空气。(2)家用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有颜色或有异味的物质。(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其原因是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大。【答案】(1)隔绝空气;(2)吸附有颜色或有异味的物质;(3)温度高分子运
动速率大。【解析】(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反应灭火原理.(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其原因是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大;故答案为:(1)隔绝空气;(2)吸附
有颜色或有异味的物质;(3)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大.23.(2020秋•伊川县期末)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燃料,请回答相关问题:(1)酒精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2)如图实验,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答案】(1)C2H5OH+3O22CO2+3H2O;(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3)隔离可燃物。【解析】(1)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
点;(3)“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答案为:(1)C2H5OH+3O22CO2+3H2O;(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隔离可燃物。24.(2020秋•金川区期末)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下列物质的用途
利用石墨能导电的是④(填序号,下同),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是①③。(2)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因此,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
)生活中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4)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D。A.外出随手关灯B.双面使用
纸张C.骑自行车出行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答案】(1)④;①③;(2)吸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天然气;CH4+2O2CO2+2H2O;(4)D。【解析】(1)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可用于制作玻璃刀、钻探机的钻头;故填:④;①③;(2)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净化室内空气。不同碳单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故填:吸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天然气;CH4+2O2CO2+2H2O;(4)A、外出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B、双面使用纸
张,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符合“低碳”理念。C、骑自行车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低碳”理念。故填:D。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25.(2021秋•西固区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
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内容【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Ⅰ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烧杯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
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Ⅱ推入适量H2O2溶液推入适量H2O2溶液(1)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2)实验
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其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助燃性;打开弹簧夹,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化学方程式CO2+C
a(OH)2=CaCO3↓+H2O。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答案】(1)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2)2H2O22H2O+O2↑;助燃性;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解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气,氧气通过导管进入烧杯,所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又因为温
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烧杯中的白磷燃烧;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2)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助燃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回复止常压。故填:2H2O22H2O+O2↑;助燃性;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
2=CaCO3↓+H2O。26.(2021秋•青龙县期末)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
与水反应.他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
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C(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
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B.(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答案】(1)与
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A;C.(3)图B.(4)酸性。【解析】(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玻璃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是因为白磷没有和氧气接触;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和氧气接触;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是因为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与氧气接触,温
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填:A;C.(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B,这
是因为图B中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被水吸收,不污染环境.故填:图B.(4)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故填:酸性.四、推断题(共7分)27.(2020秋•绥宁县
期末)根据下列方框图简答:已知: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E是有毒气体;F含有A﹣E的所有元素。(1)请推断物质的化学式:BCH4、FH2CO3。(2)写出物质A
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3)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答案】(1)CH4,H2CO3;(2)2H2O22H2O+O2↑;(3)CO2+C2CO,化合。【解析】(1)A、B、C、D、
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A会生成氧气和C,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水,B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清洁能源,所以B是甲烷,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E是有毒气体,所以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D可
以互相转化,所以D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F含有A﹣E的所有元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F是碳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H4,F是H2CO3;(2)物质A转化为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D转化为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CH4,H2CO3;(
2)2H2O22H2O+O2↑;(3)CO2+C2CO,化合。五、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28.(2021秋•通道县期末)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
素[(C6H10O5)n]。(1)纤维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6:10:5。(2)发电厂将秸秆粉碎压缩成颗粒,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如果直接在农田中燃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污染空气。(3)利用秸秆可生产乙醇,加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产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C6H12
O6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CO2。(4)在农村,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泛使用,但秸秆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可以推广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秆作燃料ABC。A.沼气B.天然气(或液化气)C.太阳能【答案】(1
)6:10:5;(2)污染空气;(3)CO2;(4)ABC。【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纤维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6n:10n:5n=6:10:5;(2)直接在农田中燃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生成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3)根据反应C6H12O62C
2H5OH+2X↑,反应前含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6个O原子,反应后含有4个C原子,12个H原子,2个O原子,故2X中含有2个C原子核4个O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O2;(4)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可以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天然气等能源
替代秸秆。故答案为:(1)6:10:5;(2)污染空气;(3)CO2;(4)ABC。29.(2021秋•巴马县期末)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1)“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
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l2O3属于化合物(选填“单质”或“化合物”)Al2O3中A
l的化合价是+3。(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答案】(1)物理;三
;化合物;+3;(2)混合物;水。【解析】(1)丝绸裁剪缝制成服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Al2O3中Al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
为:物理;三;化合物;+3;(2)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故答案为:混合物;水。30.(2022•桐梓县二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煤、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
,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2H2O+CH4.(4)“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5)下列措施中
,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BC.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答案】(1)石油,天然气.(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3)CO2+4H22H2O+CH4;(4)B;(5)BC。【解析】(1)煤、石油和天然气常
称为化石燃料,故填:石油,天然气.(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答案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故填:CO2+4H22H2O+CH4;(4)零排放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
部转化到生成物中,则二氧化碳与氢气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只有生成的甲酸符合此反应,故填:B;(5)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故填:BC.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
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