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3)页,238.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09e01d046531f56b98084734550683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Al-27Fe-56Cu-64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1.对于1mo
l/L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的数目为NAB.OH-的物质的量为1molC.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NaOH的质量为40g【答案】C【解析】【详解】A.Na+的物质的量根据n=cV
计算,溶液的体积不知道,无法计算,故A错误;B.OH−的物质的量根据n=cV计算,溶液的体积不知道,无法计算,故B错误;C.1mol/L的NaOH溶液中Na+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故C正确;D.溶液的体积不知道,无法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和质量,故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
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迅速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
鼻子凑近药品【答案】C【解析】【详解】A、少量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A正确;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注意观察药品上的安全警示标记,以免发生意外事故,B正确;C、试管、蒸发皿等玻璃仪器能直
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烧杯、烧瓶等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C错误;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采用“扇气闻味法”,D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实验中的事故处理,化学实验安全等相关知识。3.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作萃取剂的是A.水B.四氯化碳C.酒精D.食醋【答案】B【解
析】【分析】萃取时萃取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详解】碘水中提取碘单质,需要通过萃取方法,选取的萃取剂不能与水相溶,所以不能选用水、酒精、食醋,可以选用不溶于水的四氯化碳,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萃取的原理,抓住萃取剂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对于“摩尔”理解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都相同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宏观物质的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32gO2和32gO3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2:3【答案】B【解析】【详解】A.不同物质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不一定相同,故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C.物质的量可以把宏观物质的计量与微观粒子的计量联系起来,故C错误;D.32gO2
和32gO3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1,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5.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A.B.C.D.【答案】A【解析】【详解】A.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则使用该标志,A正确;B.警示
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B错误;C.警示标记为能燃烧的物质的标志,而浓硫酸不能燃烧,则不能使用该标志,C错误;D.警示标记为禁止使用的标志,而浓硫酸有重要的应用,则不能使用该标志,D错误;故选A。6.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需要用到的仪
器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萃取碘水中的碘并分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A.该仪器为分液漏斗,故A正确;B.该仪器为容量瓶,故B错误;C.该仪器为直形冷凝管,故C错误;D.该仪器为漏斗,故D错误;故答案为A。7.下列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0mL0.1mol/L的AlCl3溶液B.20mL0.1mol/L的CaCl2溶液C.30mL0.2mol/L的KCl溶液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中c(C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与溶液的体积
无关。【详解】A.10mL0.1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3c(AlCl3)=0.1mol/L×3=0.3mol/L;B.20mL0.1mol/L的CaCl2溶液中c(Cl-)=2
c(CaCl2)=0.1mol/L×2=0.2mol/L;C.30mL0.2mol/L的KCl溶液c(Cl-)=c(KCl)=0.2mol/L×1=0.2mol/L;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c(Cl-)=c(NaCl)
=0.25mol/L×1=0.25mol/L;故A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答案选A。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OH-+H+===H2OB.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O2-+2H+===H2OC.硫酸镁溶液与
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CO32-+2H+===H2O+CO2↑【答案】A【解析】【详解】A.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H+═H2O,故A正确;B.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MgO为固体,
不能拆开,离子反应为MgO+2H+═Mg2++H2O,故B错误;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与混合的离子反应为Mg2++2OH-+Ba2++SO42-═BaSO4↓+Mg(OH)2↓,故C错误;D.碳
酸钙溶于稀盐酸中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H2O+CO2↑,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
物质。9.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答案】D【解析】【详解】容量瓶上标的有温度、容量、刻度线,故选D。10.溶液、胶体
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分散剂都是液体,分散质都是固体,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区分.【详解】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
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选B.11.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能够区分溶液
和胶体的是A.观察颜色B.观察稳定性C.丁达尔现象D.观察是否透明【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和胶体一样,有的有颜色,有的没有颜色,所以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溶液和胶体,A不符题意;B.溶液和胶体通常都比较稳定,所以通过观察稳定性不能区分溶液和胶
体,B不符题意;C.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没有,所以通过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C符合题意;D.溶液和胶体通常都是透明的,所以通过观察是否透明不能区分溶液和胶体,D不符题意;答案选C。12.下列物质
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熔融态铁②液氯③24NaSO④NaCl固体⑤2SO⑥NaCl溶液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全部【答案】C【解析】【分析】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化合物中一般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详解】①熔融态铁和②液氯
都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24NaSO和④NaCl固体属于盐类,是电解质;⑤2SO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⑥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综上分析,③④属于电解质
;答案选C。1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O4溶液与NaOH溶
液混合【答案】C【解析】【详解】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A不合题意;B、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NH4++OH-=NH3·H2O,B不
合题意;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H++OH−=H2O,C符合题意;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HPO42—+OH-=PO43—+H2O,D不合题意。答案选C。1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Na++H++2-3COB.NaHSO4═Na++H++2-4SOC.Al2(SO4)3═Al3++2-4SOD.NH3•H2O═+4NH+OH-【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
CO-3,故A错误;B.NaHSO4是强电解质,NaHSO4在水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故B正确;C.硫酸铝为强电解质,电离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
程式为Al2(SO4)3=2Al3++3SO2-4,故C错误;D.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D错误;故选B。15.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
合物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C.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D.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详解】A.有些化合物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此种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等,A错误;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
非电解质,B正确;C.如CaCO3是电解质,但是难溶于水,由于溶于水的完全电离变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仍为强电解质,所以判断物质是否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不能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判断,C错误;D.氯水可导电,但是Cl2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
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Ag+Cl-B.Ca2+2-3COC.H+-3HCOD.K+-3NO【答案】D【解析】【详解】A.Ag+和C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题意;B.Ca2+和2-3CO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题意;
C.H+和-3HCO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题意;D.K+和-3NO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答案选D。17.1molCO和1molCO2具有相同的①分子数②原子数③碳原子数④氧原子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物质
的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根据N=nNA可以知道分子数是相等的,并且两分子中,一个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碳原子数,所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以及数目是相等的,含有的原子总数和氧原子数不相等,①③正确,故答案为A。1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1mo
lH2B.1mol质子C.1molNH4+D.1mol小米【答案】D【解析】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其单位为mol,只能用于描述微观离子,如:1molH2、1mol质子、1molNH4+、1molH2SO4等,所以ABC正确;物质的量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苹果、1mol小米等,所以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使用方法,试题侧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物质的量质量之间的关系。19.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的含量,以“mmol/L”表示时,正常值在3.61~6.11mm
ol/L之间。这种表示血糖指标的物理量是A.质量分数B.物质的量浓度C.摩尔质量D.溶解度【答案】B【解析】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的含量,以“mmol/L”表示时,表示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所以这种表示血糖指标的物理量是物质
的量浓度,B正确,本题选B.20.FeSO4是补血剂的成分之一。FeSO4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答案】C【解析】【详解】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
化合物,FeSO4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答案选C。二、填空题(共3题,共30分)21.(1)0.5molCH4的质量是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2)0.5molCO2中含有原子的总数目是______,该CO2气体的质量是
______克,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3)1个H2SO4分子中含有_____个氧原子,共含有_____个原子;1molH2SO4中含______个硫原子,________个氢原子,_______mol氧原子。(4)含有
6.02×1023个H的H2O,其物质的量是___;含______mol原子。【答案】(1).8g(2).11.2L(3).1.5NA(4).22(5).11.2(6).4(7).7(8).NA(9).2NA(10).4(11).0.5mol(12).1.5【解析】【详解】(1)0.5mol
CH4的质量=0.5mol16g·mol-1=8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5mol22.4L·mol-1=11.2L,答案:8g;11.2L;(2)0.5molCO2中含有原子的总数目=0.5mol3NAmol-1=1.5
NA,其质量=0.5mol44g·mol-1=22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5mol22.4L·mol-1=11.2L,答案:1.5NA;8;11.2;(3)1个H2SO4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1个H2SO4分子中含有H、S、O三种原子2+1+4=7个,1molH2SO4
中含NA个硫原子、2NA个氢原子、4NA即4mol氧原子,答案:4;7;NA;2NA;4;(4)6.02×1023个H的物质的量=2323-16.02106.0210mol=1mol,含有1molH的H2O的物质的量=12mol=0.5mol,0.5molH2O
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0.5mol3=1.5mol,答案:0.5mol;1.5。22.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A.氯化钠晶体B.CO2气体C.无水醋酸D.铁E.AgCl固体F.酒精G.氨水(1)上述物质中
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2)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3)上述物质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4)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5)上述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答案】(
1).DG(2).B(3).AE(4).ACE(5).BF【解析】【分析】根据物质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则物质能导电;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
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氯化钠晶体是盐,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B.CO2是氧化物,以分子存在,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无水醋酸是酸,以分
子存在,不能导电,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D.铁是金属单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E.AgCl固体晶体是盐,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是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F.酒精是烃的衍生物,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不能导电,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G.氨水是混合物,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
)能导电的物质有D.铁、G.氨水,故答案为:DG;(2)属于氧化物的是B.CO2,故答案为:B;(3)属于盐的有A.氯化钠晶体、E.AgCl固体,故答案为:AE;(4)属于电解质的有A.氯化钠晶体、C.无水醋酸、E.AgCl固体,故答案为:ACE;(5)属于非电解质的有B.CO2气
体、F.酒精,故答案为:BF。23.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2)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①HCl③__⑤Na2CO3⑦CO2⑨NH3②__④Ba(OH)2⑥_⑧Na2O⑩H2O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
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3)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答案】(1).树状分类法(2).H2SO4(或HNO3)(3).NaOH(或KO
H)(4).Na2SO4(5).2H2O22MnO2H2O+O2↑(6).稀盐酸(7).大理石(或石灰石)(8).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该气体是CO2【解析】【详解】(1)树状分类法是
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图示方法就是树状分类法,答案:树状分类法;(2)C、S、N为非金属元素,对应的酸有H2CO3、H2SO4、H2SO3或HNO3;
K、Na为活泼金属元素,对应的碱有NaOH和KOH;形成的盐有K2CO3、Na2SO4、K2SO3、K2SO4、NaNO3、KNO3、NaNO2、Na2SO3等;氢化物有NH3、H2S等,答案:H2SO4(或HNO3);NaOH(或KOH);Na2SO4;(3)⑩为
H2O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MnO2H2O+O2↑,答案:2H2O22MnO2H2O+O2↑;(4)⑦为CO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检验某气体是不是CO2时,将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该气体是CO2,答案: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该气体是CO2。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24.实验室欲配制480mL0.
3mol·L-1的NaOH溶液。(1)本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2)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3)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托盘天平称量__________gNaOH固体
。(4)从下面选出所需的操作并写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填字母)。A.洗涤转移B.计算C.溶解D.称量E.颠倒摇匀F.转移溶液G.定容H.振荡摇匀(5)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__________。A.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
了刻度,再用胶头滴管吸出B.容量瓶不干燥,有一定的水分C.定容时仰视观察到液面刚好到达刻度线D.用生锈的砝码称量NaOH固体【答案】(1).500mL容量瓶(2).在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盖上瓶塞后倒立,若不漏水,把容量瓶正立后旋转瓶塞180°后再倒立,
观察是否漏水(3).6.0(4).BDCFAHGE(5).AC【解析】【分析】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配制480mL0.2mol/L的Na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摇匀、定容、摇匀选择需要
的仪器,结合c=nV分析解答。【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480mL0.2mol/
L的NaOH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所以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2)容量瓶带有瓶塞,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的操作为:在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盖上瓶塞后倒立,若不漏水,把容量瓶正
立后旋转瓶塞180°后再倒立,观察是否漏水,故答案为:在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盖上瓶塞后倒立,若不漏水,把容量瓶正立后旋转瓶塞180°后再倒立,观察是否漏水;(3)配制480mL0.3mol/L的NaOH溶液,需要选
择500mL容量瓶,实际配制500mL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m=0.3mol/L×0.5L×40g/mol=6.0g,故答案为:6.0;(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摇
匀、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DCFAHGE;(5)A.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A选;B.容量瓶不干燥,有一定的水分,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不选;C.定容时仰视观察到液面
刚好到达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C选;D.用生锈的砝码称量NaOH固体,导致称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则溶液的浓度偏高,故D不选;故答案为: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