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3.013 M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2)页,3.01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d7a354f26f381c6807e77f077f811f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题可先使用2B铅笔填涂,然后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

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青铜器铸造业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此外,其他行业也取得显著进步。陶器以白陶为代表

,并开始使用敷釉技术,出现了最早的瓷器。玉器加工业十分发达,制作精美。骨器、漆器的制造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说明商代()A.工商食官制度开始确立B.手工行业内部分工较细密C.农业和手工业实现结合D.手工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2.历代以

来有一部分儒者冷遇荀子,把他排除于儒家道统之外,甚至说他“才高学陋”,“不见圣贤”(程颐)。就连苏轼也说他“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荀卿论》)这主要是荀子()A.强调个人自由,重视道德的价值B.背离孔子仁爱思想与王道精神C.重视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D.主张人性本善,重视社会教化3

.2023年1月陕西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

,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对这一考古发掘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初步厘清军阵排列规律B.明确武器的种类与配属C.清楚了陶俑的制作程序D.展示秦朝军事实力强大4.唐朝时,中书、门下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

要,二位一体,所以通谓“北省”或“两省”。后中书省曾一度改称西台,门下省改称东台,两省左右对称,东西相属。这种建制构型()A.为分权制衡提供了便利条件B.以密切中央部门的联系为出发点C.有助于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D.有利于强化集体宰相的行政能力5.宋代是中国第一个留下丰富皇帝肖像画的朝代,而且宋人

特别强调肖像的真实性,于是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证件照”。这些御容画像被供奉于各地御容殿中,“如朕亲临”,供百姓瞻睹天颜。这些御容画像()A.兼具政治和情感的功能B.意在展现皇帝风姿神采C.营造了神秘抽象的帝威D.凸显了艺术世俗化趋势6.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的四

十余年里,把不少西方书籍译成中文出版。下图是该馆翻译西方书籍的种类数量统计。据此推断,该馆的译书活动()A.适应了兴办近代工业的需求B.反映出科学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C.旨在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D.推动知识分子开始

关注西方军事技术7.学者王建朗提出,中国近代由“宫廷政治”向“议会政治”的转向未能成功,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动荡后,人们转而寻求更具效率的政治体制。于是,中国开始转向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政党政治”。据此可知,近

代中国()A.“政党政治”发端于中国同盟会成立B.“议会政治”失败源于戊戌变法失败C.以“政党政治”为正确革命道路D.历史进程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8.20世纪20年代,长期从事制伞研究的汪农麟,鉴于各国“从事制伞工厂如林……既日新而月异,复竞胜以争奇”,但“国内尚无此种出品”,“漏卮日甚,与

我国无抵制之术”。他发明“中华新伞”,继而联络国人“拟开厂营业”。对其言行的合理解释是()A仁人志士已找到救国新途径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艰难发展C.实业家热衷于反帝爱国斗争D.传统义利观被赋予新的内涵9.关于居住在澳门的

华裔国籍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谈判后最后商定:中国政府同意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华裔持葡方证件去其他国家和地区旅行,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不得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也不能将葡萄牙旅行证件传给第二代。这一处理方法()A.丰富了“一国两制”思想B.显示出“

另起炉灶”决心C.损害了中国司法自主权D.体现出“真实亲诚”理念10.截止2024年5月末,中国“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座城市,开行列数从2012年的42列到2024年5月末已突破9万列,一改往

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A.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B.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C.“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D.积极参与以联

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1.如图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纳尔迈的权标头浮雕。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A.实行封建君主专制B.官僚系统比较完备C.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D.具有初步国家形态12.“政厅公餐”是古代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雅典法令中曾规定授予刺杀僭主者以终身公餐的资格,且这个资格可以由长子世袭下去。此项规定体现了()A.城邦至上的原则B.维护民主政治的决心.C.民众尚武精神D.公民身份限制被打破13

.有学者认为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农耕世界向外扩展,把周边的游牧世界纳入其文明体系。一种是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下列史实属于后一种方式的是()A.古代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的扩展B.西

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C.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D.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建立王国14.下图是一幅水彩画作品《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1519年率西班牙军队登陆墨西哥),它选自西班牙画家迪亚特·杜兰的

《印第安人历史》(1547年)。该作品旨在A.揭露殖民者残暴行径B.客观还原历史真相C.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D.美化殖民扩张历史15.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写道:“现在情况不同了。自1866年危机以来,积累以不断增加的速度进行,以致在

所有的工业国,至少在英国,生产的扩展赶不上积累的增长,单个资本家的积累已经不能在扩大他的营业方面全部用掉;英国的棉纺织业在1845年就已如此,此外,还有铁路投机。”这一材料这可以佐证()A.资本输出的动因B.棉纺织业中心转移C.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D.列强实力对

比变化16.1987年,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以“不拥挤、无污染”以及“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与建筑”等因素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4月,我国政府发布《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备受全球关注的中国首都北京面向雄安的世纪大疏解正式拉开帷幕。据此可知()A.迁建新都已成为

世界潮流B.人们居住环境明显改善C.城市化中的问题受到重视D.我国善于借鉴国外的经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的的本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5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炎

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碰撞融合。夏、商、周三族的民族迁徙与定居,三代更替以疆域的形式巩固了华夏族农耕经济的共同地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华夏族。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

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氐、羌等民族内迁,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大迁徙和大杂居带来了血缘上的融合,推动了早期中华民族的形成。五代至明清时期,契丹、女真和蒙古入主中原,建立辽、金、元王朝,与中原文化深度交融。清朝实行“满汉一体”政策,加强了对蒙、疆

、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和在台湾建省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摘编自高凯军《论中华民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阐释古代“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程。(2)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结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例举若干处理古代

民族关系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其产生的价值。(说明:只列方法,无需展开)18.百年大计,教育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有“汉代孔子”之称。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是绝对的善

性不需教育;“斗筲之性”为天生的恶性,虽教难善。“中民之性”就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因此,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使之成为统治阶级利益的坚决维护者。——百度百科材料二谓启

导人之能力,而使其发达之方法。盖父兄之使其子弟受一定教育,不但属于道德上之义务,实亦为法律上之义务也。——1908年作新社《东中大辞典》人与人相比较,而已造就者对于未造就者,于某期间,继续以行普通之陶冶,使被教育者,得为独立之个人,社会之一分子之目

的也。因其地位,而可分为家族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1911年黄摩西编《普通百科新大辞典》查我国办教育,在光宣时代。当时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1917年梁启超的演讲材料三在十四五规划中(2021年—

2025年),关于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为——摘自《“十四五”规划》(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教育主张。(2)依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初教育的特

点。综合上述材料,对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解读。19.明清开海与禁海之争材料一明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不许百姓私自下海,只允许官方控制的朝贡贸易。从国外看,海外各国普遍希望获得更多的中国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沿海闽粤地区,人多地少,百姓以海为生,为了生计和谋求财富

,便走上了下海走私的道路。同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在此之前,明朝政府已允许外国商人以私人身份到广东贸易。但明朝的开海贸易仅限于漳州月港,真正适于开展对外贸易的地区并未开放。——摘编自孙玉琴《中国对外贸

易通史》材料二自明中叶以后迄清康雍乾之际,历时200余年的禁海与开海之争,从本质上讲是以闽广两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主体部分经济结构差异所致,反映到政治上,则是闽广江浙地区的经济利益必然会程度不同地左右着中央关于海禁的决策。明中叶

以来,在禁海问题上中央欲禁而不能,足以证明闽广江浙地区经济、政治实力绝不容许漠然置之。而立足于全国而制定的包括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中央政策,为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所制约,自然难于兼容东南沿海地方特殊的经济利益,不管出于何种理由,禁海一而再、再而三地定为国策,实在也有其深刻

的历史根据。——摘编自郭成康《康乾之际禁南洋案探析——兼论地方利益对中央决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开海与禁

海之争持续多年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历史图片可以让我们增加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围绕“战争与文化交锋”,结合两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主题,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

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

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题可先使用2B铅笔填涂,然后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

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青铜器铸造业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此外,其他行业也取得显著进步。陶器以白陶

为代表,并开始使用敷釉技术,出现了最早的瓷器。玉器加工业十分发达,制作精美。骨器、漆器的制造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说明商代()A.工商食官制度开始确立B.手工行业内部分工较细密C.农业和手工业实现结合D

.手工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时期的中国。材料“商代青铜器铸造业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陶

器以白陶为代表,并开始使用敷釉技术,出现了最早的瓷器”“玉器加工业十分发达,制作精美”“骨器、漆器的制造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体现的是商朝时期,在青铜铸造、陶瓷技术、玉器加工、骨器和漆器的制造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说明的是手工业

技术水平有所提高,D项正确;工商食官制度开始确立于周朝,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手工业的技术水平,非内部分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说法,排除C项。故选D项。2.历代以来有一部分儒者冷遇荀子,把他排除于儒家道

统之外,甚至说他“才高学陋”,“不见圣贤”(程颐)。就连苏轼也说他“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荀卿论》)这主要是荀子()A.强调个人自由,重视道德的价值B.背离孔子仁爱思想与王道精神C.重视社会控制,发挥自然主义D.主张人性本善,重视

社会教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一部分儒者把荀子排除于儒家道统之外是因为荀子的主张与孔孟有不同的地方。与性善论不同,荀子提出“性恶论”,否认

天赋的道德观念,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强调社会控制,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发挥自然主义,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孟子强调个人自由,重视道德的价值,排除A项;据所学,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隆礼重法”“援法入礼”,核心仍然是以礼为主,在内容上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礼学,继承发展孔子仁爱思想,主张仁义,所以没有背离孔子仁爱思想与王道精神,排除B项;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年1月

陕西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

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对这一考古发掘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初步厘清军阵排列规律B.明确武器种类与配属C.清楚了陶俑的制作程序D.展示秦朝军事实力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出土文物陶“马”“战车”可用于作战,“鼓”和“鼓槌”可用于作战指挥,“漆盾

”可用于防御,“弓弩”可用于远距离攻击等,“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如此数量众多的“陶俑、陶马”再加上“战车”、“鼓”和“鼓槌”、“漆盾”等可用于排兵布阵,综合诸多信息可以得出这一考古发掘有助于

厘清秦军军阵排列规律,A项正确;武器种类与配属应该还有很多,材料只明确提到“弓弩箭箙”等,另外材料不仅涉及到了武器,还有“战车”“战马”“鼓”等,B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此次考古发掘还明确了陶俑的制作程序,

但是材料只有陶俑的数量并没有陶俑制作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只有秦军排兵布阵等信息,至于其实力是否强大,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材料不能体现秦朝军事实力强大,排除D项。故选A项。4.唐朝时,中书、门下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要,二位一体,所以通谓“北

省”或“两省”。后中书省曾一度改称西台,门下省改称东台,两省左右对称,东西相属。这种建制构型()A.为分权制衡提供了便利条件B.以密切中央部门的联系为出发点的C.有助于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D.有利于强化集体宰相的行政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书、门下两省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要,两省左右对称,东西相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建制构型有利于提高封建朝廷决策效率,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C项正

确,分权制衡说法不符合封建社会时期,排除A项;以加强君主专制为出发点,并非为了密切联系,排除B项;有利于提高效率,并非强化宰相行政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5.宋代是中国第一个留下丰富皇帝肖像画的朝代,而且宋人特别强调肖像的真实性,于是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证件照”。这些御容画像被供奉于各地御容

殿中,“如朕亲临”,供百姓瞻睹天颜。这些御容画像()A.兼具政治和情感的功能B.意在展现皇帝风姿神采C.营造了神秘抽象的帝威D.凸显了艺术世俗化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

代(中国)。根据材料“御容画像被供奉于各地御容殿中,‘如朕亲临’,供百姓瞻睹天颜”可知,宋代皇帝画像被供奉于各地御容殿中,供百姓瞻睹天颜,体现了其彰显皇帝威仪的政治目的,以及在情感上得到百姓拥护的目的

,A项正确;展现皇帝风姿神采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是政治目的,排除B项;宋人特别强调肖像的真实性,而非神秘抽象性,排除C项;皇帝画像具有宫廷画的特征,不能体现世俗化,排除D项。故选A项。6.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成立的四十余年里,把不少西方书

籍译成中文出版。下图是该馆翻译西方书籍的种类数量统计。据此推断,该馆的译书活动()A.适应了兴办近代工业的需求B.反映出科学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C.旨在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D.推动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军事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

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书籍主要以自然科学、兵政和兵学、冶炼华工等实用性技术有关的书籍为

主,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需要,反映出译书活动适应了兴办近代工业的需求,A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技术受到了顽固派的反对,学习西方技术并非社会主流思潮,排除B项;江南制造总局的

译书活动适应的是洋务运动,并非维新变法运动,排除C项;林则徐、魏源在鸦片战争前后就已经开始关注西方的军事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7.学者王建朗提出,中国近代由“宫廷政治”向“议会政治”的转向未能成功,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动荡后,人们转而寻求更具效率的政治体制。于是,中国开始转向与西方迥然不

同的“政党政治”。据此可知,近代中国()A.“政党政治”发端于中国同盟会成立B.“议会政治”失败源于戊戌变法失败C.以“政党政治”为正确革命道路D.历史进程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近代由‘宫廷政治’向‘议会政治’的转向未能成功,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动荡

后,人们转而寻求更具效率的政治体制。于是,中国开始转向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政党政治’。”可知,“宫廷政治”指的是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中国,“议会政治”指的是民国初年的政治体制,“政党政治”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党开始模仿俄式政党强化其组织,说明近代中国历史进

程深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D项正确;“政党政治”发端于中国同盟会成立,说法错误,排除A项;“议会政治”失败源于戊戌变法失败,说法错误,排除B项;以“政党政治”为正确革命道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8.20世纪20年代,长期从事制伞研究的汪农麟,鉴于各国“从事制伞工厂如林……

既日新而月异,复竞胜以争奇”,但“国内尚无此种出品”,“漏卮日甚,与我国无抵制之术”。他发明“中华新伞”,继而联络国人“拟开厂营业”。对其言行的合理解释是()A.仁人志士已找到救国新途径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艰难发展C.实业家热衷于反帝

爱国斗争D.传统义利观被赋予新的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汪农麟从事制伞研究,基于“漏卮日甚”即国家的利益受损,继而联络国人“拟开厂营业”可见,其受到爱国主义的驱动,义利并重,爱国思想是对传统义利观的新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人实业救国的努力,实业救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

了,并没有出现新途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排除B除;“热衷于反帝爱国斗争”表述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9.关于居住在澳门华裔国籍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谈判后最后商定:中国政府同意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华裔

持葡方证件去其他国家和地区旅行,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不得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也不能将葡萄牙旅行证件传给第二代。这一处理方法()A.丰富了“一国两制”思想B.显示出“另起炉灶”决心C.损害了中国司法自主权

D.体现出“真实亲诚”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时期。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中国政府同意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华裔持葡方证件去其他国

家和地区旅行,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不得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也不能将葡萄牙旅行证件传给第二代。”可得出中国政府对澳门作了更加细致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丰富与完善“一国两制”思想,使澳

门回归后能够更好地处理相关的问题,A项正确;“另起炉灶”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并不针对澳门问题,排除B项;这一规定是维护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排除C项;真实亲诚是针对中非间的友谊,排除D项。故选A项。10.截止20

24年5月末,中国“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座城市,开行列数从2012年的42列到2024年5月末已突破9万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的A.中

国高铁积极“走出去”B.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C.“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D.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2012年以来的中国。根据材料“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

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及所学可知,2013年中国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倡议,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

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正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C项正确

;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属于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并不是“中欧班列”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不涉及欧洲国家,排除B项;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符合题

意,排除D项;故选C项。11.如图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纳尔迈的权标头浮雕。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A.实行封建君主专制B.官僚系统比较完备C.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D.具有初步国家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根据“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

羊、俘虏等战利品”可以看出,当时的埃及已经出现了等级及国家权力的象征,反映出国家已经初具雏形,D项正确;公元前31世纪埃及属于奴隶社会,并不是封建社会,排除A项;材料涉及到了等级、国家权力等要素,没有涉及到官僚系统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及图

片中没有农业生产的信息,不能体现出农业生产是否发达,排除C项。故选D项。12.“政厅公餐”是古代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雅典法令中曾规定授予刺杀僭主者以终身公餐的资格,且这个资格可以由长子世袭下去。此项规定体现了()A.城邦至上的原则B.维护

民主政治的决心C.民众的尚武精神D.公民身份限制被打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厅公餐是雅典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甚至可以世袭,以此来加强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感,体现了维护民主政治的决心,B项正确;材料与城邦至上原则无关,排除A项;对刺杀僭主者的奖赏意在维护民主政治,并非崇

尚武力,排除C项;政厅公餐是一种特殊荣誉,可以授予外邦人,但不能改变其公民身份,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学者认为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农耕世界向外扩展,把周边的游牧世界纳入其文明体

系。一种是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下列史实属于后一种方式的是()A.古代埃及文明向西亚地区的扩展B.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C.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D.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建立王国【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日渐衰败,日耳曼人逐渐渗入并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了一系列王国,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上述史实符合题干中“游牧民族冲入农耕世界,以定居或建立政权的方式融入其文明体系”的情形,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埃及文明

向西亚地区的扩展”属于题干中“农耕世界向外扩展”的情形,不符合设问角度,排除A项;“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向周边扩张”也是属于“农耕世界向外扩展”,不符合设问角度,排除B项;“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周边建立城邦”属于海洋

文明向外扩展,与所材料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相互交往”这一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图是一幅水彩画作品《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1519年率西班牙军队登陆墨西哥),它选自西班牙画家迪亚特·杜

兰的《印第安人历史》(1547年)。该作品旨在A.揭露殖民者残暴行径B.客观还原历史真相C.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D.美化殖民扩张历史【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可以看出,画面描绘的是印第安人欢迎西方殖民

者的到来,这明显是对西方殖民侵略的美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场景是为了美化殖民者,而不是揭露殖民侵略,排除A项;材料中的场景是美化虚构的,并不是历史真相,排除B项;文明交流不是画作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5.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写道:“现在情况不同了。自1866年危机以来,

积累以不断增加的速度进行,以致在所有的工业国,至少在英国,生产的扩展赶不上积累的增长,单个资本家的积累已经不能在扩大他的营业方面全部用掉;英国的棉纺织业在1845年就已如此,此外,还有铁路投机。”这一材料这可以佐证()A.资本输出的动因B.棉纺织业中心转移C.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D.列强实

力对比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6年以来(英国)。根据材料“至少在英国,生产的扩展赶不上积累的增长,单个资本家的积累已经

不能在扩大他的营业方面全部用掉;英国的棉纺织业在1845年就已如此,此外,还有铁路投机。”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社会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剩余资本增多,这推动了英国的资本输出,即材料可以佐证英国资本输

出的动因,A项正确;棉纺织业中心并未转移,排除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未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时俱进,进行内容的更新,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6.1987年,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以“不拥挤、无污染”以及“充满现代理念的城

市格局与建筑”等因素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4月,我国政府发布《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备受全球关注的中国首都北京面向雄安的世纪大疏解正式拉开帷幕。据此可知()A.迁建新都已成为世界潮流B.人们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C.城市化中的问题受到重视D.我国善于借鉴国

外的经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87年,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以‘不拥挤、无污染’以及‘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与建筑’等因素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4月,我国政府发布《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备受全球关注的中国首都北京面向雄安的世纪大疏解正式拉开帷幕。”可知,巴西首都和中国雄安

新区的建设受到全球关注,说明人们对于城市化的发展备受关注,C项正确;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迁建新都已成为世界潮流的信息,排除A项;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与材料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我国善于借鉴国外经验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题共4小题,17题12分

,18题15分,19题13分,20题12分,共52分。17.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碰撞融合。夏、商、周

三族的民族迁徙与定居,三代更替以疆域的形式巩固了华夏族农耕经济的共同地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华夏族。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氐、羌等民族内迁,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南北朝至隋唐

时期,民族大迁徙和大杂居带来了血缘上的融合,推动了早期中华民族的形成。五代至明清时期,契丹、女真和蒙古入主中原,建立辽、金、元王朝,与中原文化深度交融。清朝实行“满汉一体”政策,加强了对蒙、疆、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和在台湾建省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摘

编自高凯军《论中华民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阐释古代“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程。(2)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结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例举若干处理古代民族关系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其产生的价值

。(说明:只列方法,无需展开)【答案】(1)历程:先秦时期,汉民族在与蛮夷戎狄的交融中,逐渐形成华夏民族。秦汉时期,以汉民族为中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魏晋、隋唐时期,随着民族交融的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拓展。宋

元以后,在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囊括中原塞外庞大的民族共同体。(2)方法:战争;发展边境贸易;和亲(会盟,册封)设立相应管理机构;修筑长城;移民戍边(移民实边)羁縻政策等。价值:加强对边疆管理

,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多元一体意识)对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历程: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华夏族”可知,先秦时期,汉民族在与蛮夷戎狄的交融中,逐渐形成华夏民族;根据材料“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

实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氐、羌等民族内迁,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可知,秦汉时期,以汉民族为中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根据材料“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大迁徙和大杂居带来了血缘上的融合,推动了早期中华民族

的形成”可知,魏晋、隋唐时期,随着民族交融的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拓展;根据材料“五代至明清时期,契丹、女真和蒙古入主中原,建立辽、金、元王朝,与中原文化深度交融”“加强了对蒙、疆、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和在台湾建省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

发展”可知,宋元以后,在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囊括中原塞外庞大的民族共同体。【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方法: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处理古代民族关系的方式如战争;发展边境贸易;和亲(会盟,

册封)设立相应管理机构;修筑长城;移民戍边(移民实边)羁縻政策等。价值: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对后世处理民

族关系提供借鉴等角度进行分析。18.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有“汉代孔子”之称。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是绝对的善性不需教育;“斗筲之性”为天生的恶性,虽教难善。“中民之性”就是

“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因此,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使之成为统治阶级利益的坚决维护者。——百度百科材料二谓启导人之能力,

而使其发达之方法。盖父兄之使其子弟受一定教育,不但属于道德上之义务,实亦为法律上之义务也。的——1908年作新社《东中大辞典》人与人相比较,而已造就者对于未造就者,于某期间,继续以行普通之陶冶,使被教育者,得为独立之个人,社会之一分

子之目的也。因其地位,而可分为家族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1911年黄摩西编《普通百科新大辞典》查我国办教育,在光宣时代。当时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1917年梁启超的演讲材料三在十四五规划中(20

21年—2025年),关于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摘自《“十四五”规划》(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教育主张。(2)依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初教育的特点。综合上

述材料,对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解读。【答案】(1)主张: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民”)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人才要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2)特点:以法

律保障受教育的权利;突出对独立人格的塑造;教育类型多样性;教育的目标是救亡图存。关系: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中民之性’就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通过王

者的教化才能成善。因此,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可得出,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民”)根据材料“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使

之成为统治阶级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可得出,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人才要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

现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实亦为法律上之义务也。”可得出,以法律保障受教育的权利;突出对独立人格的塑造;教育类型多样性;根据材料“当时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可得,教育的目标是救亡图存。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

影响。19.明清开海与禁海之争材料一明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不许百姓私自下海,只允许官方控制的朝贡贸易。从国外看,海外各国普遍希望获得更多的中国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沿海闽粤地区,人多地少,百姓以海为生,为了生计和谋求财富,便走上了下海走私的道路。同时,地方政府财政

收入减少。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在此之前,明朝政府已允许外国商人以私人身份到广东贸易。但明朝的开海贸易仅限于漳州月港,真正适于开展对外贸易的地区并未开放。——摘编自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通史

》材料二自明中叶以后迄清康雍乾之际,历时200余年的禁海与开海之争,从本质上讲是以闽广两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主体部分经济结构差异所致,反映到政治上,则是闽广江浙地区的经济利益必然会程度不同地左右着中央关于海禁的决策。明中叶以来,在禁海问题上中央欲禁而不能,足

以证明闽广江浙地区经济、政治实力绝不容许漠然置之。而立足于全国而制定的包括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中央政策,为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所制约,自然难于兼容东南沿海地方特殊的经济利益,不管出于何种理由,禁海一而再、再而三地定为国策,实在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据。——摘编自郭成康《康乾之际禁南洋

案探析——兼论地方利益对中央决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开海与禁海之争持续多年原因。【答案】(1)变化:从实行海禁到部分开放影响:商品大量出口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白银货币化;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利于沿海地方秩序的稳定;密切中外交流,推动西学东渐局面形成;局部开放不利于对外贸易的扩展。(任答3点)(2)原因:国家整体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矛盾;主体农耕经济和沿海商品经济的利益矛盾;传统思

想观念(重农抑商、华夷观)的影响;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下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任答3点)【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明朝前期实行海禁政策,不许百姓私自下海,只允许官方控制的朝贡贸易”“在此之前,明朝政府已允许外国商人以私人身份到广

东贸易。但明朝的开海贸易仅限于漳州月港,真正适于开展对外贸易的地区并未开放”可知,从实行海禁到部分开放。影响:根据材料“从国外看,海外各国普遍希望获得更多的中国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沿海闽粤地区,人多地少,百姓以海为生,为了生计和谋求财富,便走上了下海走私的道路。同时,地方政府财政

收入减少”“明朝政府已允许外国商人以私人身份到广东贸易。但明朝的开海贸易仅限于漳州月港,真正适于开展对外贸易的地区并未开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商品大量出口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白银货币化;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利于沿海地方秩序的稳定;密切中外交流

,推动西学东渐局面形成;局部开放不利于对外贸易的扩展等方面分析影响。(2)原因:根据材料“自明中叶以后迄清康雍乾之际,历时200余年的禁海与开海之争,从本质上讲是以闽广两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主体部分经济结构差异所致,反映到政治上,则是闽广江浙地区的的

经济利益必然会程度不同地左右着中央关于海禁的决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整体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矛盾;主体农耕经济和沿海商品经济的利益矛盾;根据材料“而立足于全国而制定的包括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中央政策,为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

观念所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思想观念(重农抑商、华夷观)的影响;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下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历史图片可以让我们增加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围绕“战争与文化交锋”

,结合两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主题,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战争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战争是推动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的重要方式。亚历山大远征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和灾难,原有的文化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被打断。但

在客观上促使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碰撞与交锋,推动了希腊化文化的形成。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在亚历山大统治期间,一定程度上继承和保存波斯、埃及的文化与制度,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与波斯人通婚

等,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经济、文化、民族的交流。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同时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和希腊文化碰撞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

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在吸收东方科学成果基础上,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阿基米德提出物理学定理等等。在以战争途径的文化碰撞交锋过程中,人类文化呈现新的多样性,世界成为一个更紧密联系的整体。的示例2: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锋与重构提供了契机。近代殖民扩张过程中,殖民国家

往往向被殖民地区输出价值观,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锋、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庞大帝国,

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但是,拿破仑也压迫被征服地区,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如:俄国一些青年军官受拿破仑战争和启蒙思想影响,1825年发动了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尽

管很快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使欧洲民主意识高涨。同时欧洲各地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如:1830年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起义,推动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总之,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政治诉求。历史的教训表明,在全球化深入开展的当今世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

蓄的文明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题。时空是古代近代的世界。首先解读材料,材料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战争,题目要求围绕“战争与文化交锋”,结

合两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主题,运用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观察图片,根据所学,可拟题目为战争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然后围绕该主题进行阐述,举例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对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如战

争是推动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的重要方式。亚历山大远征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和灾难,原有的文化发展进程一定程度上被打断。但在客观上促使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碰撞与交锋,推动了希腊化文化的形成。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在亚历山大统治期间,一定程度上继承和保存波斯、埃及

的文化与制度,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与波斯人通婚等,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经济、文化、民族的交流。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同时被征服地区

的本土文化和希腊文化碰撞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在吸收东方科学成果基础上,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阿基米德提出物理学定理等等。

最后总结,在以战争途径的文化碰撞交锋过程中,人类文化呈现新的多样性,世界成为一个更紧密联系的整体。也可拟论题为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锋与重构提供了契机。然后围绕该主题进行论述,论述从近代殖民扩张过程中,殖民国家输出价值观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锋、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

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举例可举拿破仑战争,从拿破仑战争使得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政治诉求,从这些角度论述。最后总结,历史的

教训表明,在全球化深入开展的当今世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