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共(15)页,99.76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d4455f60ca9f439b6cc3f43bebbd0f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省大竹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2019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
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小说是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的艺术。戏剧与小说有着不同的艺术规定性和基本风貌。小
说故事的时间、地点的变更完全没有限制,于是情节可以有大的容量;而戏剧是将事件的发生直接呈现在舞台上,作家对故事情节的支配必须受到舞台演出的限制,追求情节单纯集中,不枝不蔓。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
致,即只允许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小说的媒介是语言,以叙述为主,诉诸读者的智力和想象;而戏剧的媒介则是演员的肢体和言语,以
直观展示为主,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演员不能像小说那样插入作者的叙述、描写、观感、议论。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叙述与展示的不同带来的另一个区别是:小说倾向于表现过去时,而戏剧则表现现在进行时。
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说:“任何叙述形式都趋向过去已发生而现在结束了的事件,那么戏剧的具体性正是发生在永恒的现在时态中,不是彼时彼地,而是此时此地。”所以,戏剧中表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往往比较棘手,以前多靠人物的叙述回顾。小说的故事是提供给私人阅
读的,阅读的方式可以完全自由,情绪也可以随意调节,但是观众走进剧场看一出戏的情形则不同,它是一种集体欣赏。戏剧的故事必须一开始就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要维持这个兴趣到戏剧的终结。如果观众感觉乏味,难免随时离场,这会影响戏剧演出的效果。情绪效果的限
制要求戏剧故事必须加快情节发展的节奏,且保持情节的张力和变化,这就需要戏剧中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英国威廉·阿契尔在其《剧作法》中说:“我们可以称戏剧是一种激变的艺术,就像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一样,正是这种发展进程的缓慢性,使一部典型的小说有别于一个典型的剧本。”戏剧与小说各有其基本艺
术特质与形态,但两者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契诃夫的剧本《海鸥》背离了当时普遍接受的“戏剧法则”,追求戏剧事件的生活化和剧本的内在抒情性。虽遭指责,但这种崭新艺术促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舞台导表演体系的变革。众多小说家融入了戏剧的“动作”、“冲突”、“悬念”等技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创作出了众多的
优秀作品。(摘编自陈军《论戏剧与小说的文体区别及沟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有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对此作出严格规定。B.与戏剧借助演员肢体、言语的直观展示相比较,小说借助语言的叙述更加自由。C.戏剧为
了持续引发观众的兴趣,在一开始时就必须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D.契诃夫的剧本《海鸥》遭到指责是因为作品挑战了当时根深蒂固的“戏剧法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用以突出戏剧与小说
两种艺术形式的基本差异。B.文章从时空限制、媒介形式、情节节奏三个维度分析了小说与戏剧的不同形态。C.文章运用了引证的论证手法,名人的这些精辟论述为作者的观点增加了权威性。D.文章以艺术总是交融发展为前提,举例论证了小说与戏剧互动学习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
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作家跟小说家相比,进行剧本创作时不能天马行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B.小说表现的是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而戏剧则表现的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C.小说的私人阅读、自由方式和阅读时情绪的可
调性决定了小说是一种激变的艺术。D.只有戏剧“小说化”,小说“戏剧化”,才是推动戏剧与小说向前发展的好思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材料一:最近,一份“教育培训班鄙视链”的名单在网上热传。马术
班、竖琴班、国际象棋班等相对冷门的课程,处于“鄙视链”的顶端,而常见的兴趣班,比如钢琴班、书法班则被认为是“俗气”“廉价”的低层次课程。兴趣爱好本身并无“高大上”与否的属性,关键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它,当一个兴趣培训班被赋予特殊的文化身份,其“
光环”便逐渐形成了。“物以稀为贵”,越是罕见的领域,越有可能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某种奇特的幻想甚至崇拜,反之亦然。试想,世居草原之上的牧民家庭,谁会认为让孩子学马术是高大上?再者,便是文化
话语权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到,在这份“鄙视链”中,越“西方化”或者“国际化”的兴趣爱好,越有可能得到家长的追捧,比如国际象棋、马术、高尔夫等领域,被不少人视为“培养绅士淑女”甚至“步入上流社会”的捷径。这样想的人多起来,更多资
本与优质人脉也就逐渐附着在相关领域之上,因此,一些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也要让孩子跻身其中。在教育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其实“鄙视链”背后,不乏攀比意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天赋的不同
,真正的“通才”毕竟罕见,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的兴趣天赋与课程的实用性相结合。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其心理健康与长远发展并无好处。(摘自黄帅《兴趣班“鄙
视链”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2020年9月11日)材料二:上兴趣班追求的应该是发掘爱好、掌握技艺、增长知识、收获快乐等,说到底是孩子的事,不应该掺杂太多成人世界的功利和势利。在一些人眼里,培养马术、高尔夫等兴趣爱好就
是在为“成为贵族”铺路。殊不知,即便以西方人的眼光审视,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也并不在于会不会骑马、能不能打高尔夫球,而在于是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比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崇尚道德修养和坚贞气节、高雅的审美意
识和美学追求、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优雅的气质等。这些不是用钱能堆出来的,它必须以爱和责任用心浇灌。(摘自李思辉《对兴趣班“鄙视链”不妨一笑置之》,《光明日报》2020年9月17日)材料三: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依次检索了网传的“兴趣
班鄙视链”中提及的各类项目,整理了经营范围中包含这些项目培训的企业数量。从地域上看,在六类兴趣班的地域排行榜中,广州、江苏、浙江普遍占据了比较靠前的位置。其中,广东省的六类兴趣班相关企业(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数量均位列前
三名,单是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就超过了5万家。此外,北京、山东等地的兴趣班相关企业也较多。有趣的是,山东省的语言类培训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摘自陈海峰《天眼查:我国今年前8月新增兴趣班相关企业超过6.7万家》)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那些罕见领域的不了解
是某些兴趣培训班成为兴趣班“鄙视链”顶端的一个重要因素。B.文化话语权影响家长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进入附着更多资金与优质人脉的兴趣培训班。C.真正意义的贵族不在于掌握了什么冷门的技能,而在于是否具备许多不凡的
精神特质。D.强烈的焦虑感使家长们为孩子选择所谓的“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这是不理性的举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眼查数据显示的兴趣班六类项目发展并不均衡,其中艺术类数量最多,语言类数量最少。B.兴趣班数量的多少跟经济是否发达没有关系,山东语言类培训相
关企业数量最多就是例子。C.进入“鄙视链”顶端的兴趣培训班也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带来负面作用。D.家长让孩子上兴趣班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掺杂了成年人的功利因素。6.这三则材料在报道兴趣培训班时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医者周国华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
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儿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儿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
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钱。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老中医家里坐
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
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
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
我点头。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二十多年后
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当年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
成为医生,果然没错。”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儿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
咐,不敢有违。”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医者”熠熠生辉。(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赤脚医生和县医院医生的表现,以及关于“我”家庭情况的介绍,营造出一种让人绝望的氛围,为老中医的出场做铺垫。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
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C.文章虽然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D.“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说明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8.文章运用
哪些手法来写老中医医术高超的?请简要分析。(6分)9.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王珪,开封人
也。少拳勇,善骑射,能用铁杵、铁鞭。年十九,隶亲从官,累迁殿前第一班押班。康定初,元昊寇镇戎军,珪将三千骑为策先锋,自瓦亭至师子堡,敌围之数重,珪奋击披靡,获首级为多。叩镇戎城,请益兵,不许。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有骁将持白帜植枪以
詈曰:“谁敢与吾敌者!”枪直珪胸而伤右臂,珪左手以杵碎其脑。继又一将复以枪进,珪挟其枪,以鞭击杀之。一军大惊,遂引去。珪亦以马中箭而还,仁宗特遣使抚谕之。然以其下死伤亦多,止赐名马二匹,黄金三十两,裹创绢百匹。复下诏暴其功
塞下..,以厉诸将。是岁,改泾原路.都监。明年,为行营都监,勒金字处置牌赐之,使得专诛杀。寻至黑山,焚敌族帐,获首级、马驼甚众。会敌大入,以兵五千从任福屯好水川,连战三日,诸将皆败,任福陷围中。望见麾帜犹在,珪欲援出之,军
校有顾望不进者,斩以徇。乃东望再拜曰:“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乃复入战,杀数十百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马中镞。凡三易,犹驰击杀数十人。矢中目,乃还,夜中卒。珪少通阴阳..术数之学,始出战,谓其家人曰:“我前后大小二十余战,杀敌多矣,今恐不得还。我死,可速去此,无为敌所仇也
。”及敌攻瓦亭,购甚急,果如所料。镇戎之战,以所得二枪植山上,其后边人即其处为立祠.。(节选自《宋史·王珪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B
.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C.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D.城中惟缒糗粮/予之师/既饱/
因语其下曰/兵法以寡击众/必在暮/我兵少/乘其暮击之/可得志也/复驰入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塞下,指北方边境以外的地区,即封建时代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统治的区域。B.路,在宋代常常用来指行政区划名,当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
”。C.阴阳,传统文化中古人常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既对立又互相消长的矛盾。D.祠,是指用来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边人“立祠”是为纪念王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珪武艺高强,率兵抵抗元昊。他少年时擅长骑马射箭,善用铁杵、铁鞭为兵器;康定初年,面对故军重重包围,他所向披靡,斩杀了众多敌人。B.王珪带伤作战,朝廷加以抚谕。在右臂被刺伤的情况下,他接连击杀了两名敌将,吓退敌军,最终因马匹中箭而回,仁宗特意派遣使者安抚
晓谕。C.王珪受赏有限,是岁改任他职。镇戎之战,因部下死伤较多,他只受到为数不多的赏赐;仁宗下诏以他为例警告其他将领,并改任为泾原路部监。D.王珪箐死报国,抗击入侵之敌。他心怀必死信念,出征前叮嘱家人要躲避故人报复;好水川之战,他奋勇杀敌真至眼睛中箭,当天夜里为国捐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年,为行营都监,勒金字处置牌赐之,使得专诛杀。(2)望见麾帜犹在,珪欲援出之,军校有顾望不进者,斩以徇。(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4~15
小题。蝶恋花·春景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除了豪放风格的词作以外,还创作了大量清新
别致的婉约词,本词虽然写的是情,但在情与情的矛盾中,却渗透着人生哲理。B.词一开篇即呈现岀早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C.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墙里秋千
……佳人笑”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然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D.结句“多情却被无情恼”,作者并未详尽言明究竟有什么样的“多情”被误,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15.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上阕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情景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父亲
是“_________”的气概,儿子却是“________________”的狼狈结局。(3)《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志”与“三军之帅”相比,显示了孔
子对“志”的高度重视。三、语言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7~19小题。(9分)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有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极具魅力,人们
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
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说革命家史”。虽有过困惑,也有过烦恼,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地看待人生。他一生才华横溢:他一戏墨,就画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
,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之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巾”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
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还有他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有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使然。B.还由于他既智慧又仁
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有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所致。C.还是他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有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所致。D.还因为他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有正义又富
有情感的天性。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身不由己蓬头垢面停止失色B.不由自主不修边幅停滞失重C.身不由己不修边幅停止失重D.不由自主蓬头垢面停滞失色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
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B.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C.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大家气度,什么叫作天才诗人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大家气度,什么叫作天才诗人四、教材相关(12分)20.下列注音书写都没有错误的
一组是()A.嗟.(jiē)怨罪愆.(yún)衔.(xián)冤B.亢.(kàng)旱刽.(guì)子手提.(dī)防C.湛.(zhàn)湛纤陌.(mò)偃.(yàn)旗D.鼓三通.(tōng)苌.(cháng)弘盗跖.(zhí)2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杂剧通常每本四折一楔子,剧本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B.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有悲剧、喜剧、正剧之分,也有独幕剧、多幕剧之分。C.莎士比亚
是文艺复兴时期丹麦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D.曹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生于天津,现代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阅读《望海潮》
一词的上片,完成下面小题。(6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22.下列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胜”、“都会”与“繁华”概括了杭州的主要特点
。B.“烟柳画桥”是作为地处江南水乡的杭州城的典型景色。C.“怒涛”、“霜雪”、“天堑”等写出西湖的美丽壮观。D.“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写出了杭州的富庶。23.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涛卷霜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浪花比喻成霜雪。B.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
排杭州的风物。C.这首词景象壮观,气象万千,体现了柳永的一贯豪迈词风。D.为了谒见当时的两浙转运使孙何,词中有颂扬美化的成分五、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我想学舞台剧。”“这
有什么用?”“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我会弹巴赫了。”“这有什么用?”“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假如这里的“我”就是你,听到这样的回答,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
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中三月月考试语文答案1.C。C项,“在一开始时就必须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说的是“这就需要戏剧中有冲突
、悬念、突转和发现”,并没有说“在一开始时就必须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选项说法于文无据。2.D。D项,“举例论证了小说与戏剧互动学习的必要性”说法错误,原文中结尾的观点是“戏剧与小说各有其基本艺术特质与形态,但两者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可见不是论证了“互动学习的必要性”,而是论
证了两者并非没有关联。3.A。B项,“小说表现的是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而戏剧则表现的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说“小说倾向于表现过去时,而戏剧则表现现在进行时”,“时”是指时态,而非
“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选项说法曲解文意;C项,“小说是一种激变的艺术”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一样”。D项,“只有戏剧‘小说化’,小说‘戏剧化’,才是推动戏剧与小说向前发展的好思路”说
法错误。“只有……,才……”表述绝对化。4.D。D项“这是不理性的举动”分析错误。据材料一原文“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可知,原文并没有完全否定家长的这种焦虑。5.B。B项“兴趣班数量的多少跟经济是否发达没有关系”分析错误。材料三的天眼
查数据,显示了“从地域上看”各类兴趣班数量的分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兴趣班的多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有关系的,因为“广东省的六类兴趣班相关企业(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状态)数量均位列前三名,单是艺术类培训相关企业就超过了
5万家”;“山东语言类培训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就是例子”也不是论证兴趣班的数量是否与经济发展有关,而是语言类兴趣班很多的一个特例。6.①材料一侧重于报道兴趣培训班“鄙视链”产生的原因;②材料二侧重于报道参加兴趣培训班真正的价
值③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兴趣培训班的各种数据。(答对3点满分,2点3分,1点2分)7.D。D项“说明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错误,老中医是想不动声色地帮助“我”,不想让“我”知道真相而博得
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为了表现其医德之高。8.文章写老中医医术高超的手法有:①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病之重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院治不好“我”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
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③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老中医从容自信地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他。而“我”妈真的痊愈了。9.①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我”怀疑青花瓷瓶的价值,才有下文“
我”去赎瓶子进而发现瓶子真相,领悟到老中医的良苦用心的情节。②使情节出现起伏,吸引读者。“我”的愤怒使小说情节骤然紧张,而后又逐渐缓和,这样故事起伏有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使情节内容更为丰富完整。此情节的存在,为后文揭示青花瓷瓶的价值和老中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做铺垫,展示给人一个完整的
故事和人物形象,使得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完整。④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正是“我”的怀疑使后文表现老中医高尚品质的情节出现,使老中医的形象更为突出。⑤使主题更为突出。此情节的存在使老中医的高尚品质更为突出,也使文章赞美人间真善美的主题更为突
出。(答对三点给满分)10.A。派兵叩问镇戎城,请求增兵,没有答应。城中只用绳子放下一些粮食给他,军队吃饱之后,他趁机对手下说:“按照兵法,以少击多一定要在晚上,我们人少,趁着晚上攻击他们就能得手。”于是又飞奔回去。“缒糗粮”的目的是“予之”,中间不能断开;“师”是“饱
”的主语,应在“师”前断开,排除BD;“以寡击众必在暮”是“兵法”的策略,应在“兵法”后断开,而“以寡击众必在暮”不能断开,排除C。11.A。A项“指北方边境以外的地区,即封建时代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统治的区域”错。“塞下”指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12.C。C项“仁宗下诏以他为例警告
其他将领”错。原文是“复下诏暴其功塞下,以厉诸将”,仁宗下诏是用他的事迹激励将士;“并改任为泾原路部监”错,原文是“是岁,改泾原路都监”,看不出这次改任是因前面作战的关系。13.(1)第二年,王珪担任行营都监,朝廷刻了金字的处置牌赐给他,让他能够专擅诛杀。得分点:(1)明年,第二年;勒
,刻;专,专擅。(2)看见任福的旗帜还在,王珪想要救出他,有张望不前的军校,就斩杀示众。得分点:麾帜,旗帜;援出,救出;军校有顾望不进者,定语后置句,有张望不前的军校;徇,示众。参考译文:王珪,开封人。年轻时很勇武,擅长骑马射箭,能使用铁杵、铁鞭。十九岁时,隶属禁军,多次升迁
担任殿前第一班押班。康定初年,元昊攻打镇戎军,王珪率领三千骑兵担任策先锋,自瓦亭打到师子堡,敌人层层包围,王珪奋力作战,所向披靡,斩获首级最多。派兵叩问镇戎城,请求增兵,没有答应。城中只用绳子放下一些粮
食给他,军队吃饱之后,他趁机对手下说:“按照兵法,以少击多一定要在晚上,我们人少,趁着晚上攻击他们就能得手。”于是又飞奔回去,有一个骁勇的敌将手持白旗,竖着长枪叫骂说:“谁敢与我为敌!”枪刺向王珪的胸扣而伤了他的右
臂,王珪用左手拿铁杵击碎了他的脑袋。接着又一员敌将又用枪刺向他,王珪控制住他的枪,用鞭子击杀了他。整个敌军大惊,于是撤退离开。王珪也因为马中箭而撤回,仁宗特地派遣使者安抚晓谕他。然而因为他的部下死伤也很多,只赐给他名马二匹,黄金三十两,裹伤绢一百匹。又下诏到塞下宣扬他的功劳
,来激励各位将领。这一年,改任泾原路都监。第二年,王珪担任行营都监,朝廷刻了金字的处置牌赐给他,让他能够专擅诛杀。不久到了黑山,焚毁敌人的族帐,斩获很多首级、马驼。恰好敌人大举进攻,他率领五千士兵跟从任福驻扎在好水川,连续作战三天,各路江陵都打了败仗,任福陷入包围中。
远远看见任福的旗帜还在,王珪想要救出他,有张望不前的军校,就斩杀示众。于是望着东方拜了两拜说:“不是我辜负国家,是我的力量不能达到啊,只有一死报国罢了。”于是又进去作战,杀了几十上百人,鞭子上的铁棍都弯了,手掌全部裂开,还像原来一样奋力攻击。他的马中了
箭镞。总共换了三次马,还驰击杀了几十个人。箭射中他的眼睛,才回来,半夜去世。王珪年轻时通晓阴阳术数这些学问,开始出去争战,对他的家人说:“我前后经历了大小二十多战,杀死很多敌人,如今恐怕不能回来。我死后,你们要赶紧离开这里,不要被敌人仇恨。”等到敌人攻下了瓦亭,悬赏捉拿他的
家人很急迫,果然如他所料。镇戎一战,把得到的两杆枪树立在山上,那以后边人就在那个地方为他立了祠。14.B。B.“早春景色”错误。“花褪残红青杏小”,花儿已经凋谢,枝头开始结出幼小的青杏,这里是暮春之景。15.一、同
意。①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②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③末句虽言萋萋萎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
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二、不同意。①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②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③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
惜春之情自然流出;④“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16.(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7.D。划线句子“
还因为他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有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所致”有一个语病,句式杂糅,“还因为……”和“……所致”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任意保留一个即可。A.“还有……使然”句式杂糅。排除A项;B.“还由于……所致”句式杂糅。排除B项;C.“
还是……所致”句式杂糅。排除C项;18.D。第一处,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动不受自身支配。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此处突出因苏东坡性格极具魅力,人们心甘情愿、控制不住地被他吸引,
为他倾倒,应选“不由自主”。第二处,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重在突出随便、不拘小节。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重在突出生活条件差。根据语境“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说革命家史’”,应选“蓬头垢面”。第三
处,停止:不再进行。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来看,应选“停滞”。第四处,失色:失去本来的色彩或光彩;因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失重:物体失去原有的重量。根据有“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应选“失色”。19.A。根据前文“有了……”,后
面接“才让……”更恰当,排除B、D;根据语段第一句“除了他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既智慧又仁厚……”可知,应先说才华,再说气度,排除C。10.B。A项,“愆”应读“qiān”;C项,“偃”应读“yǎn”;“纤”应为
“阡”;D项,“通”应读“tòng”。21.C。莎士比亚是英国人。22.C。“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结合“钱塘自古繁华”句可知,“天堑”指钱塘江。23.C。结合以往所学柳永的词
作,再结合文学常识可知,柳永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一贯豪迈词风”明显错误。24.【范文】有用与无用在这个快餐式时代,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有什么用呢?”当这句话成为口头禅的时候,一种可怕而怪诞的习惯就养成了:于我有用者,亲之;于我无用者,弃之。而且这样的舍弃被视为理
所当然。有用,简单说来,就是有使用价值,对人有利、有益。重视使用价值,能使事物发挥其最大的功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所有人都对“有用”趋之若鹜的时候,“无用”就被冷落了,它只能退回世界的一隅,蜷缩着。显然,无用,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它似乎不
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用”难逃被淘汰的厄运。君不见,多少古老的小巷被推倒,有用的宽敞马路要取代无用的窄窄的胡同。君不见,多少无用的哲学书被束之高阁,有用的经济类书刊长期热卖。这个时代追求速度,追求立竿见影,要有用之用。无用之
用,只能眼看着时代的车轮飞速滚过,却无可奈何。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它急躁、轻浮,它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只好迫不及待地投入“有用”的怀抱,与物质缠绵交织。但是,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又是如何划分呢?它在时间、空间上又有怎样的定义呢?于今世无用,那于后世
呢?于此地无用,那于彼地呢?我们似乎无从知晓,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深究,因为我们都被无形的手推着快速往前走。无怪乎,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只想生活。”谋生有用,生活无用。所以现代人都少了仰望星空、闭目感受生活的惬意心情。舍弃无用,其实就是舍弃生活本身。当讲求实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温州商人把法国
一条古老街道的咖啡馆、快餐店都换成“服装一条街”的时候,法国人不满、抗议,要求“还我咖啡馆”。他们需要“无用”,需要生活,午后休闲的咖啡馆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法国人对无用的浪漫有着一份中国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认真与执着。生存要有用之物,但生活却必得有无用
之物,方才能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轻松愉悦。倘若只关注有用,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斤斤计较的功利中;倘若只专注无用,我们将成为醉生梦死的可怜虫。有用之用,是生活必需;无用之用,亦不可或缺。有用是一抹粉黛,有浓浓的胭脂香;无用是一杯
清茶,有淡淡的人生味。要点:材料中突出了一句话“这有什么用”,乍看下去,一个普通人想“学舞台剧”而不以之为职业,读《追忆似水年华》而不打算成为文学家,会弹巴赫但不以此谋生,会辨认楝树但又不是植物学家……凡此种种,都被视为“无用”。但如果我们除了谋生所需,一切都毫无兴趣
,甚至觉得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那生活还能有半点乐趣吗?故而,“有用”是一种功利性的计较,“无用”反而是人心灵放松之道。哲学家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有用无用之辩,而现代社会的人们因物质欲望的刺激,更易落入“有用”的圈套中了。文体:要求写出自
己的体验与思考,可写议论文,注意论点鲜明,语言流畅。【立意】1.人生需要一点“无用”之物。2.做人不能太功利。3.“有用”拿来生存,“无用”拿来生活。4.生活不仅需要“面包”,也需要“玫瑰”。【素材】1.庄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人们从切身利益出发
,以是否带来实际价值为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有用或无用。笔可以用来写字,自是有用之物,花,似乎只能悦目赏心,算得上是无用之物。中国老农认为养花是有钱人的玩意,是件奢侈事。他们没有看到花的无用之用:花作为一个大的概念范畴,关乎生物圈的稳定
性,没有花,生物多样性将严重锐减。花虽不能带来物质上的直接利益,却一点点改变我们的心情,美化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无用之用在被人们忽视的角度散发着它们特殊的幽香,这些香气,丝丝缕缕,迷散于呼吸的空气中,真正地与人类相帖相依,也因此容易被忽视。2.在唐甄看来,绘画也不能停留在欣赏
的层面,而要达到教化功能。他说:“图画者,铸于钟鼎以垂法,绘于衣裳以明尊,施于屏壁以示戒。”他批评图画“为川岩、为草木、为羽毛、为士女,以取悦于人,尽失其意矣”。凡文学和绘画都得“垂法”“明尊”“示戒”,何尝不
让人感到苍白无味,何尝不令人沉闷窒息!连精神审美活动也被取缔,生命还有什么情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还有什么色彩?人人都往“有用”的方向努力,都向“实用”的事情上扎堆,审美心灵麻木了,审美空间堵塞了
,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压力沉重。曾几何时,在中国,说教文艺占据主流,政治功利化导致审美单一化,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后,文艺市场化,又被金钱符号统领,价值让位于价格,同样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审美被“实用”点击,失去了文学艺术
的精神与本色。3.英国诗人拜伦去世时,举国哀痛。几个商人看见大街上浩浩荡荡的送葬的队伍经过,议论道:诗人到底有什么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去为他送葬?在这些商人看来,诗歌是毫无用处的——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可是他们哪里知道
,拜伦以及许许多多的诗人留下的那些精神佳酿曾经滋润过多少人干涸的心灵,引起了多少人情感上的共鸣,给多少人以至美的享受……如果只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用”来衡量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进而决定对它们的取舍,那么这个世界必定与洪荒时代无异。获得更多资源
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