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PDF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666.285 KB
  • 2024-10-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pdf,共(10)页,666.28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c4216b4c8d11f4754edd8bcea533bd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1页(共10页)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2025届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年3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

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材料一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

快乐。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

,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

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

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

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2页(共10页)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

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

排忧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在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摘编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幸福真谛》)材料二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

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

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

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

,这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

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懣,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

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摘编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3页(共10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虽各不相同,但其观点完全一致。

B.材料一引用《礼记・大学》的观点,说明了个人发展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C.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D.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容易导致人生和社会问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快乐更重要。B.先秦诸子认为,只有认清幸福的本质,领略精神的高贵,才能自觉修身行道。C.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人,必然会导致心理上的恶性循环,让心灵不堪重负。D.将资源占有当

作幸福本身和人生目的来追求的人,会成为贪欲的奴隶。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北京快递小哥刘阔起早贪黑、风雨无阻,2019年送出去5万多件包裹,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虽然一直奔跑在送快递的路上,但是他觉得特别骄傲。B.有人谈自己的理想,说:“只要有几

位能常相聚的老友,有一位长相厮守的老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巢’,有一份稳定的劳保,此生足矣!”C.习近平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D.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静成说: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攻克疑难疾病后让病人好转时的难以言表的成就感。”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5.根据两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新时代的我们如何才能做个幸福的人?(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9题。张氏月洲村南帆①父亲为我取名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张帆”遭遇如此之多的重名。多年前,正是因为某天突然发现另一些"张帆"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立即决定赐予自己一个笔名。干脆把“张”字拿掉,取名“南帆”。本名也罢,

笔名也罢,无非称呼个人的符号,不必大惊小怪,我似乎从未真正将名字视为家族的徽号。那个时候,“家族”这个概念没有在心里留下印记。背起一副行囊,独自浪迹江湖,大漠风沙,长河落日,我意识不到身后存在一个张姓的家族——直到月洲村的出现。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

4页(共10页)②月洲村之行是一次例行的公务拜访,它位于福州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永泰县。汽车沿着盘旋的山路驶向月洲村时,我丝毫未曾意识到与这个村庄的血缘关系。下车之后,周围有人告诉我,这是张姓聚居的村庄,而福州的张姓多半是从

这儿出来的。我正忙着看河滩上摇曳的芦苇和路边李树上密密麻麻的粉白花朵,对这句话充耳不闻。一伙人说说笑笑地走到了张氏宗祠门口,一阵鞭炮突然炸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村长郑重地送给我一部沉甸甸的张氏族谱。这本精装书籍握

在手中的重量,突然让我意识到,周围这些面孔黝黑的农民都是我的宗亲,我们的身躯之中流淌着相同的血脉。③一种异样的感觉掠过内心。④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月洲村之名来自桃花溪。一条清澈的溪流进入村庄后绕了个弯,仿佛在地面写了一个“月”字,溪流两旁绿树杂沓,竹林婆娑,树荫之中小鸟啁

啾;离开村子的时候、溪流又在村子边缘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一脚踩下去,沙子柔软而温润。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月洲村之称始于唐末,当然是我们老张家祖先取的名。⑤我曾经见过一张月洲村芦川桥的相片。夕阳之中,一座三孔桥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一张油画。那

一天驾车进月洲村的时候曾经从桥上经过,桥面似乎显得狭窄。车子从公路拐进来,驶到它跟前时,还得稍稍倒车一下,否则角度太小,无法通行。我迟迟没有意识到,芦川桥的“芦川”与张元幹的《芦川词》《芦川归来集》之中的“芦川”是同一个词。而

作为宋词大师,这个张元幹,就是月洲村人。许多人津津乐道,宋、明、清三个朝代,月洲村出了一个状元、两个尚书、近五十个进士;对于张姓的子弟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幹,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量的大人物。⑥张元幹的词风激昂豪迈。许多人觉得,苏轼与辛弃疾之间就醒目地站着一个张元幹。他的两

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和“曳杖危楼去”不仅名垂词史,而且张贴在月洲村的墙上。站在村委会门口默诵张元幹的句子“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内心忽然涌过一阵热浪。以前读过几首

张元幹的词,从未想到他或许是一个亲戚。当然,如同苏轼一般,这个亲戚也会有卿卿我我的缱绻,也写得出“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这种缠绵。⑦“百忍堂”是张姓祖上一个著名的典故。大约是河南濮阳的一户张家九代同堂,九百多口人和睦相处,穿统一制作的服装,共享相同的

餐饮。开饭的时刻击鼓号令,男女分席,长幼有序。治家犹如治国,唐高宗李治慕名到张家视察,向家长张公艺询问治家方略。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一切纠纷,忍让为重,这即是“百忍堂”的来历。温良恭俭让是张家性格的组成部分。唐

高宗想考一考张公艺,御赐张家两个梨子,看看九百人如何公平分享。张公艺命家人将梨子放在石臼中捣烂,而后置于水缸之内,注满一缸的清水,鸣鼓召集全家,每人舀一小匙。不患寡而患不均,张公艺家长清楚世事人心的症结所在。儿时曾经听父亲说过这个典故,不怎么喜欢。如果张姓的

人只能如此隐忍地生活,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兢兢业业地维持那个“九世同堂”的躯壳?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5页(共10页)⑧因此,张元幹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词风让我大为宽慰:张氏性格之中仍然存在血性与浪漫的基因,这或许是一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据说张元幹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他性

情刚烈,嫉恶如仇。张元幹投身于李纲——一个闽籍宰相——的麾下,竭力主张抗金御敌;李纲遭受宋高宗的罢免,张元斡怒不可遏,赋词《石州慢·已酉秋吴兴舟中作》。“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是倾出一腔壮志的长啸。宋高宗退避临安之后,秦桧当政

,张元幹愤而辞官返回闽地。绍兴八年,秦桧再度筹划向金国议和纳贡,李纲上疏反对,张元幹的“曳杖危楼去”一词即是对李纲的声援。几年之后,另一个秦桧的政敌胡铨被贬途经福州,张元幹再度出面饯行,并作“梦绕神州路”一词,直陈抑塞磊落之气。这些举动彻底得罪

了秦桧、张元幹被捕入狱、除名削籍。多年之后出狱、张元幹已经是一个白发苍鬓的老者。他没有再回月洲村,而是在江浙一带漫游,不知所终。张元幹的词赢得了诸多志士仁人的激赏,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想说的是,月洲村的张氏

拥有另一份额外的庆幸: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作者的姓氏谈起,写自己一开始对张姓家族的认识不深,表达了“我”对忽略家族概念的

深深愧意,自然引出了月洲村。B.文章开始反复写“我意识不到”“我丝毫未曾意识到”,后又写“突然让我意识到”,突出强调了张氏月洲村给“我”的情感冲击。C.作者不吝笔墨写张元斡投身于李纲麾下、主张抗金御敌、遭秦桧打压等,

目的是为了介绍张元斡创作爱国主义词作的历史背景。D.“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既是对张元翰一扫张氏软弱怯懦家风的赞扬,也是作者对张氏月洲村和家族感情的升华。7.关于文章第四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借写月洲村之名的来历,过渡到描写溪流绕村的美丽景致,每处景语都透

着情语,亲切之情溢于字里行间。B.写“小鸟啁啾”和“绿树杂沓”,有声有色;写溪流“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传神。C.“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虽不合常理,但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产生了情胜于理的效果。D.最后一句中,“当然”一词虽然用在不经意之间,但客

观表现了村落的历史悠久和张氏祖先的审美情趣。8.文章在写张元幹时穿插了“百忍堂”的典故,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说明。(6分)9.作者主张散文要有“自由随意的气息”。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创作观念的?请分析。(6分)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6页(共10页)二、诗文阅读(37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范成大,字至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隆兴元年,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罢。起知处州。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

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路.。处多山田,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注],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

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陵寝。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进国书,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搢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标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

书达。既而归馆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知静江府。广西窘匮,专藉盐利,漕臣尽取之,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敝,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

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除四川制置使,凡人才可用者,悉致幕.下,用所长,不拘小节,其杰然者露章荐之,往往显于朝,位至二府..。除端明殿学士,寻帅金陵。会岁旱,奏

移军储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自号石湖,有《石湖集》行于世。(节选自《宋史·范成大传》)[注]继“绍兴和议”(1141)后,隆兴二年(1164年)宋金再订和约,改“君臣之国”为“叔侄之国”,宋递交金国文书改“奉表”为“国书”,却没有改

“受书之礼”(宋国起立受金国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B.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C.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

溉灌有序/民食其利/D.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迭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7页(共10页)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路,可指

两宋行政区域名,也可指道路。本文指后者。B.幕,即“幕府”。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设立府署招致人才帮助自己处理事务。C.二府,是宋代最高国务机关。西府“枢密院”主管军务,东府“政事堂”主管政务。D.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描述,天子之死曰崩,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禄,庶

人之死曰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成大解决社会争端,造福地方。在处州任上,范成大制定义役之法,以田租负担应役费用,减轻百姓应役负担,改变“争役嚣讼”的局面。B.范成大奉诏出使金国,

不辱使命。在金人朝廷上,范成大借进献国书之机,呈上要求修改受书礼的奏疏,面对威逼毫不退缩,最终全节而归。C.范成大整饬地方盐政,兴利除弊。针对广西盐政弊端,范成大上书朝廷,建议合理分配盐利,活跃两广盐市交易,这获得宰相的认可和资助。D.范成

大选用地方人才,不拘一格。任四川制置使时,范成大重视人才,把可用之才招致幕下;向朝廷隆重推荐杰出人才,使之发挥重要作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4.范成大在处州做官时,体恤百姓,造福地方,请简要概括具体做法和积极影响。(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秋暮书怀谢榛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

纵目一登台。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①。西园②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注】①樽罍:酒杯。②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8

页(共10页)1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B.颔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雁”等意象,表现了

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D.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予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

深思。16.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

止。(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8.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会就那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

那么求全责备....。B.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缝间而期期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追求最艰苦、最困厄的环境,从而锻炼自己,认识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善自己。C.在餐饮业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如果走传统餐饮业的老路,那只能是拾人牙慧....,注定

没有出路。D.长老团,各大家族的最强武力,担任着守护家族传承的使命,在家族面临生死存亡时,长老团就会倾巢而出....,灭敌于旦夕之间。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9页(共10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自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渐产生剩余,农业性乡土社会也便成了皇权

的发祥地。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一个雄图大略的皇帝往往会开疆拓土、筑城修河,这虽然不能说是什么虐政,但这种工程的费用确实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尽管如此,陈胜吴广之流仍揭竿而起,天下于是大乱。人口减少,乱久必和,大家都期盼一个能够休养生息的

局面,此时的新皇权会力求无为,实行养民政策。等养到一定程度,皇权又有了一定的物质发展,雄图大略又会刺激皇帝,循环也因而复始。(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改动)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种有为的皇权增强对内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统治B.

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增强对内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统治C.这种有为的皇权把对内的压力增强,用来维护皇权的统治D.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增强,从而维护皇权的统治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等养到一定程度,皇

权又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又会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也因而复始。B.等养到一定程度,皇权又有了一定的物质发展,雄图大略又会刺激皇帝,这种循环也因而复始。C.等养到一定程度,皇权又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又会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这种循环也因

而复始。D.等养到一定程度,皇权又有了一定的物质发展,又会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也因而复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题。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了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

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

,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冬日的农村,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

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下阶段性检测(一)第10页(共10页)22

.提取下列材料的主要信息并整合信息,请你给“团体格局”下个定义,不超过50字。(4分)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

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就是一个人

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

,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材料二晋代车胤,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车胤在夏天用练

囊装萤火虫来照明,依然苦学不倦。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环境与成长”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800字左右。(命题人:刘洋审题人:范志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