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检测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983.856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检测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检测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检测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检测试题(解析版).doc,共(12)页,983.85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be2d360767fb40b4736f65be48b3a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海水淡化技术以缓解淡水资源紧缺问题B.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SO2气体排放C.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D.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的

物理过程,可将煤转化为清洁燃料【答案】D【解析】A.海水资源较为丰富,通过海水资源可以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故A说法正确;B.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SO2气体排放,故B说法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

子经济性”,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故C说法正确;D.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固体煤转变成气态或液态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D。2.2020年我国已提前完成向国际社会所承诺的碳减

排目标。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减排的是A.加大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B.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C.开展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开发D.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答案】A【解析】A.化石能源燃烧生成大量CO2,不利于实现碳减排,故A选;B.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可

以减少碳的排放,故B不选;C.开展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开发,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实现碳减排,故C不选;D.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有利于实现碳减排,故D不选;故选A。3.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A.温室效应——CO2B.光化学烟雾——建筑玻璃C.酸雨——SO2D.雾霾——化石燃料【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

主要气体,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A不符合题意;B.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与建筑玻璃无关,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故

B符合题意;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C不符合题意;D.雾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烟、灰尘等物质,与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4.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工农业生产、

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B.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D.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答案】D【解析】A.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

)、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故A错误;B.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它是以煤或煤焦(半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或煤焦中的

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的过程,故B错误;C.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因此分馏(物理变化)不可能得到乙酸,故C错误;D.天然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其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因此可作燃料,同时甲烷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反应生成CO、H2,二者可在一定条件下生

成甲醇,H2与N2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作用下能够合成氨,故D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5.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A.2Ag2O4Ag+O2↑B.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

Al+3O2↑C.2MgO电解2Mg+O2↑D.4CO+Fe3O4高温3Fe+4CO2【答案】C【解析】A.银的活泼性差,用加热分解氧化银的方法冶炼银,所以2Ag2O4Ag+O2↑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A项不符

合题意;B.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所以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B项不符合题意;C.工业上冶炼镁可采用电解法,其原料应选用MgCl2而不是MgO,因为MgO的熔点比MgCl2的高,会

消耗大量电能,成本较高。C项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Fe3O4被CO还原,属于热还原法,铁性质较活泼,工业上常采用热还原法制取,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6.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设碧水蓝天的生态家园,是我国将要实现的下一步目标,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用石灰对煤

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C【解析】A.二

氧化硫可导致酸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并回收石膏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故A正确;B.太阳能是绿色无污染的能源,利用太阳能能减少化石热量的使用,故符合节能减排,故B正确;C.火力发

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消耗大量的能源,不符合节能减排,故C错误;D.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家庭燃气能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符合节能减排,故D正确;故选C。7.海带提碘的实验中涉及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五个步骤,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室用装

置甲灼烧干海带B.装置乙中为加速液体流下使用玻璃棒搅拌C.用装置丙从碘水中萃取单质碘D.用装置丁吸收该实验中的氯气尾气【答案】C【解析】A.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蒸发皿灼烧,故A错误;B.过滤时不能

用玻璃棒搅拌,以防玻璃棒戳破滤纸,故B错误;C.萃取使用的有机溶剂是CCl4,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机层在下层,故C正确;D.氯气与NaCl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用装置丁吸收氯气,故D错误;答案选C。8.

下列物质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三聚氰胺B.亚硝酸钠C.山梨酸钾D.氯化镁【答案】A【解析】A.三聚氰胺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A项选;B.亚硝酸钠是一种有咸味的白色颗粒,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加工,起增色、防腐作

用,B项不选;C.山梨酸钾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作为不饱和脂肪酸,也可用于树脂、香料和橡胶工业,C项不选;D.氯化镁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如卤水点豆腐,用的就是氯化镁,D项不选,答案选A。9.下列关于常见药物的

用途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具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B.青霉素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C.失眠患者没有医生处方也可长期服用安眠药D.常用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铜、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答案】B【解析】A.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A用途错误;B.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B用

途正确;C.安眠药是处方药,没有医生处方不可长期服用,C用途错误;D.氢氧化铜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铜离子,引起重金属中毒,不能用作抗酸药,D用途错误;答案为B。10.下列关于施用化肥、农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

肥B.长期施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板结C.含磷化合物都可以作为磷肥直接施用D.农药都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施用农药【答案】B【解析】A.钾肥易溶于水,多雨时易造成化肥的流失,A描述错误;B.长期施用硫酸铵易造成土壤酸化、板结,B描述正确;C.含磷化合物不一定都可以作为磷肥直接施用,C描述

错误;D.大量施用农药会带来农药残留超标,污染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从而对人体造成毒害,D描述错误;答案为B。1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在鸭子的饲料中添加苏丹红,可以产出蛋黄特红的红心鸭蛋B.

我国应禁止使用味精C.为了提高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添加三聚氰胺D.在食品包装袋里加一小包氧化亚铁防止食品被氧化【答案】D【解析】A.苏丹红是有毒物质,A不合理;B.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合理使用味精能提高食物的鲜味,B不合理;C.三聚氰

胺是化工原料,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C不合理;D.氧化亚铁能与包装袋内的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防止食品被氧化,D合理;答案为D。12.许多食品包装袋内都有一个小纸袋,内盛白色固体物质,标有“干燥剂”字样。下列

物质可作为食品干燥剂的是A.小苏打B.生石灰C.食盐D.铁粉【答案】B【解析】A.小苏打与水不反应,也不易吸收水,不能用于干燥剂,故A不选;B.生石灰与水反应,可以用于干燥剂,故B选;C.食盐与水不反应,也

不易吸收水,不能用于干燥剂,故C不选;D.铁粉与水不反应,也不易吸收水,不能用于干燥剂,,故D不选;故选:B。13.有人提出利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2CuFeS)冶炼铜的炉渣冶炼铁。黄铜矿冶炼铜的步骤大致可分为:①富集,将硫化物矿石进行浮选;②焙烧,主要反应为22222CuFe

S+4OCuS+3SO高温+2FeO(炉渣);③制粗铜,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22212002CuS3O2CuOSOC2++,2221200C2CuOCuS6CuSO++;④电解精炼铜。下列

判断不正确的是A.利用冶炼铜的炉渣可冶炼铁B.不计损耗时,冶炼出6molCu,共消耗212molOC.反应③中氧化剂为2O、2CuO、2CuSD.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尾气可造成酸雨【答案】B【解析】A.炉渣的主要成分为FeO,利用FeO可冶炼出Fe,故A正确;B.由反应过程

可知22226CuFeS12O~3CuS~3O~6Cu,故不计损耗时,冶炼出6molCu,共消耗2O的物质的量为((123)mol15mol+=,故B错误;C.分析反应③中各种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2O、2CuO、2CuS均作氧化剂,

故C正确;D.由反应原理可知,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为2SO可造成酸雨,故D正确;答案选B。14.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化剂B.共享单车利用太阳能发电完成卫星定位,有利于节能环保C.

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D.光导纤维、醋酸纤维、硝酸纤维都是以纤维素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答案】D【解析】A.铁粉可消耗氧气,避免食品被氧气氧化,可作食品抗氧化剂,A正确;B.共享单车利用太阳能发电,有利于节能环保,B正确;C.维

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所以维生素C可以防止Fe2+被氧化,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C正确;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而醋酸纤维、硝酸纤维都是以纤维素为原料的化工产品,D错误。故选D。15.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从海带

中提取碘单质。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根据以上流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案甲采用蒸馏法不合理主要由于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B.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

观察到的现象为液体分上下两层,上层呈紫红色C.步骤Y中,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D.步骤Y的目的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答案】B【解析】方案甲中采用蒸馏操作,由于碘单质容易升华,会导致碘单质损失,所以甲方案不合理,故A正确;碘单质易溶于有

机溶剂,微溶于水,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溶液,所以步骤X中,向含有碘单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后,混合液会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则下层呈紫红色,故B错误;步骤Y中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中,需要浓氢氧化钠溶液,

所以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故C正确;根据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可知,步骤Y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故D正确。16.下列化学工艺流程不可行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蒸馏B.石英砂⎯⎯⎯→焦炭

高温粗硅2Cl⎯⎯→粗SiCl42(1)H⎯⎯⎯⎯→分馏提纯(2)/高温高纯硅C.FeS22O高温⎯⎯⎯→SO22O⎯⎯→SO32HO⎯⎯⎯→H2SO4D.铝土矿(1)NaOH(aq)⎯⎯⎯⎯⎯⎯→过量的(2)过滤N

aAlO2(aq)2(1)CO(2)⎯⎯⎯→过滤Al(OH)3⎯⎯⎯→煅烧Al2O3⎯⎯⎯→冰晶石电解Al【答案】A【解析】A.海带中碘是以碘离子形式存在,提取时需要氧化为单质,提取单质碘的工艺为:取样→灼烧

→溶解→过滤→氧化→萃取→蒸馏,A错误;B.碳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Si和CO,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最后氢气还原四氯化硅,B正确;D.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C正确;D.氧化铝

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氧化铝生成铝,D正确;答案选A。二、主观题(共5小题,共52分)17.(10分)溴被称为“海洋元素”,海水中的溴主要以NaBr的形式存在。查阅资料得知:

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简单模拟从海水(此处以低浓度的NaBr溶液代替)中提取溴单质的流程如图:(1)写出实验操作的名称,操作①______、操作②______;(2)在富集过程中,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

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______A.2NaBr+Cl2=2NaCl+Br2B.2H2S+SO2=2H2O+3S↓C.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D.Cl

2+2NaOH="NaCl"+NaClO+H2O(3)实验前检测分液漏斗没有问题,但在操作①的步骤中,旋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旋塞,却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其原因是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操作①中,可以用酒精代替CCl4B

.操作②中,若发现忘了加碎瓷片,应该趁热补加C.操作②中,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蒸馏烧瓶中液体的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触瓶底D.操作②中,冷凝水流向应该是下进上出【答案】(每空2分)(1)萃取分液蒸馏(2)B(3)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部的玻璃塞,或没有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4)D【解析】(1)①利用溴在水中溶解度小于在四氯化碳中,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溴不能与四氯化碳发生反应,可以用四氯化碳最萃取剂,将溴从溴水中转移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操作是萃取;然后分液就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②将

溴从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单质溴,是根据二者的沸点的不同,该方法是蒸馏操作;(2)在富集过程中,有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该反应的特点是同一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由高

价态、低价态转化为该元素的中间价态,即发生的是归中反应。A.2NaBr+Cl2=2NaCl+Br2是不同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B.2H2S+SO2=2H2O+3S↓是硫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变为S元素的中间价态,符合题意,正确;C.AlCl3+3Na

AlO2+6H2O=4Al(OH)3↓+3NaCl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D.Cl2+2NaOH="NaCl"+NaClO+H2O是Cl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中间价态,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发生的是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3)实验前检测分液

漏斗没有问题,但在操作①的步骤中,旋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旋塞,却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其原因可能是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部的玻璃塞,或没有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其中的液体的下方的

气体压强大于液体上部的气体压强;(4)A.操作①中,由于酒精与水混溶,所以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作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错误;B.操作②中,若发现忘了加碎瓷片,应该待溶液冷却后再补加,错误;C.操作②中,温度计是测量蒸气的温度,因此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错误;D.操作②中,为

了增强冷凝效果,冷凝水流向应该是下进上出,正确。18.(8分)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

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1)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填字母)。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C.处理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省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

认为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A.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3)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种离子。甲、乙、丙三位学生

分别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甲:乙:丙:在能制得纯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___。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_。【答案】(每空2分)(1)D(2)BD(3)丙方案的第③步增加冷凝回收汞的装置【解析】(1)绿色化学是“预防

污染”的手段,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材料,应从“源头”上杜绝污染,A.处理废弃物是污染治理措施,污染已经产生,不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故A不符合题意;B.治理污染点,污染已经产生,不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故B不符合题

意;C.减少有毒物,没有根除有毒物质,不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故C不符合题意;D.杜绝污染源是从源头消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A.建在干旱区缺乏水分,不利于化

工企业的运作,故A不符合题意;B.大型化工企业必须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不能污染居民区,即远离城市的郊区,故B符合题意;C.不能乱选择基地,必须保证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不能污染居民,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大型化工企业具有污染性,不能建在居民

区附近,故D符合题意;答案为BD;(3)甲方案:加入过量NaOH溶液,滤渣为Mg(OH)2、Fe(OH)3、Cu(OH)2等,加热得到MgO、Fe2O3、CuO等,最后得到金属铜中含有Fe,甲方案得不到纯净的铜;乙方

案:加入Fe过量,滤渣中含有Cu、Fe、Hg,加热时,Fe、Cu转化成金属氧化物,用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得到Cu和Fe,即乙方案不能得到纯净的铜;丙方案中: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汞强,污水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后得滤渣的成分为铜、汞和过量的

铁,滤渣中铜、汞不与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滤渣变成铜、汞的混合物,加热汞转化成汞蒸气挥发出来,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采用氢气还原可得到纯净的铜,即第③步中,由于汞的沸点低、易挥发、有毒,会造成环境污染;要想防止汞污染的产生

就得需要对汞蒸气进行处理,以防止汞蒸气挥发到空气中导致污染;故答案为丙方案的第③步;增加冷凝回收汞的装置。19.(10分)人们吃的冷热酸甜、形形色色的食物,都要经过胃的消化,天长日久可能对胃造成了各种伤害,因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治疗胃病的药物,其中一类抗酸药能有

效地治疗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胀等,其有效成分除了中学化学中熟知的氧化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氢钠等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物质如双羟基铝碳酸钠、柠檬酸钠、三硅酸镁等。联系我们所学知识,试完成下列各题:(1)人的胃液中含

有盐酸,可以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同时还可以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部的细菌,但胃液酸度过高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宜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A.小苏打粉B.Al(OH)3粉C.氧化钙粉D.纯碳

酸钙粉(2)胃镜检查发现胃少量出血,说明胃溃疡已深及黏膜下层,此种情况下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可考虑选用上小题中的_______(填字母)。(3)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①写出该抗酸药

发挥功效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黏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_______(写分子式)。【答案】(每空2分)(1)C(2)B(3)①3222MgCO2HClMgClCOHO+=++()323Al

OH3HClAlCl3HO+=+②C6H12O6【解析】(1)CaO溶于水生成强碱并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选C;(2)患胃溃疡较重者,不能服用与胃酸反应放出CO2气体的抗酸药,为避免加速胃穿孔,可服用含Al(OH)3粉的药物,答案选B;(3)①能发挥药效的是碳酸镁与氢氧

化铝,发挥功效时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MgCO2HClMgClCOHO+=++、()323AlOH3HClAlCl3HO+=+;②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20.(14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1)排放到大气中的氮的氧化物,会造成___________污染。(2)化肥、炼油、稀土、钢铁等工业都会排放出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氨氨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

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形式存在,为达到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的目的,某团队设计处理流程如下:过程Ⅱ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NH+4→NO-2→NO-3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NH+4被氧气氧化成NO-3的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过程Ⅲ为反硝化过程,向一定条件下的废水中加入甲醇(CH3OH)实现HNO3→NO-2→N2的转化,将lmolNO-2完全转化为N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3)磷酸生产及煤燃烧产生的废气SO2等会对大气造成

污染。防止工业煤燃烧产生SO2,常向燃煤中加入CaCO3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物用于制造石膏。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某硫酸化工厂,使用一种含杂质为25%的黄铁矿石(FeS2)为原料。若取2吨该矿石,可制得98%的浓硫酸___________

吨(假设生产过程中96%SO2转化为SO3)。【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光化学烟雾(2)NH+4+2OH-+2O2微生物NO-3+3H2O3NA(3)①2SO2+O2+2CaCO3=2CaSO4+2CO2②2.4(6分)【解析】(1)排放到大气中的氮的氧化物,会造成光化学烟

雾污染;(2)在碱性条件下NH+4被氧气氧化成NO-3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2OH-+2O2微生物NO-3+3H2O;将lmol-2NO完全转化为N2时,-2NO的氮元素由为+3价转化为N2中的0价,根据

原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即转移的电子数为3NA,(3)①向燃煤中加入CaCO3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物用于制造石膏,说明煤燃烧产生SO2和CaCO3反应生成了石膏CaSO4,反应的方程式为:2SO

2+O2+2CaCO3=2CaSO4+2CO2;②依据反应前后硫元素质量不变可知:FeS2~2SO2~2SO3~2H2SO4,设制备浓硫酸的质量为m,生产过程中96%SO2转化为SO3,则22324FeS~2SO~2SO~2HSO1201962t7

5%96%m98%,2t75%96%m98%120196=,解得m2.4t。21.(10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图:(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吸收。a.浓H2SO4b.稀HNO3c.NaOH溶液d.氨水(2)

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注明试剂、现象)。(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4)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

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答案】(每空2分)(1)c、d(2)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中存在Fe2+(3)3Cu2O+2AlAl2O3+6Cu(4)4H++O2+4e-═2H2O【解析】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

冶炼铜的主要流程为:先加入石英砂和空气焙烧得到冰铜,冰铜和石英砂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得到泡铜,A为大气污染物,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应为SO2,熔渣B为铁的氧化物;泡铜经铝热反应得到粗铜,粗铜电解精炼得到精铜。(1)SO2为酸性氧化物,可

以用碱性溶液:NaOH溶液、氨水吸收;虽然HNO3可以氧化SO2,但是会生成新的污染物NO,浓硫酸不能吸收SO2,所以选cd,故答案为:cd;(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

含有Fe3+;在含Fe3+的溶液中检验是否含Fe2+,可利用Fe2+的还原性,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即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中存在Fe2+,故答案为: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则溶

液中存在Fe2+;(3)Cu2O与Al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2O3与Cu,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Al2O3+6Cu,故答案为:3Cu2O+2AlAl2O3+6Cu;(4)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设计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