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共(15)页,48.86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b1b34c9456e0dacb7c3b2a2546823d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务必将答题内容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现代文阅读(2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经济,走出一
条更多依靠人力资本集约投入、科技创新拉动的发展路子;同时,要努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涵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号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
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古为今鉴,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对工匠精神的精微阐释。
如古代描述工匠在制作玉器、象牙、骨器时,用“切、磋、琢、磨”来展现其中的仔细、认真与执着;又如《考工记》中倡导“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的技术追求;再如,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就是对“道技合一”境界的形象表达
。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并不缺少匠人匠心。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工匠精神责在传承,要想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塑造尊技重道的文化氛围。近年来,一批“大国工匠”走向“前台”,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工匠精
神不仅有了具象的模范代表,而且有了可学可敬的典范。既是受“大国工匠”的带动,又是得益于社会的广泛认同,人们对匠人愈加尊重,对工匠精神愈发推崇,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劳动最光荣、劳
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理念更加巩固,让劳动者更有尊严,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也更为肥沃。涵养工匠精神,需要共识也需要行动,更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创造保障公平、自由、竞争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同时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工匠群体的社会地位,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在教育理念上更加兼顾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在教育培养上努力构建一个高技能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劳动者只有进行自觉能动、自由自主、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劳动实践,才能既为经济社
会发展贡献力量,又通过创造性劳动享受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矢志涵养工匠精神,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
激励制度,就一定能稳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莫定人才基础。(摘编自彭新武《“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要真正转变为“制造强国”,最
重要的是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经济。B.“切、磋、琢、磨”展现出的仔细、认真与执着都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C.在“大国工匠”的带动下,中国当下已形成推崇工匠精神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D.劳动者只要进行自
觉能动、自由自主的劳动实践,就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通过引述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增强了文章中心论点的说服力和权威性。B.文章集中引用古代文献,论证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C.文章在论证结构方面,先提出观点
,再分析内涵,然后重点论述要求,最后总结。D.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充分阐述了传承工匠精神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一支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是使我国制造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B.《
考工记》《庄子》等著作中都能找到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性。C.如果缺少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尊技重道的社会文化氛围也不可能出现。D.工匠精神助力制造强国,工匠精神也有助于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走错门戴玉祥夜里落了雨,下了水泥路,自行车就骑不动了。山二下了车,推着走了一会后,将车放到路边的一棵榆树下,独自向岗坎村民组走去。昨天下午,在行政中心第五会议室,扶贫工作组领导对个别重点贫困户,作了具体的帮扶安排。山二帮扶的
对象是岗坎村民组的王大拿家。几个月前,山二随扶贫工作组去过那里,这个王大拿家,有印象。路湿,土黏,山二只好踩着路边小草的身子走。小草不高兴了,将身子上的水珠珠一个劲儿往山二裤脚上甩。山二的裤脚湿透了。山二没有理睬。山二径直往王大拿家走。土坯的院墙,院门开着。山二走进去。院子里铺的沙像是刚扫过,
很干净。山二心说,这个王大拿,学勤快了。那一次,山二随扶贫工作组过来,这院子里,屎尿混杂,垃圾成堆,臭气冲天。这样想时,山二发现,房门是虚掩着的,便喊,王大拿,没有人应。再喊,还是没有人应。山二知道,这王大拿,准是出去了。山二站在院子里,看着两间低矮的土坯草屋,心里酸酸的。山二
站会儿,见厨房的门开着,走了进去。水缸快见低了,山二担起水桶,出去了。村西的水库,山二是知道的。山二将水缸灌满后,王大拿还没有回来。山二想出去找,可一想刚才挑水的时候,是见过几个村民的,一问王大拿,都直摇头。山二便决定等了。院角码着的柴,没劈。山二找出劈刀,劈起来。山二正劈柴,村主任
慌慌撞进来。村主任说,你是过来扶贫的山二吧?山二说,我是。村主任说,可找到你了?还说,你帮扶的不是王大拿家吗,怎么跑这儿来了?山二说,什么,这不是王大拿家?村主任很坚决地摇摇头。村主任说,这是张大守家。听到张大守这个名字,二心里咯噔了下,难道……但马上,山二就摇头了。山二说,这个张大守,是干什么的
,居然也混成这样?村主任说,这人虽然住我们村,可他整天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估计在县城做零活吧,老婆有病,常年吃药,这个家,可能就是因为他老婆病,才这样的。山二说,那怎么不帮扶?村主任说,领导,村里是想帮扶啊,可那男人,不照面
;找他女人,女人说男人说了,不想给政府添负担,你看这……山二有些感动。后来山二随村主任赶到王大拿家时,心里还在感动着。山二走进王大拿家的院子。院子里,屎尿混杂,垃圾成堆,臭气冲天。山二本想说王大拿几句,但没说。山二清楚,他是代表政府来扶贫的、来送温暖的。山二这样
思想后,捉起铁锹,清理起来。院子清理干净后,日头已在头顶上晃了。村主任让山二去他家吃午饭,山二没有。山二掏出压缩饼干,让王大拿倒了碗水,边吃边喝。见村主任站着没走。山二开玩笑,说带的干粮不多,你不走,也没你份。村主任吃过午饭赶过来时,山二
已经与王大拿一起在垒猪圈了。院子里脏,主要是猪圈在里面造成的。山二认为,扶贫,环境卫生也不能另外。环境卫生差,人就容易生病。有一部分贫困家庭,就是因为有病人,才致贫的。……夕阳醉醺醺的往山坳里晃的时候,猪圈垒好了。山二返回的时候,经过上午走错门的那户人家。那户人家的女人
从外面回来后,发现水缸里的水满了,院角又码着一堆劈好的柴,纳闷了。想出去问问,还没有走几步,病又严重了,只好停下来,挪回屋里。山二见院门开着,里面的房门也开着,就知道主人在家。山二想进去看看,见夕阳已掉进山坳里了,就改变了主意。山二决定明天天不亮就赶过来。山二决心会会那个早出晚归的神秘男人
。这样一想,山二便没有进去。山二正准备离开,一个男人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张大守?你怎么来了?”山二一脸惊愕。张大守虽然不是他们局的局长,但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两人早就认识。“回家呀!”张大守指着院子,“山二,都到家门口了,还不进去坐坐?”“家门口……”山二愣在那里,双脚,
像钉了钉。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篇幅虽不长,但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尺水兴波”的技巧,自然而又合理地让山二走错了门,随之情节的发展就波澜起伏、曲折生动、引人入胜。B.小说在塑造人物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如将王大拿与张大守进行对比,反映出了两人在扶贫工作中的不同精神状态,还将山二与村主任进行了对比。C.小说叙述中以短小段落为主,既加快了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也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适应了不同人物的语言、行为的描写需要。D.“小草不高兴
了,将身子上的水珠珠一个劲儿往山二裤脚上甩”“夕阳醉醺醺地往山坳里晃的时候”等环境描写,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5.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小说标题“走错门”的作用。(6分)6.小说结尾耐人寻味,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8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范仲淹字.希文。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
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母丧去官。服除,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
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
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已任,
裁削幸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
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
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B.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
行边/C.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D.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
行边/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时候取字。B.六经,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
乐》《易》《左传》六部儒家经典C.宫掖,即宫廷、皇宫之意。掖,掖廷,宫中的旁舍,为妃嫔居住的地方。D.生祠,旧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它与为去世的人修建的祠堂作用相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仲淹发愤读书,不以艰难为苦。他辞别母亲投靠他人求学,日夜不辍,冬天困倦时就用冷水洗脸,粮食不够吃就靠喝粥度日,他却以此为乐。B.范仲淹讲授经书,倡导正气节操。他通晓“六经”,孜孜不倦地为求学的人进行讲解;他谈论天下大事激昂
慷慨,充满正气,对士大夫影响很大。C.范仲淹关心民生,致力救灾减赋。江淮一带发生严重蝗灾旱灾,他向皇帝陈词,被派往灾区安抚灾民,他开仓济民,奏请免除一些地方部分赋税、D.范仲淹官居高位,以天下为己任。吕夷简被罢官后,朝廷重用范仲淹治理朝政
,范仲淹裁减依靠权幸居位的滥官,考核官吏,日夜谋划治平之策。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5分)(2)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
~12题张良王安石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世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从来四皓①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②疑。注:①四皓:即商山四皓,秦氏隐士,居住于商山深处的四位白发皓须、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者。②绛灌:汉绛侯周勃和颍阴侯灌婴的并称,均辅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1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留候”一联是说张良面容美好,气质儒雅,像女性,但是他却身世显赫,祖上世代做韩国宰相。B.“倾家”一联叙述张良为报韩国国被灭之仇,倾尽家产,应该被称为真正的壮士,在博浪沙中伏击秦王。C.“素书”一联,阐述了张良天赋奇才,并非黄石公
所教,体现了作者不拘泥历史,敢抒已见的风格。D.“固陵”一联,是说张良出口献策,而他在捕捉项羽的过程中,面对强大的项羽如同婴儿一般,以此突出捕捉项羽的不易。12.这首诗从正面和侧面两方面塑造了张良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小题
,12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2)《谏太宗
十思疏》中用“,。”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3)秦统一天下后,对诸侯列国极力搜刮,穷奢极欲,毫不珍惜。杜牧在《阿房宫赋》甲怒斥说:“,?”(4)《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5)《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
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6)《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三、语言文字应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进行
了一场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一壮举赋予文艺创作更为厚重的使命。在《经典咏流传》第三季节目中,90位经典传唱人唱响了67首改编自经典诗词的音乐作品,多首温度和力量兼具的战疫歌曲,直击人心
。一曲《岳阳楼记》,鼓舞着逆行者们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豪迈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慷慨致敬并肩而行的战友。从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丛现实生活和古典
文化中吸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让我难忘的,还有舞台上那些生气勃勃的孩子意气风发的老人。身患渐冻症的9岁男孩陈果毅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唱出对命运的不屈服;“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们身着红军军装,重现的经典史诗《
长征组歌》……《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为时而著,彰显出时代的格局和情怀。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惊心动魄尤为和气势磅礴B.惊心动魄甚为和荡气回肠C.惊世骇俗尤为或气势磅礴D.惊世骇俗甚为或荡气回肠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
一项是(3分)A.从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在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吸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B.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从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汲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C.从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
作者从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汲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D.一首首歌曲,唱出了医者的豪情和柔情,体现了音乐创作者在现实生活和古典文化中吸取创作力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担当。16.下列各句中引号,和文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引号作用相同
的一项是(3分)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屈才广泛自由。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D.上个月,学校组织五
年级同学举行了“南湖杯”红领巾唱红歌的比赛。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准确,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彩色多普勒技术主要用红色及蓝色来表示人体中的血液,颜色的不同能够帮助超声
医生分辨血液向哪个方向流动。人体内有两套血管系统:①,另一套是收集躯干四肢及头部的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静脉系统。由此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保证血液沿着它自己的路线行走。如果血液的流动方向朝向探头流动,那么所探测到的颜色即为红色,如果血液的流动方向背对着探头,②;不流动或微
流动的血液也没有颜色。因此,③,而是和血流的方向与速度有关。颜色越鲜亮,就说明这里血液流动的速度要比其他地方血液流速快,颜色越暗淡,就说明血液流动的速度越慢。(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超声医生话健康》)四、写作(70分)18.微写作(10分)《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
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整个欧洲。请你给《红楼梦》写一篇推介词,要求紧扣名著内容,表明推荐理由,反映自我的阅读感知,不少于80字。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对黄
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材料二:2020年被称为“直播带货元年”,“地方政府+电商十社交平台”的营销模式被
推广,逐渐成为一种规模现象。“带货县长”“带货市长”成为网红中的“官方网红”,其直播带货就形同“公益公告”,不仅为商家农户打开了销路,也让消费者打消顾虑,买得更加放心。这已经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时代的要求。材料三: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
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8000多羽森林土鸡销路受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杨坤通过网络直播卖货,帮助养殖户进行销售。疫情为领导部“直播带货”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为民
服务的机遇。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触或思考?请你以“青春的舞台”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B【解析】A项语意夸大,原文为“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经济”;C项变未然为已然,原文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D项过于绝对,原文所用
关联词为“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而选项中的“只要就”属于充分条件。2.(3分)D【解析】论证论证方法分析有误,原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3.(3分)C【解析】C项移花接木,综合第三段和第四段内容可知,塑造尊技重道的文化氛围需要社会共识,而涵养工匠精神不但需要共识,还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
的制度保障”。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17分)4.(3分)B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还将山二与村主任进行了对比说法错误,从小说叙述中找不到依据5.(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析的能力,对文学类文本标题含义
的理解应该从结构和主题两个层面回答,需要先从构思布局方面考虑,看标题的作用;然后扣住“门”的含义理解,再从”走错”的角度分析,分析“走错门”其中的深层意蕴。答案:(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好奇心。(2)贯串文章
始终,统摄全篇。(3)含义双关,通过走错扶贫对象的家门说扶贫工作存在重物质关怀,缺少精神上的关注。(4)赞扬领导干部顾大家,舍小家,无私无我的优秀品质。(任意三点满分)6.(8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的能力。首先判断结尾
应该属于情节高潮部分,从情节技巧上看属于欧・亨利式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妙处”就是“作用”,即该题是个情节作用分析题,需要结合小说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角度展开分析。答案:(1)情节上:这样贫困的家居然是领导的家,出人意料的结尾使情节再起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
性和吸引力。(2)人物上:张大守即使自已再困难、需要帮助,也绝不向政府伸手,突出了他的高尚风格。(3)主题上:赞颂了像张大守这样独立自强的人,揭示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暗示了精神上的贫穷更需要帮扶的主题。
(4)效果上:烈撞击了读者的心灵,并留下了广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每点2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7.(3分)D【解析】“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讲的是王举正的缺点,“谏官”是欧阳修的官职,“不任
事”不能与“谏官”连在一起,据此排除A、B两项。“固辞不拜”讲的是一件事,即范仲淹拒绝任职,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项。8.(3分)B【解析】“《左传》”应为《春秋》。9.(3分)A【解析】“他却以此为乐”理解不正确
。文中说“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只能证明范仲淹能够承受得住艰难困苦,不能认为他就是“以此为乐”。10.(10分)(1)等到陕西用兵,皇帝因为范仲淹众望所归,就提拔任用他。(“及”“以”“拔”各1分,句意2分)(2)范仲淹因母亲健在时正贫穷,(因此)以后虽
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方”“贵”“重肉”各1分,句意2分)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21分)11.(3分)D项12.(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的理解与赏析。需要把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正确区分正
描写的不同点。然后对这种手法进行举例分析,做到有理有据。答案:(1)正面描写。“留侯美好如妇人”一联塑造了张良美好、气质儒雅的形象;“倾家为主合壮士”一联塑造了张良为韩复仇,不畏强暴,刺杀秦王的义士形象;“固陵解鞍聊出口”一联塑造了一个运等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形象。(2)侧面描写。“从来四皓招不
得”一联用四皓受张良召唤来辅佐太子,侧面写出了张良的感石力;“洛阳贾谊才能薄”一联,用才高八斗的贾谊相比张良,才干不足,从侧面塑造了张良才干突出的智者形象。13.(12分)(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
者盖寡(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语言文字运用(共4小题,14分)14.(3分)A.15.(3分)B【解析】原文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从一
首首歌曲”,介词淹没主语;而是“吸取”与“力量”搭配不当。16.(3分)A【解析】原文和A项中的引号都表示引用。B项中的引号表示强调;C项中的引号表示特定含义;D项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17.(5分)答案:①一套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的动脉系统②
所探测到的颜色即为蓝色③红色、蓝色与动脉、静脉的分类无关写作(70分)18、(10分)略19、(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范仲淹字希文。他两岁时失去父亲,母亲改嫁长山朱氏。范仲淹从小就有志向操守,长大
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于是含着泪辞别母亲,离家到了应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范仲淹昼夜都不休息,冬天疲惫极了,就用冷水洗脸;粮食供不上吃了,到了做糜粥度日的地步,人们都不能忍受的艰难,范仲淹不以此为苦。范仲淹考中进士后,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将母亲
接回来奉养。母亲去世,范仲淹辞官。服丧期满,因晏殊推荐,他担任秘阁校理。范仲淹对“六经”都很通晓,尤其精通《易经》,求学的人大多跟从他求教,他就拿着经书给他们进行讲解,不感到疲倦。他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供养从四面八方来求学的读
书人,以至于他的几个儿子要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安然处之。(范仲淹)常常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于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右司谏。这年发生严重的蝗灾和旱灾,长江、淮河一带和京东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
求派遣官员查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范仲淹)就利用空隙向皇上请求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长江、淮河一带的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
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元昊请求和解,范仲淹被召入朝中担任枢密副使。王举正懦弱寡言,不能担任大事,谏官欧阳修等认为范仲淹有宰相才器,请求罢免王举正而任用范仲淹,于是范仲淹改任参
知政事。范仲淹说“执政大臣可以通过谏官推举得到吗?”坚决推辞不接受,希望与韩琦出京巡视边疆。当初,范仲淹因为冒犯吕夷简,被放逐多年,士大夫各持一方见解,互相指对方是朋党。等到陕西用兵,皇帝因为范仲淹众望所归,就提拔任用他。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
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滥授官职的人,考核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范仲淹因母亲健在时正贫穷,(因此)以后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穿衣
吃饭,也仅仅能够自足。但他喜欢施舍帮助别人,在里巷设置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博爱乐于善行,士大夫多出于他的门下。即使是里巷的人,也都能说出他的名字。范仲淹去世那天,四方听到消息的人,都为他叹息。(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
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为他画像,建立生祠供奉他。等到他去世,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天以后才离开。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