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专题10 基本营养物质【专项训练】(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364.000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专题10 基本营养物质【专项训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专题10 基本营养物质【专项训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专题10 基本营养物质【专项训练】(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专题10 基本营养物质【专项训练】(解析版).doc,共(10)页,364.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a2face5d27fc7a5d13ad8cb9fc545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10基本营养物质专项训练1.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纤维素C.淀粉D.蔗糖【答案】A【详解】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正确;故选A。2.新疆棉花的主要成分

是A.淀粉B.纤维素C.蔗糖D.葡萄糖【答案】B【详解】棉花是一种天然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选B。3.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B.油脂碱性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

.天然油脂是混合物D.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室温下通常呈固态【答案】B【详解】A.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物质,A正确;B.油脂碱性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B错误;C.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

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C正确;D.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室温下通常呈固态,不饱和高级脂肪酸通常为液态,D正确;答案为B。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鲜榨橙汁遇碘水会变蓝B.馒头越嚼越甜C.所有的

糖都具有甜味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答案】B【详解】A.鲜榨橙汁不含淀粉,遇到碘水不会变蓝,选项A错误;B.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故馒头越嚼越甜,选项B正确;C.不是所有的糖都具有甜味

,如纤维素,选项C错误;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选项D错误;答案选B。5.下列关于几种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摄入的糖类均会水解成葡萄糖B.蛋白质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紫外线、低温等作用下均会发生变性C.油脂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分为不饱和的植物油和饱和的脂肪D.油脂可通过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进行肥皂生产【答案】D【详解】A.人体内没有能够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摄入的纤维素不会被水解成葡萄糖,A错误;B.蛋白质在高温作用下变性,低温不变性,B错误;C.油脂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利用该反应来制取肥皂,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6.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面的营养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是天然高分子B.淀物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葡蔔糖能与

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蛋白质在浓硝酸作用下能发生颜色反应,可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答案】A【详解】A.油脂的分子量一般在几百左右,属于小分子,不属于高分子,A错误;B.淀粉、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正确;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

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C正确;D.结构中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以用来鉴别含苯环的蛋白质,D正确;故答案选A。7.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之一,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丙氨酸的分子式为C9H11NO2B.苯丙氨酸能发生酯化反应C.1mol苯丙氨酸能与足

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体积11.2LD.苯丙氨酸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答案】C【详解】A.由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为C9H11NO2,A正确;B.苯丙氨酸含羧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C.未给定标准状况,不能计算产生氢气的体积,C错误;D.

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且苯丙氨酸只含氨基、羧基2种官能团,不含碳碳双键,D正确;答案选C。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误食铜、汞等重金属,应立即喝牛奶解毒,并去医院就诊B.病人在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期间可以多吃酸性食物

C.绿色化学就是要加强废气、废液及废渣等废弃物的处理或开发利用D.用热的纯碱溶液能洗去油脂,说明酯类物质可以直接与Na2CO3反应【答案】A【详解】A.因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所以误食铜、汞等重金属,可以喝牛奶解毒,并去医院就诊,故A说法正确;

B.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可以中和胃酸,如同时多吃酸性食物,会减弱其中和胃酸的效果,故B说法错误;C.绿色化学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使整个合成过程和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

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故C说法错误;D.用热的纯碱溶液能洗去油脂,是因为热的纯碱溶液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并不是酯类物质可以直接与Na2CO3反应,故D说法错误;本题答案A。9.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油脂C.淀粉D.纤维素【答

案】B【详解】A.聚乙烯的相对分子量达到10000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选;B.油脂的相对分子量远小于10000,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选;C.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达到10000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不选;D.纤维素的相对分子量达到10

000以上,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选;故选B。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变性D.维生素C能用作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答案】B【详解】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B.糖类的多糖和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则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鸡蛋

清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故C正确;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用作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故D正确。故选B。1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答案】D【分析】淀粉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判断淀粉是否水解。淀粉遇碘变蓝色,应该用碘水检验水解

液中是否含有淀粉,进而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图中将碘水加在中和液中,中和液中NaOH过量,会与碘反应,无法判断溶液中有无淀粉。【详解】A.中和液中含有NaOH能与碘反应,图中加碘水不变蓝,无法判断溶液中有无淀粉,不能判

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A错误;B.由A可知,不能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B错误;C.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加入了碱将溶液的酸性中和掉,加入银氨溶液后出现的银镜现象说明有葡萄糖存在,可以得出淀粉已经水解的结纶,

故C错误;D.有银镜出现说明淀粉已发生水解,但图中加碘水不变蓝,可能是碘与NaOH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蛋白质变性的是①利用过氧乙酸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②利用高温、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③蒸煮鸡蛋食用;④松花蛋的腌制;⑤用蛋白质灌服重金属

中毒的病人。A.全部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答案】A【详解】①过氧乙酸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①正确;②高温、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②正确;③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③正确;④碱能使蛋白质变性,用石灰腌制松花蛋便于保存和

食用,故④正确;⑤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鸡蛋清、豆浆、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用鸡蛋清、豆浆、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故⑤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变性,难度不大,明确病毒也属于蛋白质。13.下列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

长发育)【答案】B【详解】A.淀粉在体内先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再氧化成CO2和H2O的过程中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A正确;B.人体内无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C.油脂在体内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然后氧化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C正确;D.蛋白质水解为

氨基酸,氨基酸再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以保证人体生长发育,故D正确;故选B。14.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步骤A探究甲烷与溴能发生取代反应将甲烷通入溴水中B探究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反复几次C探究石

蜡油分解的产物不都是烷烃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D探究淀粉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取少量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15分钟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答案】A【详解】A

.甲烷与溴的取代反应需与液溴反应,与溴水不反应,A中实验不能获得成功,故A符合题意;B.Cu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CuO,CuO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和Cu,铜丝又变成红色,所以可以实现实验目的,故B不合题意;C.不饱

和烃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烃生成,所以可以实现实验目的,故C不合题意;D.取少量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水解的产物中含有葡萄糖,D

中实验能获得成功,故D不合题意;答案为A。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溴水中通入某无色气体,溴水褪色,该气体一定是CH2=CH2B.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充分反应后,有铜剩余,再加入少量稀硫酸,铜继续溶解,并有气泡

放出,说明Cu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C.向盛有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盐中含4NH+D.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冷却后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

)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答案】C【详解】A.向溴水中通入某无色气体,溴水褪色,该气体可能是CH2=CH2,也可能是SO2等气体,A错误;B.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充分反应后,有铜剩余,再加入少量稀

硫酸,溶液中的3NO−在酸性条件下具有HNO3的强氧化性,又将Cu氧化变为Cu2+,而不是Cu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B错误;C.向盛有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反应产生了NH3,则该盐中含4NH+,C正确;

D.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4~5min,淀粉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由于其中含有的催化剂稀硫酸未被中和,所以冷却后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不能由此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6.我

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B.馒头越嚼越甜,淀粉水解为麦芽糖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糖糖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2)把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并微热,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3)人体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肌肉的无氧运动产生了乳酸。已知乳酸的结构简

式为,乳酸中的官能团有_____(写名称);1mol乳酸最多能与_______molNaOH反应,反应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答案】BD羟基、羧基1【详解】(1)A.鲜榨橙汁中含维生素C,有强还原性,能和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碘水褪色,故不能使其变蓝,故A错误;B.馒头中含淀粉,能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故越嚼越甜,故B正确;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不能生成葡萄糖,故C错误;D.淀粉水解最终变为葡萄糖,要生成酒精,需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故D错

误;(2)新制的Cu(OH)2悬浊液遇含醛基的有机物生成红色沉淀,其中食醋、白酒和食盐中均不含醛基,而葡萄糖中含醛基,故选D;(3)由乳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乳酸中的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1m

ol-COOH最多和1molNaOH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2O,故答案为:羟基、羧基,1,。17.我国传统酿造工艺历史悠久,流程一为由谷物酿酒的过程,流程二为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根据题

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有醛基和______(写名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由谷物酿造的酒,对人体有益而无害,可放心饮用b.蛋白质、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氨基酸和

葡萄糖c.交警用酒精检测仪(含K2Cr2O7)查“酒驾”,其实质是乙醇被氧化d.脂肪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e.啤酒的度数一般是3~5(%vol),表示的是100mL酒中含有3~5g乙醇(3)实验室中

实现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可由水杨酸()和乙酸反应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答案】HOCH2(CHOH)4CHO羟基bc2CH3CH2OH+O2催化剂Δ→2CH3CHO+2H2O+CH3COOH浓硫酸Δ→+H2O取代反应(酯化反应)【详解】(1)葡萄糖属于单糖,其结

构简式为HOCH2(CHOH)4CHO,所含官能团有醛基和羟基。(2)a.过度饮酒对人体有害,a错误;b.蛋白质、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氨基酸和葡萄糖,b正确;c.交警用酒精检测仪(含K2Cr2O7)查“酒驾”,由于重铬

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乙醇具有还原性,所以其实质是乙醇被氧化,c正确;d.脂肪属于酯类,相对分子质量没有超过10000,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e.啤酒的度数一般是3~5(%vol),表示的是100mL酒中含有3~5mL乙醇,e错误;答案选bc;(3)反应③是乙醇转化为乙醛,则

实验室中实现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催化剂Δ→2CH3CHO+2H2O。(4)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可由水杨酸()和乙酸反应得到,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浓硫酸Δ→+H2O,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18.

如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8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g氢氧化钠、5mL水和10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物加热约10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所得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

下两层,肥皂在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日常生活中用热的纯碱溶液来洗涤粘有油脂的器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6)这个实验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产生________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工业生产上常用________加热法防止这种现象。【答案】溶解硬脂酸甘油酯水面上漂浮的块状物消失胶体食盐上盐析冷凝回流纯碱溶液呈碱性与油脂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

质而洗去油污结焦水蒸气【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圆底烧瓶中硬脂酸甘油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硬脂酸钠和甘油,在加热过程中,硬脂酸甘油酯、乙醇等易挥发,装置中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向皂化反应

所得混合物加入食盐,能够降低硬脂肪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使硬脂肪酸钠和甘油分离。【详解】(1)硬脂酸甘油酯为难溶于水的固体,易溶于有机溶剂,酒精为有机溶剂,加入酒精可溶解硬脂酸甘油酯,故答案为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不溶于水的硬脂酸甘油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硬脂酸钠和甘油,反应完成时不溶于水的硬脂酸甘油酯完全溶解,水面上没有漂浮物;硬脂酸钠的水溶液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故答案为水面上漂浮的块状物消失;胶体;(3)向皂化反应所得混合物加入食盐,能够降低硬脂肪酸钠在水

中的溶解度,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这个操作为盐析,因硬脂酸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硬脂酸钠在上层,故答案为食盐;上;盐析;(4)在加热过程中,硬脂酸甘油酯、乙醇等易挥发,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故答案为冷凝回流;(5)纯碱为碳酸钠,碳酸钠在溶液中

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油脂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洗去油污,故答案为纯碱溶液呈碱性与油脂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洗去油污;(6)硬脂酸甘油酯具有有机物的通性,受热易分解,直接加热会出现炭化结焦的现象,若改用水蒸气加热,可以避免出现炭化结

焦的现象,故答案为结焦;水蒸气。【点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时物质的溶解性发生变化是分析的关键点,注意盐析就是利用无机盐降低有机物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的

目的。19.为了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1是_____________;(2)试剂2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检验第①步实验已基本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写出淀粉酿酒过程涉及到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稀硫酸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使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用试管取

出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水解反应已基本完成(C6H10O5)n+nH2O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解析】(1)因淀粉水解需要稀H2SO4溶液作催化剂;

(2)因淀粉水解液呈酸性,检验葡萄糖时溶液要呈碱性,所以要用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使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3)因为碘遇淀粉发生显色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用试管取出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水解反应已基本完成;(4)在酿酒过程中,淀粉转

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成酒精,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酶nC6H12O6;C6H12O6⎯⎯→酶2C2H5OH+2CO2↑。点睛:本题考查淀粉水解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及现象分

析,注意淀粉水解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为易错点,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则会作出错误结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