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doc,共(8)页,116.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5f141a420dcde875505809c75ee50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
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
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
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3.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
弱D.汉代中央集权得到了有效加强4.传说尧舜时代的“诽谤之木”,柱上那一条弯钩,方便百姓“上书”,原来立于“大路交衢”,在谤木上数落“王恶”,诽谤官府,均不得治罪。汉代重树诽谤木转立于皇宫门前,“以表王者纳谏”,后更以石代木,雕龙饰物,
改称华表,威风凛凛。从“谤木”到“华表”的演变()A.说明了先秦时期专制王权尚未形成B.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古代长期居于主导地位C.说明了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D.体现了从先秦到秦汉时期政治转型的完成5.西周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如西向及西南
方向通往矢.散;东向通往成周、桧、谭、齐;南向通往鄂、申、曾;东南向至坯、蔡、(胡);北向通往晋、邢、燕等。主要干线的设立()A.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B.促进了各地之间经贸往来频繁C.有利于周王室对地方加强控制D.进一步推动儒家文化圈的
扩展6.观察右图,中央政府对于图中箭头所指地区的管辖最早形成于()A.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7.《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
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是()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8.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
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反敝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以上主张()A.体现了儒家建立礼乐文明社会的时代追求B.贯穿着墨家思想家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表露出法家思想家维护专制政权的政治诉求D.反映了道家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
的倾向9.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A.取代皇权政治B.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C.确保政权稳固D.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10.《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
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A.中原文化的拓展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C.社会分化的加深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1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12.下表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其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24.5%46.1%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
.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13.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
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14.主父偃上书汉武帝说:古时候的诸侯占地不过百里,容易控制;现在的诸侯有数十座城池,占地千里;管理松弛则会地方坐大,管理严苛则会联合起来反对中央……诸侯子嗣众多,却只有嫡长子有继承王国之权,其他人
虽是骨肉却不能得到丁点土地,这与仁孝之道不合。为此他建议()A.实施撤藩政策B.分封诸王,完善郡国并行制C.颁布“推恩令”D.废除分封制,推行行省制度15.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16.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
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17.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
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军政财分权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18.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
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19.“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
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D.汉初实行郡国制20.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民政权,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设立枢密
院掌握全国军事,其长官为枢密使。枢密使和宰相职权平等,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这说明宋代政治()A.文武分治特色鲜明B.分工明确政治民主C.专制皇权逐渐加强D.中央集权趋势凸显21.中国古代政区划界依据由以山
川形便(依据山河走势)为主转变为以打破山河阻隔形成犬牙交错行政区划的原因是()A.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增加C.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D.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22.《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
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的☆处应该是()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23.北宋时开始出现信用交易,叫做“赊”或“赊卖”。同业商行的行商出卖行货不用现钱凭信用设贷,一
定时期后再付还价钱,彼此通济。赊买行货,须有富户三五人以上作保,写立期限文字。如无人保,只有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发生纠纷,官府不予受理。这反映北宋()A.设贷联保可杜绝信用事件B.商业繁荣和商行组织发达C.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D.交子在全国各地普遍通
行24.《清明上河图》描绘了线性布局与商业交通的关系,宋代大小都市基本呈线性街道布局,不再是唐代城市那样区隔为坊里的棋盘式布局。由此可见宋代经济的发展得益于()A.农耕经济的发达B.城乡经济的繁荣C.资源流动的通
畅D.坊市制度的瓦解25.宋太宗末年,朝廷命三司使陈恕考究茶法利害,陈恕召茶商条陈利弊,分茶法为三等,对副使朱太初说:“吾观上等之说,取利太深,此可行于商贾,而不可行于朝廷;下等同灭裂无取;唯中等之说,公私藏济二”并最终实行了“公私兼济”的中等之法。据此可知,
当时()A.政府对商人逐利行为正当性的认同B.商税收入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逐渐废弛D.对外贸易发展促使国家政策的调整2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
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汉赋和唐诗B.风俗画和文人画C.宋词和元曲D.话本和小说2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
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28.“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
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这说明元杂剧()A.代表贵族化的文学取向B.取材和用词较通俗C.更符合下层民众的心理D.超越了宋词的地位2
9.元代在地方设行御史台,其主要职权是监察地方尤其是行省的工作,但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迫害的,也不乏见。该现象表明元代()A.监察的实际效能有限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行省的权力缺乏监督D.行御史台形同虚设30.如表中国古代科技成
果统计数据,据此可知()A.古代科技重视理性思维B.古代忽视军事工业的发展C.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D.科技发展与农耕联系紧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6分,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察举制和科举制简表察举
制科举制——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对察举制与科举制予以简要评价。(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唐代长安人口“不啻百万”。城市呈棋盘状布局,由11
条南北大街和14条东西大街分割而成。城内拥有108个坊,坊以外有东、西两市……全国和外国的商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京都,兴贩贸易。关于两市的行业,仅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铁行、内行、笔行、大衣行……波斯邸等等。长安东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唐肆则“如东市”。——摘编
自子墨《唐代工商业的繁荣与商业城市的崛起》材料二据周邦彦《汴都赋》记载,宋京城汴梁市场上有“安邑之枣,江陵之橘,陈夏之漆,齐鲁之麻……无所不有,不可殚记”。宋代的早市“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
犀玉,至天明,羊头、肚肺……螃蟹、蛤蜊之类讫,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然后饮食上市”。在潘楼东十字大街,“每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领袜之类,至晓乃散,谓之鬼市子”。——摘编自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取士方式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采
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取士标准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入仕程序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
能得官。教育背景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材料三这场发生在11—13世纪的近代化变革,毫无疑问,并非由西方输入……而
是基于中国文明自身的积累和演进,基于中国历史内在的发展动力而形成的。——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长安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与唐长安城相比,宋代汴梁城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3)材料是如何定位宋代经济和社会变化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宋明理学在给民族文化、民族进步带来严重伤害的同时,也在民族传统中留下了积极成分,这就是道德
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宋明理学是一种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它孜孜讲求“立志”、“修身”、“涵养德,变化气质”以完成“内圣”人格。宋明理学建树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无疑产生了深远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由顾炎武、文天祥所传递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以及道义责任感,闪烁着理想人格的灿烂光辉,浸润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脊梁”。——摘编自冯天喻、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根据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明理学评价提出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2分)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31题:(
1)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8分)(2)评价:察举制注重官员素质的全面性,但主观性强,不易把握和操作;科举制
简单易行,较为公正公平,但缺乏对士人的整体考察。(4分)32题:(1)表现:人口激增;城里设有东、西二市;商品种类多;形成门类众多的专业性市场;出现邸店等。(5分)(2)变化: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商业活动时间延长;坊市制度瓦解,即居住
区和商业区相互交错;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等服务设施。(3分)原因: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繁荣;统治者对城市管理政策相对宽松;宋代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3)“近代化变革”。(2分)自然经济有所突破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货币发展,城市兴盛,契约雇佣现象出现等。(3点得3分)33题:评分标准:观点2分,论述8分,总结2分,共12分。示例:理学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2分)儒学复兴后建立的理学有利于专制统治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理学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
家的和谐意识;鼓舞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人们通过学习,提高修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理学的影响下,人们自主自强,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
的民族性格的塑造。(8分)总之,理学兴起后,对个人、社会、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扬长避短,吸收借鉴其优秀成果,服务于现代化建设。(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ADCADBBA
BAD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DCCCCBCABA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