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7)页,159.95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b258668fb4a027c02f828530a6e4a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宜昌市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
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
史纲要》(上)第1—10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骨文作为早期汉字书写的代表,承载了古代中华文明的核心信息,反映了当时
社会文化、经济等面貌。右图所示的这一甲骨文实物史料最有可能出土自()A.元谋人遗址B.陶寺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2.有学者认为,商鞅“将国家和百姓利益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与个人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了共
赢。由此,秦国变法后不久,出现了大治的局面并持续了一百多年”。商鞅变法中最能反映该学者观点的措施是()A.奖励耕战B.什伍连坐C.推行县制D.与民休息3.春秋之前,“敬天”还是人们共同的心理认同,“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
为暴,天能罚之”。春秋之后“吉凶由人”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一变化折射出()A.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B.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C.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D.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4.战国后期,秦国建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
231年)“初令男子书年”,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使黔首自实田”。这样,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秦朝户籍制度的变化()①利于增强国家的控制力②说明当时人口流动现象严重③表明百姓役负担逐渐加重④为保障赋役征发创造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
《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因连年与匈奴发生战争,导致国库空虚,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他们“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这可用来说明()A.汉初文景时期武德氛围充沛B.商人社
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C.“盐铁官营”推行的现实动因D.豪强地主干预国家对外战争6.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数量增多,集体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这一变化()A.表明先进生产方式已传
至长城之外B.反映出北魏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C.折射出各民族相互交融程度的加深D.体现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7.“地区菜系是地方菜看的升华,它需要该地区具有较发达的商业、交通与文化。”唐宋时期,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地域性菜系——淮扬饮食文化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潮。淮扬饮食文化发展高潮出现的直
接原因是()A.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各民族交流交往加强D.高产农作物的传入8.从唐太宗时期开始,许多官员被赋予特殊的名号而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号。据《通典》记载,这些宰相的名号有10多种,这些人都是宰相,许多官员的级别远低于三省官
员。唐朝这一现象()A.表明地方官员升迁机制得到完善B.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水平C.标志着古代的官僚政治走向成熟D.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正确性9.唐朝立足于新形势下户口流移、土地集中、贫富分化、课口隐匿、浮寄泛滥以及
工商业大发展的客观现实,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确立了“以资产为宗”的赋税征纳方式。这种征纳方式()A.遵从了“量人为出”的原则B.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C.说明国家的赋役极其沉重D.推动均田制的不断完善10.唐朝
初年,藩镇节度使仅有培养自己亲兵部队的权利;后来为了解决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问题,中央不得不把防区的财政权力转给各防区的军事将领;玄宗天宝年间,又授予节度使在其辖区内的行政权。节度使权力的变化()A.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利于提高中央行政运
转效率C.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D.埋下了唐朝由盛而衰的隐患11.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一遇凶岁…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禁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
贼”。宋太祖的这一主张()A.说明“崇文抑武”政治被废弃B.旨在缓和北宋社会阶级矛盾C.体现了强干弱枝的治国思想D.促使国家财政负担不断加重12.朱熹对王安石变法评论道:“(王)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
槟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然丧其乐生之心”。由此可知,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A.用人不当激化社会矛盾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D.触动了地主官僚的利益13.有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指出:它是一个兼具生产、军事和行政的复合型体系,平居佃猎,战时从征的特性助推了其民
族的迅速崛起;但与中原文明交融后,在新的经济形态冲击下,它又很快腐化,逐渐成为空壳般的组织形式。由此可推知,该制度应是()A.南北面官制B.羁府州C.猛安谋克制D.行省制14.西夏首领李元昊称帝后,通过改元、建号、设官、定朝仪、
建学校等措施来巩固政权,甚至将开封府作为管理首都兴庆府的衙门名称。此后,他还在中央增设了“总理庶务”的尚书令,改二十四司为十六司,分理六曹。据此可知,这些措施()A.实现了西夏政权长治久安B.有利于推动西夏民族
封建化的进程C.旨在消除贵族制度的残余D.成为西夏民族步人文明时代的标志15.下表是元朝在部分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这反映出元朝()地区措施漠北设置岭北行省,延续蒙古传统的千户、百户、十户制度,并分属诸王、贵戚、勋臣统辖;部署了大量军队
戌守、屯田,并设有狗站(驿站)西北通过册封、联姻等政策笼络畏兀儿首领,使之成为维护西北边疆地区安定的重要力量西南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慰司、都元帅府、安抚司等机构;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A
.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B.坚持蕃汉分治的政治理念C.中央集权统治出现弱化D.采取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中华文化](14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运用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发展。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一统政治格局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格局所代替,新贵族不满足于经济力量的增加,谋求更多的政治权力。私学的兴
起以及文化典籍流落民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士作为一种新阶层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诸子之学为其政治目标服务,谋求特定利益。这一时期,中原华夏民族与四周夷、戎、狄、蛮不断争战,相互融合,形成了一
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趋同,这就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摘编自胡林涵《浅谈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机制》材料二:日本、朝鲜以及越南在汉字传入之前都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唐朝时汉字传入三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个国家完全使用汉字,至5世纪时,这些国家的贵族阶级已经能够完全熟
练地使用汉字进行书面交流。儒家的道德纲常进入日本之后,深受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在日本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化的佛教对外输出至东亚各国,影响了他们的佛教宗派以及佛经典译,对各国与佛教相关的产物包括佛教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摘编自李禄峰《唐朝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及现实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繁荣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2分)17.[中国古代地方治
理](15分)材料一:公元前688年~前687年,秦武公在伐灭几个小领主国后,废除了盘踞在这些地域上的宗法世袭统治,设立了冀戎、杜、郑等几个县,并派出由君主委任的官吏进行管理。公元前356年~前350年,商鞅变法规定,
废除世卿世禄制,推广县制,使秦国的宗法血缘制的作用大大减弱。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将郡县制推行到全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摘编自
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材料二:秦朝发展并确立了春秋时期萌芽的郡县制度。西汉初,大封同姓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至汉武帝时,诸侯国实际与郡县无异。此外,汉武帝还将天下分为十三州部,派刺史巡查地方。东汉末,州正式成
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二级制。唐中后期,道由监察区逐渐演变为一级行政区,其长官掌握军事、人事和财政权。宋朝,地方为路一州一县三级制。路一级不设最高长官,而是根据事务的需
要分工设职,主要的官职有转运使(负责财政,将地方赋税转运中央),提刑使(负责司法),安抚使(负责军事)等。——摘编自曾凡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的背景及其影响。(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宋地方行政制度发展
的特点。(6分)18.[江南地区的开发](14分)材料一:西晋末年中原士族迁徙路线图材料二:从“江南瘴地,九州之隅角”到“苏湖熟,天下足”,乃至江南“富甲天下”“衣被天下”,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段。大体而言,以西晋永嘉南渡为起始,江南人口开始加速集聚,并以丰富多彩的
组织形式开展农业生产;经唐安史之乱和宋靖康之变后,江南逐渐完成了这一历史形象转变。——摘编自樊良树《永嘉南渡后江南农业开发概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晋末年中原士族迁徙的主要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明其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
嘉南渡后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6分)19.[民族交融](12分)材料: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另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
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古代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摘编自杨文英《浅谈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
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交融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宜昌市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实物史料上的文字为甲骨文,而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时期,所以这一实物史料最有可能出土自商朝的遗址,即殷墟遗址,故选D项。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通过
鼓励百姓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和军事斗争,既增加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和军事实力,又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这种措施明显体现了国家与百姓利益的结合,并实现了国家与个人的共赢,故选A项。什伍连坐是一种严格的
户籍管理和治安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加强基层管理和控制,防止犯罪,不能体现国家与百姓利益的结合,排除B项;县制是商鞅变法中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和政令的畅通,但并不直接体现国家与百姓利益的结合,排
除C项;“与民休息”是汉初采取的治国政策,排除D项。3.A根据材料可知,春秋以前人们认为天能赏善罚恶,而春秋之后则强调吉凶由人,“天道”与“人道”分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承天而治,这种理念源自于民间尊神
敬天的传统。而春秋战国时期,突破了“天”与“神”的羁绊,进入了以“人”为本位和主体的理性阶段,说明当时尊神敬天的传统被破坏,周天子的统治受到威胁,控制力下降,即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现实,故选A项。材料提到了“天道”和“人道”的分离,反映了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转变,而非“对自然规律
的科学认识”,排除B项;朴素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材料中的思想变化并未直接体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或强调物质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了人道的价值,排除C项;儒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有所发展,但并未立即成为主流思想。儒学思想真正成为主流是在
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4.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户籍制度的变化是对战国时期秦国户籍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强化了基层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使得国家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基层社会的结构和人口状况,从而更加有组织地进行赋役征发,①④正确,故选B项。材料中并
未提及人口流动现象,户籍制度的加强不一定因为“人口流动现象严重”,②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徭役负担的变化,③错误,排除其他三项。5.C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因连年与匈奴战争导致国库空虚,而富商大贾通过“冶铸煮盐”积累了大量财富,却不帮助国家应对危机
,反而加剧了社会困境,甚至通过财富进行地方性的武断行为。这暗示了如果国家能够控制这些关键资源的生产和流通(如盐铁),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故选C项。“汉初文景时期”推行“无为而治”,并不崇尚武德,且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
;材料虽然提到了富商大贾的财富积累,但在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总体上仍然较低,受到诸多限制,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富商大贾不帮助国家应对财政危机,没有涉及其对国家对外战争的干预,排除D项。6.B根据材料可知,从
北魏太武帝至孝文帝,北魏社会的游牧色彩逐渐淡化,农耕色彩日益明显,这反映出当时农业文明在北魏社会的扩张和鲜卑族的汉化发展,即北魏社会的封建化转型进程的加深,故选B项。北魏统治范围在中原地区,属长城以内,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鲜卑民族的汉化加深,并未涉及汉民族对少
数民族文化的吸收状况,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农业文明的扩展,无法体现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7.A根据材料“唐宋时期,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地域性菜系--淮扬饮食文化迎来了第一波发展高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和发展使淮安和扬州成为交通要冲
,推动各地饮食风格在此交流碰撞,促进了淮扬饮食文化的发展,故选A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淮扬饮食文化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C项并不是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唐宋时期,高产作物并未大量传入中国,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8.B唐朝实行
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央政务。参知政事等名号的官员增多,这就将原本集中于三省长官的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得以更加稳固。众多官员参与政务讨论和决策,能够带来不同的观点、思路和经验。这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
国家治理的效果,从而巩固皇权统治的基础。由此可见,唐朝参知政事等名号官员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皇权统治的效能,故选B项。材料所述主要涉及中央决策层面的人员,与地方升迁机制完善无关,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
熟,排除C项;唐朝这一举措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而无法保证所有决策的正确性,排除D项。9.B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实施的客观现实是“户口流移、土地集中、贫富分化”等,这说明当时社会矛盾激化。而两税法确立“以资产为宗”的赋税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唐朝赋税征收的
公平性,有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故选B项。两税法明确提出了“量出为人”的财政立法原则,排除A项;根据现有材料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两税法实施标志着均田制的废除,排除D
项。10.D根据材料可知,藩镇节度使手握重兵,还陆续拥有了其辖区的财政和行政权,其权力范围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中央集权,埋下了唐朝由盛而衰的隐患,故选D项。藩镇节度使一手掌握当地的军权、财权及行政权,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行政运转效率的变化情
况,排除B项;节度使权力的变化不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11.D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认为养兵可以维护王朝统治,并强调在灾荒年间招募灾民入伍,这易导致冗兵现象出现,加剧政府财政危机的隐患,故选D项。“冗
兵”现象与“崇文抑武”政策无关,排除A项;这一举措旨在维护北宋政府统治,排除B项;宋太祖招募的是灾民,而非抽调地方精锐入中央,这与强干弱枝无关,排除C项。12.A根据材料“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王安
石推行变法时,用人不当、操之过急,造成社会混乱,激化了社会矛盾,故选A项。朱熹的评论提到了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但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变法是否达到目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变法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地主官
僚”,排除D项。13.C根据材料可知,该制度为少数民族的统治制度,其特点是兵民合一,并且在封建经济的冲击下逐渐走向了瓦解,由此可推知,该制度应为猛安谋克制,故选C项。南北面官制是指对契丹和汉族实施分别管理,排除A项;羁縻府州始于
唐初,至太宗贞观年间广为推行。唐朝在统一边疆地区后,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划分为都督府、州、县,朝廷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乱其旧有社会组织,令其首领照旧统领本部,采取“以夷治夷”和“顺俗而治”的方针,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地方最高管理机构,排除D项。14.B
根据材料“改元、建号、设官、定朝仪”“将开封府作为管理首都兴庆府的衙门名称”“增设了‘总理庶务’的尚书令”等可知,李元昊的这些措施是模仿汉族官制、礼仪制度的产物,有利于推动西夏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故选B项。“实现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些施政措施表现的是少
数民族迈入封建化社会,与“消除贵族制度的残余”无关,排除C项;西夏文明包括西夏文字、西夏佛教、西夏工艺、西夏建筑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共同构成了西夏文明的重要特征,西夏进入文明时代并没有单一的标志性事件,
排除D项。15.D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治理边疆时,根据各地的风俗传统及地理条件实行了不同的统治政策,这体现了其因地制宜的特点,故选D项。行省制的实施推动了边疆治理与内地的一体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与蕃汉分治无关
,排除B项;元朝的边疆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16.(1)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士阶层的崛起;社会动荡创造了文化发展的空间;新旧贵族矛盾日益深化;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求;民族交融促使文化
多样性加强。(6分,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汉字成为周边国家文化发展的载体;儒家思想巩固了日本统治秩序,并成为日本社会长期的主流思想;中国化佛教带动东亚各国佛教艺术的发展。(6分)(3)认识: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广泛开展沟通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丰富并完善自身的文化制度与体系。(2分,言之有理即可)17.(1)背景:秦国推行县制;商鞅变法;全国统一及其疆域的奠定;法
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5分,任答两点得4分,任答三点得5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后世制度奠定了基础。(4分,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以强化中央集权为核心;在继承中发展,因时而变;地方权力逐渐细化(分权制衡)。(6分)18.
(1)方向:中原地区士族主要迁移至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关中等西部地区士族主要迁徙至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4分)历史背景: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自然灾害频发;流民起义;永嘉之乱。(4分,任答两点即可)(2)原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人口南迁带来
丰富劳动力;北方先进农业技术的传入;江南地区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重视江南农业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19.示例:论题: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阐述:中华民族
在交融中不断发展壮大。春秋战国时期,与中原各国相邻的戎狄蛮夷逐渐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融入华夏族;秦汉时期,政府不断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民南迁、孝文帝改革等加强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
展;隋唐时期,通过和亲、会盟、册封等方式,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联系,推动统治疆域不断拓展,使各民族间往来更加密切;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通过经济互市、文化学习、政治借鉴等形式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元朝统一后,通过设立行省、宣政
院等机构,对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管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也更趋稳固。(8分)总而言之,古代中国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程。(
2分)(以上“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