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900.203 KB
  • 2024-11-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docx,共(6)页,900.20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9e0595865dd052c4450465bce32e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官渡中学2021秋高一期末试卷历史一、选择题1.2021年10月17日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也是中国某新石器遗址发现100周年,该遗址的特征是“距今约7000—5000年以前”,“黄河中游地区”,“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

培物”,据此判断该遗存是()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2.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考察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可以发现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宗教信仰已经确立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

最高权力尚未集中3.秦国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描述:“夫物不产丁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采取措施是A.任用商鞅变法B.采取远交近攻C

.网罗天下英才D.连接各国长城4.据(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政权先后在27郡设有盐官35处,在38郡设有铁官46处,全国各地的盐铁官都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后更名大司农)。这些措施旨在A.盐铁收归官营B.增加中央收入C.加强中央集权D.征讨边疆匈奴5.南

京从三国以来就是中国重要城市,其历代的称谓也不同,有建业,建康,应天府等,下列定都南京的朝代是A.西晋、南朝B.南朝、隋唐C.东晋、南朝D.三国、西晋6.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以上观点的是A

.曹丕定都洛阳B.司马炎代魏称帝C.前秦统一北方D.北魏孝文帝改革7.提到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二渡”等字眼经常映入眼帘,下列描述最能概括以上主题的是A.国家的繁荣和统一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民族融合D.近代的前夜与危机8.《辽史》记载: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反映的制度是A.南北面官制B.行省制C.猛安谋克制D.四等人制9.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新现象”主要有的的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外贸税收成为国库主要财源②实力雄厚

的地域商人群体形成③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④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作为主币发行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0.做记载卡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同学对古代某一机构的叙述。该机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11.有学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针对在

中国的洋人如何管理并没有想好,清政府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就是古代中国的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让洋人自己管自己,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列强由此轻易地取了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通商口岸传教权

12.下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场农民起义的浮雕。这次起义在鸦片战争十年后爆发,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请问与这场起义有关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B.义和团C.三元里人民抗英D.台湾人民反割台13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了民族危亡B.完成了政治改革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14.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忧外患,饱经磨难,数度穷途,各阶层救亡图存行动此起彼伏,皆因不得其法,民族危机步步加深。其中有“九七国耻”一说的是()A.《马关条约》B.《

辛丑条约》C.二十一条的签订D.卢沟桥事变15.新文化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所以,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核心主张是()A提倡白话文B.民主法制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16.被称为“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创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

动爆发C.中国共产党成立D.新中国的成立17.国民党方面编撰战史时感叹:“现匪军之所谓战斗员,苏区农民,儿占十分之七八,彼等皆被伪政府所欺骗利诱,即每人或分有田地,减惑于所谓“红军眷属优待条例',故在匪军中较为坚决可靠。”此感叹是因为A.土地革命的开

展B.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C.大生产运动的开展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18.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①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中国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④得到了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内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还有一部分人寄希望于外部

干涉,认为“只要坚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内,也有少数人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缺乏准确判断和精神准备。为此,毛泽东发表了()A.《论持久战》B.《论联合政府》C.《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0.《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1947年)指出: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允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等,由此可见()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B.美国

攫取在华特权C.抗战中美国侵略加剧D.官僚资本经济垄断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国家、氏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

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的——摘自李禹阶《华夏氏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二“盖岭北、辽阳与甘肃、由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史•地理志》材料三清政府在1684年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在蒙

古族地区设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在西藏地区册封当地佛教领袖达赖和班禅,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

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2)根据

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和元朝对东北边疆的治理措施,并简析元朝对边疆统治的成功之处。(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政府治理边疆的经验,并简述清朝在国家疆域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22.经济关系的变动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图二废井田开阡陌(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2)模仿下面的示例,简介两税法。示例:

租庸调制唐初实行的赋税制度。规定凡是均田人户,均按丁承担定额的租调,并负担一定的徭役。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租庸调制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两税法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

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觳我蒸

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材料二“群众”一词在1919年以前使用很少;1925年“群众”的使用次数达到最高峰,如“工农群众”、“劳动群众”等。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群众》周刊,创

刊初期就发表了周恩来的《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目前抗战形势与坚持长期抗战的任务》《怎样进行持久抗战》等文章,扩大了周刊的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2)材料一中,《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19-1925年的哪些历史事件促使“群众”一词日益流行?《群众》的创办有怎样的重大影响?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