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2)页,1.30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08937d622aca331de87bcdbd95240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上)高25届第2次月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城市热岛强度同时也受日周期海陆
风的影响。图示意我国某滨海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从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可知()A.一天中最大风速出现在4时至6时B.12时以后城市热岛效应持续增强C.午后热岛强
度最低,风向发生转变D.16时至次日6时的风速持续增大2.该城市发生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较大。关于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全天热岛强度较高,城区家庭取暖耗能多B.全天热岛强度较高,郊区的积雪反射率低C.夜晚热岛强度增长较多,郊区留存的积雪少D.白天热岛强度增长较少,城区太阳辐射更
强【答案】1.A2.A【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则风力越大。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可知,4时至6时热岛强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故一天中最大风速出现在4时至6
时,A正确;12时以后城市热岛强度先下降后升高,B错误;风向发生转变应该发生在热岛强度转变后,午后热岛强度较弱,风向不易发生转变,C错误;16时至次日6时热岛强度先增加,之后热岛强度变化不大,故风力没有持续增大,D错误。故选A。【【2题详解】降雪后温度降低
,取暖需求增大,城区人口比郊区更密集,家庭取暖耗能多,全天热岛强度较高,A正确;郊区积雪比城区融化的慢,积雪反射率较高,B错误;郊区温度低于城区,积雪留存时间长,留存的积雪多,C错误;降雪后天气转晴,城区与郊区的太阳辐射强度差异不大,D
错误。故选A。【点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海陆风、山谷风的风向具有昼夜变化,城区与郊区之间的风向不具有昼夜变化,始终由郊区吹向城区。在2023年7月11
日至8月19日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期间某日19时30分左右,在哈尔滨(45°N,126°E)乘车的小明从后车窗看到太阳悬在街道尽头的地平线附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桑拿天”出现的可能原因是()①夏季多雨,空气湿度大②地表较湿,地面增温快③副高控制,下沉气流多④晴天较多,保温作用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三伏天”里包括的节气依次是()A.夏至小暑B.大暑立秋C.小暑大暑D.立秋处暑5.当日小明所在地的昼长及街道走向为()A.
15小时48分东北——西南B.15小时东南——西北C.15小时48分东南——西北D.15小时西南——东北【答案】3.A4.B5.C【解析】【3题详解】通过材料信息提取“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可推导出“三
伏天”出现的条件是,湿度大、温度高且无降水。呈现的现象是,温度高,湿度大且闷热难耐。夏季多雨,空气湿度大,体现了高湿的天气状况,①正确。地表较湿,地面增温并不一定快,②错误。在副高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多,为晴天高温的天气状况,③正确。晴天较多,保温作用并不强,④错。①③正确,所以选A。【
4题详解】通过材料给出7月11日至8月19日为期40天的“三伏天”,结合6月22日为夏至和半个月一个节气,及24节气顺序的相关基础知识储备可知,夏至开始于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小暑开始于每年的7月
7日或8日,大暑开始于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立秋开始于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可以推断,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5题详解】根据材料,该日19时30分左右小明从后车窗看到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当日小明所在地的昼长及街道走向可以通过时间和太阳所处方位确定,此时正值日落时分,此
期间为北半球夏季,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日落方向为西北,街道走向即为西北—东南。19时30分为北京时间(120°E),此地与哈尔滨(126°E),经度相差6°,时间相差24分钟,故日落时哈尔滨的地方时为19时54分左右,昼长=(19时54分-12)*2=15小时48分,C正确,ABD错误。
所以选C。【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尼泊尔境内某南北走向河谷季风期降水受局地环流影响明显,不同海拔地区降水日变化特征不同(如
图)。完成下面小题。6.与高海拔地区相比,该河谷低海拔地区季风期()A.降水量日变化大B.日降水总量小C.日降水有两个峰值D.白天降水较少7.该河谷高海拔地区15~18时降水形成的原因是()A.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B.冷暖
气团相遇C.谷风沿山坡爬升D.空气受热抬升【答案】6.A7.C【解析】【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与高海拔地区相比,该河谷低海拔地区季风期日最高降水量与最低降水量差值较大,降水量日变化大,A正确;低海拔地区日降水总量更
多,B错误;低海拔地区日降水有一个峰值,夜间降水多,高海拔地区日降水有两个峰值,下午和夜间降水多,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15-18时为下午,受谷地局地环流影响,此时盛行谷风,谷风自南向北沿山坡爬升,在较高海拔处产生降水,C正确;
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为山风盛行时产生的现象,一般为夜雨,与图示不符,A错误;无信息表明冷暖气团相遇,B错误;空气受热抬升为对流雨特点,一般发生在14时左右,D错误。故选C。【点睛】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
,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2021年4月15日,某天气系统经过河北省保定市,出现大风、弱降水等天气现象。下图示意该日保定市的风速、大气能见度、风向(以正北风为0°,按顺时针旋转依次为东风90°,以此类推)随时间变化。完成
下面小题。8.图示期间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地()A.能见度升高B.风向基本不变C.风速波动上升D.大气湿度升高9.与图示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能见度先降低,再升高后又降低,A错误;据图
可知,16-17点风速增大,能见度下降,说明该天气系统在16-17点过境,而过境后风向长期保持在270-360°之间,说明风向基本不变,B正确;风速先波动上升,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C错误;该天气系统过境后,保定市被单一的冷气团
控制,天气转晴,该冷气团来自西北内陆,性质干燥,因此保定市的大气湿度不会升高,D错误。故选B。【9题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可知,该天气系统应该是冷锋,冷锋一般出现在锋面气旋的左侧低压槽中,而根据等压线a<b<c的特征来看,
②④为高压脊,B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冷锋过境前,保定市的风向为西南风,风速较小,天气系统过境后,保定市风向为西北风,风速变大。根据①图等压线判断可知,低压槽中的冷锋锋前等压线密集,说明西南风较强,冷
锋锋后等压线稀疏,说明西北风较弱,不符合题意,A错误;③图中低压槽中的冷锋锋前等压线稀疏,说明西南风较弱,而冷锋锋后等压线密集,说明西北风较强,符合题意,故C正确。故选C。【点睛】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锋面出现在
低压槽中,高压脊不能形成锋面;低压槽的低纬度一侧被暖气团控制,高纬一侧被冷气团控制;锋面气旋中,偏左或偏西一侧为冷锋,偏右或偏东一侧为暖锋;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旋转方向一致;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与周围大型天气系统的气流方向密切相关。如图示意北京时间
2024年7月20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热带风暴未来的前进方向最可能是()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11.M点附近风向与风力最可能是()A.东北风4级B.西南风6级C.西北风8级D.东南风12级【答案】10.C11.C【解析】【
10题详解】根据图中热带气旋附近副热带高压的气流方向主要为东南风,可推测热带风暴未来的前进方向最可能是西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根据等压线走向可判读M点此刻为西北风(斜穿等压线,向右偏),热带风暴外围等压线更稀疏的地区风力已经达到了6级,故M点风力应该在6
级以上,热带风暴的最大风力一般小于10级,C正确,ABD的错误。故选C。【点睛】热带风暴,飓风,台风都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国际上,热带气旋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风力8至9级(风速每秒17.2-24.4米)的是热带风暴;10
至11级(风速每秒24.5-32.6米)的是强热带风暴;12级及以上(风速每秒32.6米以上)的通称为台风或飓风。下图是某年4月21日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②地的天气特点是()A.低温少雨B.连绵阴雨C.风力较大D.晴空万里13.未来几天甲地可能()①气温上升②气温下降③气压先降后升④气压先升后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图示时刻,下列地点涌浪最高的是()A①B.②C.③
D.④【答案】12.D13.A14.C【解析】【12题详解】从图中可知,②地地处高压脊旁,受高压脊控制影响,多晴天,B错误,D正确;②地地处低纬,全年高温,A错误;②处等温线较为稀疏,所以风力较小,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甲地处在锋
面气旋系统中,根据其位置结合左冷右暖及北半球位置可以判断,甲地处在暖锋的锋前,未来几天将会受到暖气团影响,气温升高,在低压槽穿过甲地时,气压会降低,等低压槽过去后气压会有所上升,所以甲地气压先降后升,①③正确,②④
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①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属于风浪而非涌浪,A错误;②地上风向有岛屿阻挡,受陆地阻挡,②地难以有涌浪,B错误;③地处在台湾海峡,两侧有陆地阻挡,南北贯通形成狭管效应使风浪涌入,形成涌浪,C正确;④地处在高压中心,盛行下
沉气流,近地面向四周辐散,难以形成涌浪,D错误。故选C。【点睛】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也可以由风速、风向等风要素的突变导致原来风区内的风浪转变为涌浪。下图为某季节15km高度范围内平均纬
向风速分布图,正负代表不同纬向风向。完成下面小题。15.只考虑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此时最可能为()A.1月B.4月C.7月D.10月16.最接近该经线20°N不同高度风速、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5.A16.A【解析】【15题详解】图中30°N附近近地面与40°N
以北地区平均纬向风速均为正值且风速不小,结合该纬度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等基础知识可知,30°N附近近地面与40°N以北地区均吹西风,此时气压带风带偏南,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1月最有可能,故选A。【16题详解】选项中不同箭头代表不同高度的风向与风速。近地面20°N为东北信风,风向为东北
风,风速较上空小,②③错;5km高度和10km高度的高空,在高空的同一水平方向上,低纬度气压高,高纬度气压低,纬向风向转变为西南风且随高度升高不断右偏和加速,①正确,④错。故选A。【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
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二.综合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克拉——非洲西部加纳共和国首都,位于加纳共和国的东南部,濒临几内亚湾,是加纳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最大港口城市。阿克拉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
显著,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全年有明显的风向变化。如图示意加纳共和国及周边地区。(1)阿克拉全年风向有所不同,指出阿克拉1月和7月的盛行风向并分别说明其形成过程。(2)指出阿克拉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原因。(3)分析阿克拉年降水量较多的原因。【答案】(1
)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西南风。形成过程:1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阿克拉受东北信风控制;7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形成西南季风。(2)气温年较差小。原
因:阿克拉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终年高温;地处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3)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水汽丰富,降水较多;雨季时受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影响,多降水;季节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多降水天气;
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解析】【分析】本题以阿克拉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阿克拉位于几内亚湾北部,处于
北半球较低纬度。1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阿克拉受东北信风控制,盛行东北风;7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形成西南季风,因此阿克拉7月盛行西南风。【小问2详解】阿克拉位于6°N附近,纬度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都较多,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海洋比
热较大,增温和降温速度较慢,阿克拉位于几内亚湾北部,地处沿海,受海洋调节作用明显,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小。【小问3详解】阿克拉位于几内亚湾北部,地处沿海地区,海洋蒸发提供了大量水汽,降水较多;雨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
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形成西南季风,西南风从海洋方向吹来,挟带大量水汽,多降水;季节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天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增加了阿克拉的降水。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分布着最具代表性的早作石堰梯田,当地农民利用不同大小的砾石搭建底层基础,上覆土壤层进行耕作,土壤与基岩致密。每年春季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一
翻一耙(把块弄碎整平)”,秋季收获后“一翻不耙”。石堰梯田系统不仅维持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也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农产品,这种农业生产方法在当地已经延续了700多年,图1为涉县梯田区地形和石堰梯田垂直剖面图2。(1)描述涉县梯田区的气候特征。(2
)分析梯田从下到上分别布置大岩石、中岩石、小岩石和土壤层的目的。(3)说明春季时对梯田进行“一翻一耙”的原因。【答案】(1)特征:夏季高温多雨,以暴雨为主,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2)目的:该地区降水较少,以暴雨为主,
大岩石在下,小岩石在上,可以保证梯田地基抗强降水的冲击能力,使下部有充足的空隙可以存蓄洪水。(3)原因:春季翻地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强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该地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土壤缺水严重,耙地可以减少土壤水分散失,保持土壤水分。【解析】【分析】本题以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材料,涉及气
候特征、农业可发展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涉县位于河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以暴雨为主,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较大,且全年降水季节变化大,由于距海较远,全年降水总
量较少。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量较少,且多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大岩石在下,小岩石在上,岩石可以保证梯田地区抗冲击能力,下部多大岩石,空隙较大,使土壤下部地区有充足的空隙可以存蓄洪水。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春季时翻地可以使土壤变得
疏松,从而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该地地处华北,春季时雨季未到,该地区降水较少,同时由于升温较快,蒸发旺盛,导致土壤缺水严重,耙地可以切断土壤水分上、下层毛细管间的联系,有效地阻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
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
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右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1)结合图,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3)指出除大风外,莱芒湖畔局地出现冰冻现象所需的自然条件。【答案】(1)等压线较
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后下沉过程中,受重力影响加速;地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谷地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与风向平行,具有狭管效应;湖面摩擦力小,风速大。(2)气压北高南低,偏北风越过汝
拉山脉下沉增温,高空气团性质温暖;冷空气因密度大,堆积在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的谷底,下部气团性质较冷,上下气团形成逆温;莱芒湖的蒸发为下部气团提供水汽;大气稳定,晴天多,(夜晚)辐射散热强,下部气团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云;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难以对流,云系难以
向上发展,形成层状展开。(3)气温下降到0℃以下;天气晴朗;近地面相对湿度较大;具有逆温现象,对流较弱。【解析】【分析】本题以欧洲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莱芒湖畔局地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风的影响因素、云的成因、冰冻的自然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说明和阐释地
理现象成因的能力。【小问1详解】从图中来看,莱芒湖位于汝拉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之间,处于瑞士中部高原的南部地区,该地区谷地呈东北——西南走向,与该地盛行西南风风向大致平行,同时由于两山相夹,该地地形较窄,具有一定的狭管效应。从图中等压线形式来看,该湖泊附近的等压线相对较为密集,整体水平
气压梯度力相对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北部有明显的高压中心,东南部有明显的低压中心,较强的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后,在下沉的过程中受山地重力的影响,会对风力起到加速的作用。同时由于湖泊表面摩擦力相对较小,使得风速也相对较大。【小问2详解】材料提及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而逆温层的下方常有层云的出现
,层云是指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气压北部相对较高,南部相对较低,较强的偏北风在越过汝拉山脉后顺地势向下运动,而下沉气流会出现增温效应,使得高空气团的性质相对较为偏暖。冷空气密度相对较大,易堆积在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的谷地,导致
下部气团相对较冷,而上部气团相对较暖,上下部气团形成明显的逆温层,莱芒湖的蒸发又为其下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同时逆温现象会导致风力偏小、大气稳定,在夜晚时由于辐射散热相对较强,下部气团的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同时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对流运动相对较
弱,云层难以向上发展,最终呈现出层状向四周展开。【小问3详解】本题要求是冰冻现象所发生的自然条件。要想发生冰冻现象,首先气温应下降到0℃以下;同时天气晴朗,便于夜晚快速降温;而冰冻现象需要近地面水汽相对较为充足,故需要近地面相对湿度较大;
同时出现逆温现象会减弱对流发生,增强冰冻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