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练18.docx,共(3)页,57.32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fa35164b1082cd4d70eeed8e2b94aa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练18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21页1.下列关于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设定实验温度属于控制实验的自变量B.淀粉与淀粉酶应分别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C.可选用碘液或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淀粉的用
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答案:C解析: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属于实验的自变量,A正确;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应先调控温度,再将淀粉与淀粉酶两溶液混合,B正确;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加热,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不可用做对实验结果的检测,C错误;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2
.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实验组①②③④⑤底物+++++RNA组分++-+-蛋白质组分+-+-+低浓度Mg2++++-
-高浓度Mg2+---++产物+--+-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答案:C解析:实验①结果表
明在低浓度Mg2+条件下,酶P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实验③⑤的结果表明,不论在低浓度Mg2+还是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都无催化活性,B错误;实验④⑤的结果表明,在高浓度Mg2+条件下,酶P中的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而蛋白质组分没有催化活性,C正确,D错
误。3.以下关于探究酶促反应影响因素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有空白对照B.改变酶的浓度可通过改变酶与底物的接触几率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以蔗糖和蔗糖酶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可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D.探究
pH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实验中将酶与底物混合后迅速置于相应pH缓冲溶液中处理答案:B解析: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没有空白对照,每组互为对照,A错误;酶的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接触的几率越大,酶的浓度可通过改变酶与底物的接触几率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正确;斐林试
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的自变量,故不宜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C错误;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调节pH,再让底物与酶结合,D错误。4.[2024·浙江1月]红豆杉细胞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能催化苯丙氨酸生成桂皮酸,进而促进紫杉醇的
合成。低温条件下提取PAL酶液,测定PAL的活性,测定过程如表。步骤处理试管1试管2①苯丙氨酸1.0mL1.0mL②HCl溶液(6mol/L)—0.2mL③PAL酶液1.0mL1.0mL④试管1加0.2m
LH2O。2支试管置于30℃水浴1小时⑤HCl溶液(6mol/L)0.2mL—⑥试管2加0.2mLH2O。测定2支试管中的产物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提取以避免PAL失活B.30℃水浴1小时使苯丙氨酸完全消耗C.④加H2O补齐反应体
系体积D.⑤加入HCl溶液是为了终止酶促反应答案:B解析:温度过高会使酶失活,因此本实验应在低温条件下对PAL进行提取,以避免PAL失活,A正确;因为试管2在步骤②中加入了HCl溶液,PAL已经变性失活,故试管②底物苯丙氨酸不会被PAL催化消耗,B错误;④加0.2mLH2O,
补齐了步骤②试管1中没有加入的液体(0.2mLHCl溶液)的体积,故C正确;pH过低或过高酶均会失活,故步骤⑤加入HCl溶液是为了终止酶促反应,D正确。5.某校学习小组要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①将某种玉米籽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②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③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籽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④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物质忽略不计):(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
林试剂,水浴一段时间,观察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以上实验的
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籽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A和CC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E100℃条件下酶失活(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3)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
指标确定最适温度解析:发芽的玉米籽粒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颜色深浅可判断酶活性的高低;在20℃、40℃和100℃三个温度条件下,40℃是酶的较适宜温度;若要探究使淀粉酶水解的最适温度,
需在20℃和100℃之间多设置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