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生物

PDF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2.294 MB
  • 2024-1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生物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生物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生物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生物.pdf,共(14)页,2.29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ad876626c78d5b02e0e36b0db6c5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禹州高中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和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C.病毒和寄生性细菌

增殖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均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D.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2.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N和Mg缺乏都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

产生影响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生与Fe的供给不足无关C.P是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核酸、ATP)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K+、Na+参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Ca2+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无关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

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过程有关,与能量转化过程无关B.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其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C.煮沸消毒的主要原理是高温可引起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D.同一个体

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下列有关细胞膜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从人的红细胞中抽提

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其细胞表面积的2倍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了所有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假说D.同位素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5.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

密的联系。如图为溶酶体的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的A.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图示e含有4层生物膜,将与溶酶体融合形成fC.f的形成反映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性D.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

它来源于高尔基体6.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由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乙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B.图甲、乙所示蛋白还可参与主动运输过程C.通道蛋白在起转运作用时,不需要与被转运物质结合D.水分子既可以通过图乙方式运输,也可以通

过自由扩散运输,但前者速率更快7.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中的蛋白酶对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进行分解,使肉类制品口感鲜嫩。某小组在37℃下探究pH对嫩肉粉中蛋白酶M和蛋白酶N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35791

1蛋白酶M0.71.01.11.00.6蛋白酶N0.51.00.50.20.1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相对活性B.在pH为7时,蛋白酶M的活性更高,可为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化能C.该实验中应用两支试管,加底物和蛋白酶后逐渐将pH由3调到11D.若将pH从

11下降到5,蛋白酶N的活性可能不变8.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的某一环节。研究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时,H﹢顺浓度经ATP合酶转移时驱动ATP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ATP合酶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C.图中的NADH都

来源于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的分解D.若线粒体内膜结构遭到破坏,ATP的合成效率会降低9.某研究小组利用特定的实验装置来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根据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5℃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相等B.25℃和3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量基本相等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若继续升高温度,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量将不再增加的10.如图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一细胞的细胞周期不是恒定不变的B.处于A→B时的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B→A时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A→B时细胞的2倍D.处于B→A时的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11.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测得的某株紫苏

一天中CO2固定速率和CO2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7:00时,紫苏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曲线b在10:00-12:00之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此时气孔导度减小,CO2供应减少,光合速率减慢C.18:00时会发生N

ADPH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的移动D.与7:00相比,12:00时C3的合成速率较快12.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发生于精巢或卵巢中,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细

胞②③④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且均含有同源染色体C.细胞②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由细胞①可知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13.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内的黑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B.分化的细胞中mRNA的

种类改变,DNA的种类不变C.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1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可用叶肉细胞代替洋葱表皮细胞B.还

原糖鉴定时,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D.摩尔根在证实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15.某两性植物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A/a)控制。某学校生物小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一株对其遗传方式进行探究。第1组:绿茎×紫茎→绿茎∶紫茎=1∶1第2组:紫茎×紫茎→紫茎第3组:绿茎×绿茎→?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第1组杂交实验无法判断显隐性B.第3组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绿茎∶紫茎=3∶1C.该绿茎植株

连续自交3代,子代绿茎植株中纯合子占7/16D.该绿茎和紫茎植株随机传粉3代,子代植株中绿茎纯合子占1/1616.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科研团队历时六年科研攻关,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技术路径如下图所示,图中①

~⑥表示相关过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该系统与叶肉细胞相比,不进行细胞呼吸消耗糖类,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B.该过程④⑤⑥类似于固定二氧化碳产生糖类的过程C.该过程实现了“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D.该过程能更大幅度地缓解

粮食短缺,同时能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17.线粒体内膜上存在着一种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蛋白,通道活性随ATP浓度升高而被显著抑制。体外重建实验中,若该蛋白含量高,线粒体会发生肿胀;若该蛋白含量低,则线粒体基质紧缩,嵴内腔变大。据此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蛋白的功能受到线粒体内ATP含

量的影响B.该蛋白帮助钾离子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跨膜运输C.钾离子的跨膜运输可能会影响线粒体的功能D.该蛋白功能减弱后,很可能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8.细胞内部与外部通过细胞膜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

相对稳定。当细胞内部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会触发细胞分裂、凋亡过程,其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细胞内部环境,范围0~1,0为最差,1为最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细胞分裂的进行,细胞内部环境的恶化程度增大B.细胞分裂、凋亡是内部环境恶化程度决定的被动过程C.

若某细胞发生突变,使B点右移、A点左移则该细胞可能变成癌细胞D.若细胞内部环境经常处于略低于B的状态,则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1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20.为探究何种

色膜有利于棉花叶的光合作用,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光环境下的光照强度,然后将长势一致的棉花植株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通过不同遮光处理一周后,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处理光照强度(μmol/m2·

s)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作用(mg·g-1)无遮光处理(A组)1292.740.925.4红色透光膜(B组)410.340.010.7蓝色透光膜(C组)409.939.613.2黄色透光膜(D组)930.74

2.121.2A.导致四组棉花叶片净光合作用不同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光的波长B.将处理后的D组棉花再分别置于不同遮光环境中,黄色透光膜下的棉花叶光合速率最高C.将处理后的四组棉花同时置于红色透光膜下,叶绿体中生成NADPH最多的是D组D.雾霾天

气下,选择黄色人工光源进行补光比红光和蓝光更适合棉花的生长2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发现玉米植株的叶片类型既有宽叶又有窄叶,让纯合的宽叶玉米与纯合的窄叶玉米杂交得到的F1均为宽叶,F1自交得到的F2中宽叶与窄叶之比为3∶1。

该兴趣小组模拟豌豆的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这一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让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的杂交后代F1,进行测交实验,并统计实验结果,属于实验验证过程B.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F1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测交后

代会出现1∶1的性状比例,属于演绎推理过程C.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提出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是对其实验现象的解释D.让纯合的宽叶植株与纯合的窄叶植株杂交,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宽叶为显性性状的观点,这属于提出问题22.为研究高光照强度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

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II、III、IV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光照强度导致了该植物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B.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高光照强度C.色素III、IV吸收光谱的吸收峰

波长有差异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23.如图①~④是某一哺乳动物(体细胞核DNA数为2n,染色体数为2n)体内部分细胞分裂图胞在不同时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④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可以是精细胞

,也可以是极体B.②③两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⑤中BC段C.⑤只能表示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比值的变化过程D.①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D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24.图1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控制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用D/d表示。对部分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

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出现杂交带,“一”表示未出现杂交带。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者人数相当B.若III8检测结果出现两条杂交带

,则其为女性携带者C.I4、II6和III7基因型相同,I1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D.若III7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25.下图1是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中DNA、染色单体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图2为某高等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相

对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B.若图2纵坐标表示染色体/DNA的比值,则图1所示②时期处于图2中cd段C.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染色体含量的相对值,则图2的ab段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D.若图2纵坐标表示细胞中DNA

含量的相对值,则处于cd段的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26.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③)。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酶,由RNA和蛋白

质组成。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在两个着丝粒之间的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上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⑤后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DdC.图⑤后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相同D.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端粒

酶可以通过转录修复缩短的部位27.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丙、丁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高茎中,纯合子占1/4C.甲、乙

、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28.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获得F1,

F1自交得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1产生的雄配子总数与雌配子总数相等,是F2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C.从F2的绿色圆粒植株中任取两株,这两株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4/9

D.若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圆粒植株混合种植,后代出现绿色皱粒的概率为1/8129.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或ZW,依据鸡的羽毛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鸡和雄鸡,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相关基因

位于Z染色体上。利用纯合的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F1)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量相等,反交子代(F1)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雄鸡与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ZAW、ZaZaB.正交子代相互交配,F2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为1:1C.反交

子代中芦花鸡相互交配,F2中出现非芦花鸡的概率为1/4D.正反交的结果中,鸡的ZZ型与果蝇的XX型表现的性别不同30.果蝇的性别是由早期胚胎的性指数所决定的,即X染色体的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的比例(X∶A)。在一只二倍体果蝇中,若X∶A=1∶2=0.5,则这只果蝇发育成为

雄性;若X∶A=2∶2=1,则这只果蝇发育成为雌性。红眼果蝇(♀,XRXr)与白眼果蝇(♂,XrY)交配,子代中有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RXrY的果蝇甲。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果蝇甲表现为红眼雌性,其性指数等于1B.果蝇甲的异常染色体组成可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若亲本雄果蝇减数分裂II异常,则可能产生果蝇甲D.若亲本雌果蝇减数分裂I异常,则可能产生果蝇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31.图1代表细胞进行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

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1所示的细胞膜结构,_____(填“P”或“Q”)侧为细胞外。(2)在小肠腔面,细胞膜上的蛋白S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蛋白S

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上皮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之进入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图1中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3)小肠基膜上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据图2推测,Na

+-K+泵的两种功能分别是________。(4)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

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载体蛋白由相关基因控制合成)。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敲除了SGLTI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乙(敲除了GLUT2载体蛋白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

、丙(正常的小肠上皮细胞),三组其他生理状况均相同。第二步:将甲、乙、丙三组细胞分别置于______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培养适宜时间。第三步:检测三组培养液的______。实验结果:若________

,则验证了上述研究结果。32.土壤盐化是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盐化土壤中,大量Na﹢会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为探究高盐土壤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组别处理叶绿素含量(mg·g﹣1)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

度(mmol·m﹣2·s﹣1)叶肉细胞淀粉含量(mg·g﹣1)甲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蒸馏水2.60721.890.59895.2乙含高浓度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蒸馏水2.07111.230.1

28110.1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分离绿叶中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_____,原因是_____。(2)实验结果表明,高盐环境会使花生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之一是叶绿素含量下降,这种变化将导致花生对_____(“红光”或“蓝紫光”)的吸收能

力下降的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盐胁迫可导致叶绿体中类囊体数量减少,形态膨胀弯曲等,这些结构变化可通过_____(仪器)观察鉴定。(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盐胁迫导致花生光合速率降低除以上原因外,还与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

2量减少以及_____有关。(4)有关研究表明,叶片喷施含Ca2﹢的溶液可以缓解高盐对花生的胁迫,为验证这一结论,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应增加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的处理分别是_____、_____。33.下图中A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B~F是A的各分裂期图。请

分析回答:(1)以上A~F细胞有可能同在该动物的_____________(器官)中观察到。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的细胞是___________。(2)B细胞处于___________期,含有_______对同源染

色体;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3)理论上这种动物可产生___________种卵细胞。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4)A在形成图中卵细胞的同时,还伴随形成三个极体,请画出它们的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

__34.某昆虫的长翅和残翅、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其中亲本均为纯合子。请分析回答问题:亲本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雌:长翅刚毛:残翅刚毛=3∶1实验一长翅刚毛(雌)×残翅截毛(雄)长翅刚毛(雌)∶长翅刚毛(雄)=1∶1雄∶长翅刚毛∶残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截毛=3∶1∶3∶1实验二长翅刚毛(雄)×残翅截毛(雌)长翅刚毛(雌):长

翅截毛(雄)=1∶1雌、雄∶长翅刚毛∶残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截毛=3∶1∶3∶1(1)若实验一为正交,则实验二为____。由此可以判断长翅和残翅是由____上的基因控制的,截毛的遗传方式是____。(2)实验一F2中长翅刚毛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种,实验二F2

中长翅刚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若让实验一F2中的长翅刚毛雌个体和实验二F2中的长翅刚毛雄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为长翅刚毛的概率是____。(3)为进一步验证两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实验一

F1雄个体与另一雌个体进行测交,请写出测交组合的基因型____。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