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14)页,317.54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0a0c2c3cec2706f2271001ca5b17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处处留心皆知识,生活中的下列事实,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酒香不怕巷子深C.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D.食醋洗掉水垢【答案】B【解析】【详解】A.食物腐败是食物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变质,涉及化学变化,故A不
选;B.酒香不怕巷子深,酒精具有挥发性,不涉及化学变化,故B选;C.铝表面形成致密的薄膜,生成新物质氧化铝,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选;D.食醋洗掉水垢是乙酸与碳酸钙反应,涉及到化学变化,故D不选;故选B。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Na2O2、Fe3O4、CuO均为碱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甲烷均为电解质D.盐酸、浓硫酸、氨水均为混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Na2O2、Fe3O4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氯化铁溶液不
属于胶体,故B错误;C.甲烷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浓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都为混合物,故D正确。答案选D。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ΔCaO+CO2↑B.Fe2O3+3COΔ2Fe+3CO2C.CaO+H2
O=Ca(OH)2D.Na2O+2HCl=2NaCl+H2O【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中存在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不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详解】A.CaCO3ΔCaO+CO2↑中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Fe2O
3+3COΔ2Fe+3CO2,Fe、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C.反应CaO+H2O=Ca(OH)2中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Na2O+2HCl=2NaCl+H2O中各
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4.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l-、Ca2+、23CO−B.Na+、Mg2+、24SO−、OH-C.K+、Na+、OH-、Cl-D.Cu2+、Ba2+、Cl-、24SO−【答
案】C【解析】【详解】A.Ca2+与23CO−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Mg2+与OH-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K+、Na+、OH-、Cl-之间不发生
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D.Ba2+与24SO−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离子共存问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实质的理解能力,题型不难,需要注意的是,溶液题设中的限定
条件。如无色透明,则常见的有颜色的离子如Cu2+、Fe3+、Fe2+、4MnO−、227OCr−、24CrO−等不符合题意。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水中含有NA个H2O分子B.1g氢气含有NA个H2分子C.16g氧气中含有NA个氧分
子D.1mol铁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答案】D【解析】【详解】A.2mol水中含有2NA个H2O分子,故A错误;B.1g氢气含有0.5NA个H2分子,故B错误;C.16g氧气中含有0.5NA个氧分子,故C错误;D.Fe+2HCl=Fe
Cl2+H2↑,1mol铁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故D正确;故选D。6.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A.22NaONaOH→B.4CuOCuSO→C.2ClHClO→D.32Fe(OH)Fe(OH)→【答案】D【解析】【详解】A
.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A不选;B.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B不选;C.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不选;D.Fe(OH)3不能一步转化为Fe(OH)2,D选;答案选D。7.下列
物质体积为22.4L的是A.20℃时的18g水B.常温常压下的1mol氧气C.标准状况下含6.02×1023个原子的Cl2D.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20℃时的18g水,水的密度约为1g·mL-1,约为18mL,故A不选
;B.常温常压下的1mol氧气,体积大于22.4L,故B不选;C.标准状况下含6.02×1023个原子的Cl2是0.5mol,体积为11.2L,故C不选;D.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气体为1mol,体积为22.4L,故D选;故选D。
8.抗震救灾中常用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答案】B【解析】【详解】A.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
混合物;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是混合物,故A错误;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B正确;C.漂白液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C错误;D.因为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低成本较高,
工业上通常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故D错误;故选B。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酸性:H2SO4>HClO4B.原子半径:Na>MgC.热稳定性:HCl>HID.还原性:S2->Cl-【答案】A【解析】【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
强,则酸性:HClO4>H2SO4,A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则原子半径:Na>Mg,B正确;C.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热稳定性:HCl>HI,C正确;D.同周期从
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S2->Cl-,D正确;答案选A。10.关于氯水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氯水滴到红布条上,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C.氯水有刺激性气味,显酸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的的D.氯水放
置的时间越久,其中氧化性溶质的浓度越小【答案】B【解析】【详解】A.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成分为AgCl,故A正确;B.氯水滴到红布条上,布条褪色,说明潮湿的C
l2具有漂白性,即HClO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C.氯水有刺激性气味,显酸性,易得电子,是常用的氧化剂,故C正确;D.氯水放置的时间越久,次氯酸分解,氯气能挥发,其中氧化性溶质的浓度越小,故D正确;故选B。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
=2Fe2+B.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2H++CO2-3=CO2↑+H2O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D.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3++3OH-=Al(OH)3↓【答案】C【解析】【详
解】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故A错误;B.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HCO-3=CO2↑+H2O,故B错误;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Cl2+2OH-=Cl-+Cl
O-+H2O,故C正确;D.氯化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Al3++4OH-=AlO2-+2H2O,故D错误;故选C。1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操作要求的是A.Ⅰ可用于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B.Ⅱ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lC.
用Ⅲ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D.用Ⅳ中操作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气不纯加热易发生保证,应验纯后再点燃,A不符合操作要求;B.HCl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图中洗气装置可分离,B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能在容量瓶
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C不符合实验操作要求;D.生成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化,应隔绝空气,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选:B。13.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
+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C.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D.③中1mol还原剂反应,
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答案】B【解析】【详解】A.在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中没有单质参加,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在Cl2+
2KBr=2KCl+Br2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Br2,所以氧化性:Cl2>Br2;在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是KClO3,氧化产物是Cl2,则氧化性:KClO3>Cl2;在2KBrO3+Cl2=Br2+2KClO3中,氧化剂是KBrO3,氧化产物
是KClO3,所以氧化性:KBrO3>KClO3,故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的顺序是:KBrO3>KClO3>Cl2>Br2,B正确;C.在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中,K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每有6个HCl
参加反应,其中5个作还原剂,反应中转移5个电子,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C错误;D.在③2KBrO3+Cl2=Br2+2KClO3中,Cl2为还原剂,KBrO3为氧化剂,每有1mol还原剂Cl2发生反应,氧化剂KBrO3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D错
误;选B。14.下列实验过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将固体置于试管中加热,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B制备Fe(OH)3胶体将浓NaOH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C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然后收集D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
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分别将固体置于试管中加热,称量加热前后固体的质量可以鉴别二者,A不符合;B.Fe(OH)3胶体的实验过程为:在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B符合;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分
别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最后收集即得到干燥的氢气,C不符合;D.氯化铁具有氧化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可判断铁离子是否被还原,从而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D不符合;答案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题,共58分)15.化学在保证
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家里有:①水、②食盐、③苏打、④漂白粉。请回答与之有关的下列问题:(1)苏打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2)上述四种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___(填编号,下同),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
____。(3)若不慎将食盐洒落在火炉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将50mL0.3mol/L的苏打溶液,加水
稀释到3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mol/L。【答案】①.碳酸钠②.①③.③④.产生黄色火焰⑤.Ca(ClO)2⑥.222222Cl2Ca(OH)Ca(ClO)CaClH=2O+++⑦.0.1【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判断物质类别,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其水
溶液显碱性,可能是碱,也可能是盐,盐发生水解可以显碱性。稀释溶液过程中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进行计算稀释后的浓度。【详解】(1)碳酸钠的俗名是苏打和纯碱。故答案为:碳酸钠。(2)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判断不属于盐的
是:①,能使酚酞变红的是溶液显碱性的,答案是③,注意④除了具有碱性外还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行。(3)根据焰色反应判断,钠元素的焰色显黄色。(4)漂泊粉的有效成分即参与反应漂白物质的是:Ca(ClO)2,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2Cl
2Ca(OH)Ca(ClO)CaClH=2O+++。(5)根据稀释定律:稀释过程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浓)×V(浓)=c(稀)×V(稀),0.05L×0.3mol/L×2=0.3L×c(Na+),c(Na+)=0.1mol/L
。【点睛】注意稀释定律中的浓度对应的微粒要一致。且注意碳酸钠中钠离子与碳酸钠的关系。16.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
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化学学习研究。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E(1)A、B、C、D、E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2)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的化学式为_______。(4)元素C与E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5)化合物C2B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C2B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6)化合物A2B、A2D中热稳定性高的是_______(填化
学式),原因是_______。【答案】①.H②.第三周期VIA族③.HClO4④.⑤.离子键、共价键⑥.2222322NaO+2CO=2NaCO+O⑦.H2O⑧.O的非金属性更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更高【解析】【分析】由A、B、C、D、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五种元素分别为
H、O、Na、S、Cl,据此解答。【详解】(1)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五种元素中H只有一个电子层,原子半径最小,故答案为:H;(2)D为S,原子序数为16,处于周期
表中第三周期第V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VIA族;(3)E为Cl,最外层电子数为7,最高正价为+7价,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故答案为:HClO4;(4)C与E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5
)化合物C2B2为22NaO,由两个钠离子和一个过氧根离子组成,钠离子和过氧根之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内部存在共价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222322NaO+2CO=2NaCO+O,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2
222322NaO+2CO=2NaCO+O;(6)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故答案为:O;O的非金属性更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更高;17.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
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2)配制250mL0.92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_______mL。(3)配制时必需的
玻璃仪器有:_______(4)定容时,若加入的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5)下列操作对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什么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_______;②容量瓶用水洗净后未烘干:_______;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_
______。(6)在配置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准确称量并放入烧
杯中溶解。D.将准确量取的18.4mol·L-1的硫酸,注入已盛有30mL水的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E.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答案】(1)
18.4(2)12.5(3)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4)重新配制(5)①.偏低②.无影响③.偏高(6)BCD【解析】【分析】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分析需要的仪器;根据配
制操作要求和实验规范判断;先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ρωc=M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来计算,以此解题。【小问1详解】本题属于浓溶液的稀释,需先根据公式c=10001.8498%18.4ml/L98o=
;小问2详解】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要硫酸的体积为xmL,则250mL×10-3×0.92mol·L-1=x×10-3×18.4mol·L-1,解得,x=12.5mL;【小问3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
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5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和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小问4详解】若定容时不小心使液面超过
了刻度线,则无法补救,只能重新配制;【小问5详解】①造成溶质损失,制备溶液浓度偏低;②定容时还需要加入蒸馏水定容,故没有烘干,对最终结果无影响;③俯视刻度线,导致定容时加入的蒸馏水偏少,最终溶液浓度偏高;【小问6详解】A.容量瓶是带有塞子的容器,使
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故A正确;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配液润洗,否则导到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B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要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称量,故C错误;D.容量瓶必须在规定的温度下使用,不能用来稀释浓硫酸,操作不符
合规范,故D错误;E.摇匀的操作: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故E正确;故答案为:BCD。18.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
是___________。(3)实验开始后,I、II处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_______处。(填“I”或“II”)(4)装置A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6)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7)若在E中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其中ClO-和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与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答案】①.分液漏斗②.
检查装置气密性③.I④.2222ΔMnO+4HCl(浓)MnCl+Cl↑+2HO⑤.--22Cl+2Br=Br+2Cl⑥.吸收多余的氯气,避免污染环境⑦.9:5【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仪器特点和用途推知仪器
a名称是分液漏斗;(2)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应检查装置气密性;(3)潮湿的氯气中存在HClO有漂白性,通过无水CaCl2干燥后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所以I处的有色布条褪色;(4)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2222ΔMnO+4HCl(浓)MnC
l+Cl↑+2HO;(5)氯气通入D装置和KBr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2Cl+2Br=Br+2Cl−-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6)氯气有毒,要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避免污染环境;(7)Cl2与NaOH
溶液反应时,Cl2生成ClO-与3-ClO是氧化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ClO-与3-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可设ClO-为4mol,3-ClO为1mol,被氧化的Cl共为5mol,失去电子的总物
质的量为4mol×(1-0)+1mol×(5-0)=9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Cl2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9mol,则被还原的Cl的
物质的量为9mol,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mol:5mol=9:5。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