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元检测9.docx,共(8)页,661.05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a33438d8c0aac1b6603fab7ec1b02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单元检测9化学实验基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药品的储存方法错误的是()A.用钢瓶运输液氯B.大量固体钠保存在石蜡中C.实验室保存液溴时加入少量水D.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2.[
2024·湖北天门中学上学期期中]下列有关实验仪器(或装置)的使用正确的是()A.利用仪器①熔融纯碱B.利用仪器②量取35.00mL溴水C.利用装置③配制0.1500mol/L的NaOH溶液D.利用仪器④分离硝基苯和水3.下列
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装有固体的大试管应先来回移动加热,后在药品处加热B.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除去银镜C.配制混酸时,将浓硫酸沿内壁注入装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搅拌D.用标准AgN
O3溶液滴定海水,测定其中氯离子的浓度,需要棕色滴定管、锥形瓶4.某化学研究小组,用杂铜(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途径制取胆矾,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以下仪器用不到的是()5.[2024·山东滨州上学
期期中]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溴水应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试剂瓶中B.使用分液漏斗前,应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处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即可使用C.蒸发操作中,将蒸发皿放在
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垫上石棉网加热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6.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在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
长柄末端,进行加热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润湿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ANaCl(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BCaO(CaCO3)加水、过滤CFe(Zn)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DH2SO4(HNO3)加Ba(NO3)2溶液
、过滤8.某同学欲从苯与溴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溴苯和无水FeBr3。下列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中AgNO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B.反应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乙装置分离有机层和水层
,可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现象C.用装置丙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干,再灼烧制得无水FeBr3D.将经水洗、碱洗、水洗后的粗溴苯蒸馏后可以得到纯溴苯9.下列关于装置图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装置可吸收NH3制氨水B.乙装置不需添加其他
仪器就能检验其气密性C.丙装置中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草酸溶液,溶液的紫红色逐渐褪去D.丁装置收集并吸收多余的HCl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棕黄色待测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待测液变为蓝色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3+B将一定量的
SO3加入水玻璃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非金属性:S>Si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出现蛋白质发生了变性D将一长期放置的铝片插入Cu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无变化铝不能置换出铜11.环己醇被高锰酸钾“氧化”发生的主要反应为,(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为MnO
2)实验过程:在四口烧瓶装好药品,打开电动搅拌,加热,滴加环己醇,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过程应采用热水浴加热B.装置中用到的球形冷凝管也可以用于蒸馏分离实验C.滴加环己醇时不需要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端活塞D.在滤纸上点1滴反
应后混合物,未出现紫红色,则反应已经完成12.MnSO4·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Ⅰ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CaSO3B.装置Ⅱ中“
多孔球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C.装置Ⅲ中NaOH溶液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代替D.由MnSO4·H2O溶液得到MnSO4·H2O的操作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13.研究甲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固体产物(固体A),实验如图。已知:Cu2O、CuO均能溶于浓氨水,分别产生Cu(NH3)+2
(无色)、Cu(NH3)2+4(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与新制Cu(OH)2反应时,Cu(OH)2被还原B.②→③无色溶液变蓝,说明固体A中存在Cu2OC.④→⑤出现蓝色溶液的原因是2Cu+O2
+8NH3·H2O===2Cu(NH3)2+4+4OH-+6H2OD.将试管①替换为,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蓝,也能确认固体A的成分14.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的作用。实验室从橙皮中提取橙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蒸气发生装置中安装安全管的目的是防止压强过大B.萃取分液时,二氯甲烷需从下口放出C.步骤1中加入无水Na2SO4的作用是除去水分D.二氯甲烷的沸点比柠檬烯的沸点高15.铁黄(FeOOH)是一类重要的颜
料。以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CuO、SiO2等)为原料生产铁黄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磁选”的目的是富集铁B.“浸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沉铁”时氨水浓度越大,产品的纯度越高D.“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4FeCO3+O2+2H2O===4FeOOH+4C
O2[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9分)SnCl4是无色液体,沸点114.1℃,遇潮湿空气水解而生成SnO2和氯化氢。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备无水SnCl4:回答下列问题:(1)本试验中检查制气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中用浓盐酸的原因是①增强MnO2的氧化性,②增强Cl-的还原性,在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有氯气产生,证明①正确的,在反应后固液的混合物中加入有氯气产生,证明②正确
的。(3)实验过程中若发现B、C装置少量漏气,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中
可装的试剂可以是。a.CaCl2b.CaOc.浓硫酸d.CuSO4(6)制备反应停止熄灭酒精灯后,将G中导管移出溶液并使导管口靠近液面,装置冷却,之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洗仪器,摆放整齐,擦干净桌面。17.(10分)钴的某些化合物与铁的化合物性质相似,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钴的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Ⅰ.探究草酸钴
晶体的热分解产物(1)为探究草酸钴晶体的热分解产物,按气体流动方向,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2)能验证分解产物中有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取3.66gCoC2O4·2H2O于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至恒重,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g,球形干燥管增重0.88g。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探究Co(OH)2的还原性及Co(OH)3的氧化性。取A装置所得固体溶解于稀H2SO4中得到粉
红色溶液,备用。已知试剂颜色:CoSO4溶液(粉红色)、Co(OH)2(粉红色)、Co(OH)3(棕褐色)。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分析实验1取少许粉红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生成粉红色沉淀,并将该沉淀分成两份实验2取一份实
验1中所得的粉红色沉淀,加入3%的H2O2溶液,粉红色沉淀立即变为棕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实验3向实验2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浓盐酸,固体逐渐溶解,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实验4取另一份实验1中
所得的粉红色沉淀滴加浓盐酸,粉红色沉淀溶解,未见气体生成酸性条件下,Cl2、Co(OH)2、Co(OH)3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18.(12分)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的催化剂,178℃时升华,极易潮解。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下列不同实验方案制取无水氯化铝。[实验1]利用置换反应2Al+
6HCl(g)=====△2AlCl3+3H2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实验装置如下:(1)若a、b、B三装置中的试剂均为酸的浓溶液。为了均匀、缓慢产生HCl气体,将a中液体逐滴加入b中。则a、b、B三个装置中的试剂依次为、、。(2)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D装置的曲颈瓶中
加入铝箔,连接好装置,接下来有关K1、K2的操作是,然后加热D装置。(3)F中干燥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实验2]仍采用上述装置,将D中固体改用氯化铝晶体(AlCl3·6H2O)来制备无水氯化铝。(4)此实验仍需通入HCl气体的原因是。(5)通过实验发现得到
的物质是碱式氯化铝[化学式为Al2(OH)nCl(6-n)],测定实验所得产物氯元素的含量,从而确定产物中羟基(—OH)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ⅰ.称取m1g产品置于烧杯中,充分溶解;ⅱ.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ⅲ.洗涤沉
淀,干燥至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m2g。①若步骤ⅲ的操作中未洗涤、干燥沉淀,将导致测得的羟基(—OH)含量(填“偏高”“偏低”或“不变”)②若测得m1=9.65,m2=14.35,则所得产品Al2(OH)
nCl(6-n)中n值为。19.(12分)某学习小组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设计实验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Mr(Cu)(近似值)。甲同学模拟合成氨工业制备氨气,反应前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m(CuO),反应
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Mr(Cu)。装置图如下:已知:实验室用亚硝酸盐、铵盐的混合浓溶液共热制备N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NO2+NH4Cl=====△N2↑+NaCl+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
C装置应选用(填“Ⅰ”“Ⅱ”或“Ⅲ”)。制备氢气时,若在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铜固体,反应速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装置B的作用是:①干燥氢气和氮气;②使气体混合均匀;③。(3)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干燥管F中盛放的干燥剂为(填字母代号)。A.碱石灰B.无水CuSO4C.五氧化二磷D.无水CaCl2(5)乙同学经过思考认为上述装置操作麻烦,并对原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前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C)称重,记为m1g;将氧化铜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C称重,记为m2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①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j、d、g、a、b、(填字母代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
至C恒重,记为m3g。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d.打开K1和K2;e.称量装置C的质量;f.冷却至室温;g.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装置中充满NH3;h.关闭分液漏斗活塞;j.检验装置气
密性②根据实验记录,计算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Mr(Cu)=(列式表示)。③在本实验中,若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使测定结果Mr(Cu)(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0.(12分)某小组探究FeCl3溶液和NaHSO3溶液的反应(1)配制溶液①配制100mL0.10mol·
L-1的FeCl3溶液A,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②配制100mL0.10mol·L-1NaHSO3溶液B,测得溶液B的pH为4.5。分析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填写下表
。资料:Ka1(H2SO3)=1.4×10-2,Ka2(H2SO3)=6.0×10-8离子方程式平衡常数值HSO-3电离平衡HSO-3⇌H++SO2-3HSO-3水解平衡结论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所以NaHSO3溶液显酸性(2)实验探究①各取50mLA、B两种溶液在烧杯
中混合,观察到无沉淀和气泡产生,所得混合溶液C为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有丁达尔效应。上述现象说明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反应1)。②小组同学认为还有可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反应2)。并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证明发生了反应2。a.取少量溶液C,向其中加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S
O2-4。b.取少量溶液C,向其中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证明有Fe2+。分析以上两种方法中a法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溶液C放置,溶液颜色越来越浅,30分钟后颜色几乎消失。(3)得出结论:ⅰ.反应1和反应2同时共存,存在竞争。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