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84.542 KB
  • 2024-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8)页,184.542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7e7f4b37e6e652434bcf84f1077291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学年第一学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政治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

,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发布河南省八里桥遗址考

古项目最新进展。考古发掘表明,八里桥遗址功能区划完备,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嵌片、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彰显出八里桥遗址较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地位,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关于该聚落所在时期生产关系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工具在这

一时期广泛使用②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③为了维护统治奴隶主建立了奴隶制国家④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八里桥遗址功能区划完备,出土有玉器、卜骨等高等级遗物,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

处于奴隶社会时期。①:该选项表明的是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情况,而非生产关系的特点,①不符合题意。②④: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的产生,③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21世纪资本主义最突出的新变化之一,就是数字资本主义异军突起。近40年来,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经数次高峰和低谷,早已深刻地渗入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和衰退的过程中,成为资本主义不断缓解危机却又无法摆脱危机的历史见证。这说明()A.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

主义所取代B.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无法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ACD: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之间的矛盾,也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ACD不符合题意。B: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早已深刻地渗入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和衰退的过程中,成为资本主义不断缓解危机却又无法摆脱危机的历史见证,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

痼疾,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①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②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③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

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④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共产党宣言》阐明依靠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进行社会变革,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①排除。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理想是建立一种

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即“实业制度”,②正确。③: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排除。④:1824年,欧文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

村实验,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实践,④正确。故本题选C。198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据此,请同学们回答下列小题。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这是因为()①《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共产党宣言》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

观④《共产党宣言》科学洞见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这一论断()①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立场②分析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③揭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途径和手段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4.D5.A【解析】【4题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①错误。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错误。③④: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是因为《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洞见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5题详解】①③: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

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彰显了共产党人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立场,揭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途径和手段,①③正确。②④:材料强调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建立

无产阶级政权的途径手段,不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④排除。故本题选A。6.某校开展“踔厉奋发踏红途,笃行不怠向未来”红色研学主题教育活动(路线图如下),其意义在于

()①了解先辈们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故事,汲取前行力量②领略中华民族自此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感悟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领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主心骨,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

】【详解】①④:在红色研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可以了解先辈们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故事,领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主心骨,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汲取前行力量,①④符合题意。②:红色研学主题教育活动反映的是先辈们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故事,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二者时期不符,②不选。③: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排除。故本题选B。7.毛泽东指出“虽然按其社会性质,基本

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然而这种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目的的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扫清更广大的道路

。”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①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②所属范畴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③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迥异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

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知只是完成了第一步,①错误。②: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正确。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③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④正确。故本题选C。8.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

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B.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C.实现了社会

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AC: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C不符合题意。B: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

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B排除。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方向,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素材中,可以作为佐证的是()①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建筑、交通

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民生活持续改善④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②④正确。①:“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党的八大指出的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不是成就,①排除。③:2020年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不是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③排除。故本题选D。10.2024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沧桑巨变,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对应正确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启B.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

区——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C.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改革开放开始向纵深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明显提高【答案】A【解

析】【详解】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启,A正确。B: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

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B错误。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C错误。D: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

开始向纵深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明显提高。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D错误。故本题选A。1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驶入快车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③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④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完成了”说法错误,②排除。④:毛泽东思想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但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中国人民久久为功的磨

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以上成就的取得,说明()①高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③科技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引领当代中国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故①错误。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中国人民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

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故②正确。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故③错误。④: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神

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以上成就的取得,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1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条主线,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点领域

和主攻方向。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①发挥主体地位,积极投身社会建设②关注时代课题,回应民众呼声和期待③把中心任务转移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上④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①错

误。②:这次全会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化改革,说明中国共产党关注时代课题,回应民众呼声和期待,②正确。③: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错误。④: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时代问题,继续深化改革,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C。14.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要小康”到“要健康”等,既有“物质富足”,也有“精神富有”。这告诉我们()①“美好生活”具有历史性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历程②“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③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实

现了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说明“美好生

活”是变化发展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具有历史性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历程,①正确。②: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要小康”到“要健康”等,既有“物质富足”,也有“精神富有”,“美好生活”的发展质量更高、更加全面,表明“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②正确

。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而不是实现了,③错误。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15.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下列关于党的建设说法正确的有()①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

走在时代前列②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成为人民的主心骨③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党成为领导核心④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办好中国的事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

办好中国的事情,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①④符合题意。②: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确保党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成为”用法不当,②排除。③: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用法不当,③排除。故本题选B。16.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到“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出

口,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推广到全球疫苗合作的积极推进……中国成就举世瞩目,早已不同初建时的一穷二白。这些成就表明()①中国人民善于创新,用伟大的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②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③我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④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与世界各国的梦想息息相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中国人民善于创新,用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

命,①错误。②③:中国成就举世瞩目,早已不同初建时的一穷二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②③正确。④: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④错误。故本题选C。17.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下理解错误的是()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路线图”和“方法论”②“十四个坚持”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③“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成就和经验④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①:“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①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②:“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四梁八柱”,②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③:“十三个方面成就”彰显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变革,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成就和经验,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18.某班学生围绕“阶级社会的演进”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①甲同学: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②乙同学: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③丙同学: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丁同学: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

【解析】【详解】①: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属于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不属于阶级社会,①排除。②: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属于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属于阶级社会,②符合题意。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③错误。④: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属于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属于阶级社会,④正确。故本题选D。19.《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危机是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B.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C.经济危机是导致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D.经济危机会造成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所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A错误。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所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B错误。C: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C错误。D: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

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说明经济危机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破坏,D正确。故本题选D。20.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

注入强劲动力。”这说明()①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改革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④改革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材

料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①正确。②: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国现在并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错误。③:材料是通过改革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不是强调改革开放结果,③排除。④: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

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说明改革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④正确。故本题选B。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

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以上重要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④源自

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正确。②:材料未涉

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②排除。③: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③正确。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

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错误。故本题选B。22.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普遍面临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

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的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这印证了()①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②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

实现现代化提供具体路径③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④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

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这印证了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而不是提

供具体路径,②错误。④: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④错误。故本题选A。2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何以可能()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③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性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性互动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具有指导意义,①正确。②: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②

错误。③: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两个结合”,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主动性,③正确。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性互动属于重复题干,而不是原因,④排除。故本题选A。24.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直面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出现的系列矛盾和问题的理论产物,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实践观也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

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②建立在对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科学分析之上③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方法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直面问题的思想品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本题强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没有涉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①不合题意。②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直面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出现的系列矛盾和问题的理论产物,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实践观也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这

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在对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科学分析之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直面问题的思想品格,②④符合题意。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

南,不是提供具体的方法,③错误。故本题选D。非选择题部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某校高一学生围绕“五年规划”和“

一带一路”整理出如下材料:材料一“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内根本扭转了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混乱局面,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和毛泽东关于优

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一五”计划明确了基本任务,并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材料二“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融合中中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

空间的拓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发动机,成为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加速器。材料三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面对这一形势,我们除了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更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之制”新优势,不断开启“

中国之治”新境界,从而更好发挥中国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破译我国“一五”计划的成功密码。(2)结合材料二,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的合理性?(3)结合材料三,运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的认识?【答案】(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稳定的国内环境。②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主心骨作用,使“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③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一五”计划的完成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2)①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任意两点即给分)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中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②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积极推动构建

“一带一路”,顺应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利于推动沿线国家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3)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之制”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之治”是指通

过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能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

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只要我们继续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十四五”规划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

展和完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可以转换为原因类主观题,需要调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国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内根本扭转了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混乱局面→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稳定的国内环境。有效信息②: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和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一五”计划明确了基本任务→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主心骨作用。有效信息③:并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

→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一五”计划的完成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可以转换为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的原因以及意义,需要调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融合中中国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

置和市场空间的拓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可联系改革开放对我国的意义。有效信息②:“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发动机,成为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加速器→可联系改革开放对世界的意义。有效信息③:“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可联系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

。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认识类主观题,可以转换为为什么“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

信息:我们除了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更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之制”新优势,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从而更好发挥中国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可联系制度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

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航天梦托举中国梦。2024年4月24日,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为主题的中国航天日在武汉举办。为实现“极目楚天”这一梦想,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砥砺前行,激发汇聚逐梦筑梦的磅礴力

量。我国的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创造了以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为代表的辉煌成就,使我国已跻身于世界航天强国的行列。为实现航天梦,我国航天员邓清明奋斗了25年。他表示:飞天不仅是他个人的梦,而是数以万计航天人乃至全

体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航天人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胆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全球深空探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知识,分析应怎样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2)当代中国航天人在推进航天强国建设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答案】(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②中国梦归根

到底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砥砺前行,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人民的航天强国梦,以托举中国梦。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

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航天人矢志奋斗、实干创新,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梦想,汇聚成强大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2)①中国航天人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②中国航天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大胆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持

续突破,坚持了新发展理念。③中国航天人为全球深空探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其他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解析】【分析】背景素材:航天梦托举中国梦考点考查: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力考

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我们怎样以航天梦托举的的中国梦,需要调用中国梦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

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梦→可联系中国梦的本质。关键词②:为实现“极目楚天”这一梦想,无数中国人不懈奋斗、砥砺前行,激发汇聚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可联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

造福。关键词③:飞天不仅是他个人的梦,而是数以万计航天人乃至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可联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

,需要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航天人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可联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词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大胆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可联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关键词③:为全球深空探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可联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

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最近,西方有些国家又开始对中国经济发出悲观的声音,各种关于“中国崩溃论”的言论层出不穷。其实,“中国崩溃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时,西方就兴起了第一波的“中国崩溃论”。那时西方出现了“历史

终结论”,认为中国必然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所征服”。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不仅顶住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压力,而且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实践证明,中国不但没有崩溃,相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接续奋斗,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

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据此有人认为,中国必然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所征服”。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

一观点加以驳斥。作答要求:(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2)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字以内。【答案】【示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社

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越尖锐,终将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经济快发展和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向世界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崩溃论”不攻自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

发展历程的挫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它为社会主义发展积累经验和教训,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崩溃论”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写一篇短文对“中国必然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所征服’”这一观点加以驳斥,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中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可联系资本主义终将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关键词②: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

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可联系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关键词③: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可联系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5781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