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3)页,1.07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72c6b38a6726b58c3c6477d991478c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10月联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
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因水解呈酸性的是A.4NHClB.23NaCOC.24NaSOD.32NHHO【答案】A【解析】【详解】A.NH4Cl属于强酸弱碱盐,铵根水解显酸性,A符合题意;B.Na2CO3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水溶液呈碱性,B不符合题意;C.Na
2SO4是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C不符合题意;D.NH3⋅H2O是弱碱,电离出OH-,溶液显碱性,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仪器与名称相符的是A.封液漏斗B.坩埚C.三脚架D.干燥管【答案】D【解析】【详解】A.依据形状可知,该仪
器的名称为球形分液漏斗,而不是封液漏斗,A错误;B.依据形状可知,图示仪器为蒸发皿,B错误;C.该仪器为泥三角,不是三脚架,C错误;D.依据形状可知,图示仪器干燥管,D正确;故答案为: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2Cl和372Cl互为同素异形体B.葡萄糖与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D和T互
为同位素D.乙烷和环己烷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详解】A.352Cl和372Cl都是Cl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不属于不同单质,两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B.葡萄糖(C6H12O6)与蔗糖(C12H22O11)分子式不同,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D和T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1和2,属于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两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D.乙烷和环己烷结构不相似,且分子组成上也不是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两者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
;故选C。4.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B.2Cl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单晶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D.2SO可用于漂白纸浆【答案】A【解析】【详解】A.油脂不是高分子,故A错误;B.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
,故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B正确;C.硅介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单晶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来漂白纸浆,故D正确;为故选A。5.已知可逆反应:()()()()2AB3gggsC2D++,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下列现
象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B.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D.()()A2Bvv=正逆【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质量改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
尔质量保持不变,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B.加入2molA和1molB,反应按照2∶1的比例进行反应,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保持不变,无法确定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C.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容器体积始终不变,而气体总质量为变量,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不符
合题意;D.()()A2Bvv=正逆,2个气体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平衡,D不符合题意;故选B。6.高铁酸钾(24KFeO)作净水剂时会产生3Fe+,该过程既能消毒杀菌,也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制备24FeO−的原理为:32423C
lO2Fe10OH2FeO3Cl5H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4K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B.0.6molClO−参与反应时生成0.4mol24FeO−C.ClO−作氧化剂,3Fe+被还原D.24KFeO净水时会生成()3FeOH胶体
【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可知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A正确;B.根据3ClO-~2FeO24−,0.6molClO-参与反应时生成0.4molFeO24−,B正确;C.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铁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则ClO-作氧化剂,Fe3+被氧化,C错误;D.高铁酸钾作净水剂时会产生Fe3+,而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表面积大,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具有净水作用,D正确;故选C。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正确的是A.常温条件下,将少量Fe放置于浓硝酸中:3322Fe6H3NOFe3NO3HO−++++=++B.()442NHAlSO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34Al4OHAlOH−+−+=C.泡沫灭火器(主要成分为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原理:()
33233HCOAlAlOH3CO−++=+D.用3CHCOOH溶解3CaCO:2322CaCO2HCaHOCO+++=++【答案】C【解析】【详解】A.常温条件下,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A错误;
B.()442NHAlSO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一水合氨,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4324NH+Al5OHAlOHNH?HO−++−+=+,B错误;C.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反应产生CO2,同时还产生氢氧化铝,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33233HCOAlAlOH3CO−++=+,C正确;D.3CHCOOH是弱酸,不能将其拆开,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33CaCO2CCHCOOHCHCaHOCOOO2++=+++,D错误;故选C。8.X、Y、Z、
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同主族,Y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W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有2种C.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XD.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的酸性不一定强于Z【答案】B【解析】【分析】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为Na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X为第二周期O元素;X、Z同主族,则Z为S;W的原子序数最大,可以知
道W为Cl,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X为O,Y为Na,Z为S,W为Cl。【详解】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减小,则简单离子半径:Z>W,故A正确;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止2种,如亚硫酸钠、硫酸钠、硫代
硫酸钠等,故B错误;C.Z的简单氢化物为H2S,X的简单氢化物为H2O,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X,故C正确;D.W的非金属性强于Z,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题目没说最高价,则W元素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于Z,故D正确;故选B。9.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溶液中:Na+、23CO−、Cl−、2Cu+B.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Na+、3Fe+、Cl−、24SO−C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2S−、2Fe+、4MnO−、K+D.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9H110mol/Lc+−=的溶液中:Na+、3NO−、K+、Cl−【答案】D【解析】【详解】A.含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
能大量共存,铜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故A项错误;B.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项错误;C.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硫离子和高锰
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错误;D.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9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者碱性,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四种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项正确;故答案选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反应()()()2CsCOg2COg+不能自发进行,
则该反应的H0B.若中和热57.3kJ/molH=−,则1mol醋酸与足量NaOH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2222HgOg2HOl+=571.6
kJ/molH=−,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571.6kJ/mol【答案】A【解析】【详解】A.碳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是熵增的反应,由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可知,反应ΔH—TΔS>0,则该反应的焓变ΔH>0,A正确;B.醋酸电离吸收热量,所以1
mol醋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B错误;C.放热反应ΔH<0,S<0时低温自发进行,高温非自发进行,吸热反应ΔH>0,S>0时,高温反应自发进行,C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稳
定的物质时放出的热量,故()()()2222HgOg2HOl+=571.6kJ/molH=−,可知氢气的燃烧热为571.62=285.8kJ/mol,D错误;故答案为:A。11.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A.测定中和热B.测
新制氯水的pH值C.将2CuCl溶液蒸干制备2CuCl固体D.烧瓶中盛有2NO和24NO,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装置中缺少玻璃搅拌器,不可测定中和热,故A错误;B.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值,故B错误;C.加热会促进2CuCl
溶液的水解,而且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应在HCl气流中蒸发制备无水2CuCl,故C错误;D.只有温度不同,可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D正确;答案选D。12.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醋酸溶液中加入3CHCOONa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B.NaHA溶液呈酸性,可以推测2HA为强酸C.100m
LpH=10.00的23NaC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为51.010−molD.向氨水中加入醋酸使溶液呈酸性,则()()43CHNCOOHcc+−【答案】C【解析】【详解】A.向醋酸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
体后,c(CH3COO-)增大抑制CH3COOH电离,则溶液的pH升高,故A错误;B.NaHA溶液呈酸性,可能是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不能据此得出H2A为强酸的结论,故B错误;C.100mLpH=
10.00的Na2CO3溶液中,溶液中c(OH-)=1.0×10-4mol/L,则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等于水电离出的OH-的物质的量为1.0×10-4mol/L×0.1L=1.0×10-5mol,故C正确;D.向氨水中加入醋酸使溶液呈酸
性,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NH4+)+c(H+)=c(CH3COO-)+c(OH-),则c(NH4+)<c(CH3COO-),故D错误;答案选C。13.已知()()()2232SOgOg2SO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条件
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3SO的生产效率D.若容器体积不变,再加入适量2O,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
反应,因此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向进行,但平衡常数K不变,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A项错误;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B项正确;C.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有理于平衡向正向移动,能提高甲醇的生产效
率,温度过低不利于反应的进行,C项错误;D.增加氧气的浓度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能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D项错误;答案选B。14.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4gCO和2N的混合气体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14ANB.78g22NaO与足量水反应,电子转移了ANC.1mol22HO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AND.1.0mol4CH与2Cl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CHCl分子数为AN【答案】B【解析】【详解】A.N2和CO的摩尔质量都为28g·mol-1,且1分子两种物质都
含有14个电子,即14g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4×0.5NA=7NA,故A错误;B.22NaO与足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NaO+2HO=4NaOH+O,1molNa2O2转移1mol电子,则7
8g22NaO(1mol)与足量水反应,电子转移了NA,故B正确;C.H2O2的结构式为H-O-O-H,1mol22HO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故C错误;D.4CH与2Cl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CH2Cl2、
CHCl3、CCl4、HCl,故生成的3CHCl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故选B。15.锌—空气电池是一种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放电时Zn转化为Z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
应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Zn+2OH-2e=ZnO+HOC.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OH向Zn电极移动D.该电池放电时电子由Zn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电极【答案】D【解析】【分析】锌-空气电池中,放电时Zn转化为ZnO,Zn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2Zn+2OH-2e=ZnO+HO,石墨电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据此分析。【详解】A.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Zn作负极,失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Zn+2OH-2e=ZnO+HO,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OH向Zn电极移动,故C正确;D.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电子不能通过溶液,所以该电池放电时电子由Zn电
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故D错误;故选D。16.3MgCO和3CaCO的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23ΔCaCOΔMgCOHHB.(
)()1313ΔMgCOΔCaCOHHC.123=++HHHHD.()()3333ΔCaCOΔMgCO0HH【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ΔH2表示碳酸根离子离解成氧离子和二氧化碳过程的反应热,与阳离子无关,()()2323ΔCaCOΔMgCOHH=,A错误;B.MgC
O3和CaCO3中钙离子的半径大于镁离子,故碳酸镁中离子键更强,断裂碳酸镁中的离子键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故()()1313ΔMgCOΔCaCOHH,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及图中的箭头方向,123ΔΔΔΔHHHH=+−,C错误;D.ΔH2表示氧化物离解成金属阳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热量,由于钙离子
半径大于镁离子,故断裂氧化镁中的离子键需要更多的能量,()()3333ΔMgCOΔCaCO0HH,D错误;故答案选B。17.关于反应()()()AgBgCgabc+H,下列叙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A.图1表示
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A的百分含量,可知M点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图2曲线表示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则x点时v(逆)>v(正)C.图3纵坐标为C的百分含量,由图可知该反应的H0,且abc+D.图4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该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答案】D【解
析】【详解】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越短,图1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时A的百分含量,M点A的含量最少,可知M点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叙述与图像相符,A不符合题意;B.图2曲线表示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则X点未达到平衡状态,保持压强一定,从X点达到平衡状态
,B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则X点时v(逆)>v(正),叙述与图像相符,B不符合题意;C.高温比低温先达平衡,高压比低压先达平衡,则T1>T2,P2>P1;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产物C的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H0;温度一定时,增大
压强,产物C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即a+b>c,叙述与图像相符,C不符合题意;D.根据·cvt=,图4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该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叙述与图像不相符,D符合题意;故
选D。18.合成氨是工业制硝酸和联合制碱的工业基础,其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流程中NO和2CO可循环利用B.甲、乙、丙分别为2N、NO和3NaHCOC.上述流程中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32243NHHOCONHHCO+−++
=+【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氨反应生成硝酸铵,氨气、二氧化碳通入饱和食盐水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据此分析回答问题。【详解】A.工业上制硝酸的最后
一步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其中NO可循环利用,Na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CO2可循环利用,A正确;B.根据题给流程图知,甲为NO,乙为NO2,丙为NaHCO3,B错误;C.上述流程中合成氨反应、
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硝酸和氨反应生成硝酸铵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是分解反应,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涉及了复分解反应,整个流程未涉及置换反应,C错误;D.联合制碱生成NaHCO3
沉淀,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H2O+CO2=NaHCO3↓+NH+4,D错误;答案选A。19.常温下,向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已知()()()()()22XX
HAHAAcccc−−=++]。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曲线代表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B.M点pH=1.1时,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H+)>c(HA-)=c(H2A)>c
(OH-)C.pH=2.73时,c(A2-)+c(HA-)+c(H2A)=0.1mol∙L-1D.N点pH=4.2时,c(A2-)=c(HA-),溶液中不存在H2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H2A中加入NaOH溶液,H2A逐渐转化为
HA-,继续加入NaOH溶液,HA-再转化为A2-。所以a表示H2A的物质的量分数曲线,b表示HA-的物质的量分数曲线,c表示A2-的物质的量分数曲线。【详解】A.由分析可知,b曲线代表HA-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
,A不正确;B.M点pH=1.1时,c(H+)=10-1.1mol∙L-1,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体积增大,含A微粒的总浓度减小,则c(HA-)=c(H2A)<0.1mol∙L-1×0.5=0.05mol∙L-1,c(OH-)=10-12.9mol∙L-1,从而得出溶
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H+)>c(HA-)=c(H2A)>c(OH-),B正确;C.pH=2.73时,n(A2-)+n(HA-)+n(H2A)是一个定值,但由于NaOH溶液的滴入,溶液体积增大,含A微粒的浓度减小,所以c(A2-)+c(HA-)+c(H2A)<0.1mol∙L-1,C不
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N点pH=4.2时,c(A2-)=c(HA-),但由于HA-发生水解,所以溶液中存在H2A分子,D不正确;故选B。20.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方案设计现象结论A向盛有2mL0.1mol/L227K
CrO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10滴6mol/LNaOH溶液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平衡222724CrOHO2CrO2H−−+++向正向移动B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再加入少量新制的()2CuOH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
色沉淀产生淀粉未发生水解C向盛有5mL0.005mol/L3Fe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0.015mol/LKSCN溶液,再加少量KCl固体加入KCl固体后溶液颜色变浅平衡()33FeCl3KSCNFeSCN3++KCl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加热盛有2mL0.5mol/L2CuCl溶液的试管溶液由蓝
色变为黄色平衡()2244CuHO4ClCuCl+−−+24HO+(H0)向正向移动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227CrO−形成溶液为橙色,24CrO−形成溶液为黄色,加入NaOH溶液后,导致平衡2227
24CrOHO2CrO2H−−+++正向移动,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A正确;B.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水解,然后需要加入NaOH碱化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2CuOH悬浊液加热,否则氢氧化铜与酸反应,B错误;C.()33FeCl3KSCNFeSCN3KCl++反应实质
是()3+3Fe3SCNFeSCN−+,加入少量KCl固体,对平衡无影响,C错误;D.加热盛有2mL0.5mol/LCuCl2溶液的试管,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或者绿色,平衡()222424CuHO4ClCuCl4HO+−−
++正向移动,该过程吸热,(Δ0)H,D错误;答案选A。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氮、磷是重要的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1)写出铜与稀3H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写出3NH的电子式_______;(3)已知:某温度下,纯水中的(
)7H2.010mol/Lc+−=。在该温度下,将aLpH=12NaOH溶液与bLpH=2的3HNO溶液混合后恰好呈中性,则:ab=_______;(4)亚磷酸(33HPO)是二元酸,某温度下亚磷酸(33HPO)的溶液存在电离平衡:3323
HPOHHPO+−+、2233HPOHHPO+−−+,回答下列问题:①23NaHPO属于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②写出23NaHPO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_______。【答案】(1)2323Cu8H2
NO3Cu2NO4HO+−+++=++(2)(3)1∶4(4)①.正盐②.()()()()()2233NaHHPO2HPOOHccccc++−−−+=++【解析】【小问1详解】铜与稀3HNO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323Cu8H2NO3Cu2NO4HO
+−+++=++;【小问2详解】3NH中N与H各共用一对电子,电子式为;【小问3详解】pH=12,()+121cH1.010molL−−=,c(OH-)=14124.0101.010−−=0.04mol
/L,将此NaOH溶液aL与bLpH=2的硝酸混合后恰好呈中性,则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碱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aL×0.04mol/L=bL×0.01mol/L,解得a∶b=1∶4;【小问4详解】①亚磷酸(33HPO)是二元酸,能发生两步电离:3323HP
OHHPO+−+、2233HPOHHPO+−−+,故23NaHPO属于正盐;②23NaHPO溶液中存在Na+、H+、2233HPOHPO−−、、OH-,故电荷守恒式为()()()()()2233NaHHPO2HPOOHccccc++−−−+=++。22.氧化铁俗名铁红,是重要的铁的氧化
物。流程一:制备氧化铁用废铁屑制备氧化铁的流程如图:(1)废铁屑中加入23NaCO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2)加入43NHHCO溶液产生3FeCO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写出“煅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流程二:探究氧化铁的性质A、B、C、D均是含铁元素的物质,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及物质转化关系如图:(4)检验A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过程是_______;(5)写出物质C与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答案】(1)去油污(
2)23322Fe2HCOFeCOCOHO+−+=++(3)322324FeCOO2FeO4CO++煅烧(4)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3Fe+(5)()()22234F
eOHO2HO4FeOH++=【解析】【分析】流程一: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促进油脂水解,所以用于除油污,废铁屑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表面的油污,然后加入稀硫酸并加热50~80℃,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充分反应后通过操作Ⅰ得到滤液和滤渣,操作Ⅰ为过滤;滤
液中含有FeSO4、H2SO4,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得到FeCO3,过滤后得到FeCO3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得到Fe2O3。流程二: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A为FeCl3,FeCl3与足量铁粉反应生成Fe
Cl2,再与NaOH反应生成Fe(OH)2,最后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H)3;【小问1详解】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促进油脂水解,所以用于除油污;【小问2详解】加入NH4HCO3溶液时,在生成FeCO3沉淀的同时产生了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322Fe
2HCOFeCOCOHO+−+=++;【小问3详解】在空气中煅烧FeCO3可得产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324FeCOO2FeO4CO++煅烧;【小问4详解】A为FeCl3,检验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3
Fe+;【小问5详解】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4FeOHO2HO4FeOH++=。23.2CO的转化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Ⅰ.2CO和2H合成二甲醚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工业生产中,有以下相关反应(热效应
都是在25℃,51.0110Pa下测定):①()()()()2232COg3HgCHOHlHOl++49.01kJ/molH=−②()()()33322CHOHlCHOCHgHOl+24.52kJ/mo
lH=−③()()()()222COgHOlCOgHg++41.17kJ/molH=−(1)工业上用2CO和2H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根据题目信息,写出反应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3)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CO
和2HO发生反应③,在某一温度下,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测得()2COn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曲线A对应的反应,前40s的平均速率()112CO0.06molLsv−−=B.曲线A对应的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
小C.由图可知,三种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ABCEEED.由图可知,50s之前三个反应都未达到平衡状态(4)某温度下,一定量的3CHCOOH(l)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容器内33CHOC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在1t时刻把容器体积
扩大为原来的2倍,2t时刻达到新平衡,请画出1t到3t时33CHOCH的浓度变化曲线_______。Ⅱ.转化为3CHCOOH被认为是实现最可能利用的路径,该路径涉及反应如下:④()()()()2232COg3HgCHOHgHOg++⑤()()()()222COgHgCOgHOg++(5)某
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2CO、3mol2H发生反应④、⑤,平衡时2CO的转化率是50%,体系内剩余1mol2H,则反应④的平衡常数K=_______(写出计算结果)。【答案】(1)()()()()223322COg6HgCHOCHg3HOl++1122.54kJmol
H−=−(2)()()()22COHCOccc(3)BCD(4)(5)2【解析】【小问1详解】工业上用2CO和2H合成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223322COg6HgCHOCHg3HOl++,由盖斯定律,2×反应①+反应②可得目标方程,1112
(122.54kJmol)(49.01kJmol)122.54kJmolH−−−=−+−=−,热化学方程式为()()()()223322COg6HgCHOCHg3HOl++1122.54kJmolH−=−;【小问2详解】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
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反应③中液态水浓度视为常数,不写入平衡表达式,则平衡常数表达式K=()()()22COHCOccc;【小问3详解】A.没有明确容器的体积,无法计算前40内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B.由图可知,曲线A对应的斜率随时间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反应速率
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C.同一化学反应,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小,由图可知,曲线A、B、C的斜率依次减小,反应速率依次减小,则三种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ABCEEE,故C正确;D.由图可知,50s之前三个反应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均没有
达到最大限度,说明反应都未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BCD;小问4详解】【t1时,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百分含量增加,t2时添加催化剂,二氧化碳的百分含量不变,则t1到t3时甲醚的浓度变化曲线图像为;【小问5详解】充入2mol
2CO,平衡时2CO的转化率是50%,消耗n(CO2)=2mol×50%=1mol,假设反应④消耗xmolCO2,则反应⑤消耗(1-x)molCO2,列三段式:()()2232222C)O(g)3H(g)C
HOH(g)HgCO(g)g++O/molx3xxx++OlH(/mo(1x)C)-xO(gHg)(1-x)(1-)(1-x转化量转化量,体系内剩余1mol2H,则3-3x-1+x=1,解得x=0.5,平衡时2(2-1)molc(CO)==0.5mol/L2L,21molc(H)==0.5mo
l/L2L,30.5molc(CHOH)==0.25mol/L2L,2(0.5+0.5)molc(HO)==0.5mol/L2L,反应④的平衡常数30.250.5K=20.50.5=。24.某学习小组为测定3CHCOOH浓度并探究其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2
50ml0.100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1)称量时,用分析天平称量NaOH_______g(精确度0.0001g);(2)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A.在烧杯中溶解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B.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C.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实验二】测定3CHCOOH的浓度(3)量取20.00mL待测醋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_______溶液作指示剂;(4)用0.100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的操作
和现象为_______;(5)4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体积记录如下:的实验次数1234滴定前滴定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24.9825.0226.88第4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mL,则该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__(保留4位有效数字)1molL−。【实验三】探究电离程度。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浓度/(1molL−)0.10000.0100pH2.883.38(6)由表中数据计算3C
HCOOH的电离常数aK_______(写出计算结果)。【答案】(1)1.0000(2)AB(3)酚酞(4)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5)①.25.00②.0.1250(6)0.1000mol/L醋酸溶液pH为2.88,小于
1,说明醋酸为弱电解质,未完全电离,c(CH3COOH)≈0.1000mol/L,又由-+33CHCOOHCHCOO+H得c(CH3COO-)≈c(H+)=10-2.88,故0.1000mol/L醋酸溶液Ka=-+2.882.884.7633(CHCOO)(H)101010(CHCO
OH)0.1000ccc−−−==【解析】【小问1详解】配制250ml0.100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称量时,用分析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250×10-3L×0.10001molL−×40g/mol=1.
0000g;【小问2详解】A.在烧杯中溶解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溶质偏小,所以浓度偏小,A正确;B.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溶质偏小,所以浓度偏小,B正确;C.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浓度,C错误;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
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D错误;故选AB;【小问3详解】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生成的醋酸钠为碱性,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小问4详解】达到滴定终点的操作和现象应为;当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小问5详解】第4次滴定前溶液的体积
为0.70mL,滴定后溶液体积为25.70mL,所以第4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5.00mL;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误差较大,需要舍去,故三次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5.0024.9825.0225.
00mL3++=,则该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3(NaOH)V(NaOH)25.000.1000(CHCOOH)mol/L0.1250mol/LV(CHCOOH)20.00cc===;【小问6详解】0.1000mol/L醋酸溶液pH为2.88,大于1,说明醋酸为弱电解质,未完全电离
,c(CH3COOH)≈0.1000mol/L,又由-+33CHCOOHCHCOO+H得c(CH3COO-)≈c(H+)=10-2.88,故0.1000mol/L醋酸溶液Ka=-+2.882.884.7633(
CHCOO)(H)101010(CHCOOH)0.1000ccc−−−==。25.已知A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常在汽油中加入适量B作为汽车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并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根据下面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
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和_______(写名称);(3)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已知丙烯酸乙酯()具有刺鼻
的辛辣气味,可用作制造涂料黏合剂、纺织助剂等。某实验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丙烯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实验过程中添加试剂的顺序为丙烯酸,乙醇,浓硫酸B.装置c具有冷凝、导气和防倒吸的作用C实验结束后
取下试管b并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液面出现油状物并有气泡产生D.丙烯酸、乙醇以及产物丙烯酸乙酯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1)取代反应(2)①.22CHCH=②.羧基(3)6126322CHO2CHCHOH2CO⎯⎯→+酶葡萄
糖(4)BC【解析】【分析】A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A为乙烯;常在汽油中加入适量B作为汽车燃料,B为乙醇;苯与液溴、溴化铁作催化剂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乙烯水化制备乙醇,属于加成反应,纤维素或淀粉发酵后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酒精;丙烯发生催化氧
化生成C;C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据其结构分析可知,C为丙烯酸,结构简式为:CH2=CHCOOH,据以上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苯与液溴、溴化铁作催化剂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小问2详解】A
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C为丙烯酸,结构简式为:CH2=CHCOOH,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和羧基。【小问3详解】.葡萄糖在酶的做一下无氧呼吸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6126322CHO2CHCHOH2CO→+酶葡萄糖。【小问4详解】A.添加试剂的顺序应为乙醇,浓硫酸,丙烯酸
,因为丙烯酸易挥发且价格比乙醇更贵,要放在浓硫酸之后添加,A项错误;B.丙烯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丙烯酸,二者易溶于水,丙烯酸能够与碳酸钠反应,易产生倒吸,使用球形干燥管,球形部分空间大,液面上升时可缓冲,所以球形干燥管c有冷凝、防止倒吸、导气的作用;C.丙烯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丙烯酸,通过碳酸钠溶液
后,充分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并有气泡,气体为丙烯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项正确;D.乙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项错误;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