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8)页,108.36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a229671eacb52244010da3d16dd5f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10月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
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春秋时期的秦、晋等诸侯国把新兼并的地方设置为县。县直属于国君的统治,常常是国君到边境上处理军国大事或重大问题的地方。当时县的长官“县尹"作为一种重要官职,由贵族轮流担任,个别也有父子相袭的。这表明春秋时期的县制()A
.提升了诸侯国的国家实力B.强化了分封宗法体系C.巩固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D.保留了贵族政治特色2.《商君书·垦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A.加大赋税征收
以增加国家收入B.分化社会阶层以抑制商业发展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生产D.增强农商竞争以推动经济发展3.如表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由此推知()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权不属于一人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
59年)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此虽有君,实权皆在二相。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昭公出奔,鲁国并未立君,季氏对于国政,决不能一人专断。A.周朝统治危机初显B.原始民主传统有所遗存。C.华夏认同观念深入D.
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4.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寒门子弟(非门阀士族出身)占入仕群体的比例统计图。这反映了()A.官员录用人数逐渐增长B.文官政治得到发展C.阶层流动限制得以消除D.崇文抑武风气渐盛5.
宋朝时,乡民在遇到纠纷时往往请乡中德高望重的士绅先行调节,而士绅裁决的依据便是乡约条例,处罚的依据便是乡约惩罚性措施。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基层教化由儒学士人负责B.理学思想逐渐趋于生活化C乡约条例起到了维稳作用D.基层治理主要依靠于士绅6.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多样,管理今天的河北、山东、山
西地区的机构为()A.中书省B.宣政院C.直隶省D.河南江北行省7.据统计,康熙一朝共举行殿试、会试二十一科,所取进士1/3以上为江浙人。在康熙十八年召试的博学鸿词科中,共录取50人,其中南方有41人,占82%
,北方有9人,仅占18%。这种情况主要源于()A.南方优越的地理条件B.强化专制集权的需要C.历史传统的深远影响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8.官员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以下材料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官员的监察情况,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②“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③“民事、钱谷、官吏奸弊,一切委之(肃政廉访司)”④“章奏之下,又经六科,六科可封驳,纠正违失”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9.国家决定自1955年7月份起
,先行在国家机关及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废除以实物为基础进行折算的工资制,改行货币工资制。这次全国工资制改革建立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工资分配制度。当时全.的国工资制度改革的背景是()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和工业化成就突出B.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队伍
急剧壮大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行政管理职能膨胀D.经济形势好转和物资供给趋于稳定10.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中的经验,也注意吸取国际的经验;既考
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由此可见,1982年宪法A.高度重视对基本人权的保障B.兼具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C.强调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具有较强的阶级斗争色彩11.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选自贵族,元老院由贵族把持.平民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他们享受
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在一般情况下,平民不能进入元老院和出任国家高级官职。宗教职务也被贵族垄断,平民不得染指。这反映出罗马共和国()A.平民权利无法保障B.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C社会矛盾不可调和D.具有浓厚贵族寡头色彩12.“王权和三级代表制的结合在法国政治制
度史上乃是一个奇迹。它既强调了王权在决断国家事务上的专断性,又凸显了三级会议限制国王活动的能力。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这表明A.中古西欧国家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权力
长期对立B.法国国王通过与三级会议合作使进一步强化王权C.英国国王肯定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合法地位利益D.在长期的斗争和曲折动荡后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13.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实行“两官分途”即政务官和事务官的截然分
野。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强调党的组织领导,公务员没有划分政务官和事务官。两者差异主要是基于不同的()A.政党制度B.官员职能C.政府性质D.法律体系14.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
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C.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
限制被打破15.波塔利斯指出:“(《法国民法典》编纂以后)我们已经不再是普罗旺斯人、布列东人、阿尔萨斯人,我们都是法国人。”该法典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法兰西民族“统一的象征”和“凝结民族记忆的所.在”。该学者强调,《法国民法典》的实施()A.彰显了法兰西民族性格B.凸显了
欧洲统一的趋势C.奠定了民族认同的基础D.构筑了大陆法系的蓝本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奠定了大一
统国家治理基本模式,其在官僚体系建设、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推动了国家治理水平的进步。下列对秦汉时期国家状况认识正确的有()①秦实行上计制,由御史参与记薄的审核②汉出现了《九章律》,在朝廷设置律博士③秦
设置四通八达的驿道,保证文书递送④汉开辟丝绸之路,促进西域与中原交流A.①③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17.如图是1909年出版的漫画《不倒翁》,画中文字为:“嗟乎不倒翁,衣冠何赫赫。乃为外人之傀儡,是为玩部之人物。”该漫画旨在揭示()A.
外来侵略推动了晚清近代化B.国民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景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D.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严重动摇18.北洋政府在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文官考试的应试者只有年满21岁,且没有违法记录和
未“破产”者,具有中学以上或相当于中学以上毕业资格的男子才可应试。这一规定()A.进一步导致女性地位下降B.体现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C.照搬欧美文官考试的经验D.反映出新旧教育体制同时并存19.《十二铜表法》中关于法律程序的规范占整个法律条文的1/4
强,程序正义被视为“看得见的正义,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如在其第一、二、三表中就诉讼程序做了详细规定。这样的规定()A.表明罗马法日益教条和僵化B.促进了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C.启迪了后世立法规范与实践D.解决了
贵族平民之间的矛盾20.如表为1870年英国枢密院《文官制度改革令》颁布后人数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英国文官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文官人数年份文官人数188150,8391914280,900189179,2411922317,7211901116,4131939
387,4001911172,3521943710,400A.代议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B.人民要求参与的强烈愿望C.考试择优录用机制的运行D.政府管理职能急剧的扩展21.魏源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人物,但最终亡于过度征伐;梁启超在《变法通议》
中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以革新”;1941年,矛盾笔下的希特勒代表反动力量,而拿破仑代表正义力量。近代国人笔下的拿破仑形象变化说明A.变法改革救亡图存是时代潮流B.历代政府注重思想文化的控制C.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
和主观性D.有识之士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题14分,第23题9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942年冬,冀南、冀中、冀东各解放区工作开始恢复,华北各解放区转到新的扩张时期,即开始了
解放区抗战的第三个时期。敌寇企图继续实行其1942年的残酷“扫荡”策略,我军乃以敌进我进之战略,到敌后之敌后,去开辟解放区,粉碎敌之进攻。这一战略发挥了极大作用,使解放区获得极大发展,且打破抗战初期的记录。在此期间,党中
央在陕甘宁边区发动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和伟大的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各解放区随即响应,开展行动,获得巨大成绩。同一时期,各地再次深入减租减息,更加发展了群众的抗日热潮,“三三制”联合政府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建设,使各解放区内部更加团结起来;在军事上,主力兵团更坚强,地方兵团日益扩大
,民兵之普遍发动,又大大加强了各解放区的军事力量。这一切,把解放区巩固和加强到空前未有的程度。——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二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
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解放区抗战的第三个时期”中共中央采取的抗战措施及其影响。(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指出从全面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权性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台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地位。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末新政,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虽然有不少学者,站在今人的角度对清末新政说三道四、说什么,这
主要是由于清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为了迎合列强的侵略,其改革是被迫的、反动的,等等。持这样论调的学者,都是所谓的“先知先觉者”,都是站在旁边说风凉话的人,试问,哪个统治者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统治和手中的权利,谁人不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地位呢?至于迎合列强,那也是无稽之谈,就是拿所
谓的“爱国主义”来说事。清朝统治者,虽然极其腐朽,但说他们是迎合列强的侵略,那是不客观的,谁人希望自己被侵略呢?好在这些论调已经没有多少市场了,大多学者还是秉持客观的视角,对清末新政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这些
探索更加客观地接近历史现场。对于这场新政以及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在此暂不叙述,我所关心的是,他们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是怎样迈开改革的步伐的——这是需要智慧、眼光、胸襟、勇气、胆识和意志的。——摘编自汤伏详《清末新政的心路历程》请简要评析作者观点。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宪
章》部分内容节选的1国王必须遵守法律,并不得擅自处决或囚禁公民2赋予了英国人民某些基本权利,如免于误捕等。规定全体自由民享受自由权。伦敦和其他城市享受自治权3严格规定国王不得任意没收领地或强迫拥有者出售土地4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非依照国王或其他人的意愿5提倡法律的平等适用,强调统
治者也必须遵守法律——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材料二17世纪时,英国国会议员反对查理一世并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权利法案》是《大宪章》以来王权与议会几百年博弈的终极判决,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大宪章》先以教会自由奠定王国公共秩序的基础,继而通过修正的封建关系重塑王国的政治结构,
辅以司法改革调整王国的整体治理,确认、授予并维护了王国自由人广泛不一的主体权利。《大宪章》既塑形了中古英国的国家之制,又展现了中古英国宪制的整体图景。——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法律史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对《大宪章》进行评价。(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解释《权利法案》“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的含义。写出1701年英国通过的法律名称及其内容。(3)写出英法两国中古时期的政体,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二中《大宪章》形塑的“中古英国的国家之制”的运行机制。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杨善洲,云南保山人,曾任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杨善洲带领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坚持20多年,为大亮山披上绿装,大大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2011年,杨善洲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杨善洲“改革先锋”
称号。材料二黄大年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黄大年不幸因
病去世。根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结合1981年提出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和中共十八大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以“价值”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