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地理试卷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2.013 MB
  • 2024-10-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地理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地理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地理试卷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地理试卷 【精准解析】.doc,共(15)页,2.01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6bfe64ddfd1f05d242aae717d1f2a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8级2020-2021学年11月学分认定考试地理学科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第Ⅰ卷(共

15道单项选择题,共45分)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图二谷地的成因是()A.构造断裂下陷B

.流水侵蚀作用C.岩层挤压弯曲D.冰川侵蚀作用【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

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图二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D正确,C错误。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

,而图二中谷地为U型谷,B错误。故选D。【点睛】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地处弯曲凸出为山脊。左图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右图为飞机飞到乙地时,

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经度差()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4.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A.5点B.6点C.7点D.8

点【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由于经线相较于南北极点,随着纬度的升高,经线之间的间距变小,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经度差变大;在乙点时达到最大;则飞机由乙地飞

向丙地时,飞过的经度差变小,故B正确,ADC错误。故选B。【4题详解】据图可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30︒,时间差2小时,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

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

D错误。故选C。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A.B.C.D.6.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右图中()A①增大

B.②增大C.③增大D.④减小【答案】5.A6.B【解析】【5题详解】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汽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产生的。因此,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

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由材料信息可知三峡云海日出奇观出现在日出时刻,此时是一天之中气温最低的时间,此时陆地气温比较低,三峡水库水域部分气温较高,此时高压停留在陆地上,低压停留在库区,风应当从陆地吹向库区,气流在库区上方

应当呈现上升的状态,即库区的中心区域气流呈现上升态势,可知A图符合库区中间的气流运动状况,故A正确,乙丙丁均不符合库区中间的气流运动状况,故BCD错。故选A。【6题详解】云层会阻挡太阳光,云层多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①减小④增大,

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增温减弱,因此地面辐射减弱,③减少。云层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②增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下列各题

。7.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动力辐合上升B.热力辐合上升C.动力下沉辅散D.热力下沉辐散8.易形成这种大物理状况的是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答案】7.B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热力环流原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不大。【7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等温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地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上升,在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

,说明该处气压较周边地区低,是由于受低压系统控制,气流辐合上升所致,是热力原因造成的,故选B。【8题详解】夏天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A错。冬季山坡降温快,寒冷气流沿山坡下沉至谷底,谷底气温低,不符合图中等温线

特征,B错。郊区与城市之间,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郊区为高压,下沉气流,C错。冬季暖流流经地区,气流上升,D对。故选D。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

导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10.R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答案】9.B10.A【解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河流水文特征。【9题详解】读图,图示区域位于大陆西岸。结合所学陆地自然

带分布规律,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结合图例,即图示区从西南(西)向东北(东)降水逐渐减少。所以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偏西风,最可能是西南风,B对。偏东风都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A、C、D错。【10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例,R河段

所在区域降水量500-1000mm,应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大,A对。位于热带地区,没春汛,A错。不能判断河流堆积作用强、河谷横剖面呈槽型,C、D错。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

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问题。1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12.【小题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13

.【小题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答案】11.C12.D13.C【解析】以此组试题做为2010年高考文综合的开篇,想必出题专家并没有想过多的

难为考生,考场的学生估计一上来也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阻力,当时应该算是比较顺利地完成该组试题,只是事先没想到这三道题居然会有很多人一道都没选对,对答案时真是巨大的打击啊!言归正传,应该说此题设计巧妙,要求学生有缜密的心思和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11题详解】首先根据图

中的经纬度,确定该区域为新疆(备考中要求学生记忆乌鲁木齐的经纬度88°E,44°N,很有必要),这是考生必须能够做到的。定位后,就可确定北疆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选C。【12题详解】本题的迷惑性非常大,不仔细审题很多学生都会选择B,但那样出题就过于直

白了。一定要注意时间段,材料中说的是“2010年5月初,该区域气温骤升”,试题问的是“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正是因为之前的气温偏低,积雪没有完全融化,等到5月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故选D。【13题详解】本题的关键依然在材料中

给了提示“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必须选择能够使天气晴朗的天气系统啊,这道题不应该错。故选C。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如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15.风化壳厚度()A.丁小于甲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降水量大、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小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答案】14.B15.A【解析】【14题详解】最中间的自然带为

热带森林带,向两侧依次是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气温从中间向两侧递减,所以,Ⅲ代表气温;左侧为森林带,右侧为草原和荒漠带,所以,左侧降水多,右侧降水少,Ⅰ为降水;气温高,降水少的地区蒸发较强,Ⅱ为蒸发,故B正确,自然排除AC

D。故选B。【15题详解】.据图可知,丁小于甲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故A正确;乙地比丙地降水多,蒸发弱,植被茂盛,B错误;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带,雨热充足,植被茂盛,而格陵兰岛位于苔原带,气温低,降水少,风化壳薄,C错;恒河平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降水量较多,而伊朗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

风化壳较薄,D错误。故选A。第Ⅱ卷(共4道综合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如图)。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

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风力较小的原因。(2)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湿润、疏松、深厚土壤的形成原因。【答案】(

1)位于中纬度西风带,普伦蒂湾位于大陆东岸;西部丘陵山地,位于背风坡。(2)沿海地区,气候湿润;暖流流经,温暖湿润。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解析】【分析】本题以新西兰奇异果为背景,考查风力和土壤成因等相关知识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良好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风力较小的原因可以从大气环流和地形方面去入手。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西兰处于盛行西风带,而普伦蒂湾位于大陆东岸其西部为

丘陵山地,对盛行西风起到了阻挡作用,因此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风力较小。(2)新西兰普伦蒂湾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明显,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起到了增温增湿的效果;因此土壤湿润;由图可知,普伦蒂湾沿岸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且有河流在此注入海洋,河流携带泥沙在此淤积,所以土层深

厚、疏松。【点睛】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左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推测

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2)分析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的成因。【答案】(1)晴天多,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2)地形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受冷空气影响小;位于河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同时下沉气流湿度变小,不易产生降水;位于谷地,风力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和区域主要的天气特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雨雪、气温气压、风力风向,表示天气状况”的角度描述。根据材料可知,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大气较稳定;我国

冬季降水较少,晴天较多。(2)此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从材料“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可知,与昆明、成都相比,攀枝花1月(冬季)平均温度较高。从

图可知,攀枝花的纬度比昆明高、比成都低,所以纬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因此地形是影响攀枝花冬季温度较高的主要因素,峡谷地形,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进入;气流下沉增温等导致气温较高,且位于谷地,风力小,热量不易扩散。18.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1)推测A地地貌类型,分析其成因。(2)推测B地地貌类型,分析其成因。(3)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分

析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山地(断块山);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上升岩体,形成断块山。(2)洪积—冲积平原(冲积扇);山地东侧出山口,流水等外力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地势低的地方沉积下来。(3)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水资源

污染加剧;破坏河流、湖泊等湿地的功能,生态和环境效益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自然灾害增多;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文化),人地关系恶化。【解析】【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

体,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地为断块山,从图中断层陡坡范围可知A地为断层的一侧,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2)B地的地貌为洪积—冲积平原,从图中断层陡坡范围可知B为断层的另

一侧,A侧岩体相对上升,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出山口的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3)根据材料二中提示“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

然和谐统一”,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则这些将被破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湿地减少、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环境质量下降等方面来回答。人口增多,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林地遭

到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

势。材料二:黄河河套平原段,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示意1988-2014年黄河临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1)分析2006—2012年河套平原侵

蚀和淤积状况,推测河道宽度的变化。(2)分析造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答案】(1)2006-2010年间,河流左岸或者右岸的侵蚀淤积面积的变化相加为负数,表示了淤积严重,说明了河流淤积导致河床宽浅,河道

宽度变大。(2)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退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严重污染;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加之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

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严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河流冲淤对河道的影响及水污染的原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根据材料“河流左、右两岸的侵

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读图分析可知,2001年之前左岸和右岸冲淤变化明显,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2001之后,左岸和右岸冲淤变化幅度减小,河道趋于稳定;总体上左岸或者右岸的侵蚀淤积面积的变化相加为负数,表示以淤积为主,河床变浅,河道宽度略有变大。(2)结合材料读图分析,

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一方面源于周边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也源于湖泊本身的自净能力较差。近年来,乌梁素海周边农业规模扩大,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流流入乌梁素海,造成其严重污

染;当地工农业、城乡生活废水也排入该湖;另一方面,乌梁素海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湖水的自净能力差,最终污染物在湖中不断积累,浓度加大,致使污染逐渐加重。【点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