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0 页
  • 大小 1.682 M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含解析【精准解析】.doc,共(30)页,1.68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4fddde95fb174fc771b5b03ef2f00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地理试卷(文科)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读上图所示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行星系统2.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地球提供光和热B.是行星C.主要组成成分为氢和氮D.有高级智慧生命

存在3.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太阳风D.耀斑和黑子【答案】1.C2.A3.A【解析】【1题详解】图中地球等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哈雷彗星等围绕太阳公转,中心天体为太阳,因此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故C正确。【2题详解】图中天体系统的中心

天体为太阳,太阳是一颗恒星,主要组成成分为氢和氦,每时每刻都在向周围释放巨大能量,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故A正确,B、C错误。太阳表面温度可达5500摄氏度,高温使得高级智慧生命无法存在,故D错误。【3题详解】太阳活动的标志主要有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黑子位

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位于色球层,太阳风位于日冕层。故A正确,B、C、D错误。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下图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位于上图中宜居带内的两大行星是()A.金星地球B.地球火星C.

火星木星D.木星土星5.图中宜居带内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有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B.昼夜温差相对较大C.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不受太阳活动影响【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

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结合图形材料可知,位于宜居带内的两大行星是为地球和火星,故B正确,A、C、D错误。【5题详解】A、地形和岩石圈不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A错误;B、昼夜温差相

对较大不利于生命的存在,B错误;C、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C正确;D、太阳活动不是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主要基本条件:①内部条件:有液态水存在;恰到好处的

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比较稳定;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2015年9月10日至13日,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阿博览会举办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7.2015年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举办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渐增C.地球公转速度渐快D.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渐大8.图中最接近中国共产党94岁生日的是()A.甲处

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6.B7.C8.A【解析】【6题详解】过地心做地轴的垂线即为赤道,由此可判定甲丁之间的地球处于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依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甲点位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以后不远的

日期,乙点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节气以前不远的日期,丙点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以前不远的日期,丁点位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以前不远的日期。故B正确,A、C、D错误。【7题详解】材料显示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举办

期间为9月10日至13日。7月初,地球处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中阿博览会举办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应渐快,故A错误,C正确。9月10日至1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与北京的纬度差逐渐增大,因此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应逐渐减小;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点附近应出现极夜现象,故B、D错误。【8题详解】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为每年7月1日。由第一小题可知,甲点位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以后不远的日期,最接近7月1日。乙点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节气以前不远的日期,丙点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

前后)以前不远的日期,丁点位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以前不远的日期。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在公转轨道图中,可利用地轴倾斜方向判定“二分二至”,地轴“左倾左冬(至),右倾右冬(至)”。9.牡丹江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牡丹江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广州小于牡丹江【答案】C【解析】【详解】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牡丹江纬度比广州高,因此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牡丹江,故C正确,A、B

、D错误。【点睛】本题为容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10.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A.武汉B.牡丹江C.上海D.广州【答案】B【解析】【详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四城市中牡丹江纬度最高,因此白昼最长,故B正确,A、C、D

错误。【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了解四城市的地理位置,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武汉和上海位于长江流域,牡丹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11.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海口B.厦门C.北京D.大连【答案】A【解析】【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自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与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四地均位于北半球,海口纬度最低,与南回归线纬度差最小,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12.当150°E的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为()

A.9时B.10时C.11时D.13时【答案】B【解析】【详解】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比150°E晚2小时,北京时间为10时。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东经度,度数越大,时刻越早。13.下图中热

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基本特征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故A错误;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陆地上应该为下沉气流,海洋上形成上升气流,故C错误;城市热岛效应,市区产生的热量多形成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

故D错误;白天,草地气温上升较慢,气流下沉,裸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故B正确。北京市气象台2016年1月21日发布寒潮和持续低温黄色预警,预计22日至23,北京最低气温将下降1O℃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造成此次寒潮的天气

系统是下图中的()A.B.C.D.15.下列哪种技术最适合监测此次天气过程()A.GP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14.B15.C【解析】【14题详解】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图中A为暖锋、B为冷锋、C为低压、D为高压。故B正确,A、C、D错误

。【15题详解】遥感主要应用于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故C正确。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

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故A、B、D错误。16.喜马拉雅山脉位于A.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C.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六大板块分布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C对。A、B、D错。17.下列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A.页岩、玄武岩、片麻岩B.砾岩、玄

武岩、板岩C.石灰岩、大理石、花岗岩D.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答案】D【解析】岩浆岩的是岩浆冷凝形成的,侵入地壳上部,没有喷出地表的是花岗岩,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有玄武岩、流纹岩,D对。页岩、砾岩、石灰岩是沉积

岩,片麻岩、板岩、大理石是变质岩,A、B、C错。点睛:了解主要岩石类型及成因,页岩经变质作用形成板岩,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花岗片麻岩。18.下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B.C.D.【答案】C【解析】【详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其中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是褶皱和断层。外力作用主要来源于流水、风、冰川等,通过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改变地表形态。通过上述4图可知:A图为褶皱,B图为断层,C图为流水沉积作用,D图为火山喷发。所以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C。19.下面的气流状况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图是A.B.C.D.【答案】A【

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气旋为高气压,气流向四周辐散,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所以反气旋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故选A。20.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南半球盛行西风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C

图中越向北去,纬度越高,应为北半球,故排除。BD图中,越向南去纬度越高,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应位于中纬度,故B正确,D错误。【点睛】本题宜采用排除法。21.内、外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断层B.陡崖C.向斜D.背斜【

答案】D【解析】【详解】甲处岩层弯曲并向上拱起,为背斜,故D正确,A、B、C错误。下图为我国某河各地形地质剖面。河流两岸不同海拔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河床沉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甲处地貌类型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23.导致该河谷地貌类型出现分异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多少不同B.岩石性质不同C.植被状况不同D.海拔高度不同【答案】22.D23.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22题详解】图中甲处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地貌类型

应是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云贵高原,D对。黄土高原是沟墊纵橫的黄土地貌,B错。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不是石灰岩主要分布区,不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以冰川地貌为主,A、C错。故选D。【2

3题详解】根据图例,该地的岩石类型不同,导致该区域地貌类型出现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岩石性质,B对。降水量、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率是地貌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区域内影响相似,不是导致地貌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A、C、D错。故选B。【点睛】图中甲处的岩石类型是石灰岩,

地貌类型应是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云贵高原。降水量、流水作用、植被覆盖率对区域内影响相似,不是导致地貌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下图为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在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洋流是()A.

①B.②C.③D.④25.洋流②对地理环境影响表现在()A.促进海底营养物质上泛B.加速海域污染物的集聚C.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D.降低流经海域的水温【答案】24.C25.C【解析】【24题详解】在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洋流应自西向东

流,图中③位于中纬度,自西向东流,故C正确。图中①位于赤道附近自东向西流,应受信风影响;②自北向南流动;④自北向南流动,故A、B、D错误。【25题详解】A、促进海底营养物质上泛的洋流应是离岸流,在中低纬海区应位于大陆西岸,而洋流②位于大陆东岸,A错误;B、洋流扩大了污染范围,同时

加快了净化速度,B错误;C、②是巴西暖流,暖流增温增湿,因此②会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C正确;D、②是巴西暖流,暖流增温增湿,应是流经海域的水温上升,D错误。故选C。气候温暖、湿润时树木生长快,气候寒冷、干燥时树木生长慢。因此,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下图为

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据图推测该地气候的变化是()A.干冷--暖温--干冷B.暖湿--干冷--暖湿C.暖干--暖温--暖干D.干冷--湿冷--干冷27.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下降B.

海平面上升C.地面下沉D.病虫害加剧【答案】26.B27.A【解析】【26题详解】一般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树木成长快,年轮会比较宽,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年轮会比较狭窄。图中年轮内部和外部都比较宽,中间比较狭窄,表明近百年来气候经历了温暖-干冷-温暖的交替变化,故本题正

确答案为B。【27题详解】一般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年轮会比较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年轮会比较狭窄。M时期树木年轮比较窄,为寒冷、干燥时期,此时寒冬频繁,雪线下降,冰川扩张,大量水分以冰川的形式保存到陆地上,导致海水减少,海平面下降;由于气温低,病虫害减少;气温低和地面沉降关系

不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设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A.地表径流量增大B.蒸发量减小C.下渗量增大

D.地下径流最减小29.“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城市用水量B.促进雨水资源利用C.减轻地下水污染D.削弱城市泄洪能力【答案】28.C29.B【解析】【28题详解】分析材料可知,“海绵城市”建设吸收、滞留

水分,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的下渗,从而使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增加。故C正确,A、B、D错误。【29题详解】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一是缺水地区,改善城市小气候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其他地区,增强城市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是解答的关键。30.从由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中,判断谁属于人口迁移()A.甲说:“我此

次是去上海旅游观光。”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去学校报到。”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答案】B【解析】【详解】人口迁移是指长期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而短期旅游、参观、业务洽谈、采购,定居地

没有发生长期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到上海去上大学,定居地发生了长期改变,属于人口迁移,故选B。31.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高死亡率的是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答案】A【解

析】【详解】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出生率已经开始下降但水平还是较高、死亡率很低、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一种模式。可以简化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A正确,B、C、D错误。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2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A.①B.②C.③D.⑤33.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⑤【答案】32.C33.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32题详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

民工迁入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属于经济因素,故选C。【33题详解】.近年来,伊拉克战争频繁,政局不稳,居民大量外迁是由于伊拉克战争,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经济因素:更好的生活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政治因素:政治,战争,支边。社会

文化因素:宗教,民族。生态环境因素:灾变2009年6月25日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读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34.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A.1

999~2000年B.2000~2001年C.2001~2002年D.2002~2003年35.下列对耕地减少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①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②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④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

整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答案】34.D35.D【解析】【34题详解】根据图示面积数量,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2002~2003年,约减少0.48亿亩,D对。其它年份减少的面积数

量较小,A、B、C错。【35题详解】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占用土地,①正确。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大量土地闲置,导致耕地减少,②正确。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③正确。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导致耕地减少,④正确。农

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占用面积越来越大,⑤正确。D对,A、B、C错。36.为确保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除严格限制耕地占用外,补充部分耕地也是重要措施。以下补充耕地的措施合理的是()A.将废弃土地整

理、复垦B.将山区的林地砍伐开垦成耕地C.大力围湖造田以扩大耕地D.将发展畜牧业的草地开垦为耕地【答案】A【解析】【详解】整理废弃土地进行复垦,可以增加可利用耕地的总量,故A正确。将山区的林地砍伐开垦成耕地会引起

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围湖填海造田会导致湿地减少,导致生态破坏;将发展畜牧业的草地开垦为耕地可能引起土地荒漠化,故B、C、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37.监测耕地面积变化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

SB.GISC.RSD.数字地球【答案】C【解析】【详解】遥感(RS)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因此监控耕地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技术,故C正确。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

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故A、B、D错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堪称世界典范。完成

下面小题。38.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梯级开发B.旅游C.航运D.灌溉39.为了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洪水灾害,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兴建大坝,疏通河道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C.建设和完善航运网络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答案】38.A39.A【解析】【38题详解】梯级

开发既可发电又可以促进旅游、航运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洪涝和农田灌溉问题,因此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梯级开发,故A正确,B、C、D错误。【39题详解】兴建大坝,疏通河道,可以调蓄洪峰,有效减少洪涝灾害,故A正确;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产业结构多样化,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完

善航运网络是开发田纳西河航运功能的措施;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但三项内容对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洪水灾害作用不大,不是主要措施,故B、C、D错误。40.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起

伏大,高原山地广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C.江河湖泊少,蒸发作用小D.植被稀少,蒸腾作用差【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详解】由材料可知西北地区景观由草原和荒漠构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水分

条件的变化,主要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植被发育程度差,形成以荒漠和草原为主的景观,B正确。“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江河湖泊少与植被稀少”是气候干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C、D错误。据此本题选择B。41.20世纪50年代以

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要想改变荒漠化,下列措施中最可行的是()A.发展高科技产业B.引进雨林C.推广水稻种植D.退耕还林还草【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措施。【详解】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有助于

改变荒漠化,故D正确。发展高科技产业与改变荒漠化关系不大;当地气候干旱,不适宜引进雨林和推广水稻种植。故A、B、C错误。故选D。4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因此该地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对。良好的区位、侨乡是珠三角自身的区位优势,AB不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国际背景,D不对。故答案为C。4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

构特征是()①以旅游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以出口加工业为主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地区,临近港澳地区,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推动自身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进行来料加

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即“三来一补”的开放模式,发展出口加工业;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不是其主要产业;故B正确。4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详解】理解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意义即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提高,工业化促使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规模扩大,C对,B不对;郊区城市化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人口往郊区迁移的现象,A不对;卫星城的出现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大城市周边出现的城市,可以分散大城市的职能,D不对。4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C.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详解】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A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基

础、人才队伍等相比较于长江三角洲较薄弱,因此产业升级的动力减弱,B对;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推动了人口的大量迁入,推动力其城市化,C对;珠三角城市之间产业结构差异不大,彼此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的关系,D不对。本题要求选择错

误的,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对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状况的认识。另外本题还考查珠三角城市化过程面临的问题,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城镇为提高自己的区域地位,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导致重复建设突出。另外还有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生

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6.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数量是A.12亿B.2.98亿C.1.68亿D.7.

8亿47.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答案】46.B47.B【解析】【46题详解】读图可知,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比重约为23%,结合总人口为12.95亿人可以算出0-14岁人口约为2.98亿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47题详解】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巨大,对环境产生较大的

压力,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人口低速增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下列各题。48.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①B.②C.③D.④49.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

型一致的是()A.德国B.日本C.中国D.美国【答案】48.D49.A【解析】【48题详解】本题从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方面分析人口增长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只有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就是增加。所以④之前人口都在增加,④之后人口开始减少。因此,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④。故答案选D。【49题详解】从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看,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目前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情况只有发达国家。埃及、中国、印度都为发展中国家,德国为发达国家,故选A。50.20世纪50年代以来,鲁尔区衰落最

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纺织、钢铁B.钢铁、煤炭C.机械、煤炭D.钢铁、电力【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世界著名工业区的发展概况和世界传统工业区位发展变化即可分析。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详解】鲁尔工业区的主导产业为钢铁和

煤炭;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冲积,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等原因而导致了该地区的钢铁、煤炭工业的明显衰退;故选B。51.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

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改造煤炭、化学工业不能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A不对;缩减煤炭、钢铁的生产规模不能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B不对;该地

传统工业发达,直接搬迁原有工业,不利于经济结构多样化,C不对;新建或者迁入电子、汽车等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D对。美国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依相关地理知识,完成下

面小题。52.对美国农业生产优越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土全部位于热带和温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B.全国有2/3的地区属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广阔C.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D.平原地区人口众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53.

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出现大规模的“黑风暴”,其人为原因主要有()①气候干旱②过度垦荒③过度放牧④风力侵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52.C53.B【解析】【52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美国本土地处北纬25°~49°,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栽

培多种农作物,A错误;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1/2,B错误;美国交通发达,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C正确;美国中部平原人口较少,地广人稀,为大规模农业生产提供了

条件,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53题详解】气候干旱,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故①错误。过度垦荒,属人为原因,故②正确。过度放牧,属人为原因,故③正确。风力侵蚀,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②③,正确答案为B。54.防治害虫

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最能体现杜绝化肥、农药的滥用,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A.“处方”农业B.立体农业C.节水农业D.精确农业【答案】A【解析】【详解】“处方”农业是农场主按照农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开出的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去施用定

量的化肥、农药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它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能够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据此判断该农业为处方农业,A正确;精确农业是指应用GPS、电子地图等信息手段,把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监控,对农作物产量进行预测;节水农业是指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采用大水漫

灌,选择滴灌、喷灌等方法的农业;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综合分析本题选择A。“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

龙头,由江苏和浙江的16座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读下表有关资料(2007年数据)。完成下面小题。GDP总值(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经济外向度一二三“长三角”466723.454.442.2126.7%全国24958311.348.640

.166.2%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长三角”经济发达,GDP约占全国的20%②“长三角”农业生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长三角”对外开放程度较高④“长三角”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6.有关“长三角”发展

阶段及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②工业化阶段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④扩大制造业规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55.C56.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的发展【55题详解】由

表知“长三角”GDP占全国的比重为46672/249583×100%=18.7%,①正确;“长三角”农业产值比重不占主要地位,但农业生产水平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②不对;“长三角”经济外向度达126.7%,说明对外开放程度较

高,③正确;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④错误。故选C。【56题详解】本题考查长三角的发展方向。根据上题分析,“长三角”第二、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大,但第三产业远低于第二产

业,处于工业化阶段;今后“长三角”产业结构应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化;制造业发展在本区已不具优势,不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据此判断②③正确,故选C。57.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A.近地遥

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B.地上遥感、地面遥感和地下遥感C.近地遥感、空中遥感和地下遥感D.地球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遥感平台高度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

感、近地遥感,故答案选A。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等有关查询,但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和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以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8.根据已有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预测、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所在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查明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59.有的渔民已经使用GIS技术

寻找鱼群,如果渔业生产普遍引进这一技术,则()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大幅度增加渔业生产的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生活水平【答案】58.D59.B【解析】【58

题详解】GIS是对已知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遥感图象、野外考察、室内实验等信息源那里获得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表达,并依据数据分析做出预测。对于无信息来源的火灾成因、着火点、火灾后果等难以做出预测,A、B、C错误。但是可以根据现有火情查明火灾地点、范围,

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D正确。故选D。【59题详解】利用GIS技术可以准确寻找鱼群,使捕鱼量短期内增长,但不会持续增加,A错误。GIS技术的广泛使用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也会导致过度捕捞,进而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渔民生活水平也

会随之降低,B正确,D项错误。个别渔民使用会大幅度增加个体的渔业成本,但是全行业普遍运用该技术,技术推广以后成本有所上涨但不会大幅度上涨,C错误。故选B。60.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有关地理课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

是()A.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B.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关于行政区域范围、动植物物种分布、人口等各方面的信息C.课堂上不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D.想要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以通过

“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应用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包括网上学校和虚拟学校,数字校园可提供教学中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源,并可进行远程教育,ABD都是可行的;但

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是不行的,教学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C不正确。二、综合题6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分别位于①②③④位置时,北半球分别为何节气(二分二至),①是____日,②____日,③____日,④____日

。(2)地球在公转轨道的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圈以内出现了极昼现象。(3)③靠近____点(近日点、远日点),公转速度____(较快、较慢)(4)今天2019年11月15日,处在地球公转轨道的____点和____点之间。【答案】(1).

夏至日(2).春分日(3).冬至日(4).秋分日(5).23.5°N(6).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了极昼现象(7).近日点(8).较快(9).④点(10).③点【解析】【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详解】(1)读图可知,①位置太

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③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再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判定②位置为春分日,④位置为秋分日。(2)读图可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纬度是23.5°N,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了极昼现象。(3)1月初,地球位于

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③位置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地球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4)读图可知,③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再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知④位置为秋分日。因此11月15日,应处在地球公转轨道的④点和③点之间。6

2.读下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气压带A的名称是,终年受其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是带。(2)上图中G风带的名称是,请在图中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全年受B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点是,对应的自然带是。(4)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形成雨热同期的气候,其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答案】(1)赤道低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2)盛行西风带西南风(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热带荒漠带(4)亚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压风带、风带知识及对气候的影响,难度一般。【详解】(1)图中显示A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带,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类型对

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2)G风带位于中纬度,应为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带),G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3)B位于30°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升高,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对应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4)亚欧大陆东

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B位于30°附近,属于亚热带,因此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东岸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风来自海洋,带来丰沛水汽,因此夏季高温多雨。63.下图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②表示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①为工程;②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何影响?(2)我国南、北部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南部地区水资源,北部地区水资源。为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工程。(3)字母A、B所在

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大的是,城市化水平高的是。(填字母)(4)长江三峡河段,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库之一。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成功,大坝的修建有利也有弊。请对其利、弊任选其一说出具体表现。【答案】(1)西电东送缓解东

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2)多(丰富)少(缺乏)南水北调(3)AB(4)利:围绕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综合国力提升都可得分。弊:引发地质灾害

、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三峡气候、局部水污染加剧、下游泥沙减少。【解析】【详解】(1)从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①为西电东送,②工程为西气东输,对我国东部主要是从提供能源方面回答,缓解东部地区

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2)水资源南多(丰富)北少(缺乏)。为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

水北调工程。(3)A经济不发达,第一产业比重大;B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4)利主要从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综合国力提升等综合效益方面分析。弊主要分析引发地质灾害、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三峡气候、局部水

污染加剧、下游泥沙减少。64.下图是美国及我国东北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两图中阴影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图阴影所示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3)乙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4)请为乙图所示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措施。【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玉米小麦(2)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3)湿地破坏肥力下降化肥农药污染等(4)退耕还湿植树种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

般。【详解】(1)甲图中的阴影部分为美国的玉米和小麦种植区,乙图阴影部分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二者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为: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3)乙

图所示区域三江平原,拥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和荒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为获取更多的耕地,对沼泽和荒地破坏严重;开发荒地,破坏植被,会引发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发展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因此乙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中出

现的环境问题由:破坏湿地、土壤肥力下降、化肥农药污染等。(4)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行的措施应既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又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因退耕还湿、植树种草;从经济效益出发,应发展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增强农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