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答案(0114).docx,共(5)页,39.60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303c8cfb2611df9020f4cf5b51a5b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5分,满分60分)1.D2.C1.大型数据中心对交通要求不高,A错误;贵州水能资源更加丰富,B错误;内蒙古和贵州海拔相当,C错误;内蒙古纬度较高,距冬季风近,冬季较
长,年均温更低,所以冷却用电更少,D正确。故选D。2.超大型数据中心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人工草场建设和毛纺织工业的发展影响不大,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点睛】大数据中心,是指服务于大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和应用的数据中
心。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3.C4.B3.由图可知,A地为偏南风,A错误;B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由材料“3月15日北方多地出现了十年难遇的严重沙尘天气”可知,此时是沙尘天气,因此没有降雨,B错误;C地为
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正确;D地为低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D处为偏南风,D错误。故选C。4.由材料“我国北方地区至蒙古一带气温一直回升,较往年同期明显偏高”可知,此前气温高,蒸发强,地表干旱,①正确;蒙古一带形成强大的气旋,对流旺盛,盛行上升
气流,容易就地起沙,③正确;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低压气旋,④错误;北方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带来大风、降温、沙尘天气,②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①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
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等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③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④低压控制:阴雨天气,风力较弱。5.D6.D
5.据图分析可知,与1972年相比,1982年后渚港10米航道等深线消失,2米等深线代替了原来的5米等深线,表明淤积速度加快,河道变浅,港区浅滩增多,港区的水深变浅,岸线向航道推进,航运条件变差,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6.据上题分析可知,后渚港1972~1
982年航道淤积严重,主要是因为晋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为河床淤积提供了丰富的淤积物来源,到了入海口附近,地势平缓,河流流速减缓,大量淤积物在河口港区堆积,导致河道变浅,D正确;短时间尺度降水量变化不大,A错误;植被覆盖率升高,土壤侵蚀减弱,B错误;沿岸用水量小,河流径流量变大,侵
蚀能力加强,C错误。所以选D。【点睛】航道,是指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中,为船舶航行所规定或设置(包括建设)的船舶航行通道。航道设置航行标志,以保证船舶安全航行。航道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分别规定有最小航道水深、宽度、
曲率半径及在水面以上的净空(净高和净跨)尺度。7.D8.C7.从西北向东南年降水量增多,植被覆盖率提高,从西北向东南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的黄土有机质的含量增多,A错误;表层湿度逐渐升高,B错误;古土壤的厚度增加,C错误;离
风沙源地越来越远,风的搬运能力越来越弱,因此颗粒逐渐由粗变细,D正确。故选D。8.由材料“其中黄土层以粉沙为主,主要来自风力沉积,而古土壤层腐殖质含量较黄土层高”可知,古土壤层发育时期,植被的覆盖率较高,C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时,说明蒙古高压势力较
弱,气候比较暖湿,风力作用较弱,ABD错误。故选C。【点睛】黄土高原的形成:风力沉积作用为主;黄土高原地表形成的形成: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9.A10.D9.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房屋相互遮挡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朝向的房屋均能获得较好的采
光效果,A正确。保温效果与墙体厚度和材料等有关,不同朝向并不能取得较好的保温效果,B错。通风散热效果与墙体厚薄、通风廊道建设等有关,房屋不同朝向可获得较充足的光照,并不是为了取得较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且该地纬度相对偏高,靠近冬季风发源地,秋末、冬、初春等季节气温较
低,对通风散热的需求不大,排除CD。故选A。10.12月初持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当地日落西南,开车回家途中阳光直射眼睛,表明太阳在车辆正前方,所以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排除AB。当地经度为82°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32分钟,而12月初持续的一个多月时间
内,当地昼短夜长,当地应于当地时间18点前日落,如果此时北京时间为20:20,当地可能已经日落(注意12月22日为冬至日,当地昼最短,日落时间早),所以北京时间18:30的可能性更大,C错,D正确,故选D。11.C12.C13.A11.由材料“泰加林就是寒温带针叶林···冷而湿
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可知,判断出泰加林是寒带针针叶林带,泰加林生长的条件是气候湿润和纬度高或海拔高地区。根据图中温度和降水量判断,丙处气温在5℃~-5℃之间,降水量是500mm~2000mm之间,比较适合泰加林的生长环境,所以C选项正确。甲处和丁处年均温大于20℃,气温高,不符合泰加林生长条件,
A、D错误。乙处降水量在2000mm~3500mm之间,降水量丰富,不符合寒温带针叶林生长条件,B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12.根据材料“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可知,我国泰加林分布位于山地地区,海拔较高,因此气温相对于
同纬度地区较低,适合泰加林生长,导致在我国泰加林的分布纬度偏低,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13.根据题意可知,明亮针叶林下种群相对丰富,所以明亮针叶林下生物多样性较多,最容易找到紫貂、驯鹿、人参、乌拉草等名贵动植物,在B、C、D选项中都包括了暗针叶林,
所以排除B、C、D选项,选择A。【点睛】泰加林生长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14.D15.A16.C14.近年来黑龙江省及其所在的东北地区经
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环境恶化,大量劳动力外迁。受其影响,少儿比重明显下降、老年人口比重显著增加,D正确;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口生育政策变化不是导致黑龙江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15.受生理因
素的影响,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陪护和疗养,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增加,会促进养老产业的迅速发展,A正确;人口老龄化不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B错误;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公共服务压力增大,C错误;黑龙江人口老龄化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迁的结果,不会导致迁入人口增多,D错误。所以选A。16.东北地区人口占比下降较大的
主要原因是人口大量外迁,为减缓其人口占比下降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吸引力,减少人口外迁,C正确;盲目增加耕地面积,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且增加耕地面积,对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有限,A错误;鼓励生育不能迅速提高青壮年劳动力的比重,B错误;扩大资源开发,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D错误。所以选C。【点睛】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开始走下坡路。进入21世纪,东北人口持续走低,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往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振兴东北经济的谋划,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因素,要未雨绸缪,创造更多就
业机会,推动产业升级。17.D18.D17.读图可知,2009年云南能源开发增长率超过1990年、1996年和2001年,但人均GDP增长却低于这三个年份,由此可知,2009年云南省“资源诅咒”现象较其他三个年份表现得更明显
。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由材料可知,四个选项中,上海市能源、矿产等资源贫乏,其“资源诅咒”最不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19.D20.B19.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大陆性较强,气候类型并不复杂,①错误;该市“因煤而兴、因煤而殇”,因此环境污染不小
,②错误;该地地处渭河平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且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适合多种中草药生长,③④正确。故选D。20.据材料可知,铜川市“有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该市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依
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积极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B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当地药材单产和产量,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但是铜川市因煤而兴,可知中医药产业基础并不好,C错误。中医药
经济效益高,但是这不是铜川的突出优势条件,D错误。故选B。【点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是经济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即从单一发展矿产资源产业到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多种新兴产业,区域发展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21.C22.D21.因受疫情影响,
2020年春节前后我国施行了居家防疫措施,对人员出行进行管控,城内出行强度低,持续时间长,所以图中表示2020年两地城内出行强度的曲线是低强度持续时间最长的②和④,故C正确,A、B、D错误。22.广东惠州和江西赣州两地经济差距较大,分别为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正常年份,
随着春节返乡和节后返程,春节前赣州人口回流导致城市出行的人数会增加,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变大;而春节前的惠州,很多人离开惠州返乡过年,人口减少导致城市出行的人数减少,城内出行强度指数变小,所以两市城内出行强度的变化差异主要受人口迁移影响,故D正确,A、B、C错误。23.C
24.B23.加利福尼亚州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是多雨季节,所以西部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季节应在冬季。适宜到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时间在北半球是夏季,A错。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北迁徙时,北半球是夏季,B错。北印度
洋环流夏顺冬逆,D错。天山雪线位置为全年最低,说明气温低,降雪多,北半球是冬季,C对。故答案选C项。24.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图示该地区为美国西部沿海附近,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北部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时间较长,降水较多,水资源较为丰富;南部受盛
行西风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所以调水工程为北水南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二、综合题(共2题,满分40分)。25.(满分18分)(1)(满分8分)风能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当地地表风速(2分),减弱风力侵蚀(
2分),从而保护牧草。(该点4分)太阳能开发:降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度(2分),减少地表水分蒸发(2分),保持土壤水分,从而保护牧草。(该点4分)(2)(满分10分)核心环节:甘草种植。(2分)生态效益:增强固沙能力,恢复沙地生态;增加土壤肥力,恢复土地生产力。(4分)经济效
益:甘草药用价值高,栽培甘草能够增加经济收入。(2分)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2分)【详解】(2)根据箭头方向可知,治理沙漠的措施首先是甘草种植,所以,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甘草种植。该环节的生态效
益是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增强固沙能力,恢复沙地生态;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恢复土地生产力。经济效益主要是甘草药用价值高,栽培甘草能够增加经济收入。社会效益是有利于增加就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26.(满分22分)(1)艾丽斯泉镇
位于澳大利亚内陆,连接澳大利亚东西南北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有泉水,水源充足;城镇物品补给充足。(6分)(2)南段人口密度大,铁路需求高;城镇众多,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充足;资金充足等。(6分)(3)一期连接澳大利亚南段人口密集区,便利了沿海居民的物资运输需求,物资中转站需
求量大;二期建成后,澳大利亚北段与南段相连接,艾丽斯泉镇的物资中转需求减少,产业没落。(4分)(4)深处内陆,地理位置优越;沙漠地带,人口稀少,面积空旷;铁路经过,保养物资提供便利。(6分)【分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交通的相关知识点,反映了交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
影响。【详解】(1)由图可知,艾丽斯泉镇附近有泉水分布,因此水源充足;城镇也能为骆驼商队提供休憩和补给物资。该小镇位于澳大利亚中心位置,连接东西南北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好。(2)由图可知,南段城镇众多,人口密集,对铁路出行需求量
大;基础设施完善;人多劳动力就充足;修建铁路需要资金支持,南段经济较发达。(3)一期连接的是南段人口密集区,居民的物资如果要运输到北段地区可以在艾丽斯泉中转,因此运输的需求量大。二期建成后北段和南段相连,不需要再停靠艾丽斯泉中
转,需求减少,产业就会没落。(4)首先地理位置好,地处内陆地区;飞机存放需要用到大量的土地,而此地地广人稀;有铁路经过该地,方便运输保养所需的物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