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9 页
  • 大小 597.000 KB
  • 2024-09-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6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9)页,59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2a96383c7454f89abc7dfc6ac3be7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余姚中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变形虫在摄食过程中,会改变细胞形态,从而将外界液体及颗粒物运入细胞,这种转运方式属于()A.扩散B.胞吞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主要跨膜方式: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

→低浓度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要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等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胞吞细胞外到细胞内不需要需要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等胞吐细胞内到细胞外不需要需要分泌蛋白的

分泌等【详解】变形虫在摄食过程中,通过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改变细胞形态从而将外界液体及颗粒物运入细胞,这种转运方式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胞吞,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植物体在胚胎发育过

程中,胚柄的退化属于()A.细胞分化B.细胞增殖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成

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因此植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

考查了细胞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下列生命活动中,一定需要ATP供能的是()A.柠橡酸循环B.卡尔文循环C.质壁分离D.载体蛋白的变形【答案】B【解析】【分析

】柠檬酸循环中发生的总反应是1分子丙酮酸产生3分子二氧化碳、1分子ATP、4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卡尔文循环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氢;如果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较高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通过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如果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该过程中植

物细胞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需要消耗ATP。通过载体蛋白变形运输物质的方式包括协助扩散和主动转运,如果是协助扩散,则不需要消耗ATP,如果是主动转运则需要消耗ATP。【详解】A.柠檬酸循环能合成ATP,A错误;B.卡尔文循

环需要消耗ATP,B正确;C.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不一定需要ATP,C错误;D.主动转运和协助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的形状都会发生改变,而协助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4.下图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①、②、③表示代谢过程,X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发生在线粒体中B.②会产生少量ATPC.②和③都会产生[H]D.X代表H2O和CO2【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有氧呼吸过程,其中①过程表示需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过程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成乙酰辅酶A,③过程是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详解】A、①过程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

酸的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A错误;B、②过程是丙酮酸进去线粒体氧化成乙酰辅酶A,不会产生ATP,B错误;C、②过程是丙酮酸进去线粒体氧化成乙酰辅酶A,③过程为是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均有[H]的产生,C正确;D、③过程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ATP等物质,但没有水分的产生,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拟核区的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B.衰老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也变小C.白色体可贮存脂质和淀粉,存在于各类植物细胞中D.真菌和细

菌都具有成分相似的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

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又称无色体),因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白色得名白色体。在贮藏组织细胞内的白色体上,常积累淀粉或蛋白质,形成比它原来体积大很多倍的淀粉和糊粉粒,成了细胞里的贮藏

物质。白色体在积累淀粉时,先从一处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叫做脐,以后围绕核继续累积,形成围绕脐的同心轮纹。由于一天内日照有强弱、温度有高低,往往使淀粉粒出现偏心轮纹,如观察马铃薯淀粉粒,可以看到。【详解】A、原核细胞中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没有核膜,所以DNA与周围核糖体

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A正确;B、衰老的细胞中,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大,B错误;C、白色体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一类特殊的细胞器,存在于不见光的植物和藻类细胞中,C错误;D、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不相同,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许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是几丁质,D错误。故选A。6.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蔗糖溶液2mL蔗糖溶液2mL蔗糖溶液2mL2适量蛋白酶适量蔗糖酶适

量蔗糖酶与蛋白酶的混合液3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后,水浴加热现象不变色出现红黄色沉淀不变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证明蔗糖酶催化具有高效性B.该实验证明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2号试管在步骤2和步骤3的过程中,蔗糖酶的形状均会发生

改变D.若步骤3改为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则3支试管均呈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1号和2号试管中,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是否会出现红黄色沉淀,可用来证明酶的专一性;2号和3号试管中,自变量为是否含有蛋白酶,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是否会出现红黄色沉淀,可用来证明蔗糖酶的本质为

蛋白质;1号和3号试管中,自变量为是否含有蔗糖酶,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是否会出现红黄色沉淀,可用来证明蔗糖酶的本质为蛋白质。【详解】A、该实验证明蔗糖酶催化具有专一性,A错误;B、该实验证明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C、2号试管在步骤2过程

中,由于蔗糖酶起催化作用,形状会发生改变,步骤3加热的过程中,蔗糖酶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C正确;D、双缩脲试剂与的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若步骤3改为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则3支试管中均含有酶,酶的本质为蛋

白质,故3支试管均呈紫色,D正确。故选A。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发生DNA复制B.DNA复制过程中,只有一条母链可以做模板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

新的子链【答案】A【解析】【分析】DNA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的结果是一个亲代DNA分子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NA酶指的是DNA水解酶,作用是水解DNA分子。【

详解】A、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DNA复制过程中,两条链分别做模板,B错误;C、DNA的复制特点为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D、DNA酶的作用是将DNA水解,而在DNA分子复

制过程中,需要的酶是DNA聚合酶,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验中,利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含32P标记的细菌后,检测发现子代噬菌体都含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DNA酶处理S型菌后,S型菌的DNA被降解D.在烟草花叶

病毒的感染实验中,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就可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

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详解】A、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细菌,所以利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含32P标记的细菌后,子代噬菌体都应含有放射性,无法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在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发

现很多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说明S型死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将R型活菌转化成S型菌,B错误;C、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DNA酶处理S型菌的DNA后,S型菌的DNA被降解,C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

染实验中,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就可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

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D.三者能复制、

分离和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

的主要载体。【详解】A、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正确;B、染色体上含有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生物传种接代中,染

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B正确;C、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和DNA是细胞内都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D、DNA、基因随染色体的复制、分离、传递而进行复制、分离和传递,D正确。故选C。10.下列细胞中一定不存

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小麦根尖细胞B.受精卵C.初级精母细胞D.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含同源染色体。【详解】小麦根尖细胞为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小鼠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不同,而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其次还要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明确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次级性母细胞和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1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基因的转录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直接产物是mRNAB.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C.①是编码链,③是翻译的直接模板D.mRNA上的A

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子,它是由基因中的启动部位转录形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真核细胞某基因的转录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图中①为DNA非模板链;②为D

NA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④为转录过程所需的原料,即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详解】A、该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直接产物是RNA,包括mRNA、tRNA、rRNA,A错误;

B、根据RNA的形成可判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B正确;C、②是编码链,③经加工后形成的mRNA是翻译的模板,C错误;D、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启动子只起到调控转录的作用,本身是不被转录的,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

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

成一个卵细胞B.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C.精细胞经变形形成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等情况,一个精原细胞,不管它含

有几对等位基因,产生的精细胞种类为两种,且这两种精细胞中的基因型互补,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为一种,同时产生3个极体,据此分析。【详解】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

成一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A正确;B.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B错误;C.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C正确;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3个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D正确。13.一

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色觉均正常)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此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母D.外祖父【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即XbY,则这对夫妇为XBXb、XBY,据此分析。【详解】据分析可知,这对夫妇为XBXb、XBY

,即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而母亲的父母即外祖父和外祖母色觉正常,外祖父为XBY,故母亲的Xb来自外祖母,C正确。14.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

.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4对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C错误;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且图中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因此可能出现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也可

能出现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15.人体的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下

列表述正确的是:A.男性体内来自祖父的染色体条数最少1条,最多23条B.男性体内来自祖母的染色体条数最少1条,最多23条C.女性体内来自祖父的染色体条数最少0条,最多23条D.女性体内来自祖母的染色体条数

最少0条,最多22条【答案】A【解析】【详解】AB、祖父遗传给父亲的染色体数有23条(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肯定会遗传给儿子,但常染色体不一定会遗传给儿子,因此男性体内来自祖父的染色体条数最少1条,最多23条,A正确,B错误;C、祖父遗传给父亲的染色体数有23条(22条常染

色体+Y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肯定会遗传给儿子,但常染色体不一定会遗传给儿子,因此女性体内来自祖父的染色体条数最少0条,最多22条,C错误;D、祖母遗传给父亲的染色体数有23条(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这23条都有可能遗传给女儿,因

此女性体内来自祖母的染色体条数最少0条,最多23条,D错误。故选A。1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成的RNA能与编码链形成RNA-DNA杂交区域B.DNA聚合酶与D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即开始转录

C.核糖体认读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时翻译即终止D.翻译过程所需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1.编码链是在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在RNA中是以U取代了DNA中的

T)。2.DNA聚合酶与特定部位结合将启动DNA复制,RNA聚合酶与D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即开始转录。3.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转录形成的RNA是以模板链为模板合成的,只能与模板链形成R

NA-DNA杂交区域,不能与编码链形成杂交区域,A错误;B、RNA聚合酶与D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即开始转录,B错误;C、核糖体认读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时翻译即终止,C正确;D、翻译过程所需的原料是20种氨基酸分子,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需要掌握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能够区分模板链和编码链,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那么该细胞进

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A.25%B.50%C.75%D.100%【答案】D【解析】【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的复制),而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

两个子代DNA分子均有一条链是母链,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详解】根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可知,模板链含15N,原料含14N,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条含有15N,另一条含有14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每一个精子中的所有DNA都是一条链含15N,

另一条链含14N,即所有的精子都含15N。故选D。18.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DNA片段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M可表示腺嘌呤或胸腺嘧啶B.图中N键的名称为磷酸二酯键C.DNA分子中(A+C)/(

T+G)的比值一定等于1D.DNA分子中(A+T)/(C+G)的比值越高,DNA的稳定性越高【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的结构,考查对DNA结构的理解和识记。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

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碱基之间通过氢键互补配对。其中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详解】图中M对应的碱基对含有两个氢键,则M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A项错误;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N键为氢键,B项错误;双链DNA分子中,A与T的数量相等,G与C的数量相等,(A+C)/(T+G)的比值一定等于1,C项正确;G与C之间氢键数目较多,DNA分子中(A+T)/(C+G)的比值越高,说明G—C碱基对越少,DNA的稳定性越低,D项错误。19.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碱基序列B.碱基数目C.碱基种类D.A/G比值【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③两条链上

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为等位基因时,其碱基序列不同,A错误;B、同源染色体上为等位基因时,由于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而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和替换,因此碱基数目也不一定相同,B错误;C、所有DNA都含有四种碱基,即A、C、G、T,C正确;D、不同双链DNA分子中的A/G比值一般不同,D错误。故选C。20.某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如图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细胞一定被病毒侵染B.该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C.基因指导酶的合

成均需经过过程④和⑤D.③和④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发挥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①②表示病毒通过RNA的复制进行基因表达,③④⑤表示病毒通过逆转录过程进行基因表达。【详解】A、细胞本身的遗传信息不会

进行RNA的复制,只有某些RNA病毒才能进行该途径,所以该细胞被病毒侵染,A正确;B、RNA病毒有植物病毒也有动物病毒,B错误;C、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合成本质为RNA的酶经过转录即可,C错误;D

、③过程需解旋酶使DNA解旋,④过程RNA聚合酶也能使DNA解旋,不需要解旋酶,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理解RNA病毒的基因表达过程,结合教材的转录和翻译进行相关的知识迁移。21.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

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B.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C.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

不含同源染色体,若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常染色体,A错误;B、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已没有四分体,B错误;C、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着丝点已分裂,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D、染色体P和Q为非同源染色体,其上

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2.

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X、Y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但能发生联会B.A与a、XB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A与A、XB与X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

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X、Y染色体

虽然大小不同,但属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联会,A错误;B、在没有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条件下,A与a、XB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在没有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条件下,A与A、XB与X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在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以及发生的时间。23.现有两个生物个体甲和乙,甲的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4%,嘧啶占56

%。乙的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8%,嘧啶占62%,则甲、乙生物可能是()A.蓝细菌、变形虫B.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C.硝化细菌、烟草花叶病毒D.肺炎链球菌、绵羊【答案】C【解析】【分析】甲生物核酸中嘌

呤不等于嘧啶,说明该生物含有两种核酸或只含RNA,即甲生物是细胞类生物或RNA病毒;乙生物遗传物质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说明乙的遗传物质是RNA,可能是RNA病毒。【详解】DNA一般是双链,故DNA分子中A与T数量相同,G与C数量相同,即DNA分子嘌呤数等于嘧啶数;而RNA一般为

单链,其上嘌呤数与嘌呤数可能不相等。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生物的核酸可能包含DNA和RNA,也可能只含有RNA;乙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T2噬菌体只含有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余题述生物都含

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的遗传物质,明确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根据

题干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4.下图表示经15N标记过的真核细胞某基因的部分结构,①、②表示化学键,③、④表示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③和物质④都含有15NB.DN

A解旋酶能破坏化学键①和②C.A和T之和在每条链中所占比例相等D.碱基的种类决定了该基因的特异性【答案】C【解析】【分析】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

,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2、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基因的部分结构,其中①为氢键,②为磷酸二酯键,③表示含氮碱基,④表示磷酸。【详解】A、物质④表示磷酸,不含N,A错误;B、DNA解旋酶

能破坏化学键①氢键,不能破坏②磷酸二酯键,B错误;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每条单链及整个双链都相等,因此一条链链中A+T所占比例等于另一条链中A+T所占比例,也等于双链中A+T所占比例,C正确;D、基因中碱基的

排列顺序决定了该基因的特异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及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2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

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B.若将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死亡C.S型细菌的菌体表面光滑,R型细菌的菌体表面粗糙D.都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

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答案】B【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或32P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标记噬菌体→让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外壳与细菌充分分离,A错误;B、若

将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注入到小鼠体内,由于小鼠体内没有R型细菌,所以不会转化出S型细菌,而单独的DNA不会使小鼠患病,所以小鼠不会死亡,B正确;C、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C错误;D、肺炎双球菌转化

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一条染色体中通常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A.两条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中B.两条形

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中C.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D.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答案】C【解析】【分析】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中进行染色体复制,其中一

个DNA分子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蛋白质构成染色单体,连接着同一个着丝粒。【详解】A、一条染色体复制后仍为一条染色体,数目不变,但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B、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两条形态、大小相同的姐妹染色体单体中,B错误;C、

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C正确;D、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而不是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中,D错误。故选C。27.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

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①B.子二代DNA应为③C.子三代DNA应为④D.亲代的DNA应为⑤【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

意知,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因此亲代DNA的两条链都是15N,位于试管中的“重带”区应该为⑤,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一代DNA的两条链中一条含有15

N,另一条含有14N,位于试管中的“中带”区,应为②,同理可得子二代形成的4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为15N,位于“轻带”和“中带”区,应为①;子三代形成的8个DNA,有6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2个DNA分子的一条

链是14N,另一条链为15N,应为③。【详解】A、DNA复制1次,子一代DNA应为15N14N,子一代DNA应为②,A错误;B、DNA复制2次,子二代DNA应为2个15N14N和2个14N14N,子二代DNA应

为①,B错误;C、DNA复制3次,子三代DNA应为2个15N14N和(23-2)个14N14N,子三代DNA应为③,C错误;D、亲代DNA分子是15N15N,亲代的DNA应为⑤,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

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8.人类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红细胞形态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HHHhhh红细胞形态全部正常部分镰刀形,部分正常全

部镰刀形临床表现不患贫血症不患贫血症患贫血症现有一对色觉正常且有部分镰刀形红细胞的夫妇,生了一个男孩——李某。这对夫妇的父母色觉均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症患者。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B.李某不患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1/4C.妻子的基因型是HhXBXB或HhXBXbD.色觉和细胞形态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并且表格中的

H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由于夫妇的表现型为“色觉正常但有部分镰刀形红细胞的夫妇”,由此初步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为:HhXBX-、HhXBY,又由于“这对夫妇的父母均正常,妻子的弟弟红绿色盲病患者”,则弟弟为XbY,因此妻子的父母基因型为XBXb和XBY,再根据此推测妻子的基因型。【详解】A、从表中

知,基因型为Hh的个体表现为部分镰刀型,部分正常,说明性状的显隐性不是绝对的,A正确;B、基因型均为Hh的夫妇生育基因型为hh的概率为1/4,不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3/4,B错误;C、由父母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为色盲可知,妻子的父母基因型均为X

BXb和XBY,所生女儿正常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该对夫妇都有部分镰刀型红细胞,说明基因型为Hh,故妻子的基因型是HhXBXB或HhXBXb,C正确;D、色盲和红细胞形态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B。29.若一个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该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需

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能量和模板B.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同时含有31P与32PC.噬菌体的增殖方式与大肠杆菌的增殖方式相同D.该过程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1.26×105个【答案】D【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

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噬菌体增殖所需原料由细菌提供,模板由

噬菌体DNA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含32P的有2个。由于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则腺嘌呤为5000×2×30%=3000个,鸟嘌呤为5000×2×20%=2000个。【详解】A、噬菌体增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能量,但模板是噬菌体的DNA,A错误;

B、由于含有32P的DNA分子只有1个,所以子代同时含有32P和31P的噬菌体只有2个,B错误;C、噬菌体是病毒,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增殖方式不同,C错误;D、该过程至少需要2000×(64-1)=1.26×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正确。故选D。30.研究

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见下表。假设控制覆纹性状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甜瓜性状果皮颜色(A、a)果肉颜色(B、b)果皮覆纹F2的表现型及株数黄绿色482黄色158橘红色478白色162有覆纹361无覆纹279A.若让F2中果肉橘红色植株随机交配,则F3中果肉白色植株占1/6B.若让F1与植

株乙杂交,则子代中果皮有覆纹:无覆纹=3:1C.若果皮颜色、覆纹由3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约有70株D.由表中F2果皮颜色、果肉颜色的统计数据,可判断A/a、B/b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

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类型

的配子,自交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子二代黄绿色:黄色≈3:1,黄绿色对黄色是显性性状;橘红色:白色≈3:1,橘红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有覆纹:无

覆纹≈9:7,因此果皮覆纹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2对等位基因用C(c)、D(d)控制,子一代有覆纹基因型是CcDd,亲本基因型是CCDD、ccdd。【详解】A、F2中

果肉橘红色植株基因型为BB的比例为1/3,Bb的比例为2/3,若让果肉橘红色植株随机交配,则F3中果肉白色植株(bb)的比例为2/3×2/3×1/4=1/9,A错误;B、对于果皮覆纹这一性状,子一代基因型是CcDd,与乙ccdd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CcDd:Cc

dd:ccDd:ccdd=1:1:1:1,子代中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B错误;C、如果果皮颜色、覆纹由3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果皮颜色由A(a)控制,则子一代基因型是AaCcDd,子二代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的

基因型是aaC_dd、aaccD_、aaccdd,比例是1/4×7/16=7/64,后代植株共有640株,因此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的甜瓜植株大约有640×7/64=70株,C正确;D、果皮颜色、果肉颜色两对相对性状,分别遵循分离定律,但是两对等位基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31.如图甲示光合作用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

____上。(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A表示____________阶段,B表示____________阶段,A阶段为B阶段反应提供的物质为____________。(3)图甲中①④所示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4)由图乙

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5)比较图乙Ⅰ、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类囊体膜(2).光反应(3).碳反

应(4).NADPH和ATP(5).氧气和二氧化碳(6).光照强度(7).CO2浓度(8).CO2浓度过低,限制了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的进行【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

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甲中,A表示光反应,B表示碳反应,C表示五碳化合物,D表示三碳化合物;图中①是氧气、②是[H]、③是ATP、④二氧化碳、⑤是有机物;图乙中探究了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

强度的影响。【详解】(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碳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为碳反应阶段反应提供了ATP和NADPH。(3)图

甲中①表示O2,④表示CO2。(4)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5)比较Ⅰ、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是CO2量有限,CO2浓度过低,限制了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的进行。【点睛】本

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

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32.下图①~③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1)神经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进行上图中的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2)进行图示②生理过程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A.染色体B.DNAC.基因D

.脱氧核苷酸(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4)图示③过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当核糖体认读到mRNA上的________

____时,多肽合成结束。(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分子,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②(2).C(3).26%(4).从左往右(5).终止密码子(6).不完全相同(7).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①中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该过程表示DNA分子的

复制;图②中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表示转录;图③过程表示发生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详解】(1)神经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该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不能进行DNA复制,但其中有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核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即图中

②。(2)图示②生理为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基本单位是基因,C正确。故选C。(3)α链是mRNA,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其中G占29%,所以U占25%,则其模板链中C占29%、A占2

5%,又因为模板链中G占19%,则T占27%,则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A占(25%+27%)÷2=26%。(4)图示③过程表示翻译,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向右,即为翻译的方向。当核糖体读取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时,翻译终止。(5)由于基因的选择性

表达,人体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故相同DNA转录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33.已知某植株花色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花瓣中色

素代谢如图所示,当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花,其中AaBb表现为蓝花。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其中等位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它们

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定律。(2)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紫花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3)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A/a、B/b独立遗传。如果子代表现型及

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说明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紫花∶白花=2∶1∶1,则说明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_____。【答案】(1).酶的合成(2).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3).分离(4).2(5).A

Abb、Aabb(6).蓝花∶白花∶紫花∶红花=9∶3∶3∶1(7).蓝花∶红花=3∶1(8).【解析】【分析】依题意并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控制花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都是通过控制相应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

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AaBb表现为蓝花,说明b控制红色素的形成,B会抑制b的表达,进而推知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因此红花为aabb,紫花为A_bb,蓝花为A_B_,白花为aaB_。【详解】(1)图示显示,基因可以通过

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等位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构成两个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或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已知AaBb表示蓝花,当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花,说明b控制红色素的形成,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B会抑制b的表达,所以白

花的基因型有2种,即aaBb、aaBB,紫花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3)如果A/a、B/b独立遗传,则A/a、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花(A_B_):白花(aaB_):紫花(A_bb):红

花(aabb)=9:3:3:1。如A和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即A与B连锁,a与b连锁,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1AABB+2AaBb):红花(aabb)=3:1。如果A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或a

与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即A与b连锁,a与B连锁,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花(AaBb):紫花(AAbb):白花(aaBB)=2:1:1,遗传图解为:【点睛

】本题的突破点在于“花色与基因组成”关系的判断。判断的关键是抓住题中信息,即“当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花,其中AaBb表现为蓝花”,以此和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明辨A控制蓝色素的形成,b控制红色素的形成,B会抑制b的表达,进而可将各种花色的基因型分析清楚。34.某种昆

虫眼色的朱红色和红色、眼形的正常眼和棒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存在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一对朱红色正常眼昆虫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红色正常眼朱红色正常眼红色棒眼朱红色棒眼雌性个体(只)060010雄性个体

(只)3030100(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本朱红色正常眼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F1昆虫中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从F1中选取朱红色正常眼雌性个体与红色棒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红色棒眼雌性的比例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X(2).亲本均为朱红眼,F1雌性个体均为朱红眼,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红眼(3).BbXAXa(4).BbXAY(5).bbXAY和bbXAXA(6).

7(7).1/21【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亲本均为朱红眼,后代雌性个体均为朱红眼,红眼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说明朱红眼对红眼为显性,且控制朱红眼和红眼的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均为正常眼,后代出现了棒眼,说明

正常眼对棒眼为显性,又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控制正常眼和棒眼的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1)亲本均为朱红眼,F1雌性个体均为朱红眼,而雄性个体中既有出现了红眼,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亲本都是朱红色正

常眼(B_XAX-和B_XAY),在子代中出现了棒眼,并且雄性又有朱红眼,又有红眼,说明其基因型是BbXAXa和BbXAY;理论上子一代雌性中应该出现朱红色正常眼、朱红色棒眼且比例为3:1,雄性中应该朱红色正常眼、朱

红色棒眼、红色正常眼、红色棒眼,但子一代雌性朱红色棒眼明显减少,雄性中没有出现朱红色棒眼,结合题意存在基因纯合致死的现象,故推断中F1昆虫中致死的基因型为bbXAY和bbXAXA。用棋盘法表示子代杂交情况:1XAXA1XAXa1XAY1Xa

Y1BB6朱红色正常眼3朱红色正常眼3红色正常眼2Bb1bb致死1朱红色棒眼致死1红色棒眼(3)选取F1朱红色正常眼雌性其基因型有4种,将两对基因分开考虑即为(1/3BB,2/3Bb,1/2XAXA和1/2XAXa),和红色棒眼雄性(bbXaY)杂交,1/3BB,2/3Bb和

bb杂交结果,2/3Bb和1/3bb;1/2XAXA和1/2XAXa和XaY杂交结果3XAXa∶3XAY∶1XaXa∶1XaY,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用棋盘法表示:3XAXa3XAY1XaXa1XaY2Bb6

朱红色正常眼雌性6朱红色正常眼雄性2红色正常眼雌性2红色正常眼雌性1bb3朱红色棒眼雌性致死1朱红色棒眼雌性1红色棒眼雄性所以子代一共有7种基因型,红色棒眼雌性的比例为3/21=1/7。【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

律的实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判断基因的位置、从而确定相关基因型,在计算概率时需要考虑致死的情况。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