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地理 含解析.docx,共(12)页,3.46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5865d0cab4d0ece112699f206ed2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复习题地理(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
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由于洋流影响,则()A.甲是暖流,
乙是寒流B.甲是寒流,乙是暖流C.甲、乙都是暖流D.甲、乙都是寒流2.关于图中丙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形成大渔场B.若出现污染,净化速度很快C.不会形成海雾D.水温较高下面甲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
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甲图中I岩石类型及形成过程对应乙图中的()A.d、①B.b、③C.c、②D.a、④4.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B.c岩石的代表类型为页岩C.b岩石中能够找到化石D.页岩通过②作用形成玄武岩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
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成袭夺河、被夺河、断头河以及风口等地貌形态。图2是图1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
现象。读图回答下题。5.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增多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6.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作用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地壳断裂2021年入夏以来,世界各地极端天
气异常活跃,如龙卷风、下击暴流等。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下击暴流多产生于发展成熟的强对流云团之中,是一种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其一般发生在海拔10km以下。下击暴流发生时,通常表现为一股非常强烈的冷气流从云底部向下“击出”,触地后会
产生四散的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达15级,对近地面的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危害。下图示意下击暴流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中有下击暴流形成且势力最为强大的是()A.①B.④C.③D.②8.下击暴流难以精准预报的
主要原因是()A.势力强大B.发生频次高C.尺度较小D.破坏力大9.下击暴流与龙卷风的区别是()A.龙卷风是高压形成的,下击暴流是低压形成的B.龙卷风对地面影响小,下击暴流对地面影响大C.龙卷风中心风力很大,下击暴流中
心风力很小D.龙卷风是低压形成的,下击暴流是高压形成的尤卡坦半岛终年受信风带控制,但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形成海风锋。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
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冷暖、干湿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干湿状况对气团密度的影响更大。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能正确表示尤卡坦半岛西部海风锋的是()A.B.C.D.11.尤卡坦半岛
西部形成海风锋最可能在()A.春季早晨B.夏季午后C.秋季傍晚D.冬季午夜12.造成尤卡坦半岛东西海岸的离(向)岸风强度差异的原因是()①东海岸海洋水体更大更深②信风带风向常年稳定③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度不同④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情况
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近几十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下图示意北冰洋永久性海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影响北冰洋90°W—90°E
一线两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水运动C.海水盐度D.陆地径流14.全球气候变暖到一定程度温室效应会减弱,其地理过程可能是()A.气候变暖—冰川面积缩小—太阳辐射减弱—温室效应减弱B.气候变暖—高纬度植被增加—二氧化碳减少—温
室效应减弱C.气候变暖—高纬冻土减少—地面反射增强—温室效应减弱D.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水汽增加—温室效应减弱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区河谷南、北坡自然植被带及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河谷南、北坡的山谷风强弱也有明显不同。完成下面小题。15.三种栗钙土有明显分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热与植被B.地形与光照强度C.气温与坡向D.坡度与成土母质16.河谷南、北坡的山谷风相比()A.南坡山风、谷风均较北坡强B.北坡山风、谷风均较南坡强C.南坡植被阻挡较少,风力大D.北坡距河近,削弱了山谷风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C、D、S3、S2、S1、O3,其年代
依次变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7.甲、乙之间的地形地质剖面是()A.B.C.D.18.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泥盆系B.石炭系C.上奥陶统D.上志留统山西省运城市(35°N,1
12°E)的李老师每天北京时间上午7:00上班,11:30下班,下午14:00上班,17:30下班。下图是李老师上下班必经路口的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与北京(40°N,116°E)相比,夏至日运城
市()A.白昼较长B.日落方位较偏南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D.日出时刻较早20.太阳光从人的正前方照射过来时人感觉最刺眼,最需要戴墨镜。李老师最需要戴墨镜护眼的时间是()A.下午下班时B.上午下班时C.下午上班时D.上午上班时21.11月1日北京
时间12:30时,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车道中被楼房影子完全遮挡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黄土结构疏松,孔隙较多,具有较强的湿陷性(土壤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和崩解性(又称湿化性,将黏性土壤置
入静水中,土粒间的结构联结和强度受到水的浸入影响削弱或丧失,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修筑梯田是黄土高原坡面治理的重要措施,但在梯田下方,流水作用会形成黄土落水洞。下图示意梯田下方黄土落水洞的发育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梯田
加快了其下方黄土的冲蚀过程,主要是因为梯田()①拦截了坡面水沙②陡坎加大了地势落差③增大了汇水面积④利于水流分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梯田下方的黄土落水洞在湿陷阶段()A.粗大颗粒冲蚀殆尽B.黄土裂隙加大加深C.机械冲刷作用减弱D.水
平层理持续扩张南北向洋流对于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具有重要意义。科考发现:近几十年来,德雷克海峡海冰数量呈现冰进—冰退—冰进的周期性变化,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反之。下图分别示意南极大陆
周围海域海冰总面积季节变化和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当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面积减小时,该海域()A.上空大气温度降低B.与上空大气间热量交换减弱C.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表层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25.德雷
克海峡出现冰进时()A.秘鲁寒流增强B.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升高C.赤道逆流增强D.南极洲大陆将变得更加寒冷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表碛覆盖厚度影响冰川与
大气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对冰川消融产生影响。终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在冰川前端的堆积物,可以指出冰川停滞的位置和停滞的时间。西布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东侧的山谷中,长约9km,是念青唐古拉山西段最长的大陆型山谷冰川。第
四纪期间,在西布冰川槽谷中和邻区的盆地中堆积了多期冰碛层,形成典型的冰碛地貌。从拉曲沟口至西布冰川末端整体上可自老至新分出4套冰碛物。下图表示西布冰川末端地质—地貌剖面(1、2—冰碛物,3—冰水堆积,4—现代表碛,5—冰川),YD终碛为新仙女木事件时期(持续约1300年)形成。注意:0°表示正北,
90°表示正东。(1)判断新仙女木事件时期该地区的气候特征。(4分)(2)YD终碛是念青唐古拉地区分布最广、规模最大的一套冰碛物。分析原因。(4分)(3)推测表碛厚度差异对冰川退缩速度的影响,说明理由。(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西部
,其首府珀斯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夏季以微风为主且一天中风向多变,而冬季刚好相反。图中甲、乙两地均属于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但降水集中的季节却差异显著。西澳大利亚州许多家庭在屋顶安装有太阳能发电系统,政
府对加入太阳能发电计划的居民提供政策优惠。西澳大利亚州的能源厅厅长提出要将珀斯建设成为全澳首座太阳能域市,但有专家提出反对意见。(1)分析珀斯夏季和冬季在一天中风向变化特点不同的原因。(6分)(2)比较甲、乙两地湿季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3)请你为持反对意见的专家阐明反对的理山。
(4分)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北大西洋涛动,指北大西洋上两个常年活动的气压中心(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过程,当冰岛低压与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变大时,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北大西洋涛动的强弱显著影响北欧的气候和湖泊水文特征。
皮海湖位于芬兰西南部,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皮海湖的湖冰显著减少,封冻时间呈明显缩短趋势。研究发现,北大西洋涛动的增强和北欧地区气温的升高是导致皮海湖封冻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同时,太阳辐射、气温、风浪均可影响湖冰动态变化过程。图左为北大西洋涛动示意图,图右为芬兰皮海湖
位置示意图。(1)说明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对皮海湖风浪的影响。(4分)(2)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皮海湖风浪变化导致湖冰数量减少的动力机制。(4分)(3)简述湖冰动态变化与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相互作用缩短皮海湖封冻时间的过程。(4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玛珥湖是
一种小而圆形的火山口湖,起源于岩浆水汽火山喷发作用。具体来说,富含气体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压力减小释放出气体,同时高温岩浆与地下水混合产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大量水蒸汽,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发
生爆炸式火山喷发,经过一次或多次爆炸式喷发后,喷发物堆积在喷出口周围形成犹如围墙的火山碎屑岩环,喷发中心则形成深而圆的盆地,而后积水成湖(见下图)。近年来,玛珥湖的沉积岩芯在众多湖泊沉积物中异军突起,成为科学家研究过去全球变
化的热门材料。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湖光岩玛珥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尚有积水的玛珥湖之一,遇到大暴雨时湖水不外溢,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1)说明与普通湖泊相比,古气候学家们更青睐玛珥湖的原因。(4分)(2)学者们发现
,某一沉积层水生植物孢粉含量和热带植物孢粉含量高,推测该时期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4分)(3)湖光岩玛珥湖遇到大暴雨时湖水也不外溢,结合火山碎屑岩的特点,给出合理的解释。(4分)地理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答案】1.A2
.B【解析】1.甲处等温线向温度低的地方弯曲,推测是暖流,乙处等温线向温度高的地方弯曲,推测是寒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2.丙处是寒暖流分流的位置,并不是交汇,难以形成大渔场,A错误;但是由于存在洋流,污染物
会快速扩散,B正确;此处存在寒流,在温度偏高的地区,容易形成海雾,C错误;此处水温不高,D错误;故选B。【答案】3.D4.C【解析】3.图甲中I岩石侵入到其他岩石内部,可知I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图乙中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可知,a为岩浆岩,b为沉积
岩(b由沉积物形成),c为变质岩,d为岩浆;①表示外力作用,②表示变质作用,③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冷却凝固;综上判断可知,I岩石类型及形成过程对应乙图中的a、④,故选D。4.结合上题分析,①表示外力作用,②表示变质作用,③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冷却凝固,其中②③④属于内力作用,A错误;c为变质
岩,页岩属于沉积岩,B错误;b为沉积岩,化石多位于沉积岩中,C正确;页岩通过②作用(变质作用)形成板岩,D错误;故选C。【答案】5.D6.C【解析】5.结合两图的方向信息以及图2中分水岭演变等信息可知,图1中,偏东侧水系干流的支流袭夺偏西侧水系干流的支流,由于偏东的水
系地势低,水流汇集此,丁位于袭夺河流下游河段,其流量显著增大,D正确;甲乙两河段位于上游,流量变化不大,袭夺后丙河段的水量流向丁,流量有所减小,A、B、C错误;故选D。6.据图所知,展示的是河流袭夺现象,属于河流侵蚀下切,将
另一条河流中的水夺走,所以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故选C。【答案】7.B8.C9.D【解析】7.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下击暴流“通常表现为一股非常强烈的冷气流从云底部向下击出”即下击暴流必然伴随下沉气流,下沉气流越强越快则势力越大。图示中
,仅④图中锋面离开,只有单向下沉气流,故此时下沉气流的势力最为强大(上升气流会减弱下沉气流),即下击暴流的势力也最为强大。而①②③中锋面未离开,仍有上升气流。①②上升气流较多,不易形成下击暴流,③中下沉气流较④少,下击暴流势力较弱,综上所述,A
、C、D错误,B正确;故选B。8.下击暴流难以精准预报主要是因为下击暴流尺度较小且存在时间短,难以捕捉,只有特定的雷达才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警,C正确;下击暴流属于小概率天气,出现频次较低、破坏力大,但风速高、势力强大及破坏力大都是下击暴流形成后的影响或表现,并不是能否精准预报的
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9.龙卷风与下击暴流的形成机理不同,龙卷风是低压涡旋形成,A错误;下击暴流在地面上是雷暴高压形成,D正确;龙卷风最中心有类似“台风眼”的存在,风力很小,C错误;下击暴
流中心风力很大,两者对地面影响都非常大,B错误;故选D。【答案】10.A11.B12.C【解析】10.读图,结合经纬网和大气环流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对于西海岸是离岸风,对于东海岸是向岸风;由材料“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由材料“温度相
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可知尤卡坦半岛西部东北信风湿度低,密度大,大致从东侧吹来;海风大致从西侧吹向陆地,湿度大,密度小;排除C、D;结合材料“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也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为主动移动的一方,B错误,故
选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1.由材料“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形成海风锋”可知信风稳定时容易形成,在图示纬度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北移,可以完全控制该区域,因此夏季最易出现,A、C、D错误;其次在夏季午后,地面温度较高,东北信风吹拂陆地后空
气湿度进一步减小,密度差进一步加剧,此时海风锋形成的可能性最大,故选B。12.读图,结合经纬网和大气环流可知该地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对于西海岸是离岸风,对于东海岸是向岸风,即信风与海陆风的叠加情况
不同,④正确;由材料“西海岸离岸风比向岸风更强,东海岸则相反”可知东北信风势力强,原因是信风带风向常年稳定,②正确,C正确;东北信风势力强,也说明海陆风强度较弱,东西海岸的海陆风强弱无法比较,③错误,B、D错误;读图中等高线可知东海岸海洋水体更深,但海洋
水体深度与风的强度关系较小,①错误,A错误;故选C。【答案】13.B14.B【解析】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冰洋90°W--180°--90°E一线之间受到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较大,而北冰洋90°W--0
°--90°E一线之间多有暖流活动,增温增湿,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差异较大,所以是海水运动因素,B正确;太阳辐射、海水盐度、陆地径流并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14.由于气候变暖,高纬度的陆地冰川和冻土融化,环境逐渐适合植物生长,随着
植物生长面积逐渐扩大,大量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温室效应减弱,B正确;冰川面积缩小的话,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会增多,温室效应会增强,A、C错误;海平面上升,水汽增加,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增强,D错误;故选B。【答案】15.A16.B【解析】15.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均为水、热及其组合的差
异,读图可知,三种栗钙土分布对应三种不同的草原植被类型,可知导致栗钙土分异的影响因素除水热外还包括植被,A正确;地形、光照、坡向、坡度等不是最主要的因素,B、C、D错误。故选A。16.河谷北坡为山地的南
坡(即向阳坡),河谷南坡为山地北坡(即背阴坡),北坡白天太阳辐射较南坡强,升温快,谷风北坡强于南坡;北坡较南坡陡,夜晚降温后冷空气下降更快,故山风比南坡大,A错误,B正确;南坡植被与北坡差异不大,C错误;河流在谷底
,白天增温慢,增强了谷风,夜晚降温慢,增强了山风,D错误;故选B。【答案】17.A18.C【解析】17.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其岩层新老排列是“中心新,两翼老”,判断其为向斜,由等髙线可知中心地势最高,为山地,故为向斜山。A正确,B、C、
D错误;故选A。18.根据所学知识: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S1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的地层有S1地层和O3地层,故可发现O3地层(上奥陶统),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9.B20.D21.A【解析】19.与北京相比,运城纬度
较低,位置较西。夏至日,与北京相比,运城白昼较短,A错误;日出时刻较迟,D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错误;日落方位较偏南(北半球夏半年,昼长越长,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北),B正确。故选B。20.运城与120°E相
差8°,即地方时相差30分钟左右(实际相差32分钟)。上班时李老师向东去学校,下班时李老师向西回家。上午下班为北京时间11:30时,当地地方时是11:00左右,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太阳光线从人的左后方照射过
来,人感觉不刺眼,不需要戴墨镜,B错误;下午上班时间为北京时间14:00时,当地地方时是13:30左右,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太阳光线从人的右后方照射过来,人感觉不刺眼,不需要戴墨镜,C错误;上午上班为北京时间7:00时,当地地方时是6:30左右,此
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太阳光从人的右前方照射过来,需要戴墨镜。下午下班为北京时间17:30时,当地地方时是17:00左右,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太阳光从人的左前方照射过来,需要戴墨镜。当地地方时6:30与6:00(地方时6点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
相差半个小时,当地时间17:00与18:00(地方时18点时太阳位于正西方向)相差1个小时,故与地方时17:00相比,地方时6:30时(即北京时间7:00左右,为上班时间)的太阳光最接近从人的正前方照射过来,人感觉最刺眼,最需要戴墨镜护眼,D正确,A错误。故选D。21.11月1日太阳
直射10°S左右(1个月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是8°左右,11月1日和9月23日差39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10°左右,9月23日太阳直射0°,11月1日太阳直射10°S左右),北京时间12:30时当地地方时是12:00左右,即为当地正午,此时太阳位于楼房的正南方向,楼房影子位于
正北方向。11月1日运城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5°N+10°S)=45°,楼房高28米,故楼房影子长28米,①②③车道被楼房影子完全遮挡,④车道被遮挡一部分。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答案】2
2.C23.B【解析】22.梯田可以拦截坡面水沙,保持水土,不会加快下方黄土的冲蚀,①错误;梯田的陡坎加大了地势落差,使水流速度加快,加大冲蚀作用,②正确;梯田地形平坦,增大汇水面积,使水流量增大,加快了其下方黄土的冲蚀过程,③正确;梯田地形平坦,可以拦截坡面水流,不利于水流分散,④错误。②③正
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湿陷性是土壤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黄土结构疏松,孔隙较多,梯田下方的黄土落水洞在湿陷阶段,黄土裂隙加大加深,黄土
遇水后,在其自重作用及附加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陷,B正确;在湿陷阶段,粗大颗粒没有冲蚀殆尽,A错误;因地势集水,机械冲刷作用不会减弱,而是一直存在,C错误;黄土垂直节理发育,D错误;故选B。【答案】24.
D25.A【解析】24.当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面积减小时,海水温度升高,受海洋影响,上空大气温度升高,A错误;海水与上空大气间热量交换加强,B错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达最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大,太阳辐射达最强,南极大
陆周围海域海冰面积减小应是从9月到次年2月,因此太阳辐射先增强后减弱,C错误;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面积减小,海水温度升高,表层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D正确。故选D。25.依据“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
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反之”可知,德雷克海峡冰进期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对南半球而言,北上的海水水温较途经海域低,因此,冰进期秘鲁寒流增强,A正确。秘鲁寒流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东岸,秘鲁寒流增强导致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降低,B错误。“海峡西侧
水位增高”,说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侧水位升高,赤道逆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补偿流,因而德雷克海峡出现冰进时赤道逆流减弱,C错误。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
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因而,德雷克海峡出现冰进时,南极洲大陆将变得更加温暖,D错误。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26.(12分)【答案】(1)与前一时期相比,
该时期地球气温降幅较大,地球气候处于一个寒冷时期。(2)YD终碛是新仙女木事件时期形成的。该时期冰川分布范围广,冰川的厚度大,冰川携带的物质多;此次冰期持续的时间长,冰川携带至此的物质多。(3)影响:表碛厚度大的冰川的退缩速度较表碛厚度小的冰川慢。理由:表碛厚度大的冰川,表
碛有一定的隔热效应,使冰川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冰川消融速度慢:表碛厚度薄的冰川,使冰川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加速了冰川消融。【解析】(1)由图可知,YD终碛相对周围而言,冰川面积较大,
深度较大,推测此时地球温度下降,气候寒冷,说明与前一时期相比,该时期地球气温降幅较大,地球气候处于一个寒冷时期。(2)根据材料可知,“YD终碛为新仙女木事件时期(持续约1300年)形成”,故YD终碛是新仙女木事件时期形成的。该时期地球气温降幅较大,地球气候处于一个寒冷时期,由于当时地球寒冷的时间较
长,可供冰川形成的时间较长,冰川厚度大,冰川携带的物质多;由于冰川活动的时间久,形成的冰川厚度大,冰川活动携带的物质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表碛厚度薄,与冰川相比,反射率低,冰川能够吸收更多太阳辐射,消融速度快;当表碛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隔热作用(或阻断冰川与大气的能量交换),冰
川消融速度慢,甚至停滞。故表碛厚度大的冰川的退缩速度较表碛厚度小的冰川慢。27.(14分)【答案】(1)在背景风弱的条件下,某地的风以局地环流为主;在背景风强的条件下,背景风会掩盖局地环流。夏季,珀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背景风弱;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
且夏季多晴天,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因此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珀斯受盛行西风控制,且西风势力强劲,背景风(盛行西风)掩盖了海陆风,因此一天中风向基本不变。(2)差异:甲
地的湿季在当地的夏季,乙地的湿季在当地的冬季。原因:甲地夏季受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左偏形成的暖湿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丰富;乙地冬季受北移的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3)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满足需求且发电成本低;太阳能密度低,发电成本高;冬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能发电不
能满足供应;黑夜无法太阳能发电,供电不稳定;电力的储存和输送成本较高。【解析】(1)首先,在背景风弱的条件下,某地的风以局地环流为主;在背景风强的条件下,背景风会掩盖局地环流。夏季,珀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此时背景风弱,海陆环流盛行;从图中看,珀斯位
于沿海地区,风向一日内变化可能是海陆风;从图中看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天,白天,沙漠地区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风向多变。冬季此处受西风带影响,西风风力较大,
海陆风不明显,此时一天中风向基本不变。(2)甲地纬度较低,并且靠海,当地夏季时,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偏成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暖湿气流,甲地此时降水多,为湿季。乙位于30-40度陆地西侧,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降水多,所以乙地的湿季在当地的冬季。(3)澳大利亚煤炭、天然气资源储存丰富,本身存在资源优势,可以满足需求,能源成本低;太阳能密度低,太阳能资源开发起来需要技术支持,并且需要安装光伏设备,发电成本高。太阳能不稳定,黑夜没有太阳、阴雨天气时,太阳光照很弱,无法满足发电要求,供电不稳定,并且发电后需
要将电力传送到用电处,电力的储存和输送成本较高。28.(12分)【答案】(1)北大西洋涛动增强,表明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变大,盛行西风增强,皮海湖风浪加大。(2)风浪加大导致湖冰破碎,湖冰与湖水的接触面积增大,促进湖冰融化;风浪加大扰动湖水
,使上下层湖水交换显著,不利于湖冰冻结。(3)湖冰减少导致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更多的太阳辐射被湖水吸收,导致湖区气温升高,而气温升高则进一步延缓湖冰冻结并加速湖冰融化,最终缩短皮海湖封冻时间。【解析】(1)由材料当冰岛低压与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
差变大时,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可知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变大意味着北大西洋涛动增强,气压差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两个气压中心是形成欧洲西部盛行西风的直接原因,随着气压差变强,气压梯度力变大,盛行西风增强。风浪由盛行风引起,随着盛行风变强,风浪加大。(2)风
浪加大对湖冰的影响,可以从风浪引起湖水扰动进而导致湖冰破碎等角度考虑。风浪加大,首先引起湖泊的扰动,造成湖泊上下层湖水交换,使湖泊下层相对温暖的湖水热量向上传递;湖水的流动同样造成结冰困难;湖冰破碎也造成湖冰与湖水的接触面
积增大,促进热量向破碎的湖冰传递,造成湖冰融化加强,不利结冰。(3)湖冰对太阳辐射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减少湖泊获取的太阳辐射能,有利于冬季降温。太阳辐射与气温呈正相关。故此,随着湖冰的减少,湖泊的反射作用减弱,获取更多的太阳辐射,导致湖区气温明显升高,气温的升高又进一
步造成湖冰冻结困难使结冻时间延缓,并加速湖冰融化使解冻期提前,最终缩短皮海湖封冻时间。29.(12分)【答案】(1)受外界干扰少,沉积物厚,能够反映较长时期的地理环境变迁。(2)高温多雨。热带植物说明气温高,水生植物说明当时水分
条件好,可反映出高温多雨。(3)火山碎屑环形墙阻隔了湖泊与外部水体的交换,缺少径流汇入;火山碎屑岩多气孔、缝隙,能够储存水分。【解析】(1)该湖泊属于火山口湖,比较封闭,受外界干扰少,沉积作用时间长,沉积
物厚,能够反映较长时期的地理环境变迁,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玛珥湖是地下岩浆遇到地下水,导致局部水蒸气爆炸所形成的,形成洼地后,在外力作用下当时植物花粉落入进行沉积,在该岩层中发现水生植物孢粉和热带植物孢粉,说明当时气温高,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3)根据材料可知,
火山碎屑环形墙阻隔了湖泊与外部水体的交换,因此玛珥湖比较封闭,湖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缺少径流汇入,虽然暴雨但是汇入湖泊的水量少;再加上火山碎屑属于喷发形成,气体可能未充分释放,有气孔,可以渗水,所以湖光岩玛珥湖遇到大暴雨
时湖水也不外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