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历史试卷 含解析.doc,共(19)页,464.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812ab6cf8ae0351967b50ab1e3c8f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复习题历史(一)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现有材料来看,周人围绕“中”形成了“以时中万邦”,围绕“四方”方位形成了“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围绕“左右”方位形
成了“左祖右社”、“左昭右穆”,围绕“上下”方位形成了“上尊下卑”,围绕“内外”方位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等方位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A.政治观决定地理知识水平B.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C.天下一家
得到广泛的认同D.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2.罗马通过明确的法令文件,授予大法官对符合法令而违背情理案件的部分处置权;罗马的一些君主还明确地授予部分有名望的法学家对法令文件有公开解释权,其解释对于法官而言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参考。由此可
见,罗马法()A.强调面向所有群体B.呈现形式主义的特征C.注重维护君主独裁D.具有实用性和开放性3.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
例的一致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4.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
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5.中国古代统治者用法律防范与惩处犯罪;用乡约制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下表中体现清教化与法律关系的是()宋明清法律以唐
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以唐律为蓝本的《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教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人士撰写乡约,兴办书院,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
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A.设律博士用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B.教化逐渐被政府利用与法律合流C.朝廷法律一直是教
化的基本素材D.日常生活中教化在逐渐取代法律6.宗教改革后。新教伦理在有关尘世活动的最重要问题上给资本主义精神以强大伦理支持,使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活动获得了社会合法性。有人说,“新教伦理是现代经济人摇
篮旁的守护者”。由此可见.宗教改革本质上是()A.罗马教会的自我革新B.反对和禁止宗教信仰C.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D.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7.有研究者认为,17世纪时耶稣会传教士已经把国际法知识介绍到中国
,1689年中俄尼布楚谈判中就曾运用国际法。此后,国际法不断传入中国并被用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①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包含有国际法知识②《万国公法》印行标志着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③20世纪30年代“改订新约”运动收回了关税自主权④《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
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1949年6月,毛泽东指出:“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这一主张()A.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B.指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C.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营造国际氛围D.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实现转移9.江苏连云港市尹湾村汉
墓出土的木犊《集簿》有两段关于户口方面的摘录,以下摘录可以用于研究汉朝()(一)男子七十万六千六十四人。女子六十八万八千一百卅二人。女子多前七千九百廿六。(二)年八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一。六岁以下廿六万二千五
百八十八。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人。年七十以上受杖二千八百廿三人。凡万四千四百九十三。多前七百一十八。①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②地方行政制度③赋役制度④优抚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1
9世纪70年代,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一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由此可见()A.美元是国
家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B.世界贸易得到较大发展C.各国货币可以自由流通D.金本位得到较大范围接受11.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收入越多,税率也就越高。“多收入多纳税,少收入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
著特点。这说明()A.个人所得税就是国家对居民个人征收的税B.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C.国家对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适当调整D.防止出现过高的个人收入是我国一项重要任务12.在中世纪西欧封建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词中有这样一句话
:“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由此可知()A.西欧君主对贵族具有绝对控制力B.贵族与君主法律地位的绝对平等C.君主能
力是贵族宣誓效忠的依据D.贵族与君主间的关系具有契约性13.如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以下关于人口变化原因的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A.①阶段是生产组织变革的结果B.②阶段是国家分裂动荡所致C.③阶段得益于世界联系的加强D.④阶段根源于赋
税制度改革14.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
的经营模式()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
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16.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
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个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教育发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1903年,
清政府颁布《重订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规定》,规定“乐歌”即音乐为必修课程。——摘编自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清末以来,学堂乐歌逐渐传唱于新式学堂。1902年,由留日学生沈心工作词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又名《体操——兵操》),被广泛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
摘编自商务印书馆编《民国唱歌集》等(1)如果你是材料一《重订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规定》的起草者,你会为“乐歌”课设定哪些目标?(6分)(2)假设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某委员会,召集你参与讨论《男儿第一志气高》是否可以在学校传唱的问题,
请写出你的意见及理由。(11分)18.【罗马法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柏林市西南波茨坦小镇上有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桑苏西宫,旁边有座紧挨宫殿的又残又旧的大风车磨坊。令国王非常扫兴,在反复协商无果后国王直接派人把磨坊给拆了。结果老头向最
高法院起诉了国王。开庭那天,骄横的国王拒绝出庭,也没派律师前来应诉。但这不妨碍审判的正常进行。司法女神的雕像矗立在法院门外,雕像背后的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使法官只忠于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他们一致裁定:被告擅用王权,侵犯原告由
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侵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判决如下:责成被告威廉一世在原址上重建一座同样的磨坊,并赔偿原告各项损失费共150元。威廉一世最终向法律低头,对法庭的判决书完全照办。一座崭新的磨坊矗立在桑苏西宫外,150元也送到老
头手上。时隔多年后,老头和威廉一世都相继过世。威廉一世的孙子威廉二世和老头的儿子又有了故事。老头的儿子生意萧条,磨坊也再次变得残破不堪……老头的儿子想把磨坊卖给新国王。新国王反复思考后拒绝了他。派人送给老头儿子6000元。(1)古罗马司法女神的雕像蕴含罗马法的哪些自然法精神?西方法院的司法
女神雕像反映西方法律与罗马法的关系是怎样的?(4分)(2)此案例能看出西方法律的哪些特点?(3分)(3)请你分析新国王拒绝拆掉老磨坊的最可能理由。(3分)19.【中国古代赋税】(13分)材料一中国古代赋税示意图:材料二192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向
各国发出照会,“分别就其旧约已满期者,改订新约;未满期者,修改旧约”。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国民政府多次修订关税税则,……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等(1
)说出材料一中两种收税制度名称,指出二者的主要异同点。(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影响。(8分)20.【粮食生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序号史料内容史料来源①“五谷皆种,以玉黍(即玉米
)、荞麦为最,稻获次之。”道光年间陕西《留坝厅志》②“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藉以济饥者甚众。”道光九年(1829)《宁陕厅志》③“包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
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光绪十九年(1893)四川《奉节县志》④“外来之人租得荒山,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包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同治十三年(1874)《湖州府志》⑤番薯“扑地传生,一茎蔓延至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
于种谷二十倍”。(明)王象晋《群芳谱》⑥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有学者认为,16世纪,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又易于栽培的农作物的传入,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请从表格中提取四条相关信息,对“粮食生产革命”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表述成文,论据有效,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历史答案第Ⅰ卷(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礼乐制
度本质是等级制度,西周时期用方位观念规范尊卑等级,可见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政治观决定地理知识水平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天下一家得到广泛的认
同,这一表述过重,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D【解析】罗马通过明确的法令文件授予大法官的部分处置权体现了罗马法的灵活性、实用性,部分有名望的法学家对法令文件有公开解释权体现了罗马法的开放性,D项正确;罗马法并不
是保护所有群体,如曾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排除A项;本材料展现了罗马法的实用性,而非形式主义特征,排除B项;君主独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
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进步,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出于平衡南北方的考虑,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D项正确;“录取比例的一致”与“维持(南北方)取士人数之均衡”相悖,排除
A项;北宋南北分卷制度主要是平衡南北方取士人数的均衡,不能得出“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的结论,排除B项;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对文化水平高的南方士子不利,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C【解析】根据“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可得
出官员素质提高,管理更加专业化。根据“实行定期考核,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可得出对官员进行考核也体现了管理的专业化与科学化的特征,C项正确;这一制度体现了民主自由,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是全面学习中国,排除B项;这一制度提高了执政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可知,教化逐渐被法律所渗透,体现了教化逐渐被政府利用与法律合流,B项正确;儒家教化和法律的结合不等于用
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且材料也没有涉及设律博士,排除A项;教化服务于法律,而非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排除C项;教化没有取代法律,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所以说宗教改革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革
命,C项正确;宗教改革是反对罗马教会的,不是罗马教会的自我革新,排除A项;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和禁止宗教信仰,排除B项;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的是文艺复兴,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在广州查办
鸦片期间,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故①的表述正确。1864年《国际法原理》一书的中文翻译工作完成,后来,这本书以《万国公法》为名印行,这标志着源自西方的国际法被正式介绍到中国,故②的表述正确。1
943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会议,承认中国收回领土的神圣权力,认为中国必须收回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故④的表述正确,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自主权,故③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
“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可知,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对外国持友好态度,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营造国际氛围,C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强调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不给它们留下活动余地,然后
再考虑建交问题,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A项;在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1949年3月5日—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转移,排除D项。故选C项。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代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
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恳田等数据上报中央,材料木犊《集簿》有大量详细的户口数据,可用于官员考核,故①的表述正确。汉代人头税分为口赋、算赋,材料中的相关年龄段的人口统计可以用于征税的依据,故③的表述正确;材料中统计了老
年人的部分年龄段的数据,可用于政府的优抚政策,故④的表述正确,C项正确;材料中只是人口的数据,没有涉及相应的地方行政制度,无法用于研究地方行政制度,故②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
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黄金成为世界共同承认的通货,说明金本位得到较大范围接受,D项正确
;美元是国家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之后,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金融而非世界贸易,排除B项;各国货币可以自由流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多收入多纳税,少收入少纳税”可知该原则有利于调整收入差
距,缓和贫富分化,C项正确;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排除A项;税收调节有利于减少收入差距,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压制过高收入成为我国的重心任务,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封建贵族要宣誓效忠国王,国王须遵从君臣的地位和法律,反映出贵族与君主间的关系具有契约性,D项正确;西欧君主对贵族具有绝对控制力与国王不遵从法律“上述誓言即无效”不符,排除A项;贵族与君主法律地位的绝对平等与“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
高领主”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君主能力是贵族宣誓效忠的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③阶段位于1500-160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世界联系加强,物种的交流给我国带来了高产农作物,养活了更
多人口,C项正确;①阶段出现在公元200-600年,处于汉魏时期,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生产组织并未有变革,排除A项;②阶段人口下降是朝代更替伴随的战争导致的,排除B项;④阶段处于1700年后,处于清朝时期,人口上升的原因
受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赋税制度改革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14.【答案】A【解析】“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
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的运输货物,②正确;通过材料无法证实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而且肉类加工本身不属于机械生产,也不属于现代农业,③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5.【答案】D【解析】面对工业
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环境污染,仍然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样鲜明的反差,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到来的工业文明欢呼,D项正确,排除A项;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对工业文明欣赏,并非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排除C项。故选D
项。16.【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爪哇人之前的生活方式比较粗糙,中国瓷器和碗碟传入之后,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善,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影响,排除A项;材
料涉及的是对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排除B项;“根本上改变”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17.(17分)【答案】(1)目标:①维护清王朝专制统治;②推进“新政”的实施(或答推进新式学堂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等)
;③贯彻传统纲常伦理;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⑤为维护清朝统治培养人才;⑥推进中外交往。(如果回答“不能灌输反帝、反侵略的思想”也可)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注:不得回答反帝、反侵略,也不得回答推进君主立宪。(2)意
见:支持传唱,但歌词有待修订。(3分)支持理由:①有助于培育爱国情怀;②有助于激发救亡图存思想;③体现尚武精神;④有利于培养学生军事素养;⑤有利于开启民智或思想启蒙;⑥有利于强身健体、摆脱“东亚病夫”蔑称;⑦有利于加
强美育或培养“新民”等。(任答四点)(8分)修订理由:①“龙旗”歌词不当;②忽视女性等。意见、理由,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若回答“完全支持”,理由须答出。【解析】(1)根据材料,《重订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规定》为政府所颁布,所以“乐歌”的目标应
为统治者想达到的目的。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灌输传统伦理思想、推进“新政”的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等角度进行作答。注意,由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不能回答反帝反侵略
等内容。(2)作答可以从完全支持、不支持或者支持但部分内容需要修改等角度作答,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例如选择“支持传唱,但歌词部分内容需要修改”这一意见,理由从歌词能产生的积极作用、歌词部分内容不符合时代要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作答注意回扣歌词内容,不能脱离材料泛泛而谈。18.(10分)【
答案】(1)体现了公平、正义;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的法律渊源。(4分)(2)特点:法律至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司法独立。(3分)(3)老磨坊体现了德国的法治精神,因此新国王要保留老磨坊以彰显国家的法治精神。(3分)【解析】(1)根据“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使法官只忠
于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他们一致裁定:被告擅用王权,侵犯原告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侵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判决如下:”可得出体现了公平、正义;结合所学可得出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的法律渊源;(2)特点:根据“使法官只忠于一个上司
,那就是法律”得出法律至上;根据“他们一致裁定:被告擅用王权,侵犯原告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得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根据“司法女神的雕像矗立在法院门外,雕像背后的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使法官只忠于一个上司,那就是法律”得出司法独立
;(3)结合材料中的故事可得出老磨坊体现了德国的法治精神,因此新国王要保留老磨坊以彰显国家的法治精神。19.(13分)【答案】(1)租庸调制、一条鞭法;同:都有丁税;异:前以人丁为主后以田为主。(5分)(2)一定程度上关税自主,树立政府形象;增加政府收入;促进经
济发展;保护民族工业。(8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图左“租”“庸”“调”等信息可知指的是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图右“合并征收”“缴纳征银”等信息可知指的是明朝实行的一条鞭法。据此比较两种税收制度,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
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
银两,按亩折算缴纳。两者都有丁税,但是前以人丁为主,后以田为主。(2)依据材料二中“(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可知一定程度上关税自主,树立政府形象,也增加政府收入,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保护民族工业等。20.(12分)【答案】示例:美洲作物的传入为我国提供了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玉米等已成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见材料①);
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美洲作物在我国的种植使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地得以利用(见材料③④),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番薯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见材料⑤⑥),对缓解人口压力起了重要作
用(见材料②)。因此,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解析】根据材料“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藉以济饥者甚众。”“包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
食,全恃此矣。”“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等信息可知,16世纪,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又易于栽培的农作物的传入,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强调粮食生产革命,即
美洲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农作物结构、农业区域种植、粮食产量的增加、对人口的增加产生了重大影响等方面回答。即美洲作物的传入为我国提供了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我国的农作物结构,玉米等已成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见材料①);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美洲作物在我国的种植使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等地
得以利用(见材料③④),大大增加了耕地面积;番薯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见材料⑤⑥),对缓解人口压力起了重要作用(见材料②)。因此,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粮食生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