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共(9)页,805.22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0a362389ec5085a9138b659e64088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雅中学2023年下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化学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审题人:高二化学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Na-23Mn-55一、单选题(
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B.熵增的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C.NH4NO3溶于水时吸热,故该过程不是自发的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是熵减反应2.在一定温
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证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⑧混合气体的总体积⑨C、D的分
子数之比为1:1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⑤⑧⑨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D.反应
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A.AB.BC.CD.D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将1g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放出92.4kJ热量:H2(g)+Cl2(g)=12HCl(g);ΔH=+92.4kJ·mol-1B.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bkJ热量: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kJ·mol-1C.1g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kJ的热
量:C+H2O=CO+H2ΔH=+10.94kJ·mol-1D.已知一定量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kJ∙g-1:CH4(g)+2O2(g)=CO2(g)+2H2O(l);ΔH=-55.625kJ·mol-15.已知:氧化锂(Li
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0,ΔH2<0B.ΔH1+ΔH2+ΔH3+ΔH4+ΔH6−ΔH5=0C.ΔH3<0,ΔH4<0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6.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时在Cu表面分
解的机理如图。已知200℃时:反应Ⅰ:3N2H4(g)=N2(g)+4NH3(g)ΔH1=−32.9kJ·mol−1;反应Ⅱ:N2H4(g)+H2(g)=2NH3(g)ΔH2=−41.8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C.断开3molN2H4(g)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N2(g)和4molNH3(g)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D.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N2H4(g)=N2(g)+2H2(g)ΔH=+50.7kJ·mol−17.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Ⅰ:SO2(g)+I2(g)+2H2O(
l)=2HI(aq)+H2SO4(aq)ΔH1=−213kJ•mol-1反应Ⅱ:H2SO4(aq)=SO2(g)+H2O(l)+12O2(g)ΔH2=+327kJ•mol-1反应Ⅲ:2HI(aq)=H2(g)+I2(g)ΔH3=+172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B.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286kJ•mol-1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ΔH不变8.已知:X(g)Y(g)2Z(g)Δ0H+,400℃时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一定条件下,分别在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反应体系中相关数据如下表:容器温度/℃起始时物质的浓度/1molL−10分钟时物质的浓度/1molL−c(X)c(Y)c(Z)甲400110.5乙T1110.4丙40012a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甲中,10分钟时vv正逆B.乙中,可能T1<400C.丙中,a<0.5D.丙中,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X和2molY,X的转化率提高9.利用图1和图2中的信息,按图3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H2O2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不含离子键B.2NO2N2O4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向H2O2中加入Fe2(SO4)3后,B中颜色较快变浅D.H2O2分解反应中Fe2(SO4)3作催化剂
,可以使反应的△H减小10.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以23Ni/AlO为催化剂,由2CO和2H转化为产品4CH的反应历程(该反应可逆),其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反应方程式为:2242CO4HCH2HO++
B.在反应历程中,HH−键与CO=键断裂吸收能量C.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速率D.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11.科学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Pd(Ⅲ)表面发生解
离时四个路径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Ⅲ)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此历程可知:CH3OH(g)CO(g)+2H2(g)ΔH<0B.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大的是②C.该历程中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CH3O*+3H*→CO*+4H*D.该历程中活化能最小的反应
方程式为CH2O*+2H*→CHO*+3H*12.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N2(g)+3H2(g)2NH3(g),图①表示在0t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3NH,平衡逆向移动B.由图②可知,21p>p、12T
>T满足反应:()()()2AgBg2Cg+H0C.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2AB3C=+D.若43p>p,对于反应()()()2Xg3Yg2Zg+H0,图④y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13.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
SO3:2SO2(g)+O2(g)2SO3(g)。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O2(g)和SO3(g),其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甲乙丙丁起始物质的量n(SO2)/mol0.40.80.80.4n(O2)/m
ol0.240.240.480.28n(SO3)/mol0000.4SO2的平衡转化率/%801α2α3αSO3的平衡含量/%abcdA.平衡时,α1>α2B.平衡时,c(SO2,丙)=2c(SO2,甲)C.平衡时,c<dD.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400L•mo
l-114.已知CH4(g)+CO2(g)2CO(g)+2H2(g)△H>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等体积的反应物,测得平衡时CO2、H2的气体压强对数有如图所示关系,压强的单位为MP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时对应的Kp=164(MPa)2(Kp:
以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B.T1>T2C.c点对应的p(CO2)=1000MPaD.当容器中CH4与CO的压强比为1∶2时,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8分)15.镁及其合金是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冶炼镁的方法有两种,
电解法和皮江法。电解法是电解熔融的2MgCl,皮江法是Si在高温下还原MgO。已知:相关各物质熔点见下表:物质MgO2MgClMgSi熔点/℃28527146491410Ⅰ.电解法冶炼镁。化工厂利用卤水
(主要成分为NaCl和2MgCl)生产金属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再利用,则Z的化学式为。(2)“沉淀”中除()2MgOH外,还可能含有的杂质为(填化学式)。(3)工业上不用电解MgO制金属镁的原因为。Ⅱ.皮江法冶炼
镁,工业流程如下:(4)气体a为(填化学式)。(5)白云石煅烧前粉碎的目的为。(6)还原炉需控制温度为1200℃左右,并抽空气到近似真空。还原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23SiOCaOCaSiO高温+16.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1)
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表系列实验:实验序号反应温度/℃223NaSO浓度稀硫酸2HOV/mLc/(mol/L)V/mLc/(mol/L)V/mL12010.00.1010.
00.5002401V0.102V0.503V3204V0.104.00.505V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该实验1和3可探究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5V=_______mL。实验1和2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3V=_______
mL。(2)为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利用压强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变化)等数字化实验设备,探究镁与不同浓度硫酸的反应速率,两组实验所用药品如表:序号镁条的质量(大小相同)/g硫酸物质的量浓度(mol/L)体积/mL实
验Ⅰ101.02实验Ⅱ100.52实验结果如图所示:①实验Ⅰ对应图中曲线_______(填字母)。②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化学反应速率减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反应“3222Fe2I2FeI+−+++”为可逆反应。试剂:0.01
mol/LKI溶液,0.005mol/LFe2(SO4)3溶液,淀粉溶液,KSCN溶液,0.01mol/LAgNO3溶液。实验如图:甲同学认为通过试管ⅰ中现象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依据ⅰⅰ中现象无法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17.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②2H2(g)+O2(g)=2H2O(l)△H=−571.6kJ•mol-1③C(s)+O2(g)=CO2(g)△H=−393.5kJ•mol-1(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甲烷与O
2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能量存活,在甲烷细菌使1mol甲烷转化为CO2气体与液态水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填“>”“<”或“=”)890.3kJ。(2)甲烷与CO2可用于生产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
氢气):CH4(g)+CO2(g)=2CO(g)+2H2(g),1g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kJ的热量。则:①如图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填序号)。A.B.C.D.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
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3)C(s)与H2(g)很难发生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H=。(4)目前
对题干所述的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填序号)。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
成碳与O2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反应生产合成气(CO、H2)D.用固态碳合成C60,以C60作为燃料(5)已知:a.1/2N2(g)+O2(g)==NO2(g)ΔH=+34kJ·mol-1b.下表为一些化
学键的键能:化学键键能(kJ·mol-1)化学键键能(kJ·mol-1)N≡N942H—O460N—H391O==O499H—H437①写出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②写出NH3(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N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18.甲醇、二
甲醚(CH3OCH3)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Ⅰ:CO(g)+2H2(g)CH3OH(g)ΔH1反应Ⅱ:CO2(g)+3H2(g)CH3OH(g)
+H2O(g)ΔH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Ⅰ):(1)在一定条件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5min后测得c(CO)=0.4mol·L-1,计算可得此段时间的反应速率(用H2表示)为mol·L-1·min-1。(2)由表中数据
判断ΔH1(填“>”“<”或“=”)0;反应CO2(g)+H2(g)CO(g)+H2O(g)ΔH3=(用ΔH1和ΔH2表示)。(3)若容器容积不变,则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Ⅰ中CO转化率的是(填序号)。a.充
入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d.使用高效催化剂(4)T1K时,将1molCH3OCH3引入一个抽真空的15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CH3OCH3(g
)CH4(g)+H2(g)+CO(g)在不同时间测定容器内的总压,所得数据见下表,①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H3OCH3的浓度增大,则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由表中数据计算,反应达平衡时,二甲醚的分解率为,该温度下平衡
常数Kp=。②在T2K、1.0X104kPa下,等物质的量的CO与CH4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CO(g)+CH4(g)=CH3CHO(g)反应速率)()()(k-34HOCHpkCHpCOp逆正逆正−==,正k、逆k分别为正k、逆k向反应速率常
数,p为气体的分压(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总X体积分数)。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4.5X10-5(kPa)-1,则CO的转化率为20%时,=逆正。温度250℃300℃350℃KⅠ2.00.270.012获得更多资源请
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