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1.557 M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docx,共(22)页,1.55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0bad5f7ee453f6493af3ebf1b67344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试卷0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会增加癌症、阿

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阳光照射可促进维生素D3原转化成维生素D3。科学家发现,番茄中的一种物质(7-脱氢胆固醇)可将维生素D3原转化成胆固醇,通过编辑相关基因阻断该过程,可使番茄的果实和叶片中大量积累维生素D3原,同时不影响番茄果实的生长、成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苏丹Ⅲ染液可用来鉴定番茄果实中维生素D3原的含量B.夏季是维生素D3转化速度最快的季节,也是补钙的良好季节C.番茄生吃与熟吃不会因酶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维生素D3原含量改变D.基因编辑后可能导致7-脱氢胆固醇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无活性【答案】A【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

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碘液可以将淀粉染成蓝色。A、苏丹Ⅲ染液鉴定的是组织中脂肪的有无,不能鉴定维生素D3原的含量,A错误;B、夏季是一年中阳光最好的季节,维生素D3转化速度快,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因此夏季也

是补钙的良好季节,B正确;C、番茄可以食用时,维生素D3原的含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生吃或熟吃不会因酶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维生素D3原含量的改变,C正确;D、通过编辑相关基因,可能导致7-脱氢胆固醇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7-脱氢胆固醇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降低维生素D3原向胆固醇的转

化,D正确。故选A。2.迁移体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细胞器,是在细胞定向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直径为0.5~3µm单层膜囊泡结构。细胞产生迁移体的过程称为迁移性胞吐。到达细胞外后,迁移体会继续留在原地,直到破裂或被其他细胞吞噬,从而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传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迁移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B.迁移体可能实现细胞内物质的释放和细胞间信息的传递C.迁移体被其他细胞吞噬主要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溶酶体有关D.迁移体能定向迁移由基因决定【答案】C【解析】细胞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迁移体是我国科学家发

现的一种新细胞器,故其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A、由题意可知,迁移体是由细胞产生的单层膜囊泡结构,属于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其膜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B、迁移体可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传递,推测可能实现细胞内物质的释放和细胞间信息的传递,B正确;C、迁移体被其他细胞吞噬主要

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错误;D、迁移体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细胞器,是在细胞定向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直径为0.5~3µm单层膜囊泡结构,迁移体能定向迁移由基因决定,D正确。故选C。3.研究表明,明胶能被多种蛋白酶水解,而菠萝蛋白酶是特异性较低的蛋白酶。某兴趣小组以明胶

为底物探究外界因素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相关资料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组成明胶和菠萝蛋白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肽链B.菠萝蛋白酶能切断明胶中不同氨基酸之间的肽键,故反应

时间越长,酶活力越低C.实验中,在反应时间为5min时测不同温度或pH下的酶活力,效果较准确D.在40~60℃、pH=5.0时,菠萝蛋白酶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均最高【答案】A【解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

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A、

明胶能被多种蛋白酶水解,菠萝蛋白酶是蛋白酶,说明明胶和菠萝蛋白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肽链,A正确;B、菠萝蛋白酶是特异性较低的蛋白酶,能切断明胶中不同氨基酸之间的肽键,但不能推出反应时间越长,酶活力越低,如10-20h时酶活力不变,B错误

;C、据图可知,10-20h时酶活力不变,因此实验中在反应时间10-20h时测不同温度或pH下的酶活力效果较准确,C错误;D、据图可知,在40~60℃、pH=5.0时,菠萝蛋白酶的催化活力最大,但在低温和最适宜温度时酶的

稳定性最高,D错误。故选A。4.线粒体内膜上有专门运输ATP和ADP的转运体蛋白(AAC)如下图所示。米酵菌酸可以与ATP竞争AAC上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止了ATP与AAC结合。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运输至细胞

质基质的ATP参与了细胞代谢中的放能反应B.米酵菌酸可能会造成人体细胞因线粒体基质严重缺少能量而死亡C.磷酸转运体运输速率降低可能会导致AAC转运速率下降D.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能利用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答案】

C【解析】线粒体内膜上转运体(AAC)能将ADP转入线粒体的同时将ATP转出线粒体。A、运输至细胞质基质的ATP参与了细胞代谢中的吸能反应,A错误;B、米酵菌酸可以与ATP竞争AAC上的ATP结合位点,从而阻止了ATP与AAC结合,导致ATP不能运输至细胞质,则

米酵菌酸可能会造成人体细胞因细胞质基质严重缺少能量而死亡,B错误;C、磷酸转运体运输速率降低,影响了ATP的合成,则可能会导致AAC转运速率下降,C正确;D、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能利用丙酮酸分解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线粒体不能分

解葡萄糖,D错误。5.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系统(ERAD)是真核细胞蛋白质质量监控的重要途径。当新合成的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时,这些蛋白质会从内质网中逆向转运到细胞质基质,随后被降解。ERAD减轻了蛋白质错误折

叠引起的细胞毒性应激,这一过程的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为揭示ERAD对肝脏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建立了肝脏ERAD缺失小鼠模型和ERAD缺失肝细胞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小鼠会发生严重的肝损伤进而发展成肝癌,ERAD缺失还会引起肝细胞中线粒体的损伤,其损伤程度会随着

小鼠月龄的增加而加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逆向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会发生物质的跨膜运输B.肝脏ERAD缺失会引发肝细胞内的毒性应激,进而造成严重的肝损伤C.研究ERAD缺失的肝细胞模型证实了肝细胞内线粒体损伤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D.ERAD系统功能异

常,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相关疾病【答案】C【解析】1、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内质网相关

蛋白降解系统(ERAD)是真核细胞蛋白质质量监控的重要途径。当新合成的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时,这些蛋白质会从内质网中逆向转运到细胞质基质,随后被降解。A、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逆向转运到细胞质基质,是以囊泡的方式,发生了物质的跨膜运输,A正确

;B、由题干分析可知,肝脏ERAD缺失会引发肝细胞内的毒性应激,进而造成严重的肝损伤,B正确;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模型小鼠会发生严重的肝损伤进而发展成肝癌,可推测出ERAD系统功能异常,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癌症等

多种相关疾病,D正确。故选C。6.黄色圆形(YYRR)豌豆和绿色皱形(yyrr)豌豆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F2性状分离比为9:3:3:1。某班级同学在进行“F1产生F2的模拟实验”时,使用的材料如表所

示。模拟材料甲纸箱(♀)乙纸箱(♂)弹珠玻璃球黄色(标Y)8个绿色(标y)8个黄色(标Y)8个绿色(标y)8个乒乓球橙黄色(标R)8个白色(标r)8个橙黄色(标R)8个白色(标r)8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纸箱中抓取一个乒乓球记录后放回,操作4次后必出现2次RB.从乙纸箱中随机抓取两种材质的球各一个并组合,模拟了自由组合C.从甲、乙纸箱中分别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受精作用D.甲纸箱中两种材质球的数量须与乙纸箱

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答案】B【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从甲纸箱中抓取一个乒乓球记录后放回,出现R的概率是1/2,但操作4次后由于次数太少

,故不一定出现2次R,A错误;B、乙纸箱中两种材质的球模拟两对等位基因,从乙纸箱中随机抓取两种材质的球各一个并组合,模拟了自由组合,B正确;C、从甲、乙纸箱中分别随机在两种材质的球中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受精作用,C错误;D、

甲乙纸箱分别模拟雌雄生殖器官,精子数量往往多于卵子,故甲纸箱中两种材质球的数量不一定与乙纸箱相同,D错误。故选B。7.对烟草花叶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导致了病毒这一种新的生物类型的发现。细菌滤器是一种孔径小于细菌的过滤装置,细菌及比细菌大的细胞都不能通过。下面是科学家所做的一系列相关实验。实

验一·将患病叶片研磨液注入到正常烟草叶脉中,正常烟草患病。实验二:将患病叶片研磨液高温处理后,则不能使正常烟草患病。实验三: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这种滤液被称为感染性滤液)。实验四: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蒸馏水大量稀释,也能使正常烟草患病实验五:将正常叶片研磨

液经过细菌滤器得到无感染性滤液;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与实验四所加蒸馏水同体积的无感染性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且患病程度与实验四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一、二的结果说明烟草花叶病可能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根据实验三的结果不能排除由细菌本身引起烟草花叶病的可能性C.实验四的结果说明烟草花叶病很可能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分子所引起D.实验五的结果说明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在无细胞的滤液中不能增殖【答案】D【解析】引起烟草花叶病的为烟草花叶病毒,其体积比细菌小,可通过细菌滤器,所以患病叶

片的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中仍含有病毒,可导致正常烟草叶片患病,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需要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A、若为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则高温处理患病叶片研磨液后,应该仍能使正常烟草患病,A错误;B、细菌滤器是一种孔径小于细菌的过滤装置,细菌

及比细菌大的细胞都不能通过。所以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中不含细菌,故实验三正常烟草患病不可能由细菌直接引起,B错误;C、将患病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后得到滤液中不含细胞和细菌,但仍能使烟草患病,若为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烟草患病,则加入蒸馏水大量稀释感

染性滤液后可能不会引起烟草患病,但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蒸馏水大量稀释,也能使正常烟草患病,所以可能是比细菌小的病毒引起的烟草患病,C错误;D、将正常叶片研磨液经过细菌滤器得到无感染性滤液;在感染性滤液中加入与实验四所加蒸馏水同体积的无感染性滤液,能使正常烟草患病,且患病程度与实验四相同,说明

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在无细胞的滤液中不能增殖,D正确。故选D。8.研究发现,小鼠的生长发育与常染色体上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B)有关,该基因发生突变后(b),小鼠发育迟缓表现为个体矮小。某小组选用纯合正常鼠与纯合矮小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纯合

正常雌鼠与纯合矮小雄鼠杂交,F1全表现为个体矮小。实验二:纯合矮小雌鼠与纯合正常雄鼠杂交,F1全表现为正常。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有人提出假说:B基因在精子中处于非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处于甲基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NA甲基化抑制了B基因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B

.若假说正确,则基因型为Bb雌鼠产生一种配子C.可通过F1中个体矮小雄鼠与纯合矮小雌鼠杂交来验证假说D.若假说正确,实验一、二的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完全一致【答案】B【解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

,如DNA的甲基化。A、DNA甲基化通过影响转录过程进而影响基因表达,实验一中F1基因型为Bb,但表现为个体矮小,推测ADNA甲基化抑制了B基因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A正确;B、若假说正确,则基因型为Bb的雌鼠可产生

两种卵细胞,由于B基因在卵细胞中处于甲基化,因此B基因在卵细胞中不表达,B错误;C、F1中个体矮小雄鼠与纯合矮小雌鼠杂交,如果子代个体正常:个体矮小=1∶1,即F1中个体矮小雄鼠产生了B和b精子,则能验证假说(B基因在精子中处于非甲基化),C正确;D、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1基因型均为

Bb,若假说正确,均产生基因型为B(不表达)和b的卵细胞,基因型为B和b的精子,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既有个体正常也有个体矮小,且比例为1∶1,D正确。故选B。9.减数分裂过程要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和重组等复杂的事

件。在女性形成配子时,上述事件可能会无法正常完成,导致非整倍体胚胎的产生,如21三体综合征。假如某女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配对、联会出现异常的比例为m。该女性其他染色体以及其丈夫精原细胞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均正常。异常联会不影响配子

的存活、受精。则该女性产生的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比例以及该对夫妇所生孩子患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分别为()A.m∶2m∶(1-3m)、m/3B.m∶m∶2(1-m)、mC.m∶(1-m)、m/2D.m∶m∶m∶3(1-m)、m/4【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出现联会的现象,联会的两

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这两条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若21号染色体配对、联会异常,则产生的配子是异常配子,这些异常配子中,一半含2条21号染色体,一半不含21号染色体,故该女性产生比例的异常配子(其中m/2含2条21号

染色体,与正常精子结合后后代患21三体综合征),正常配子的比例为1-m,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实验结果如下:组别抑菌圈直径/cm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12.261.891.6222.411.911.6732.421.871.69平均值2.361.

891.66注:第二代大肠杆菌是从第一代的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培养,第三代重复以上步骤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无选择作用B.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培养是因为抑菌圈边缘最可能存在耐药菌C.一定浓度的卡那霉素会杀死大肠杆菌,但变异的大肠杆菌由于产生耐药性而存

活下来D.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一定浓度的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弱【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可知,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直径逐渐减小,说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进行传代培养时,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培养,抑菌圈边缘

的菌落生长的可能是耐药菌,耐药性更强,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次数的增加,卡那霉素对细菌的耐药基因逐代选择并积累,使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导致原有抗生

素效果越来越差。A、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直径逐渐减小,说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起到了选择作用,A符合题意;B、进行传代培养时,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培养,抑菌圈边

缘的菌落生长的可能是耐药菌,耐药性更强,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B不符合题意;C、一定浓度的卡那霉素会杀死大肠杆菌,但变异的大肠杆菌由于产生耐药性经过卡那霉素的选择作用而存活下来,因此形成了抑菌圈,在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可能是耐药菌,C不符合题意;D、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知,

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直径逐渐减小,一定浓度的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弱,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研究发现,叶片中的光敏色素(PFR和PR)是感受光周期变化的光受体。在红光下,PR变为PFR,而在远红光下,PFR变为

PR短日照植物在夜越长(昼越短)时,PFR转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反之,夜越短(昼越长),PFR变为PR就较少,剩下的PFR也越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敏色素是能够感受光信号

并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的蛋白质B.PFR的形成需要红光来激发,PFR还可影响莴苣种子的萌发C.夜间给长日照植物补充红光,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D.当短日照植物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PFR/PR比值的变化会促进其开花【答案】D【解析】光

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分生组织的细胞中含量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回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中,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够感受光信号并引发一系列生理

反应,主要分布在分生组织的细胞中,A正确;B、有些种子必需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而莴苣种子通常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红光照射才能萌发,而在红光下,PR变为PFR,因而可推测,PFR可影响莴苣种子的萌发,B正确;C、夜间给长日照植物补充红光,PR变为PFR,PFR也越多,有利

于长日照植物开花,C正确;D、题中显示,PFR变为PR短日照植物在夜越长时,PFR转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即当短日照植物光照时间短到一定长度时,PFR/PR比值的变化会促进其开花,D错误。故选D。12.下

图1展示了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促进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制,包括图中①、②、③、④4个步骤。现有4位病人甲、乙、丙、丁、分别在该机制中的①、②、③、④步有缺陷。对病人进行了2项测试:测试1:分离每位病人的肌肉细胞,测定不同胰岛素浓度下胰岛素结合细胞比例,结果见图2;测试2:给每位病人注射同

样体重比例的胰岛素,分别测量血浆中的血糖浓度,结果见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人甲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a、c表示B.病人乙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b、c表示C.病人丙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a、d表示D.病人丁的测试的结果可用曲线b、d表示【答案】B【解析】据图1分析,胰岛素的

作用机理包括:第①步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第②步是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第③步是靶细胞接受胰岛素传递信息后发生一系列信号传导,第④步是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将细胞外液中的葡萄糖运进细胞。分析图2,a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率高,说明胰岛素的作

用机理前两步没有问题。分析图3,注射胰岛素后,c患者中的血糖浓度高于d患者。A、据题干信息“病人甲在该机制中的①步有缺陷”,若用曲线a、c表示病人甲,则甲病人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率高,说明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前两步没有问题,曲线分析与

题干不符,A错误;B、据题干信息“病人乙在该机制中的②步有缺陷”,若用曲线b、c表示病人乙,则乙病人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率低,可能是第②步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缺陷,导致细胞吸收葡萄糖减少,血浆中葡萄糖浓

度高,符合曲线c,B正确;C、据题干信息“病人丙在该机制中的③步有缺陷”,若用曲线a、d表示病人丙,则丙病人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率高,符合曲线a;丙病人信号传导过程有缺陷,则无法存进组织细胞加快吸收葡萄糖,导致血浆中葡萄糖

浓度高,与曲线d不符,C错误;D、据题干信息“病人丁在该机制中的④步有缺陷”,则丁病人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率高,由于转运葡萄糖存在缺陷,病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偏高,应用曲线a、c表示,D错误。故选B。13.病毒存在不同的免疫逃逸机制。痘病毒T2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受体高度同源。而乙肝病毒在高复制状态下大量表达抗原,抗原过度刺激引起某些特异性T细胞凋亡,并诱导免疫耐受或免疫逃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痘病毒T2蛋白可与TNF受体结合阻止TNF发挥作用B.乙肝免疫耐受期不

可依据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C.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机制可以减少肝脏细胞受损,对感染者是绝对有利的D.痘病毒和乙肝病毒都通过抑制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从而发生免疫逃逸【答案】A【解析】肿瘤坏死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可抑制肿瘤细

胞的增殖。参与体液免疫的主要是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主要是T细胞。A、痘病毒T2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高度同源,因此痘病毒T2蛋白可与TNF受体结合阻止TNF发挥作用,A正确;B、免疫耐受期某些特异性T细胞凋亡,但乙肝病毒的入

侵可能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进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所以可依据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B错误;C、建立了免疫耐受机制时,体内某些特异性T细胞凋亡,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降低,所以对感

染者是不利的,可能会有更多的乙肝病毒侵入肝脏细胞,C错误;D、乙肝病毒会引起某些特异性T细胞凋亡,是通过抑制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从而发生免疫逃逸的,而痘病毒是因为T2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高度同源,相当于充当了体内的TNF,

不被免疫识别,D错误。故选A。14.用吹气的方法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或醉驾,下表是我国酒驾和醉驾的检测标准。已知酒精会增强氨基丁酸(GABA)的效果,导致人行动迟缓,吐字不清。GABA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驾驶员饮酒

会导致反应速度减慢,易造成交通事故B.GABA的释放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上述材料表明,体液中的酒精可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D.据上述材料推测,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答案】B【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A、酒精会增强氨基丁酸(GABA)的

效果,导致人行动迟缓,吐字不清,故驾驶员饮酒会导致反应速度减慢,易造成交通事故,A正确;B、GABA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C、上述材料表明,体液中的酒精可对神经调

节产生影响,C正确;D、突触后膜上的Cl-通道,被GABA激活后导致通道开放,Cl-内流,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说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D正确。故选B。15.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并不是稳定不变的。科研小组分别设置连续放牧区(CG)、按月轮牧区(MG)、按季轮牧区(QG)、过

度放牧区(OG)共4个放牧强度和作为对照的1个禁牧区(CK),在相同条件下测定5个区域从2013-2020年牛的数量变化(开始时牛的数量相同),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连续放牧(CG)、禁止放牧(CK)的种群数量高峰分别出现在2018年和2014

年血液指标(酒精)酒驾20~80mg/100mL醉驾≥80mg/100mLB.不同的放牧方式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入率、迁出率来影响种群数量C.各放养模式下种群数量从2017-2019年数量变化都呈S形变化D.

食物、气候作为密度制约因素时刻制约CG的数量变化,但不影响CK种群【答案】B【解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

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3、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A、据图可知,连续放牧(CG),

禁止放牧(CK)的种群数量高峰分别出现在2013年和2014年,A错误;B、出生率、死亡率或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B正确;C、在2017-2019年期间,多数群数量为先增加后减少,有的一直下降,数量不呈S形变化,C错误;D、食物为密

度刮约因素,气候为非密度刮约因素,二者时刻制约本实验各种群的数量变化,D错误。故选B。16.凡纳滨对虾是华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放苗1周内虾苗取食藻类和浮游动物,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1个月

后对虾完全取食人工饵料。1个月后虾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周后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会减轻B.1个月后藻类在虾池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仍处于主要地位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D.异养

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提供营养【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虾池中有机碎屑含量增加,水体中N、P等无机盐增多,水体富营养化严重,A错误;B、藻类作为生产者,在物质循环中

占主要地位,B正确;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同时浮游动物摄食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和有机碎屑提供营养,D错误。故选B。17.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

之一,源于中国,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以糯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酒的品质取决于菌种。下图表示酿制黄酒的一种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菌种a能产生淀粉酶,淀粉

作为菌种a的碳源和氮源物质B.菌种b在增殖过程中,产生的酒精的分子数等于CO2的C.菌种b产生的酒精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工艺c表示灭菌,目的与“蒸煮”相同【答案】C【解析】酿酒过程中,菌种a将淀粉糖化时,淀粉为其提供了碳源。酒精发

酵时产生的酒精分子数与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子数相等。A、根据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分解、利用的是原料中的淀粉,淀粉为菌种a提供碳源,而不能作为氮源物质,A错误;B、菌种b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会增殖,只是增殖速率不同,而只有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分子数

等于CO2分子数,B错误;C、菌种b在细胞质基质中经无氧呼吸(酒精发酵)产生酒精,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D、c为消毒,“蒸煮”有利于糖化,同时也进行了灭菌,D错误。故选C。18.常见的新冠病

毒抗原有刺突蛋白、膜蛋白、包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只针对一种抗原起作用的B细胞群(或杂交瘤细胞群)就是一个纯系,其所分泌的抗体叫单克隆抗体(单抗);由新冠病毒的多种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多种浆细胞系产生的不同抗体,称为

多克隆抗体(多抗)。关于两类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单抗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别,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B.向动物体注射病毒获得多抗,具有制备时间短、首次制备成本低的特点C.若新冠病毒发生突变,之前制备的单抗可能失效,而多抗仍有效D.向动物体内注射的灭活病毒纯度不高时,对单抗的纯度影响较

大【答案】D【解析】单克隆抗体指由单个B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克隆),形成基因型相同的细胞群,这一细胞群所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动物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种类可多达百万种以上,但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因此

,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克隆单一的B淋巴细胞,形成细胞群。如果把一种B淋巴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融合,所得到的融合细胞就可能大量增殖,产生足够数量的特定抗体。A、单抗是由特定抗原刺激产生,因此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别,具有特

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A正确;B、通过向动物体注射病毒获得多抗的方法,其操作时间短、首次制备成本低,B正确;C、若新冠病毒发生突变,可能造成某抗原改变,因此之前制备的单抗可能失效,但多抗针对的是多种抗原,由于突变具低频率性,所以多抗仍有效,C正确;D、向动物体内注射的灭活病毒

纯度不高时,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原抗体检测,对单抗的纯度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D。19.不同抑菌剂在铁皮石斛开放组培中抑菌效果如表所示。其中培养基X的主要成分为:MS+2.5mg/L6-BA+0.25m

g/LNAA+30g/L蔗糖+7g/L琼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编号培养基成分是否灭菌成活率%增殖系数甲培养基X+植培灵否1002.32乙培养基X+清菌易否700.92丙培养基X+植培灵+链霉素否921.96丁培养基X

+清菌易+链霉素否220.40戊培养基X是1001.30注:成活率=(成活苗数/外植体数)×100%;增殖系数=不定芽数/外植体数。A.培养基X为铁皮石斛的生根诱导培养基B.单独添加植培灵会提高铁皮石斛的成活率C.植培灵和链霉素的组合会促进铁皮石斛的生根D

.清菌易和链霉素的组合会抑制铁皮石斛的增殖【答案】D【解析】可通过成活率抑菌效果,其中经过灭菌组作为对照。A、培养基X中NAA较低,6-BA较高,该培养基为铁皮石斛的出芽诱导培养基,A错误;B、因为没有培养基X且不灭菌的对照组,故不能判断单独添加植培

灵会提高铁皮石斛的成活率,B错误;C、植培灵和链霉素的组合,其基础培养基中NAA较低,6-BA较高,会促进铁皮石斛的出芽,不能判断生根情况,C错误;D、清菌易和链霉素的组合增殖系数为0.4,其会抑制铁皮石斛的增殖,D正确。故选D。

20.某研究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整合到野生型小鼠Gata3基因一端,如图甲所示。实验得到能正常表达两种蛋白质的杂合子雌雄小鼠各1只,交配以期获得Gata3-GFP基因纯合子小鼠。为了鉴定交配获得的4只新生小鼠的基因型,设计了引物1和引物2用于PCR扩增,PCR

产物电泳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ata3基因的启动子无法控制GFP基因的表达B.翻译时先合成Gata3蛋白,再合成GFP蛋白C.2号条带的小鼠是野生型,4号条带的小鼠是Gata3-GFP基因纯合子D.若用引物1和引物3进行PCR

,能更好地区分杂合子和纯合子【答案】B【解析】PCR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是一项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提供参与DNA复制的各种组分与反应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A、分析图中可知,启动

子在左侧,GFP基因整合Gata3基因的右侧,启动子启动转录后,可以使GEP基因转录,Gata3基因的启动子能控制GFP基因的表达,A错误;B、因启动子在左侧,转录的方向向右,合成的mRNA从左向右为5′→3′,刚好是翻译的方向,所以翻译

时先合成Gata3蛋白,再合成GFP蛋白,B正确;C、整合GFP基因后,核酸片段变长,2号个体只有大片段,所以是Gata3-GFP基因纯合子,4号个体只有小片段,是野生型,C错误;D、用引物1和引物3进行PCR扩增,扩增出的片段大小差异较小,无法较好的区分片段,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21.(12分)科学家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某园区常见树种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密闭生长箱中,设置不同干旱胁迫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对杨柳、国槐、白蜡和油松4种树木的树苗进行了光合速率的测定。表1表示不同干旱条件下,提升二氧化碳浓

度后,树苗光合作用速率与提升前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光反应中水光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植物细胞叶绿体______________进行。(2)在轻度干旱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会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突然停止杨柳树苗所在生长箱中的光照,短时间内杨柳叶肉细胞中RuBP(即五碳糖)的含量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持续光照条件下,杨柳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实验结果,若园区有条件适当提升环境CO2浓度,无干旱胁迫时,园区可以

优先考虑栽种的2种树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干旱胁迫时,除浇水外,园区工人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方法,减少干旱对树苗生长带来的影响。【答案】(1)H+、e-和O2;类囊体膜(2)缺水使植物气孔关闭或变小,导致CO2吸收下降,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或CO2

的固定(2分)上升(3)下降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2分)(4)白蜡和油松(2分);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喷洒脱落酸等植物激素,或其他合适答案(2分)【解析】(1)光合作用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水光解会产生H+、e-和O2。(2)干旱条件下,植

物由于缺水,减少蒸腾作用,气孔会关闭或者变小,从而导致吸收的CO2变少,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所以暗反应速率下降,整体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在干旱(缺水)等不良环境中,细胞中结合水变多,以提升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3)光照停止,短时间内ATP、NADPH无法供应,RuBP(即五碳糖)合成变少,CO2浓度不变,RuBP(即五碳糖)和CO2反应生产三碳化合物不变,所以RuBP(即五碳糖)总量下降;长时间后,植物处于黑暗条件中,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细胞中能产

生ATP的场所,是细胞呼吸第一、二阶段进行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正常水分条件下,随CO2浓度升高,杨柳和国槐的光合速率增加幅度小于白蜡和油松,有干旱胁迫时,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升树苗光合作用速率,适当喷洒脱落酸等植物激素,可

以降低叶片气孔导度,减少干旱对树苗生长的影响。22.(12分)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对某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资源和该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进行了长期的调查。请回答

下列问题:(1)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很多,为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下列需要调查的因素有哪几项__________。A.该动物的栖息地B.该动物的食物C.该动物的天敌D.该动物与其他物种的关系(2)若

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些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具体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而有所不同,若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在该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在物质循环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当地生物相比,某种竞争能力较强的外来生

物被引入该生态系统,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形增长,若这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__________________了。(5)该生物群落在调查初期一开始只有几百种动植物,最近调查发现动植物已有上千种了,但有些物种的个体数量明

显减少,这个生物群落在此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该群落发生演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研究发现气温升高后该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降低了,请从能量的

输入和输出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BCD(2)调查对象的种类、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地段的形状/具体环境(答出2点即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3)分解者分

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无机环境,从而重新被生产者利用。(4)S环境容纳量(或K值)(5)次生群落外界环境条件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1分),群落内部种间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1分)(6)气温升高导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1分),气温升高导致生物呼吸散失的能量增加(

1分)。【解析】(1)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ABCD均符合题意。(

2)用样方法调查生态系统中某些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具体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依调查对象的种类、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地段的形状/具体环境等不同而有所不同。(3)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消

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无机环境,从而重新被生产者利用。(4)由于该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故某种竞争能力较强的外来生物被引入该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将呈“S”形

增长,若这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环境容纳量。(5)该群落在调查初期就有几百种动植物了,所以它属于次生演替。群落外界环境条件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群落内部种间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

,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淘汰,因此,群落就不断演替。(6)气温升高导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则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而生物呼吸散失的能量增加,则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增加,从而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降低了。23.(12分)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2n=14

)的花色有白色、蓝色、红色和紫色4种。已知酶1催化白色前体物合成蓝色素,酶1的合成受等位基因(A/a)控制;酶2催化白色前体物合成红色素,酶2的合成受等位基因(B/b)控制;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紫色。现有白花植

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和紫花植株各1株,分别进行了4组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结果见第23题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在杂交实验时操作简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了避免外来花粉授粉,需要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2)该植物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种形态的染色体。分析该植物花色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

__来控制性状,除此之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还有______________(答2点即可)。(3)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杂交组合乙的F1白花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杂交组合丙的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

__________。(4)若让亲代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同株异花授粉,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出F2中的全部杂合子,并让其同株异花授粉,F3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需进行母本去雄处理对母

本进行套袋(必须答出母本和套袋)(2)7酶的合成基因控制其他基因的表达、基因直接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2分)(合理即可)(3)AAbbAb和ab8/9(4)红花∶白花∶紫花∶蓝花=9∶3∶3∶1红花∶白花∶紫花∶蓝花=21∶11∶11∶5(2

分)【解析】(1)雌雄异花植物在杂交实验时,不需进行母本去雄处理,但为了避免外来花粉授粉,需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2)该植物(2n=14)雌雄同株,故无性染色体,因此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7种形态的染色体。分析该植物花色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除此之外基因对性

状的控制方式还有基因控制其他基因的表达、基因直接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3)据表分析亲代白花植株、红花植株、蓝花植株和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杂交组合乙的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和ab。杂交组合丙的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

比例为8/9。(4)若让亲代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同株异花授粉,F2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紫花∶蓝花=9∶3∶3∶1,选出F2中的全部杂合子,并让其同株异花授粉,F3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紫花∶蓝花=21∶11∶11∶5。24.(12

分)甘蔗虫害是影响甘蔗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研人员发现人工改造合成的抗虫基因——Cry2A基因的表达能够高效防治鳞翅目害虫。培育抗虫甘蔗植株的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都

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化学键);选用质粒作为载体时,选取的质粒中应当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等。②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③过程为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将二者

共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愈伤组织细胞清洗后转移至2号培养基中;④过程是对愈伤组织进行___________培养,相较于1号培养基,2号培养基中还应添加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微生物污染;过程⑤、⑥需要进行照光培养,其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一点即可);愈伤组织再分化发育成植株除上图途径外,还可以诱导其再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2)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得__________

___,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3)科研人员利用了PCR和电泳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据图2分析,PCR过程中需要添加的引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泳结果如图3,说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4)科研人员提取了PCR阳性植株细胞中的RNA,进行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该过程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磷酸二酯

键标记基因/限制酶切割位点(或限制酶识别位点)/复制原点(或复制起点)Ca2+(CaCl2)继代(或选择)抗生素诱导叶绿素的形成/诱导组织分化(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胚状体(2)纤维素酶和果胶/果胶原生质体/细胞悬液/单个细胞(前一空的“纤维素酶和果胶”对应

“原生质体”,“果胶”对应“细胞悬液”或“单个细胞”)(3)引物Ⅰ、引物Ⅳ植株1、2、4、5、6、9、13、16、19、20中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甘蔗植株中,其余植株未导入成功(4)逆转录酶、TaqDN

A聚合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解析】(1)图1中①过程为构建重组质粒,该过程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选用质粒作为载体时选取的质粒中应当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限制酶切割位点(限制酶识别位点)、复制原点(复制起点)等。②过程为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细胞的过程,该过程

中需用Ca2+或CaCl2处理农杆菌,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其处于感受态,便于重组质粒导入细胞。③过程为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将二者共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愈伤组织细胞清洗后转移至2号培养基中;完成农杆菌侵染后④过程是对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或选择培养),相较于1号培养基,2号培养基中还应添加抗生素,

以防止微生物污染;⑤过程为愈伤组织的生芽培养⑥过程为生根培养,都需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诱导叶绿素的形成,诱导组织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发育成植株除上图器官发生途径外,还可以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诱导愈伤组织

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2)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得原生质体(或利用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得单细胞的细胞悬液),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3

)PCR过程中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所以引物选择引物Ⅰ和引物Ⅳ;图3的电泳结果显示植株1、2、4、5、6、9、13、16、19、20中能检测到Cry2A基因片段,说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至甘蔗植株中,而其余植株未倒入成功。(4)

RT-PCR是将RNA逆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的技术,所以该过程中需要用到逆转录酶和TaqDNA聚合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25.(12分)酶联免疫法(ELISA法)是让抗体

与酶复合物结合,然后通过显色来定量检测液体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基本原理: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体(或抗原)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体(或抗原),这种酶标抗体(或抗原)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

的活性;③测定时,把受检样品固定在载体表面后,让酶标抗体与被检测物质特异性结合(酶标抗体的结合量与被检测物成正比),然后加入酶促反应的底物,底物被酶催化产生有色产物,最后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来定量分析样品中被检测物的浓度。如检测人体血清中胰岛素含量:①将血清加

在多孔聚苯乙烯酶标板中,使胰岛素固定在酶标板上;②加入小鼠抗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形成“胰岛素-抗胰岛素抗体”复合物;③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形成“胰岛素-抗胰岛素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

gG”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酶活性;④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15min后终止反应,检测产物的含量,计算出胰岛素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一)卵泡刺激素(FS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性腺的发育和________________。FSH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的调控,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FSH的分泌起正向调节作用。(二)研究人员欲利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卵泡刺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影响的体外研究。(1)实验过程:①胰腺组织的分离与培养:大鼠禁食后处死,在超净台中取出胰腺,用

__________________冲洗干净,剪碎后均分为若干组,每组多个重复。②组织培养:每组加入含不同浓度FSH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其中1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照组。培养适宜时间进行细胞和培养液的分离。

③细胞总蛋白含量测定:取步骤②的培养细胞,用NaOH处理,使细胞_____________,测定总蛋白含量。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测定:取步骤②的培养液,等量加入多孔聚苯乙烯酶标板中,加入小鼠抗胰岛素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的

为标准参照;60min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60min后,洗涤未结合的抗体,加入底物15min后终止反应;检测产物的含量,计算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2)实验结果:(3)分析讨论:①分析结果得出结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检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能否在聚苯乙烯酶标板的同一孔内进行___________(填“能”或“

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已知胰岛β细胞膜上存在胰高血糖素的受体,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胰岛β细胞膜上是否存在FSH的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

在”或“无法确定”)。【答案】(一)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二)(1)①无菌生理盐水②FSH浓度为0(或不含FSH)③破碎④小鼠抗胰高血糖素抗体不加抗体,加等量步骤②的培养液.。(或等量生理盐水)(答出不加抗体就得分)(3)①当FSH浓度小于10-2IU/L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素分泌量随FSH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FSH浓度大于10-2IU/L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随FS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分)(合理即可)②不能因为检测两种物质所用的酶标抗体都是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

鼠IgG,若在同一孔中进行,测得的数据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总量,无法获得各自的含量③无法确定【解析】(一)卵泡刺激素(FS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F

SH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对FSH的分泌起正向调节作用。(二)(1)①在胰腺组织的分离与培养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渗透压。②培养过程需设置FSH浓度为0的对照组。③细胞总蛋白含量测定时首先需要对细胞进行破碎处理。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含量测定:取步骤②的培养液,等量加入多孔聚苯乙烯酶标板中,加入小鼠抗胰岛素抗体、小鼠抗胰高血糖素抗体,含量测定时需设置不加抗体的为标准参照。(3)①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当FSH浓度小于10-2IU/L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随FSH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FSH浓度大于1

0-2IU/L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随FS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②因为检测两种物质所用的酶标抗体都是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若在同一孔中进行,测得的数据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总量,无法获得各自的含量,所以不能在同一孔内进行胰

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检测。③根据题意可能存在的调控途径有两条:FSH→胰岛β细胞膜、FSH→胰岛α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β细胞膜,因此无法确定胰岛β细胞膜上是否存在FSH的受体。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