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1.966 M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1(全解全析).docx,共(24)页,1.96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fea11ef8b1aa4328995f12bafd6b6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试卷01(全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发现脂肪的过度堆积会使脂肪组织中维生素D的浓度降低且活性减弱。低浓度的维生素D会

导致脂肪组织中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者的高胰岛素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偏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D和PTH都属于蛋白质类物质B.维生素D的浓度和活性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C.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

引起糖尿病D.低浓度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引起肥胖【答案】A【解析】1、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2、由题意可知,低浓度的维生素D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PTH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这一过程中维生素D的浓度和活性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A、维生

素D是固醇类物质,A错误;BD、由题意可知,低浓度的维生素D会导致脂肪组织中的PTH和钙含量升高,从而刺激脂肪生成,抑制脂肪分解,加剧肥胖,在这一过程中维生素D的浓度和活性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因此,低浓度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会引起肥胖,

B、D正确;C、由题意可知,在肥胖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者的高胰岛素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偏高,故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引起糖尿病,C正确。故选A。2.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特征。β-淀粉样蛋白也是一种抗菌肽,当颅内发生感染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可溶性的β-淀粉样蛋白,与病

菌的细胞壁结合,以防止病菌入侵脑细胞,并形成网状结构来捕获游离的病菌。正常情况下,β-淀粉样蛋白会被脑内的小胶质细胞等清除掉。有科学家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脑部标本中分离得到活的肺炎衣原体。据此推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肺炎衣

原体是专门感染神经细胞的病原体B.肺炎衣原体与神经细胞间能够发生信息交流C.捕获游离病菌的网状结构成分中含有β-淀粉D.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会产生β-淀粉样蛋白【答案】B【解析】肺炎衣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A、肺炎衣原体也可引发呼吸道和肺

部感染,A错误;B、分析题意,神经细胞会产生可溶性的β-淀粉样蛋白,与病菌的细胞壁结合,以防止病菌入侵脑细胞,故肺炎衣原体与神经细胞间能够发生信息交流,B正确;C、据题意可知,正常情况下,β-淀粉样蛋白会被脑内的小胶质细胞等清除掉,故捕获游离病菌的网状结构成分中不含有β-淀粉

,C错误;D、结合题意“当颅内发生感染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可溶性的β-淀粉样蛋白”可知,颅内感染时也可β-淀粉样蛋白,D错误。故选B。3.某实验小组分别将等量且适量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在各自的实验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混合,再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

,并将三支试管置于各自的实验温度下反应(甲、乙、丙三支试管的温度分别为T₁、T2、T3),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三支试管中产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T2>T3,则T3一定小于T1②若T2>T3,则T2一定大于T1③若T

2<T3,则T3一定大于T1④若T2<T3,则T2一定大于T1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根据题意分析,达到最大产物量

时所需要的时间甲乙>丙,因此相对于T2、T3来说,T1可能为最适温度或最接近最适温度,相对于T3,T2和T1的温度差更小,因此T1、T2、T3之间的温度关系可能为:T3<T2<T1、T3<T1<T2、T2<T1<T3或T1<T2

<T3,①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科研人员将用2H标记的丝氨酸加入到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胞中的NADH分子可检测出放射性。若敲除线粒体内丝氨酸代谢途径中相关的酶,重复上述实验,NADH分子无放射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均可产生NAD

HB.NADH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利用,同时生成NAD+C.实验中两组培养基的成分、细胞培养时间、温度等应保持一致D.实验结果说明丝氨酸在线粒体中的代谢过程可产生NADH【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细

胞质的基质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的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均可产生NADH,第三阶段消耗NADH,

A正确;B、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被利用,B错误;C、实验中两组培养基的成分、细胞培养时间、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C正确;D、敲除线粒体内丝氨酸代谢途径中相关的酶,重复上述实验,NADH分子无放射性,说明丝氨酸在线粒体中的代谢过程可产生NADH,

D正确。故选B。5.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为研究其蛋白修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利用药物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测定洗去药物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G1、S、

G2期为M期进行物质准备B.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C.APC/C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D.APC/C可能在后期将同源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的过程:(1)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

两极。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A、分裂间期包括G1、S、G2,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M分裂期做物质准备,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洗去药物后0时,G1期细

胞占比最大,由此可知,药物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1/S期,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故APC/C缺失蛋白修饰会阻碍细胞周期顺利完成,C正确;D、APC/C复合物促进有丝分裂进入后期,即APC/C可能在后期将姐妹染色单体拉向细胞两极,D错误。故

选D。6.无融合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繁殖,可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柑橘的无融合生殖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相对独立的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均存在时,可以无融合生殖,否则只能有性生殖,且A基因表

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效应。育种工作者将一株可以进行无融合生殖的“华农本地早”与一株只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宜昌橙”纯合子进行杂交,子代中,可以无融合生殖的个体:只能有性生殖的个体=1: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无

融合生殖的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B.只能有性生殖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C.该株“宜昌橙”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D.该株“华农本地早”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答案】C【解析】柑橘的无融合生殖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相对独立的基

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均存在时,可以无融合生殖,否则只能有性生殖,且A基因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效应。说明无融合生殖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而aaB-、Aabb、aabb只能进行有性生殖。A、

根据分析可知,可以无融合生殖的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共2种,A正确;B、由于A基因表现出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所以只能有性生殖的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CD、将一株可以进行无融合生殖(AaB-)的“华农本地早”与一株

只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宜昌橙”纯合子(aaBB或aabb)进行杂交,子代中,可以无融合生殖的个体(AaB-)∶只能有性生殖的个体=1∶3,即无融合生殖的个体(AaB-)占1/4=1/2×1/2,故该株“华农本地早”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而该株“宜昌橙”的基因型只能是aab

b,C错误,D正确。故选C。7.关于“转化因子”的本质探究,艾弗里将S型菌制备成细胞提取物,然后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见表(“+”表示有,“-”表示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培养基添加物培养基上菌落情况R型菌S型菌提取物蛋白酶RNA酶酯

酶DNA酶R型菌菌落S型菌菌落1++----++2+++---++3++-+--++4++--+-++5++---++-A.第2~4组中,R型菌的DNA赋予了S型菌的所有特征B.各组培养基添加物添加的量不相等会影响实验的结果C.第5组DNA酶的水解物可为R型菌的繁殖提供原料D.各

组培养基用酶处理的时间要足够长确保底物彻底分解【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表中第1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2-5组分别用不同的酶处理,再一一观察相关物质的作用,采用的是减法原理。A、第2~4组中,R型菌和S型菌提取物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出现R型菌菌落和S型菌菌

落,该过程中发生了转化,但R型菌的DNA并未赋予S型菌的所有特征(因为有些基因不一定能表达),A错误;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各组培养基添加物添加的量属于无关变量,若添加物的量不相等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应保持等量且适宜的原则,B正确;C

、R型菌和S型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加入DNA酶后可将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能为R型菌的繁殖提供原料,C正确;D、各组培养基用酶处理的时间要足够长确保底物彻底分解,从而将对应物质彻底去除,以探究其作用效果,D正确

。故选A。8.某种猫的毛色受X染色体上的黑化基因B和黄化基因O控制。研究发现,杂合雌猫(XBXO)早期胚胎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两条X染色体(质)中的1条会随机发生失活现象(其上DNA碱基序列不变,但无法进行表达),且所产生的子代细

胞也保留着相同的状态。若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杂合雌猫的这种遗传现象属于表观遗传B.杂合雌猫的毛色为黑色与黄色相间分布C.杂合雌猫形成黑毛与形成黄毛的皮肤细胞遗传物质不同D.杂合雌猫胚胎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条X染色体【答案】C

【解析】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由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会有一条X随机失活,因此基因型为XBXO中的X染色体随机失活后,可能会出现黑黄相间的雌猫。A、表观遗传是指细胞内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但发生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使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改变

的现象。杂合雌猫(XBXO)早期胚胎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两条X染色体(质)中的1条会随机发生失活现象(其上DNA碱基序列不变,但无法进行表达),且所产生的子代细胞也保留着相同的状态,故杂合雌猫的这种遗传现象属于表观遗传,A正确;B、基因型为XBXO中的X染色体随机

失活后,有些细胞中黑化基因B会表达,有些细胞中黄化基因O会表达,因此可能会出现黑黄相间的雌猫,B正确;C、杂合雌猫形成黑毛与形成黄毛的皮肤细胞过程中,细胞中的DNA碱基序列不变,遗传物质相同,C错误;D、杂合雌猫(XBXO)早期胚胎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着

丝粒会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2条子染色体,故杂合雌猫胚胎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条X染色体,D正确。故选C。9.丝状真菌的雌性株和雄性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可形成特殊的性细胞(雄器官和雌器官),两细胞融合形成合子,合子经

过减数分裂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萌发再形成新的菌株,其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导致孢子1和孢子2的遗传物质不同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子囊孢子中的染色体数为nC.一个合子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形成8种子囊孢

子D.丝状真菌的有性生殖可导致子代呈现多样性【答案】C【解析】题图分析,合子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子囊孢子,再经过有丝分裂,产生8个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最终产生了雌器官和雄器官。A、孢子1和孢子2最初是由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减数分裂过程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

从而导致配子的遗传物质不同,A正确;B、合子的染色体数目为2n,减数分裂产生子囊孢子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子囊孢子中的染色体数减半,染色体数目为n,B正确;C、一个合子经过连续的两次细胞分裂形成4个2种子囊孢子,C错误;D、丝状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雌雄配子的随

机结合产生的后代也具有多样性,D正确。故选C。10.科学家成功对某块4万年前人骨的一个线粒体DNA区域进行测序,并与当今人类的进行比较,揭示已灭绝古人类与当今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还分析了其他若干来自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序列,并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古基因组学,为探究

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奥秘奠定了基础。图甲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现代人类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脱氧核苷酸链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CCAGTGC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保持稳定,为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保留了证据B.根据图甲的排列顺序,推测图乙顺序对应

的DNA片段含有4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若图甲中碱基序列属于线粒体的,则该线粒体DNA分子具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线粒体只包含细胞遗传信息的一小部分但数量多,测序成功机会大【答案】C【解析】根据图甲的碱基排列顺序:CCAGTGCG,可推测图乙碱基序列为:CAACTGCT。A、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DNA的碱基排布在内部,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保持了稳定性,不同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为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保留了证据,A正确;B、图甲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CCAGTGCG,所以图中碱基序列应从上向下读,且由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ACGT,

所以图乙碱基序列为:CAACTGCT,而DNA的两条链碱基互补配对,故其互补链为:GTTGACGA,所以双链DNA中有4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正确;C、线粒体DNA分子是环状的,具有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还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线粒体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但数量

多,测序成功机会大,D正确。故选C。11.植物在光敏色素作用下,可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赤霉素,短日照条件下形成脱落酸。若把带第一对叶的棉花幼苗茎切下来,把含有脱落酸的琼脂块放置在茎的切面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在叶柄上施加一定的外力,叶柄就会脱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产生

的赤霉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使植株生长B.冬季来临前日照时间短,产生的脱落酸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而使叶容易脱落C.仅上述试验即可证明脱落酸对叶片的脱落一定有促进作用D.若将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施于叶片时,可能会促进气孔关闭【答案】C【解析】各种植物

激素的作用:1、生长素:低浓度的生长素具有促进器官伸长的作用。2、赤霉素:最显著的效果是促进植物茎的伸长。它还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和单性,打破块茎和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在干燥的种子中吸收水分后,胚中产生的赤霉素可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增加其他水解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水解,促进种子的

萌发。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防止叶片衰老的主要生理功能。防止脱落,促进单性,疏花和果实,扦插生根,防止马铃薯发芽。4、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种子萌发受到抑制。5、乙烯:促进果

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6、油菜素内酯:一种类固醇激素,不同于动物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它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维管分化、促进花粉管伸长、维持雄性育性、促进组织衰老、促进根系发育、维持顶端优势的作用。A、夏季日照时间长,产生的赤霉素

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使植株生长,A正确;B、冬季来临前日照时间短,产生的脱落酸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而使叶容易脱落,B正确;C、仅题中所述试验不能证明脱落酸对叶片的脱落一定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对照实验,把不含有脱落酸的琼脂块

放置在茎的切面上,若经过一定时间后,在叶柄上施加一定的外力叶柄不会脱落,才能证明叶柄的脱落是脱落酸的作用,C错误;D、脱落酸具有促进气孔关闭的功能,D正确。故选C。12.人体血糖升高后,葡萄糖在机体调节下进入肌细胞,并在细胞内发生如下

图所示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饥饿状态时,酶3的活性增强并促进图中糖原分解为血糖B.图中ATP可通过诱导相关酶基因的突变调控代谢过程C.肌细胞内中间代谢产物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能量供应的稳定D.ATP含量减少时促进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体现了正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与血糖调节相关

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A、图中糖原为肌糖原,饥饿状态时肌糖原不分解为血糖,A错误

;B、图中ATP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调节代谢,B错误;C、肌细胞内一系列反馈调节有利于中间代谢产物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能量供应的稳定,C正确;D、图中ATP含量减少时促进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使ATP含量增多,进行的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C。13.抗原分子的结构非常复杂,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抗原分子,而是其表面的一小部分结构,被称为抗原决定簇或抗原决定基,这些结构通常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又称为抗原表位。它们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核苷酸组成。一个天然

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抗原决定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抗原可与多种抗体或多种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B.不同抗原可与同种抗体或同种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C.淋巴细胞膜上有能与抗原表位相结合的受体,这是

淋巴细胞能识别它们的原因D.任何个体的T细胞都能识别由不同个体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MHC分子上的抗原肽【答案】D【解析】抗原分子表面有多个抗原表位,它们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核苷酸组成,每个抗原表位均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抗原可能会有多个抗原表位,每个

抗原表位均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故同一抗原可与多种抗体或多种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A正确;B、一个天然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抗原决定簇,而当不同的抗原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时,可与同种抗体或同种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

,B正确;C、受体的功能与细胞识别有关,淋巴细胞膜上有能与抗原结合的受体,这是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的受体,这是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的原因,C正确;D、对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个体而言,其T细胞不一定都能识别由不同个体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MHC分子上的抗原肽,D错误。故选

D。14.如图所示,某动物的突触小体内有大、小两种突触小泡,二者均能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A),大突触小泡还能分泌神经肽Y(NPY)。NA可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率加快。NPY与受体结合会导致Ca2+通道关闭,抑制Ca2+内流,使突触前膜停止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较小时,

小突触小泡释放内容物,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大突触小泡才释放内容物。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中B为心肌细胞,则A为交感神经末梢B.N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Na+内流C.NPY的释放与A膜上的磷脂有关,与蛋

白质无关D.NPY能够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A,避免心率过快【答案】C【解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离子的跨膜运动,使其产生兴奋或抑制。A、若图中B为心肌

细胞,则A为交感神经末梢,接受神经递质后引起心肌细胞兴奋,A正确;B、NA可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率加快,说明NA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N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Na+内流,引起动作电位,B正确;C、NPY的释放属于胞吐,胞吐的发生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同

时需要蛋白质的识别作用,C错误;D、NPY与受体结合会导致Ca2+通道关闭,抑制Ca2+内流,使突触前膜停止释放神经递质,避免细胞兴奋过度,所以NPY能够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A,避免心率过快,D正确。故选C

。15.蓝细菌在适宜的气象条件和无机盐浓度下,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水华的形成分为相互区别而又连续的4个过程,即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上浮聚集。下图表示2005~2014年太湖水华形成过程中蓝细菌休眠和

复苏的时间进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太湖蓝细菌复苏期,气温越高,水华复苏的时间就越早B.在太湖蓝细菌休眠期,气温越低,蓝细菌休眠时间越早C.蓝细菌上浮聚集提高了湖泊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水华的形成受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

制约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C【解析】由左图可知,在太湖蓝细菌复苏期,当春季平均气温升高时,蓝细菌的复苏的时间就越早;由右图可知,在太湖蓝细菌休眠期,在11月~次年1月平均气温降低时,蓝细菌的休眠时间就越早。A、由左图可知,在太湖蓝细菌复苏期,当春季平均气温升高时,蓝

细菌的复苏的时间就越早,A正确;B、由右图可知,在太湖蓝细菌休眠期,在11月~次年1月平均气温降低时,蓝细菌的休眠时间就越早,B正确;C、蓝细菌上浮聚集不利于阳光照射进入湖泊,降低了湖泊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C错误;D、一般来说,影响水华的形成的因素包括密度制约因素(如竞争、寄生、疾病和种

内调节等生物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如温度、降水、风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pH等环境因素),D正确。故选C。16.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森林植被,是以红松为建群种的典型温带针阔混交林。下表为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阔叶红

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的4个森林群落的乔木和灌木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演替阶段乔木组成灌木组成演替阶段Ⅰ(白桦次生林)5白桦;2红松;1兴安落叶松;1水曲柳+春榆+色木械+山杨+黄窠-枫桦-红皮云杉-裂叶榆-臭冷杉-胡桃楸-紫椴7暴马丁香;1东北山梅花;1刺五加+珍珠梅+早花忍冬+

毛榛子-光萼溲疏演替阶段Ⅱ(落叶阔叶混交林)4水曲柳;2山杨;1紫稷;1色木械;1白桦+胡桃楸+鱼鳞云杉-春榆-红松-红皮云杉-青楷槭-稠李-裂叶榆-蒙古栎7暴马丁香;2毛榛;l瘤枝卫矛+东北山梅花+刺五加+光萼溲疏-早花忍

冬演替阶段Ⅲ(针阔混交林)4臭冷杉;4红松;1春榆;1红皮云杉+鱼鳞云杉+白桦+色木槭-花楷槭-枫桦-紫椴-胡桃楸-稠李7暴马丁香;2毛榛+瘤枝卫矛+早花忍冬-刺五加-光萼溲疏-珍珠梅演替阶段Ⅳ(阔叶红松林)4红松;2枫桦;1色木槭;1鱼鳞云杉;1红皮云杉+青楷槭+紫椴+白

桦+黄檗+裂叶榆-水曲柳-山杨-稠李-臭冷杉-花楷槭-春榆-胡桃楸2东北山梅花;2瘤枝卫矛;1暴马丁香;1光萼溲疏;1毛榛;1早花忍冬;1刺五加;1龙牙楤木―绣线菊―东北茶藨子物种前的数字代表该物种所占比例的分子,分母为10,乔/灌木树种前有“+”表示此树

种仅占所有乔/灌木的2%~5%,树种面前有“-”号表示该树种仅占2%以下。A.该区域演替到阔叶红松林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暴马丁香的种群数量一定比水曲柳多C.随着群落发展和演替到一定阶段,有些占优势的种群将逐渐失去优势甚至消失D.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

形成的群落里出现【答案】B【解析】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1、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2、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3、标

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A、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森林植被,当该区域生物群落演替到阔叶红松林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B、物种前的数字代表该物种所占乔木

或灌木比例的分子,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暴马丁香的种群数量与水曲柳的种群数量无法比较,B错误;CD、群落演替的代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随着群落发展和演替到一定阶段,有些占优势的种群将逐渐失去优势甚至消失,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C、D正确。故选B。17

.科研人员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基础上,优化了糯米酒的酿造工艺以提高品质。该工艺以糯米为原料,添加酒曲进行糯米酒的液态发酵。具体流程如下:糯米打粉→加水调浆→加酶糖化→灭菌→冷却→加酒曲→发酵→离心→糯米酒成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酒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都会影响酒的品质B.糖化

过程需添加淀粉酶,糖化后取样与碘液反应不呈蓝色,由此推测糖化过程可能完成C.灭菌可以采用121℃高压蒸汽灭菌15-30min,冷却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D.发酵时需搅拌处理,以便微生物充分接触营

养物质并增加溶解氧的含量【答案】D【解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

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A、酒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都会影响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从而影响酒的品质,A正确;B、在糯米浆中加入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是糖化过程,可通过取样与碘液反应不呈蓝色,由此

推测糖化过程可能完成,B正确;C、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121℃,灭菌15-30min,灭菌后要冷却后在加入菌种,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C正确;D、发酵时需搅拌处理,以便微生物充分接触营养物质进

行发酵,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不能增加溶解氧的含量,D错误。故选D。1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某些诱导剂作用下可分化成心肌细胞,在心脏类疾病的治疗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检测细

胞中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判断细胞的分化方向。科研人员研究丹酚酸B(丹参提取物)对BMSC分化的影响,从大鼠体内分离BMSC并进行多代培养,用一定浓度的丹酚酸B处理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与分化为心肌细胞相关的关键基因的m

RNA含量明显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使用丹酚酸B和生理盐水处理细胞前,需对两种试剂进行灭菌处理B.原代培养的BMSC出现接触抑制时,需要用胃蛋白酶处理并进行分瓶培养C.BMSC与诱导多能干细胞都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且具有一定的分化潜能D.推测丹酚

酸B是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来促进BMSC分化为心肌细胞【答案】B【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

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哺乳动物多以36.5℃为宜,最适pH为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A、动物细胞工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在使用丹酚酸

B和生理盐水处理细胞前,需对两种试剂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B、动物细胞培养的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条件下会变性失活,故原代培养的BMSC出现接触抑制时,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并进行分瓶培养,B错误;C、BMSC与诱导多能干细胞都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且具有一定的分化

潜能,故能在某些诱导剂作用下可分化成心肌细胞,C正确;D、基因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分析题意可知,用一定浓度的丹酚酸B处理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与分化为心肌细胞相关的关键基因的mRNA含量明显增加,故据

此推测丹酚酸B是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来促进BMSC分化为心肌细胞,D正确。故选B。19.某些植物的着丝粒组蛋白3(CENH3)发生某种突变后,会导致合子发育过程中产生单倍体,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这种产生单倍体的方法不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B.这种突变可能不影响减数分裂但却影响有丝分裂C.单倍体胚胎也含有来自CENH3突变体母本的遗传物质D.所得到的全部单倍体胚胎的基因型均与父本保持一致【答案】D【解析】单倍体是具有体

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A、上述产生单倍体的方法需要将杂种细胞培育为植株,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A错误;B、上述过程涉及精卵细胞的形成和结合,会对减数分裂造成影响,B错

误;CD、据图可知,单倍体胚胎形成过程中,会清除来自突变体的染色体,故单倍体胚胎不含有来自CENH3突变体母本的遗传物质,得到的全部单倍体胚胎的基因型均与父本保持一致,C错误,D正确。故选D。20.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方式修复,机制如图所示。着色性

干皮症(XP)患者的NER酶系统存在缺陷,受阳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炎症等症状。患者幼年发病,20岁后开始发展成皮肤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修复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B.填补缺口时,新链合成以5’到3’的方向进行C.DNA有害损伤

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后进行修复,对细胞最有利D.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答案】C【解析】1、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

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2、限制酶和DNA聚合酶作用的对象都是

磷酸二酯键。A、由图可知,修复过程中需要将损伤部位的序列切断,因此需要限制酶的参与;同时修复过程中,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需要依次连接,要借助DNA聚合酶,A正确;B、填补缺口时,新链即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到3’的方向进行,B正确;C、D

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中进行修复,保证DNA复制的正确进行,对细胞最有利,C错误;D、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累积突变的结果,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D正确。故选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21.(12分)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的优势物种死亡,或人工砍伐,从而在林冠层形成空隙的现象。生态学家对林窗进行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影响林窗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林窗区别于原森林群落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逐渐关闭,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该时期内林窗藤本植物和灌木的初级生产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2)林窗的面积大小直接会影响森林底层

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光照时间,改变森林内部光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项非生物因素)等,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及林下枯枝落叶的分解,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土壤中休眠的和外来的_____________

____开始萌发和生长。常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调查林窗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3)根据上图分析,推测影响林窗植物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造成的林窗,提高植物种类多样性,促

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4)群落中某动物的生态位,它通常取决于下列__________________(多选、2分)因素。A.栖息地B.食物C.天敌D.其他物种的关系【答案】(共12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物种组成次生演替先增加后减少(直至为0)(2)光照强度温度、湿度

或水分土壤肥力种子等繁殖体取样器取样法(3)林窗面积和邻近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定期合理的砍伐成年树(人为制造林窗)(4)ABCD(2分)【解析】(1)林窗是由原森林群落中林冠层形成空隙而发展形成的一个新群落,不同群

落的区别主要是物种组成不同。随着时间推移,林窗从形成到关闭,直至重新恢复到森林,属于群落类型发生变化属于次生演替。在该过程中,藤本植物和灌木逐渐发展成优势,随着乔木生长并逐渐取代藤本植物和灌木,因此初级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若乔木

树冠层严密,灌木甚至无法获得阳光而死亡被淘汰。(2)林窗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光照,包括光照的时间和强度,光照条件的改变又影响了温度和湿度,进而影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活动,土壤有机物的降解后使土壤肥力提高,有利于土壤中的种子等繁殖体萌发和生长。调查林窗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

样器取样法进行取样调查。(3)本题是根据题干曲线图分析,图中影响林窗植物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林窗面积和邻近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可采取砍伐成年树木人为制造林窗,促进幼年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种类多样性,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4)群落中某动物的生

态位,它通常取决于栖息空间、食物资源、天敌以及其与他物种的关系。22.(12分)苋菜是一年生C4草本植物,耐热不耐寒,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甜菜红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探究温度调控苋菜光合作用的机制,研究人员对不同处理下苋菜株高、叶绿素含量

、PEP羧化酶表达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1)苋菜经煮制后出现红色菜汁,是由于高温导致苋菜细胞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中水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填具体物质)释放导致。(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格的实验结果,分析低温影响苋菜生长缓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随着处理时间延长,低温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合成的效果更明显。(3)10℃处理时苋菜植株基本停止生长,且在10℃以下苋菜种子发芽困难,这与种子内__________

___(填植物激素)含量升高有关。(4)C4植物能够利用大气中浓度很低的CO2,并且使C4集中到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供维管束鞘细胞内叶绿体中的C3途径利用,相关物质转化见下图:①温度可通过影响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

点)来调控植物光合作用。②根据上图,可知PEP羧化酶的作用是实现CO2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处理下,PEP羧化酶表达量均上升,但维管束鞘细胞内暗(碳)反应速率仍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分,除说明外,每空1

分)(1)液泡甜菜红素(2)温度和处理时间低温不利于苋菜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积累的有机物减少使苋菜生长缓慢(2分)抑制(3)脱落酸(4)活性和含量(数量/表达量)(2分)固定低温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减少,导致光反

应产生的ATP、NADPH速率减慢,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低温导致PEP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2分).【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菜汁呈现红色主要是苋菜中的甜菜红素,甜菜红素存在于液泡

中。(2)根据表格,可得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处理时间。随着温度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反应速率减弱,光合速率下降,积累有机物减少使苋菜生长缓慢。对比处理6d与处理3d,处理6d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幅度更大,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导致对叶绿

素含量的抑制效果更明显。(3)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10℃以下种子内脱落酸含量升高。(4)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根据表格,还可得到温度也会影响酶的表达量,来影响光合作用。根据图像,PEP羧化酶的作用是固定CO2;PEP羧化酶表达量均上升,叶肉细胞对CO2固定增强,但总体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反应产

生的ATP、NADPH速率减慢,暗反应速率减慢。同时低温也可能导致PEP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23.(12分)直刚毛和焦刚毛、正常翅和残翅是果蝇(2n=8)常见的两对相对性状,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以一群数量相等的正常翅

直刚毛雌果蝇与残翅直刚毛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如下表,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1)由以上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控制刚毛性状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发生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雌”或“雄”或“雌、雄”)果蝇产生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2)若某一果蝇控制翅型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多一条,则该果蝇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3)该果蝇群体中正

常翅直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种类有_____________种,F1中直刚毛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F2中残翅焦刚毛雄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4)研究人员在研究果蝇刚毛性状遗传中还发现:将两只直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既有直刚毛,又有焦刚毛,雄果

蝇全为直刚毛。由此推测刚毛性状基因可能也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该推测是否合理,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进行验证,选择相应亲本并用遗传图解和简要文字说明这对基因所在的位置。(提示:供选择的直刚毛和焦刚毛果蝇均为纯

合子且均能繁殖,并用B、b表示该对等位基因。)【答案】(共12分,第4小题遗传图解3分,说明1分,其余每空1分)(1)X染色体和常雌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2)4(3)4种2

/31/18(4)Y(选择截刚毛雌果蝇与直刚毛雄果蝇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F1全为直刚毛,则该基因同时位于X、Y染色体上或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解析】假设控制翅型和刚毛的基因分别为A、a和B、b,一群数量相

等的正常翅直刚毛雌果蝇与残翅直刚毛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翅型分析:F1雌、雄果蝇均为正常翅:残翅=2:1,所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正常翅是显性、残翅为隐性;题目不考虑致死现象、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亲本雌

果蝇产生配子A:a=2:1,亲本雌果蝇基因型和比例为AA:Aa=1:2。刚毛性状分析:F1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直刚毛:焦刚毛=1:1,所以控制刚毛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刚毛为显性、焦刚毛为隐性;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

BX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综上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1:2和aaXBY。(1)控制刚毛性状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XBXb雌果蝇发生自由组合定律。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的性状在遗传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为伴性遗传。(2)多一条染色体,并不改变染色体组数量,果蝇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最多,即4组。(3)该果蝇群体中,正常翅直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种类有4种,AAXBXB、AaXBXB、AAXBXb、AaXB

Xb,F1中刚毛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XB基因频率为2/3。该群体自由交配,F1中雌雄果蝇均为Aa:aa=2:1,产生雌雄配子A:a=1:2,雌配子XB:Xb=3:1,雄配子XB:Xb:Y=1:1:2,F2中残翅焦刚毛雄果蝇aaXbY的概率,2/3×2/

3×1/4×2/4=1/18。(4)将两只直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既有直刚毛,又有焦刚毛,雄果蝇全为直刚毛。子代雌果蝇有焦刚毛为XbXb,雄果蝇又全为直刚毛,那么亲本雌果蝇为XBXb,雄果蝇为直刚毛,若为XBY,则不可能产生

该雌果蝇,因此推测该亲本雄果蝇XbYB,由此推测刚毛性状基因可能也存在于Y染色体上。利用一次杂交实验进行验证,可选择隐性焦刚毛的雌果蝇和显性直刚毛的雄果蝇杂交,即XbXb×XBY或XbXb×XBYB,分析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即可。24.(12分)Lon1蛋白酶具有降解叶绿体和线粒体内氧化蛋白

、维持细胞正常代谢的功能。为揭示控制Lon1蛋白酶表达的蓝莓VcLon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为其他植物抗旱机制研究提供基础信息。科研工作者通过获得转基因本氏烟植株来进行干旱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得VcLon1基因,科研人员用蓝莓基因组DN

A为模版,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PCR扩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①过程时,选用两种酶同时切割是为了防止一种酶切割时造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在进行③过程时,需要用酒精溶液和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消毒,最后使用无菌水清洗。在④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中需加入一定量的蔗糖,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在⑤过程中,将本氏烟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培养,旨在让目的基因进入本氏烟细胞,影响该过程成功的因素,除温度等环境因素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除了本实验采用的

方法,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将VcLon1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4)在⑦过程中,试管苗需要移栽至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并逐渐_____________湿度进行适应锻炼后方可移栽至自然环

境中种植。(5)科研人员经过检测发现在转基因烟草植株1-10中____________号植株未成功导入外源基因VcLon1,而WT植株则不能扩增出2982bp条带。随后利用了半定量PCR分析外源基因VcLon1在本氏烟中的表达,其结果如图2,因此后续可取______________号转基因

本氏烟植株作为干旱生理分析的试验材料。【答案】(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1)VcLo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NA的复制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自身连接(2)次氯酸钠(或氯化汞)提供碳源,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

(2分)(3)共培养时间;农杆菌的种类和活性等;受体细胞的生理状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电击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降低(5)31、2、4、6-9【解析】(1)PCR技术需要模板、引物、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原料等,其中引物是目的基因两端已知的各一

小段核苷酸序列,因此可用VcLo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的原理是DNA复制。①过程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选用两种酶同时切割是为了防止一种酶切割时产生目的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或发生自身连接。(2)③过程是在建立无菌体系,离体的本氏烟叶片要通过酒精和

次氯酸钠溶液(或氯化汞溶液)洗涤后,再用无菌水冲洗。④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过程,离体的本氏烟叶片要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培养基中加入的蔗糖既可以提供碳源,也可以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3)⑤过程是农杆菌侵染本氏烟愈伤组织,在共同培养过程中,除了温度等环境

因素以外影响该过程的因素可能是共培养时间、农杆菌的种类和活性、受体细胞的生理状态等。本实验采用了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除了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外,还可采用电击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等方法将VcLo

n1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4)组培苗由于是在无菌、有营养供给、适宜光照、温度和相对湿度接近100%的环境下生长的,因此在⑦过程中试管苗需要移栽至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下,并逐渐降低湿度进行适应锻炼后方可移栽至自然环

境中种植。(5)根据图2的A可以发现,转基因烟草植株1-10中除3以外均扩增出2982bp的条带,WT植株则不能扩增出条带,VcLon1基因的长度正好为2982bp,说明野生型烟草中不含VcLon1基因,而转基因烟草植

株除了3号,其他都已经导入了目的基因可以进行下一步,检测其表达情况。结合图2中B的条带,不难发现1、2、4和6-9植株可以正常表达VcLon1基因,而5、10植株和野生型本氏烟无法表达该基因,因此可取转基因本氏烟植株1、2、4和6-9作

为后续干旱生理分析的试验材料。25.(12分)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免疫力弱、认知和睡眠障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抑郁症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研究抑郁

症的病因对其治疗起着关键作用。(1)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常出现HP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过程如下图,据此分析:①抑郁症患者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会与_____

____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改变自身的分泌量。上图所示的分级调节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受到刺激抑郁症患者体内CRH含量上升,这是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这种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③研究发现抑郁症

的主要病因是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功能失调,据此分析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2)长期抑郁往往会使患者免疫能力下降,研究发现某种中

药能显著增加抑郁症患者体内T细胞数量,提升患者免疫力。请你利用下列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发现。实验材料:抑郁模型大鼠、普通大鼠、某中药、A病毒(毒性较弱)、ANAE染色剂(成熟T细胞染色剂)、显微镜、正常饲料、清水等。(要求与

说明: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作具体要求;饲养条件适宜;实验时间为10天)①完善实验思路:实验分组:10天后,观察并记录小鼠的患病程度,并随机取胸腺的特定部位,固定于中性福尔马林,丙酮脱水,石蜡切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相应区域单位面积中T

细胞数量。②预测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请用柱形图表示):③分析与讨论: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以分泌_______________作用于B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死亡,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

细胞,这些细胞的死亡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1)①上升;下丘脑、垂体;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有利于精确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答对一点即可)。②神经;反射

。③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或者抑制突触前膜的神经递质转运载体、抑制神经递质的分解等)(2)①抑郁模型大鼠+含有适量中药的饲料+注射适量A病毒;(1分)ANAE染色后用显微镜对T细胞进行计数;(1分)②(2分,患病程度1分,T细胞数量1分)③淋巴因子(细胞因子);细胞

凋亡【解析】(1)根据题干分析抑郁症患者出现HPA亢进,因此糖皮质激素含量上升;从图中可以看出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所以糖皮质激素会与下丘脑和垂体上的受体结合,改变自身的分泌量;分级调节

能够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有利于精确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根据题干分析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下丘脑,使得下丘脑释放CRH这是神经调节,在这个过程中下丘脑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3)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2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失调,这两种神经递质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而

抑郁症患者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因此治疗抑郁症的思路可以从增加这些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这方面考虑。(4)从题干中得知本实验需要验证某种中药能显著增加抑郁症患者体内T细胞数量,提升患者免疫力,因此实验设计C组为抑郁模型大鼠+含有适量中药的饲料+注射适量A病毒,实验的检测指标为患病程度和T细胞

数量,要计算相应区域单位面积中T细胞数量,需要ANAE染色后用显微镜对T细胞进行计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802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