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2(全解全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2 页
  • 大小 1.056 M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2(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2(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2(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9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02(全解全析).docx,共(22)页,1.05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352708c6ccaa25cbc18c95c379987e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试卷0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肌动蛋白参与肌肉收缩、细胞分裂和细胞运动等重要生理过程

。研究发现有一种可调控肌动蛋白成熟的蛋白质-肌动蛋白成熟蛋白酶(ACTMAP)。ACTMAP结构异常的小鼠肌细胞中积累了过量的未成熟的肌动蛋白,这些小鼠存在肌肉缺陷,如肌肉强度、肌纤维长度和伸缩量发生明显改变。据题干信息

不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A.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C.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D.有些蛋白质可帮助机体抵御病菌侵害【答案】D【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

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A、肌动蛋白成熟蛋白酶是一种蛋白

酶,具有催化作用,A不符合题意;B、由题意“ACTMAP结构异常的小鼠肌细胞中积累了过量的未成熟的肌动蛋白,这些小鼠存在肌肉缺陷,如肌肉强度、肌纤维长度和伸缩量发生明显改变”可知,ACTMAP结构异常,会导致其功能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C、肌动蛋白是肌肉细胞的组

成部分,可以说明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C不符合题意;D、题干中没有表示有些蛋白质可帮助机体抵御病菌侵害,D符合题意。故选D。2.细胞器间各司其职,协同细胞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溶酶体完成胞内自噬过程,有助于消化细胞内

异物,是细胞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线粒体有助于监测细胞凋亡级联反应、钙循环和腺苷三磷酸合成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厂”,不仅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同时还在肿瘤的消融、凋亡、自噬和坏死等多种抑制转移途径中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有助于细胞自噬和消化胞内异物,在机体免疫中属于第一道防线B.线粒体含有DNA和核糖体,可自主合成某些蛋白质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除加工蛋白质外还可合成其他有机物D.与其他细胞器相比,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

【答案】A【解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A、溶酶体完成胞内自噬过程,有助于消化细胞内异物,是细胞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不是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B、线粒体含有DNA

和核糖体,可自主合成某些蛋白质,因此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B正确;C、题中显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厂”,不仅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同时还在肿瘤的消融、凋亡、自噬和坏死等多种抑制转移途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可推测,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除加工蛋白质外还

可合成其他有机物,C正确;D、与其他细胞器相比,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其中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中心体育细胞有丝分裂有关,D正确。故选A。3.植物液泡膜ATP酶(vacuolarH+-ATPase,V-ATPase)和液泡膜焦磷酸酶(vacuolarH+-p

yrophosphatase,V-PPase)是液泡膜上两种含量丰富的蛋白质(质子汞)。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提高植物液泡膜上V-ATPase和V-PPase的活性,能够增加H+电化学势梯度,有利于提高植物抵御干旱、盐胁迫的能力。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H+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B.NO3-和Na+借助H+电化学势梯度进入液泡C.干旱时植物通过增加液泡内的盐浓度提高渗透吸水能力D.植物通过提高质子泵活性来增加细胞质盐浓度,抵抗盐胁迫【答案】D【解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

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A、H+通过V-ATPase进入液泡消耗ATP,为主动运输,A正确;B、据题图分析,NO3-

和Na+借助H+电化学势梯度进入液泡,增加液泡内的盐浓度,有利于提高植物抵御干旱、盐胁迫的能力,B正确;C、在逆境胁迫下,提高植物液泡膜上的V-ATPase和V-PPase活性,能够增加H+电化学势梯度,促进NO3-和Na+借助H+电化学势梯度进入液泡,液泡内盐浓度增

加,渗透吸水能力增强,C正确;D、植物通过提高植物液泡膜上V-ATPase和V-PPase的活性,以增加细胞液盐浓度,抵抗盐胁迫,D错误。故选D。4.红海榄广泛分布于华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修复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通过人工潮沙系统研究红海榄幼苗根系

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测定红海榄幼苗根系细胞ATP含量和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若细胞呼吸的底物均为葡萄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红海榄在水淹初期,根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长时间水淹条件下,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积累导致出现烂根现象C.水淹18

h后,红海榄幼苗根细胞中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之比为1∶1D.水淹6h至12h,红海榄幼苗根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可能增加【答案】D【解析】1、有氧呼吸的方程式为:C6H12O6+6H2O+6O26CO

2+12H2O+能量,水淹时,有氧呼吸速率会减慢,释放的能量减少。2、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水淹时,无氧呼吸速率加快,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增加。A、红海榄在水淹初期,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

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错误;B、长时间水淹条件下,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导致出现烂根现象,B错误;C、水淹18h后,红海榄幼苗根细胞中进行大量的无氧呼吸和少量的有氧呼吸,故产生的酒精的量少于CO2的量,C错误;D、水淹6h至12h,红海榄幼苗根细胞进

行无氧呼吸速率增加,释放的能量减少,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可能增加,D正确。故选D。5.卡铂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使癌细胞数量减少,常用作治癌药物。卡铂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在光下不稳定,溶液中的Cl-也会促进其分解。现进行相关实验,下表为卡铂和DNA复制抑制剂对癌细胞数

量的影响实验分组记录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宫颈癌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卡铂试剂DNA复制抑制剂甲组++--乙组+++-丙组++-+丁组++++(说明:“+”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A.宫颈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糖蛋白增加,黏着性降低,在

体内易转移B.本实验的结果可能是乙、丙组的癌细胞数量相当,且均小于甲组的C.实验中配制卡铂试剂需用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D.丙、丁两组实验可说明卡铂通过影响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增殖【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卡铂和DNA

复制抑制剂对癌细胞数量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卡铂试剂和DNA复制抑制剂有无,因变量是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情况,据此分析作答。A、宫颈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糖蛋白减少,故更易发生分散和转移,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卡铂可通过

影响DNA的复制使癌细胞数量减少,而DNA复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抑制其数量,故本实验的结果可能是乙、丙组的癌细胞数量相当,且均小于甲组的,B正确;C、由于溶液中的Cl-也会促进卡铂分解,因此,实验中配制卡铂

试剂不能用生理盐水,C错误;D、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丙、丁组的自变量是卡铂试剂的有无,实验结果能推断该试剂的作用,但丙、丁两组实验不能说明卡铂通过影响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增殖,D错误。故选B。6.红眼和白眼、全翅和残翅、正常翅和小翅、直刚毛和卷刚毛分别为黑腹果蝇的四对相对

性状。为研究果蝇基因型与寿命的关系,研究者选取了4个基因型不同的黑腹果蝇纯合品系:①野生型(红眼、全翅、正常翅、直刚毛);②白眼品系;③残翅品系;④白眼、小翅、卷刚毛品系。其中①为四对基因的显性纯合品系。经过培养、观察和计

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已有信息推测,下列果蝇品系中寿命最长的是()A.白眼、小翅品系B.小翅、残翅品系C.白眼、小翅、残翅品系D.白眼、小翅、残翅、卷刚毛品系【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红眼和白眼、全翅和残翅、正常

翅和小翅、直刚毛和卷刚毛分别为黑腹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全翅对残翅为显性,正常翅对小翅为显性,直刚毛对卷刚毛为显性。本题涉及的所有个体都是纯合个体,根据表现型判断题干中的①号品系具有8个相关的显性基因,②号和③号品系有6个显性基因,④号品系有2个显性基因

,对应到其各自的平均寿命,可以发现基因型中显性基因越多的品系平均寿命越长,另外,不同显性基因对寿命的增幅有一定的差异,例如②号和③号品系都有6个显性基因,但③号品系的平均寿命较长,说明红眼基因对寿命的影响强于全翅基因,综上所述,B选项的黑腹果蝇品系寿命最长,B正确,ACD错误。故

选B。7.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将加热杀死的Ⅲ型肺炎球菌(S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分离纯化,依次除去各种杂质,得到纯化的转化因子,并且纯化的转化因子仍然具有类型特异的、可遗传的转化活性。得到具体的实验证据如下:①转化因子的化学元素

分析与计算出来的DNA组成非常接近②纯化的转化因子在光学、超速离心、扩散和电泳性质上与DNA相似③转化活性不因去除蛋白质或脂类而损失④用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处理不影响其转化活性⑤用RNA酶处理也不不影响其转化活性⑥DNA酶可使其转化活性丧失下

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思路是将S型菌的物质分离开来,单独观察对R型菌的作用B.证据③表明转化因子与蛋白质或脂质无关C.实验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不是RNA和蛋白质D.可得出“Ⅲ型肺炎球菌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是DNA”的结论【答案】A【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

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的设计思路是将S型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开来,单独和R型菌混合培养,直接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A错误;B、转化活性不因去除蛋白质

或脂类而损失,由此可知转化因子与蛋白质或脂质无关,B正确;CD、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即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是RNA和蛋白质,CD正确。故选A。8.研究指出,饮酒后,一部分酒精随血液进入大脑。酒精在大脑中代谢生成乙酸盐后,神经元中的

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将乙酸盐转化成乙酰基,加在与DNA结合的组蛋白上。并且,组蛋白的乙酰化会持续较长的时间,由酒精在酶ACSS2作用下导致的组蛋白乙酰化,能促进3613个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参与多项神经系统的任务,包括神经元间的信

号传递、学习和记忆。这样,酒精就能完成对记忆的篡改,形成对酒精的依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对记忆的篡改属于表观遗传B.组蛋白乙酰化会使RNA聚合酶无法与DNA分子结合C.组蛋白乙酰化不会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长期饮酒会影响记忆力【答案】B【解

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DNA的甲基化、染色体上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等。A、根据题意(酒精在大脑中代谢生成乙酸盐后,神经元中的乙酰辅酶A合成

酶2(ACSS2)将乙酸盐转化成乙酰基,加在与DNA结合的组蛋白上。由酒精在酶ACSS2作用下导致的组蛋白乙酰化,能促进3613个基因的表达)可知,酒精对记忆的篡改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改变了基因的表达,属于表观遗传,

A正确;B、根据“酒精在酶ACSS2作用下导致的组蛋白乙酰化,能促进3613个基因的表达”,可知组蛋白乙酰化会促进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结合,促进转录过程,B错误;C、组蛋白乙酰化不会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导致的变异属于表观遗传,C正确;D

、根据“酒精就能完成对记忆的篡改”可知长期饮酒会影响记忆力,D正确。故选B。9.为探究一定浓度的西洛酰胺(Cil)和0.5ng/mL的雌二醇(E2)对绵羊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比率及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

相关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或推测,错误的是()组别卵原细胞总数/(个)卵原细胞内cAMP/(pmol•mL)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比率/(100%)减I前的间期减I前期减I中期对照组260.8730

.6290.2480.123Cil组262.0130.8990.1010.000E2组262.3460.8620.1380.000Cil+E2组263.9620.9650.0350.000A.减数分裂减I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若降低细胞内cAMP浓度

,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联会C.一定浓度的Cil可能促进卵原细胞内cAMP的合成D.0.5ng/mL的E2可阻滞减数分裂进程【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

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A、减I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DNA加倍,染色体没有加倍,A正确;B、Cil、E2可通过提高cAMP浓度阻滞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故降低cAMP浓度,卵原细胞

会进行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能进行联会,B错误;C、一定浓度的Cil处理后卵原细胞内cAMP浓度高于对照组,故一定浓度的Cil可促进卵原细胞内cAMP的合成,C正确;D、据表可知,0.5ng/mL的E2组,减数分裂停滞在减I前期,故0.5ng/mL的E2可阻滞减数分裂进程,D正

确。故选B。10.低氧是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世代居住在高原的牦牛、藏猪、藏羊等土著动物,其生理和遗传适应了青藏高原极端自然环境。这些动物体内的ALB、GLDC、ECE1等基因产生突变且表达量也发生变化,促进了血红蛋白的合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低氧环境会诱导A

LB、GLDC、ECE1等基因发生适应性突变B.血红蛋白合成增多,有利于提高高原土著动物产生氧气的能力C.ALB、GLDC、ECE1基因突变为高原土著动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LB、GLDC、ECEI等基因的频率不断增大【答

案】C【解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A、变异是不定向的,低氧环境会选择并保存适应性强

的个体,A错误;B、血红蛋白合成增多,有利于提高高原土著动物运输氧气而非产生氧气的能力,B错误;C、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ALB、GLDC、ECE1基因突变为高原土著动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D、分析题意可知,这些动物体内的ALB、GLDC、ECE1等基因产生突变且表达量也发生变

化,促进了血红蛋白的合成,该过程中上述基因不一定都是增加趋势,ALB、GLDC、ECEI等基因的频率不一定增加,D错误。故选C。11.果实颜色由绿变红(转色)、软化、类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的积累是番茄果实成熟进程中重要的变化。①

~⑦是有关研究的部分结果。注:实验组除喷施外源生长素外,其它条件与对照组一致①实验组番茄果实比对照组推迟3天转色②实验组番茄果实乙烯释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对照组果实中乙烯释放量与转色时间、软化时间正相关④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关生长素合成的部分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⑤

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关乙烯合成的部分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⑥对照组中有关的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⑦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关的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下调下列证据不足以支撑相应观点的是()

选项观点证据A番茄成熟过程受生长素、乙烯的共同调节①②③B番茄成熟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合成,存在相互影响②④⑤C外源生长素通过调节有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番茄成熟的进程④⑤D外源生长素通过影响基因甲基化的比率,调节有关基因的表达⑥⑦A.AB.BC.CD.D【答

案】B【解析】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有机体,它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A、①②实验组番茄喷了外源生长素,乙烯释放量显著低

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番茄果实转色比对照组推迟3天,以及③对照组果实中乙烯释放量与转色时间、软化时间正相关,说明生长素、乙烯对番茄成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A正确;B、②④⑤只能得出番茄成熟过程中生长素会影响乙烯的合成,并不能的出乙烯影响生长素的含成根据,B错误;C、根据④实

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关生长素合成的部分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根据⑤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关乙烯合成的部分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可以得出外源生长素通过调节有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番茄成熟的进程,C正确;D、根据⑥

对照组中有关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⑦实验组较对照组,有关DNA去甲基化酶基因表达量有所下降,可以得出外源生长素通过影响基因甲基化的比率,调节有关基因的表达,D正确。故选B。12.Ⅱ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Ⅱ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常出现胰岛素抵抗

现象,机体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科研人员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对血糖具有调节作用,并开展了动物实验研究:实验1:分别用FGF1,FGF1+胰岛素抑制剂处理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结果如图甲。实验2:用不同剂量FGF1处理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结

果如图乙。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正常人进餐前后糖原的合成速率与水解速率始终保持动态平衡B.肝细胞与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量上调会出现胰岛素抵抗C.FGF1很可能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D.实验1、2的结果表明,FGF1

能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答案】D【解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

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

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血糖浓度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浓度上升。A、正常人进餐前,通常糖原的合成速率小于水解速率,进餐后则相反,A错误;B、Ⅱ型糖尿病常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机体胰岛素水平相对较高,肝细胞与肌细胞的胰

岛素受体因表达量上调可增大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机会,可缓解胰岛素抵抗,B错误;C、根据图甲的实验结果,FGF1处理24小时后,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而FGF1+胰岛素抑制剂处理组的血糖浓度较高,说明FGF1

通过与胰岛素相互作用降低血糖,C错误;D、图甲的实验结果说明FGF1能降低血糖水平,图乙的实验结果说明FGF1使胰岛素水平降低,实验1,2的结果表明,FGF1能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D正确。故选D。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先

天免疫是机体防御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防线,宿主通过模式识别受体与病原体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触发信号级联反应,并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干扰素等响应病原体的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可以

激活人体内多种天然免疫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GMP-AMPsynthase,CG-AS)作为一种胞质DNA传感器,其介导的cGAS-STING感受通路可诱导干扰素产生,从而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

。下列关于先天免疫叙述正确的是()A.先天免疫代表的是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B.人体内的天然免疫识别受体不能被外来的核酸所激活C.在对抗感染的过程中,白细胞及一些坏死组织、坏死细胞、死细菌结合在一起形成脓液D.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介导的cGAS-STING

感受通路可诱导干扰素产生,能直接杀死病毒【答案】C【解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

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分析题意,先天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A、体表屏障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由题意可知,先天免疫属于特异

性免疫,A错误;B、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可以激活人体内多种天然免疫识别受体,B错误;C、血液中的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或出现坏死组织、坏死细胞、死细菌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抗原后自己也会死亡,死亡的白细胞

和病菌从伤口流出,形成脓液,C正确;D、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介导的cGAS-STING感受通路可诱导干扰素产生,从而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但不能直接杀死病毒,D错误。故选C。14.河豚毒素(简称TTX)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人体肌肉、神经、心血管等细胞上的通道存在TTX受

体,TTX与受体结合后阻碍通道的开放,进而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河豚毒素适量使用时有很高的医用价值,但有效剂量与有毒剂量十分接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TX作用于神经细胞时会造成神经麻痹,可用于局部麻醉、镇痛等B.TTX作用于肌肉细胞时会引起肌肉持续痉挛,可用于

治疗肌无力症C.TTX作用于心血管时会引起血管舒张作用,可作降压药治疗高血压D.用于临床医药研究方面时,应以降低TTX毒性、确保用药安全为前提【答案】B【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

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

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A、TTX可阻碍Na+通道的开放,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丧失兴奋性,可用来镇

痛、局麻,A正确;B、TTX使神经传导障碍,首先感觉神经麻痹,后运动神经麻痹,无法治疗肌无力症,B错误;C、TTX作用于心血管时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的功效,C正确;D、TTX有效剂量与有毒剂量十分接近,用于临床

医药研究方面时,应降低TTX毒性,确保用药安全,D正确。故选B。15.澳大利亚原本没有野兔,19世纪中叶,有24只来自欧洲的野兔被带到了澳大利亚,100多年后,这里的野兔超过了6亿只。野兔大肆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政府曾尝试用毒杀等多种防治手段控制野兔数量,但均未成功。

科学家引入了一种对野兔致命的病毒,才控制了野兔数量。后来人们又发现,死于该病毒的野兔越来越少;引入初期,该病毒的毒性很强,后来毒性就逐渐减弱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野兔引入初期种群增长类似于“J”形曲线B.病毒起选择作

用,可以使野兔抗病毒基因频率提高C.病毒可能与野兔协同进化,最终表现为病毒的毒性逐渐减弱D.病毒与野兔之间达到平衡后就形成了新物种【答案】D【解析】在病毒感染之前,野兔就已经发生变异,部分野兔会产生抗病毒突变。引入一种黏液瘤

兔病毒,对兔种群的抗病毒能力进行了筛选,没有抗性的兔子被淘汰,具有抗性的兔子能生存下来。A、野兔引入初期气候适宜,资源充沛,天敌较少,种群增长类似于“J”形曲线,A正确;B、由于病毒感染的选择作用,使野兔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从而使野兔抗病毒基因频率提高,B正确;C、由题

意可知,引入初期,该病毒的毒性很强,后来毒性就逐渐减弱了,病毒可能与野兔协同进化,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选择了抗性中等兔,淘汰抗性弱兔,其宿主兔数量最多,故其数量也多;而强毒性病毒由于能够寄生的兔数量极少

,其数量也少,最终表现为病毒的毒性逐渐减弱,C正确;D、新物种的出现是以生殖隔离的形成为标志的,D错误。故选D。16.一年生苔草有许多分枝,一株苔草各个月龄分枝数量在所有分枝中所占比例关系可画成金字塔图形。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未施加和施加N、P、K肥料的

金字塔图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施肥可能促进苔草合成较多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施加越多的N、P、K肥料,金字塔图形的底部越宽C.未施肥的以月龄较老的分枝为主,施肥使幼枝成为优势D.在苔草施肥后以该幼枝为食的小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加【答案】B【

解析】年龄结构是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结构的个体数量的比例,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A、据图示可知,与甲组相比,乙组施肥使苔草月龄较小的分枝成为优势,推测施肥可能促进苔草合成较多的生长

素和细胞分裂素,A正确;B、施加越多的N、P、K肥料,生长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幼枝的生长,金字塔图形的底部越窄,B错误;C、据图示可知,与甲组相比,乙组施肥使苔草月龄较小的分枝(幼枝)成为优势,C正确;D、在苔草施肥后幼枝增多,所以以幼枝为食的小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加,D正确。

故选B。17.2022年第十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品涵盖食品(乳制品、功能食品、酒与饮料)、食品添加剂、医药(疫苗、抗生素、蛋白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药,化药、中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发酵饲料等,可以看出发

酵工程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细胞蛋白是从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出的蛋白质,可制成饲料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蛋或产奶量显著提升B.若利用发酵工程生产

抗生素(如青霉素),则发酵装置不需要严格的灭菌C.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例如想要积累谷氨酸需要在酸条件下进行发酵。D.酱油等传统食品可以通过发酵工程来生产,而且发酵工程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D【解析】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奶或产蛋量显著提高。A、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本身,可制成饲料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蛋或产奶量显著提升,A

错误;B、若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为了获得高产,发酵装置需要严格的灭菌,B错误;C、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例如想要积累谷氨酸需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发酵,在酸性条件下无法积累谷氨酸,C错误;D、酱油等传统食品可以通

过发酵工程来生产,而且发酵工程选用的菌种质量高、品种单一,因而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D正确。故选D。18.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皮肤创面的再生和修复。科研人员采用不同浓度

血清培养hUCMSCs,48h后收集各组上清液,用以培养角膜上皮细胞(HCEcs),过程及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实验步骤A组B组C组D组配制不同浓度的血清1%3%5%10%培养hUCMSCs细胞48h后,取上清液进行进行进行进行用上清液培养HC

Ecs进行进行进行进行24h后测吸光度(数值越大代表活细胞数目越多)0.670.680.520.48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培养HCEes的最适血清浓度B.用胰蛋白酶处理使HCEcs分散以检测吸光度C.血

清浓度较低时有利于获得更多的HCECsD.hUCMSCs可能产生某种物质调控HCECs增殖【答案】A【解析】1、根据题意和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血清浓度,因变量为HCECs活细胞数目。2、胰蛋白酶处理可以使细胞团分散成单个细胞。A、根据题意可知,培

养HCEcs的不是血清,而是用血清培养hUCMSCs细胞48h后,得到的上清液,A错误;B、为检测HCEcs吸光度,可利用胰蛋白酶处理使HCEcs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C、由表格数据可知,血清浓度较低时活细胞数目越多,即有利于获得更多的HCECs,C正确;D、利用不同的血清培养hUC

MSCs得到的上清液来培养HCEcs,其原因可能是hUCMSCs在培养过程中产生某种物质调控HCECs增殖,D正确。故选A。19.植物体细胞通常被诱导为愈伤组织后才能表现全能性。研究发现,愈伤组织的中层细胞是根或芽再生

的源头干细胞,其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效应(见如表)。已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反之,有利于芽的再生。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条件基因表达产物和相互作用效应①WOX5维持未分化状态②WOX5+PLT诱导出根③WOX5+ARR2,抑制ARR5诱导出芽A.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特性B.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C.ARR5促进细胞分裂素积累或提高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

性D.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答案】C【解析】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脱分化,即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

这称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能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该过程称为再分化。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激素。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

;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WOX5能维持未分化状态,使植物细胞保持分裂能力强、较大的全能性,若WOX5失活后,中层细胞会丧失干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的特性,A正确

;B、由题干信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根的再生”,再结合表格信息,WOX5+PLT可能诱导出根,可推测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积累,B正确;C、由题意可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小于细胞分裂素时有

利于芽的再生,而抑制ARR5能诱导出芽,可知ARR5被抑制时细胞分裂素较多,故可推测ARR5抑制细胞分裂素积累或降低细胞对细胞分裂素的敏感性,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出芽或出根都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不均衡时才会发生,故可推测体细胞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D正

确。故选C。20.PCR定点突变技术是最常用的基因定点突变技术,通过设计含有非特异性配对碱基的引物,再通过PCR将突变位点引入产物中。右图是PCR定点突变技术流程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技术需要使用四条引物B.引物2和3的突起

处代表与模板链不能互补的突变位点C.利用引物1和2需要进行三次PCR才可得到DNA片段AD.该技术具有突变回收率高、可在任何位点引入突变的优点【答案】A【解析】PCR技术的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条件包括

: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A、据图可知,该技术需要使用四种引物,即引物1-引物4,而非四条引物(引物的数量随PCR扩增次数增加而增加),A错误;B、引物2和3中若存在互补配对片段,置于同一反应系统时它们会发生结合而失去作

用,引物2和3的突起处代表与模板链不能互补的突变位点,B正确;C、利用引物1和2需要进行三次PCR才可得到DNA片段A(两端等长的DNA片段):经过1次循环后产生的两个DNA分子都不等长,在第2次循环后形成的子链中出现固定长度的DNA链

,但是形成的4个DNA分子都不等长,在第3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C正确;D、该技术是设计含有非特异性配对碱基的引物,再通过PCR将突变位点引入产物中,该技术具有突变回收率高、可在任何位点引入突变的优点,D正确。故选A。二、填

空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21.(10分)桑基鱼塘是一种传承了2500多年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人们利用低洼的水泽围堤筑堰,养殖鱼虾,鱼塘中肥沃的底泥运到四周的塘基用于种植桑树的肥料,陆面桑基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随着雨水的冲刷流进鱼塘,

桑蚕的蚕沙成为鱼塘养鱼的鱼饲料,形成栽桑、养蚕、养鱼三位一体的地方农业生产模式。回答下列问题:(1)为维持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农户需要定期投入鱼苗和鱼饲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桑蚕的排泄物以及残留桑叶的混合物构成了蚕沙,蚕沙中的能量属于。蚕沙因其成本低而被用作养殖池塘的饵料,但饵料盲目投入过多可能引起鱼群死亡,请分析原因。成鱼还能以杂草和浮游生物为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其属于,在食物链中位于第

营养级。(3)若要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可采用。若要了解该鱼在鱼塘中的生态位,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查?(至少列举两点)。(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生态农业的优点是。【答案】(1)有鱼等产品从该系统输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鱼苗和鱼饲料中的化学能(2分)(2)桑树饵

料投入过多,会造成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含氧量降低,造成鱼类死亡消费者和分解者二、三(3)标志重捕法鱼的栖息场所,活动时间,种间关系,食物等(4)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解析】生

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

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1)因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有鱼等产品从该系统输出,故需要定期投入鱼苗和鱼饲料。在人工生态系统中,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以及人工投入的能量,即鱼苗和鱼饲料中的化学能。(2)蚕沙即蚕的粪便,其中的能量没有被蚕同化,属于蚕的上一个营养级,即桑树。饵料中包含有机物,若投入过多,会造成水中微生物利用了该部分有机物而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含氧量降低,造成鱼类死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成鱼以杂草和浮游生物为食是作为消费者,以蚕沙为食是作为分解者。在食物链中,鱼以杂草为食是第二营养级,以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为食可作为第三营养级。(3)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

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4)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

一起来,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22.(12分)某学者为探讨干旱-高温交叉迫胁对水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开展相关研究。该团队以水稻品种“N22”为试材,设置水稻幼苗正常生长(CK)、单一高温处理

(H)、干旱—高温交叉处理(DH)的水培实验,一周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所示:(1)水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叶绿素含量提取实验中,一般会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其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从而保护叶绿素。(2)由图1可知,高温处理会影响叶绿素的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3)若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为32mg/(cm

2·h),则合成三碳酸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mmol/(cm2·h)。(4)据上表可知,水稻幼苗在单一高温处理胁迫下,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表现出一定的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孔因素

引起的光合速率降低,是由于CO2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__反应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5)有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下脱落酸会导致气孔导度减小,现用该植物的脱落酸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上

述结论,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类囊体膜吸收、传递和利用光能与细胞破裂后释放的酸性物质反应(2)含量ATP、NADPH、氧气(3)2(4)植株为了减少水分的散

失,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2分)碳CO2的固定(5)将生理状况相近的脱落酸缺失突变体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脱落酸处理,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置于干旱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植株的气孔导度并进

行比较(2分)【解析】(1)水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可见光,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有机物的合成。叶绿素含量提取实验中,一般会加入一定量碳酸钙,其作用是与细胞破裂后释放的酸性物质反应,从而保护弱碱性的叶绿素发生反应。(2)由图1可知

,高温处理会影响叶绿素的含量,从而影响光反应生成ATP,NADPH,氧气。(3)若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为32mg/cm2·h,氧气的分子质量为32,则光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为1mmol/(cm2·h),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氧气相同,1分子二氧化碳和1

分子RUBP结合生成2分子三碳酸,则三碳酸的合成的速率为2mmol/(cm2·h)。(4)据上表可知,水稻幼苗在单一高温处理胁迫下,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表现出一定的下降,原因是植株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部分气

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气孔因素引起的光合速率降低,是由于CO2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中碳反应阶段的CO223.(14分)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其包膜蛋白E1/E2中包含6个保守

序列Bp蛋白和抗原表位R9蛋白。而免疫佐剂热敏肠毒素B单位(LTB)是一种免疫增强剂。为研制针对HCV的多肽疫苗,某研究小组拟先构建针对该病毒的多表位疫苗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获得R9-Bp序列。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可通过

检索获取R9-Bp的相关序列,用制备得到。(2)通过融合PCR获得LTB-R9-Bp融合序列,该PCR需分两个阶段进行,过程如图所示。阶段一在第轮循环即可得到所需的PCR产物,为使产物在阶段二可以通过PCR进行融合,引物R1和F2需包含。阶段一

的PCR产物可通过电泳鉴定,用荧光染料对LTB的PCR产物进行标记后电泳,得到以下结果,除了目标条带外还有许多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原因可能是。A.引物长度太短B.退火温度过低C.模板被污染D.循环次数过多在融合PCR后便可得到LTB-R

9-Bp的融合序列,如需大量扩增该序列,可选择引物再次进行PCR。(3)为使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质粒上除了复制起点、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加入大肠杆菌的。将得到的重组质粒导入低温、低浓度的处理的大肠杆菌,

完成转化实验,该处理的作用是。(4)若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该疫苗,首先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质粒的中,将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和经处理的外植体在(LB/MS)培养基中共培养,再利用技术培养成植株,最后可采用法检测该植物是否产生多肽抗原。【答案】(1)基因Bank/基因数据库/序列数据库化学合成法(2)

2/二部分互补序列ABCDF1和R2(3)启动子和终止子CaCl2增大细胞膜通透性,促进细菌摄取外源DNA(4)T-DNA消毒MS植物组织培养抗原抗体杂交【解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

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

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

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1)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可通过检索基因Bank/基因数据库/序列数据库获取R9-Bp的相关序列,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得到。(2)P

CR需分两个阶段进行,阶段一在第2轮循环即可得到所需的PCR产物,为使产物在阶段二可以通过PCR进行融合,引物R1和F2需包含部分互补序列。阶段一的PCR产物可通过电泳鉴定,用荧光染料对LTB的PCR产物进行标记后电泳,除了目标条带外还有许多非特异性扩增条带,可能是引物长度太短

、退火温度过低、模板被污染、循环次数过多,ABCD正确。故选ABCD。在融合PCR后便可得到LTB-R9-Bp的融合序列,如需大量扩增该序列,可选择引物F1和R2再次进行PCR。(3)为使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质粒上除了复制起点、标记基因和多个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外,还需加入大肠杆菌的启动

子和终止子,为了增大细胞膜通透性,促进细菌摄取外源DNA,将得到的重组质粒导入低温、低浓度的CaCl2处理的大肠杆菌,完成转化实验。(4)若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该疫苗,首先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质粒的T-DNA中,将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和经消毒处理的外

植体在MS培养基中共培养,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植株,最后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该植物是否产生多肽抗原。24.(10分)果蝇的圆眼和棒眼由一对基因(A/a)控制,长翅和残翅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现用一对表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在适宜环境下培养子代,结

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雄果蝇体内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个B基因;(2)A/a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3)F1雌性圆眼

长翅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确定致死基因型种类,选取F1中的圆眼长翅雌果蝇与圆眼残翅雄果蝇杂交,若子代雌雄比例不为1∶1,则致死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此种情况下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研究人员在另一个野生型果蝇种群中,发现了残翅隐性突变体甲(雄性)。针对控制该突变体残翅性状的基因,研究人员提

出了一个猜想:突变体甲的残翅性状由不同于b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h基因控制。现请利用上述杂交实验F1中的残翅果蝇与突变体甲设计杂交实验判定上述猜想成立与否。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或2(2)

X亲代全为圆眼,子代雌性全为圆眼,雄性出现棒眼(2分)(3)0或1/5(2分)(4)BBXAXaBXA∶BXa∶bXA∶bXa=5∶1∶3∶1(5)实验思路:将F1中的残翅果蝇与突变体甲杂交,获得子一代,将F1代中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并分析F2的表型。(2分)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代中长翅∶残翅=9∶6,则猜想成立;若F2代中残翅∶长翅不为9∶6,则猜想不成立。(2分)【解析】处理题干信息可得子一代雌雄个体中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分别如下:据上表可初步推测A、a位于X染色体

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性中长翅:残翅=5∶2的原因可能是部分长翅个体死亡使得比例从6∶2变为5∶2若忽视雌雄,仅关注两对相对性状在子一代中的表现,可得:子一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8∶3∶3∶1据此可以推知子一代中死亡的圆眼长翅基因型在全部圆眼长翅中占1/9,因此死亡的

圆眼长翅基因型可能是BBXAXA或BBXAXa。(1)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因此其体内的次级精母细胞中B基因的数量为0或2;(2)根据亲代全为圆眼、子代雌性全为圆眼,雄性出现棒眼可推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若致死基因型为BBXAXA,则F1中雌性圆眼长翅中纯合子的比例

为0;若致死基因型为BBXAXa,则F1中雌性圆眼长翅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5;(4)选取F1中的圆眼长翅雌果蝇与圆眼残翅(B_XaY)雄果蝇杂交,由于父本为XaY,因此无论母本基因型如何,后代都不会出现XAXA的个体,但会出现XAXa的个体。因此

若致死基因型为BBXAXA,则后代不会出现致死个体,雌雄比例为1∶1;若致死基因型为BBXAXa,则后代会出现致死个体,雌雄比例便不为1∶1;(5)控制该突变体残翅性状的基因存在三种可能性:①突变体甲的残翅性状也由b基因控制;②突变体甲的残翅性状由不同于b的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h基因控制;

③突变体甲的残翅性状由与B/b所在染色体上的h基因控制。因此需将F1中的残翅果蝇与突变体甲杂交,获得F1,将F1中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并分析F2的表型。若F2代中长翅∶残翅=9∶6,则猜想成立;若F2代中残翅∶长翅不为9∶6,则猜想不成立。(2分)25.(14分)1

9世纪60年代,迪克·沃特曼(DickWurtman)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发现,光线可以通过眼睛对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刺激,并控制褪黑素的释放。在白天,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在晚上,褪黑素分泌并诱导人体

进入睡眠状态。褪黑素与光照的关系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光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从而调节人体睡眠进程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完成褪黑素分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效应器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白天,光信号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视神经产生__________。夜晚,松果体会释放褪黑素并分泌到________________中参与人体昼夜节律的调节。褪黑素有一定的治疗失眠的作用,但不推荐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德国是第一个将松果体、褪黑素及生殖机能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国家。一位德国医生发现一个男孩性早熟,同时发现这个男孩松果体存在肿瘤,松果体的正常组织结构已被破坏;据此,可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通过实验验证该假设,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适龄健康雌雄幼兔各若干只,褪黑素,生理盐水,注射器等。实验思路:①将适龄的健康雌雄幼兔分

别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C、D四组。②实验处理:实验前先对四组幼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A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并按时测量_____________,观察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C组:处理同A组;D组:处理同B组。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神经-体液反射弧松果体(2)神经冲动(兴奋)体液褪黑素对褪黑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2分)(3)褪黑素对生殖系统发育有抑制

作用松果体摘除性激素含量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每天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褪黑素,并按时测量性激素含量,观察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并记录B组D组性激素含量相较A组C组偏低且性成熟较晚(2分)【解析】(1)由题图可知,光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从而调节人体睡眠进程的过程存在神

经传导过程且有激素作用,因此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由题图可知,褪黑素分泌为一个反射过程,因此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效应器为松果体。(2)光信号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视神经产生神经冲动,松果体释放褪黑素分泌到体液中;由题图可知,褪黑素对

褪黑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3)这个男孩松果体存在肿瘤,松果体的正常组织结构已被破坏,松果体无法分泌褪黑素,同时男孩出现性早熟现象。因此假设褪黑素对生殖系统发育有抑制作用;为消除内源性褪黑素的影响,先

摘除四组幼兔的松果体。实验分组中A组C组、B组D组分别为相同性别的兔子,A组C组为对照组,B组D组为实验组。因此A组C组处理为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并按时测量性激素含量,观察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并记录,B组D组处理为每天注射适量且等量的褪黑素,并按时测量性激素

含量,观察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并记录。若实验假设为真,则体内褪黑素含量较高的组别性激素含量偏低且性成熟较晚。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