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PDF版含答案.pdf,共(13)页,632.39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efc75678580363c7b50c1941d9e2ed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课内基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A.籼.米xiān熨.帖yù冠.
冕guān蓊.蓊郁郁wěngB.毛坯.pī屋脊.jǐ隽.永juàn窸.窸窣窣xīC.跬.步kuǐ檄.文xí脑髓.suǐ熙熙攘.攘rǎngD.桂棹.zhào一椽.chuán蛟.龙jiāo锲.而不舍qì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高粱.分蘖.和言.悦色孱.
头B.造诣.蛇鳝.臻.于至善浮燥.C.槁.暴须臾.残羹冷炙.驽.马D.蜉蝣.舳舻.沧海一栗.酾.酒3.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2分)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而今安在哉D.而又何羡乎4.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荀子》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其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B.“士大夫”古代指受职居官的人;而“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中的“士大夫”
,则是对社会上层人物的通称。C.“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D、干支可用来纪年,如“壬戌之秋”;还可以用来纪日,如“戊申晦,五鼓”。古人还用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
加上特定的“建”字,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5.下列加点字含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冯异为人谦退不伐.(夸耀)《大树将军冯异》/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到)《吕僧珍不仗势》B.古人贵.朝闻夕死(看重)《周处改过自新》/有盗.夜入其室(强盗)《陈寔晓喻梁上君子》C
.俟.他日来取(等候)《何岳两次还金》/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批评、指责)《陈寔晓梁上君子》D.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不孝顺)《“殿上虎”刘安世》/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由于什么原因)《娄师德与狄仁杰》6.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齐宣王好谀
》B.发尽白,蚤死《颜回不迁怒不贰过》C.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钱金玉舍生取义》D.王必欲长王汉中《萧何追韩信》7.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A.奚为不受《曾参不受鲁君邑》/公坐其下,人莫之顾《王荆公旁听文史》B.此所以为我所擒也《汉高祖论“三杰”》/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
人馈绢,事觉《唐太宗赐绢惩顺德》C.士之傲爵禄者《齐桓公登门访士》/所降下者,因以与之《汉高祖论“三杰”》2D.所闻异于此《何充直言不讳》/予观弈于友人所《钱大昕观弈》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
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人也因之
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
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
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
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
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
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
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
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
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选自《乡土本色》有改动)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
自由。3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
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9.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
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C.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D.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
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10.下列现象不属于...乡土社会习俗或礼仪的一项是()(3分)A.土地买卖要竞拍,出价高者胜出并获得该宗土地使用权。B.向别人借物品,招呼一声
,让对方知晓,对方没有阻拦,就拿走了物品。C.到别人家串门聊天,不用预约和提前联系,走进去就可以。D.找工作,先看看有无熟人、或借助熟人介绍,否则,便不去工作。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5分)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①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
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
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
、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
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在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
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4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
,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地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
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⑦数十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
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
,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
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⑧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
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⑨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
荷,总是不能释怀。⑩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作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
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
是回复我们人本性的一剂良药。⑪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
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B.第③段中,作者描
写了想象中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C.文末“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一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的心思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D.文章
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512.第②段中“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滑”能不能改为“掠”?为什么?(
6分)13.作者在第⑩段中说的“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6分)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
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丹辟.衍为掾,与俱至定陶。莽追诏丹曰:“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丹惶恐,夜召衍,以书示之。衍因说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
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要将来之心,待从横之变,兴社稷..之利,除万人之害,则福禄流于无穷,功烈著于不灭。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丹不能从,与赤眉战死。建武.
.六年日食,衍上书陈八事。书奏,帝将召见。初,衍为狼孟长,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是时略为司空长史,谗之于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曰:“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后卫尉阴兴、新阳侯阴就以外戚贵显,深敬重衍,衍遂与之交结,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寻
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建武末,上疏自陈。书奏,犹以前过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赋,又自论曰:“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
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理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居贫年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冯衍传》)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今为
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B.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C.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
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D.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征辟制是中国汉代自上而下擢用人才的
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B.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这里指国家。C.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D.即位,文中指君主登位,又叫“践极”“践祚”。16.下
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6A.冯衍见解独到。王莽派廉丹讨伐山东,冯衍劝廉丹驻守大郡,抚励将士、招贤纳杰、寻求谋略,但是廉丹没有听从。B.冯衍厌恶权贵。他担任狼孟长时,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C.冯衍交友不慎。冯衍与外戚结交,后来皇帝惩戒外戚宾
客,将他们绳之以法,罪重的判死罪、流放,其余的被贬谪。D.冯衍追求美德。他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于是整理九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高尚脱俗的志趣,作赋自励。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5分)(2
)“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5分)五、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小题。感春(分司东都作)①韩愈辛夷花房②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③。
【注】①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②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冠、花瓣的总称。③环回:盘桓。18.下列对这首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上句写辛夷花瓣忽然全部展开,语含惊喜;下句由“正盛”联想到“将衰”,略带伤感。B.颔联写辛夷一日之变:随着时间推移,花由清晨时的鲜艳明丽变成薄暮时的黯淡无光。C.颈联由描写转为抒情,抒发因辛夷花而生发的感叹;“况乃”一词加深了诗人的感
叹。D.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衰与盛、辉辉与耿耿、明与暗、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19.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六、默写10分(5小题,每题2空,每空1分)20⑴杜甫《登高》中,“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⑶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反问句说明每个人都会有疑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⑷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
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⑸苏轼在《赤壁赋》写客转悲为喜,开怀畅饮,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七
、语言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9分)“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_______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
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无可厚非。然而,目前网上真正的“状元笔记”_______,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鱼目混珠,进行营销。可见,对于“
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_______,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将之奉为________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
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蹴而就寥若晨星参差不齐金科玉律B.一挥而就寥若晨星参差不齐金科玉律C.一蹴而就灿若繁星江河日下清规戒律D.一挥而就灿若繁星江河日下清规戒律22.文中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B.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
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C.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D.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23.下列在文
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B.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C.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
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D.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5题。(5分)近期,深圳市春田中学高一学生组织了一次有关“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研究,小王同学对家乡15个工业园区“青年打工者的业
余时间支配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下面是依据调查数据绘制的图表,请阅读图表完成题目。(5分)青年打工者业余时间支配情况调查统计表(男500人,女500人)内容年青男打工者比例(%)年青女打工者比例(%)泡网吧39178.230160.2手机聊天31162.239779.4逛街购物17935.817
134.2文体活动5811.6479.4进修学习326.4377.424.请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结论,不得出现图表中的数字,不超过80个字(3分)25.请根据上述结论,给打工者所在的企业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八、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近期,我国出现的散发疫情备受关注。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号召单位职工和居民留在本地过春节。为配合各地政府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铁路部
门已推出免费退票措施。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也及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要求,建议大家留深过年、非必要不外出,热情呼吁家在远方、亲人在远方、牵挂在远方的人们留下来,继续为抗疫出一份力,去发现并感受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温暖。请你以“一名深高人”的名义,为留深过年的建设
者写一份慰问信,来表达你对他们的敬意、新年的问候和真挚关爱。要求:①作文均以“——给留深过年的建设者的一封慰问信”为副标题,正标题自拟。②留深过年的建设者所从事的职业或身份应明确,比如可以是环卫工人、或者建筑工人、或者快递外
卖小哥、或者超市营业员、或者科技工作者等。③文体明确。④不少于800字。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9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案1.【D】“锲而不舍”的“锲”正确读音为:qiè2.【C】A言-颜;B燥-躁;D栗-粟3.【
B】定语后置句,其它三项为宾语前置句。4.【A】“春秋时期”错,应为“战国末期”。5.【C】解析:A.适,嫁;B.盗,小偷;D.不肖,没有才能。6.【D】解析:A项中“说”通“悦”;B项中“蚤”通“早”;C项中“趣”通“促”;D项中“王必欲长王汉中”无通假字。7.【C】解析:A项都是宾语前置:“
奚为不受”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奚(什么)”作“为”的宾语,为奚(什么)不受,“唯命是从”中“是”是助词,“命”作“从”的宾语,唯从命;B项都是被动句:“为所”表被动,“事觉”事情被发觉;D项都是介宾结构后置:“所闻于是异”和“予于友人所观弈”。C项
中“士之傲爵禄者”是定语后置,“傲爵禄之士”,“所降下者,因以与之”没有特殊句式。8.【C】A项“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太笼统。同一村没有隔阂,不同的村是有隔阂的。B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误
。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9.【D】“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与原文不符。原文说“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10.【A】这是陌生人社会或法理社
会的做法。其余项从第四段和结尾段可以看出。11.【C】“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于文无据。12.①不能。(1分,若只有态度没有分析,此处不得分)②因为“滑”字有“柔和”“灵巧”的特点,(1分)一方面写出了由于水草的漂动,在路灯的映照下,“我”的
身影更显轻捷之状,(1分)另一方面暗含了“我”对朱自清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1分)③而“掠”有“轻轻擦过”“拂过”之意,有“快速擦过然后又离开”的效果(如“燕子掠过水面”),这与“身影”投射到“水草”上不符。所以还是用“滑”比较好。(2分)[解析]要分析出“滑”字所修饰对象的特点和其中所蕴
涵的感情,并且要和“掠”作比较分析。13.①自觉地固守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坚守节操,洁身自好。②因为过去的人要面对这一问题,现在的人仍然需要面对并且回答这一问题。(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答案的要点要从这段文字中去提取,文章赞扬的是
朱自清的品质,荷与人在文中融为一体,“本性”在文中具体指朱自清先生所代表的一种精神。解答第二问时需要注意“陈旧”和“永恒”的含义。14.【B】本题中,“为将军”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动词“计”,所以在“计”后断开,排除A、C;“镇抚”的宾语
为“吏士”,所以在“士”后断开,并且“镇抚吏士”“砥厉其节”两句结构相同,排除D。故选B。10本题整句话的翻译为:现在为将军计议,最好是屯兵据守大郡,镇抚吏士,磨练他们的节操,在方圆百里内,每天赏赐酒肉,以结纳英雄豪杰之士,咨询忠智的谋略。15.【A】“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
召称‘征’”是错误的。应为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故选A。16.【B】“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是错误的。“初,衍为狼孟长,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为插叙,以前,冯衍用罪名挫败世家大族令狐略,令狐略
当时还没担任司空长史。另外,“摧陷”是“打击挫败”,不宜译为“诬陷”。故选B。17.(1)这样做岂不比在中原全军覆灭,自身血肉做野草的肥料,身败名裂,耻辱累及先祖要好么?(①“何与……”,岂不是比……好;②“军覆于中原”,状语后置,在中原全军覆灭;③“膏”,做肥料
,使肥沃;④“功败名丧”,身败名裂。⑤“耻及先祖”,耻辱累及先祖。每点1分。)(2)“冯衍求见皇上的原因,是要诽谤你们。”王护等人惧怕他,就联合起来排斥离间,冯衍于是就没能觐见皇帝。(①“所以……者”,……的原因;②“毁”,诽谤、说
坏话;③“排间”,排斥离间;④“遂”,于是、就。每点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冯衍幼年时就有奇才,年仅九岁,就能够背诵《诗经》,到二十岁时就博览通晓群书了。王莽时,许多朝廷大臣举荐他去做官,冯衍推辞不肯出仕。当时天下各地起兵,王莽派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崤
山以东地区。廉丹招冯衍授为掾吏,与他一起到定陶。王莽又再次以诏书追令廉丹说:“将军承担国家的重任,不捐弃生命于荒野,就没什么能报恩尽责。”廉丹很恐惧,连夜召见冯衍,把诏书给他看。冯衍就劝廉丹说:“现在为将军计议,最好是屯兵据守大郡,镇抚吏士,磨练他们的节操,在方圆百里内,每天赏赐酒
肉,以结纳英雄豪杰之士,咨询忠智的谋略,争取将来的民心,等待形势的变化,为国家兴利,为百姓除害,那么福禄就会永世传流,功勋就能永载史册。这样做岂不是比在中原全军覆灭,自身血肉做野草的肥料,身败名裂,耻辱累及先祖要好么?圣人能把灾祸转化成
幸运,智士能扭转败局求得成功,希望您深入考虑而不要同于流俗。”廉丹不能听从,和赤眉军作战身亡。建武六年发生日食,冯衍上书呈请八件事。书奏送上后,光武帝准备召见他。起初,冯衍担任狼孟县长,用罪名挫败世家大族令狐略。这时令狐略当了司空长史,就向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说冯衍的坏话:“冯
衍求见皇上的原因,是要诽谤你们。”王护等害怕了,就联合起来排斥离间,冯衍因此没能觐见皇帝。后来卫尉阴兴、新阳侯阴就凭借外戚的身份而得以富贵尊显,对冯衍深为敬重,冯衍就与他们结交,因此被诸王聘请,不久担任司隶从事。后来皇帝对西京的
外戚宾客进行惩处,大都绳之以法,重者判处死罪或迁徙,其余被贬黜。冯衍因此获罪,曾亲自到监狱请罪,皇帝下诏赦免不追究。冯衍于是西归故郡,闭门以求自保,不敢再与亲属故旧相交往。建武末年,冯衍上疏陈述自己的心意。奏书递上后,还是因以前的过失而不被任用。冯衍的心愿无法实现,
回家写了一篇赋,又写了自叙说:细看九州山川之体势,追溯上古得失之风气,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看到了结果就要考查推究起源,所以思念古人并歌咏他们的道德。整理九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超脱世俗的高尚情趣。于是作赋以自励,命名为《显志》。11显宗皇帝即位后,又有许多人指责冯衍文章虚假不真
实,于是罢官在家中。年老生活贫困,死在家。18.【D】D项,“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错误,所谓“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而“满地”与“摧颓”都是形容辛夷花的
衰退之态,“满地”是说花落满地,“摧颓”是说辛夷花摧折衰败,二者所呈现的情形是一致的,所以“满地与摧颓”不是对比。故选D。19.(1)含意:迎来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别有意绪;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2分)(2)情感:①表达了诗人对辛夷花绽放的喜悦与沉醉,(1分)②对辛夷花凋谢的惆怅
与不舍;(1分)③同时借物抒情,(1分)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1分)【解析】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繁”指繁花,“谢”指落花,“别有意”指别有意绪
,“留恋”的对象是前面所说的“辛夷花”,“少”指时间短,片刻,“环回”指盘桓,逗留,明确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再连缀成句即可。然后体会诗人的情感。结合全篇可知,这首诗歌描绘的对象是辛夷花,诗人从辛夷花的开放写到凋谢,尾联中“迎繁”呼应
首联“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结合诗人“迎”这一动作以及辛夷花“忽”的绽放可以看出诗人面对辛夷花的盛开是惊喜沉醉的;尾联中“送谢”呼应前面“衰”“暗”“满地成摧颓”展现出辛夷花凋谢的情形,而诗人使用“送”这一动作,
可以看出作者面对辛夷花凋谢的不舍和惆怅;“谁肯留恋少环回”意思是“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看似展现辛夷花无人问津的情形,看似是在替辛夷花鸣不平,但结合注释“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
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可以看出韩愈的处境——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这与辛夷花无人“留恋少环回”的处境是一致的,所以诗人其实是在借物抒情,表达对自己被闲置无人赏识的怨愤。20.(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霓为衣兮
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4)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5)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1.【A】解析: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第一空根据句意
应填一蹴而就。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灿若繁星:意思是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多。且从句意来看,这里是要说明真正的“状元笔记”数量少,应填寥若晨星。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一天地坏下去。参差不齐: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这里没有情况一天天坏下去的意思,故选参差不齐。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清规戒律:比喻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成规惯例。根据语境,金科玉律更合适。22.【B】解析:A选项中,“最
严格的”之前少了一个“从”;C选项中“从全国性”之前应加上“在”,构成一个“在……身上”的结构才完整;D选择后半句“充满……崇拜”的搭配不当。23.【C】解析:空缺句的后一句主语是“他们”,由此可知,
补上的句子主语应该是“家长、学生”,由此可排除A、B两项。D选项前后两句主语不一致,后半句的主语是“这些状元笔记”,故选C。1224.①大多数青年打工者的业余生活主要是依靠电子产品消遣娱乐(或“泡网吧和手机聊天”)(1分);②其中男性更喜欢泡
网吧,女性更喜欢用手机聊天。(1分)③青年打工者对参加文体活动和进修学习都不够重视。(1分)25.建议:①企业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②多举办培训班和学习班;③设立图书阅览室等学习场所。(言之有理,
答对两点即可,2分)26.【命题意图】1.关注社会热点:受疫情的影响,“不回家过年”成为今年开年最热门的话题。对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来说,“留深如何过大年”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2.落实教学重点:关注社会热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培育并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应是我们写作教学的一个
核心目标和教学重点。【审题立意】1.审题没有难度:题目所给材料来源于生活,接地气儿,是学生熟悉的社会事件和题材。2.立意要有温度:①作文的基本立意是:慰问信要表达出对留深过年的建设者的的新年的问候、真挚的敬意和温馨
的关爱。②慰问信还要写得有真情、有温度,这既是立意上的更高要求,也是考量学生表达水平的重要标准。③在此基础上,热情真挚、关爱到心是审题立意的难点和亮点,也是学生体现自己人文情怀的杀手锏。【评分标准】1.特别强调作文立意的正确性和人文情怀。没温度
、喊口号的作文,建议给予到位的评定和引导。2.建议适当关注作文的文体特征,并给予一定的赋分。3.综合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