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1)页,50.77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e494279b28e0cddd98dd8a207dc0e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站在历史的高度,抓住关键的节.(jiē)点,校准奋斗座标,准确把握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就能“击鼓催征稳驭舟”,从一个
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B.随着3D和AR技术的日驱成熟,商家和电商平台推出的“虚拟试衣”服务却因为尺寸不准、上身效果差异较大广受吐.(tù)槽,概念满分的功能沦为“鸡肋”。C.情有喜怒哀乐,事有悲欢离合,运有通达乖蹇.(jiǎn),
谁能绝对无动于衷?谁能永远槁木死灰?哀乐莫入是标杆,哀而不伤是通变,这就叫好自为之。D.一部文学作品,若想成为经典,它不能是吊书袋的话语集合,也不能是供.(gòng)少数人消遣的对象,而是拥有最广大的受众,雅俗共赏
、老少皆宜的艺术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甲】如庄子所说的至人、圣人、真人、大知(智)、大年,是会给人压迫感的。他们很难与俗人,与小知、小年得到勾通..。你太讲道德,会被认为是虚伪无用;你太智慧,会被认为是老奸巨猾;你太超脱,会被认为是拒绝成仁取义;【乙】你太清高,会被认为是沽名钓誉,
你太执著,会被认为是抠死理...,不切实际。你是鲲鸟腾飞,会被质问:“奚适哉?奚适哉?”同时,反过来想想,鲲鹏者,也.常常不理解具体而微的、形而下的、难以上台面的、不被人重视而且常常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知、小年的关切与忧虑。【丙】想想看,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或深潜
溟海的巨鲲,怎么会关心那些站在或蹲在土地上低着头、弓着腰、胼手胝足....的劳动者呢?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勾通B.抠死理C.也D.胼手胝足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是中俄两国推动联合国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新的重要贡献,将共同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B.苗族蜡染是苗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成品色调素雅、纹样优美,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人类发展报告》认为,“
与自然共生”是人类21世纪最前沿的课题。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能否在本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性命题。D.典籍镌刻着中华之精神,是破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不仅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与源泉,更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5.在下面一段
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随着水墨画的发展,水墨画在色彩上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只有黑色和白色了,①,最终彩墨画也诞生了。但是我始终认为,②。两种
对立且极致的颜色,却又可以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映衬,更是凸显画师的意境。其中留白的技法的应用更是水墨画的“神来之笔”。用得好了给人感觉意境悠远流长,用得不好就给人一种不懂得合理利用画纸的感觉!所谓留白,就是在水墨画上空出一大块地方,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赏析者无限
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说,留白最巧妙之处就是画面上出现一大片的空白,③,反而使得整个画面更具有画面感,同时也使得意境更加镜花水月,悠长深远。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这两天,上海车展上女
车主“车顶维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企业该如何对待消费者的诉求,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20日上午,上海警方发布通报,女子张某因消费纠纷,到车展现场表达不满,造成车辆一定程度受损,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随后,维权当事人发表微博回应:
采用了错误的方式维权,但我们也绝不妥协。与维权消费者“绝不妥协”相对的是汽车品牌方稍早前表明的态度:如果是汽车产品的问题,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两方都“
不妥协”,问题似乎难解。两方都“不妥协”,并不意味着双方都绝对占理。(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2)针对上述消息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的文字,不超过80个字。(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10分)材料一:手艺也称“传统工艺”,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但随着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种类繁多的工艺制品大量挤占
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不少传统工艺由此衰落甚至失传。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以切实可行的方式“看见”传统工艺,大力扶持支持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日前,抖音在江西景德镇正式发布“看见手艺”扶持计划,扶持对象包括国家认定的“大师”级手艺人,也包括大量普通的传统手艺人和创新型手艺人。
此次扶持计划,切中了传统工艺亟待支持和保障、亟须被更多人“看见”的现实。而短视频和电商平台参与扶持传统手艺,本身也得益于手艺天生具有适合视频和直播传播的特点——不仅可以精确展现作品细节,还可以直播作品制作过程,高清大屏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更加真实可感。诚如专家所说,“传统手工
艺品的艺术文化价值既体现在产品的形态设计上,也体现在制作过程和工艺历史等背后的故事里。”(摘自《以什么方式更好地“看见”手艺》)材料二:传统技艺的魅力令人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沉淀着文化的韵味。在“阿木爷爷”的“制造清单”里
,有逼真的木雕小汽车、会走的木质小佩奇、手摇的风扇泡泡机,让小朋友的童年充满乐趣;也有精致的老式挂灯、转动的小水车、自动的驱鸟器,给村里的人们带去便利。可以说,层峦叠嶂的山间,朴实无华的老者,巧夺天工的手艺,共同勾勒出一幅沁人心脾的山居图,满足了观众对诗意
生活的向往,丰富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由此更能理解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像“阿木爷爷”一样的手艺人,仅仅只是精心还原、精致打磨、精美呈现,就已经足够令人兴趣盎然。而一旦打开了传统技艺的大门,体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
化创造,迎面而来的将是无处不在的惊喜、无穷无尽的宝藏。对普通人来说,经由这些手艺人,传统技艺的魅力更加切近:不必大费周章现场观察故宫角楼的榫卯,小巧的物件就把其中的道理和韵味讲得分明;厌倦了机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加工痕迹,那就仔细
品味手艺人一招一式里的独运匠心……(摘编自《传统技艺焕发时代魅力》)材料三:村落中的传统技艺属于活态文化资源,虽然始终处于动态流变的发展中,却也于物态的产品形式之中沉淀了造物文脉的因子,蕴蓄着民族文化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审美趣味与精神内核。这意味着村落中的新生代手艺人
,需要改变“吃老本”的传统观念,以动态的、开阔的眼光,正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由于传统工艺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其在新时代的价值转换,既要以良品美器回应美好生活的需要,还要承担起文脉传承、文化复兴的使命。在匠心巧作之外,新生代手艺人尚需具备自觉的文化认同,充当手艺价值的阐释者与传播者。乡土手艺人
能否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在田野考察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尽管新一代乡土手艺人群体比父辈有了更多职业选择的机会,但仍抱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投身于手艺事业,在坚守与创新中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如杨玘屯村的新生代泥咕咕艺人与河南博物院
合作开发《鹗尊》等文创产品,将经典文物形象转化为泥咕咕形态的衍生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路。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乡土手艺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富矿”,单凭手艺人的坚守仍显势单力薄,需要地方政府决策层以及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摘自《手
艺成村落经济发展新引擎》)7.下列对材料中“手艺”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手艺又称“传统工艺”,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特征。B.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文化价值的考量,既要着眼于产品的形态设
计,也要善于关注制作过程和工艺历史等背后的故事。C.传统技艺的魅力令人着迷,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沉淀着文化的韵味,所以更能理解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D.村落中的传统技艺属于活态文化资源,其蕴蓄的审美趣味与精神内核使民族文化得以
持续健康发展。8.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业社会中,由于批量的生产,许多工艺品变得价格低廉,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导致传统工艺由此衰落甚至失传。B.通过视频和直
播,可以让更多人“看见”传统工艺作品的细节,还可以展示其制作过程,高清大屏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更加真实可感。C.阿木爷爷制作的手工艺品精致、逼真,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木制品构造原理和技艺,让观赏者不用去故宫
,就可以了解整个故宫的结构。D.新一代乡土手艺人群体比父辈有更多职业选择的机会,他们仍抱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投身于手艺事业,在坚守与创新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9.根据以上材料,就如何“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提出建
议。(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被镰刀收刈的时间李新文镰刀,在梅溪乡下又被喊做“镰子”——半尺长的木把儿,捏在手里,小巧、轻便,好似抓住一串日子。薄而弯曲的刀片上,带有不少细齿,随意一晃,锋利的光芒呼啸而出,而这锋利,压根不是柴刀的“砍”或朴刀的“
剁”可以比拟的。准确说来,是“刈”,与剪刀的裁切不相上下,于轻快中夹杂着几分果断。农忙时节,在稻秆上一走,出现齐整的切口,似与季节做了个了断。这样的刀,好像是冲着乡下女人来到这世上的。比如,捏在我娘手里,有着天然的美。那时候她一点都不老。收刈的前
一天,我娘准会到下畈的梅子市供销店买几把,顺便砍点肉什么的,随后折回来。镰子的光芒随着手臂的晃动忽闪而出,有点儿浪漫,有点儿迷离,并与嘴角边挂着的笑形成呼应。趁着没人,我将家伙什偷出一把,跑到大门口划格子。不一会
儿,地面现出一条条印痕。谁知,几只蚂蚁屁颠颠地窜来,在格子里乱撞,我以为是捣乱,不由分说一顿猛扎,稍不注意,扎到自己的脚趾上,痛得哇哇大叫。娘闻声赶来,用手抚摸我那受伤的部位,一边鼓着腮帮吹气,一边说没事、没事。好长时间,这情形常在梦里出现,还有一股隐隐的痛从心里
漫出。睁开眼,到处是夜色和了无边际的迷茫,以至于我老觉得像一片叶子在异乡的夜里漂浮,找不到回家的路。年少时的情景,成为甩也甩不开的记忆。而记忆的面积,往往比不过田野的宽展。盛夏会用大片的谷物召唤镰刀的到来。这时候,我娘起得早,鸡叫三番便开始张罗茶水、草帽和
镰子什么的,随后,掀开门帘朝我直喊:起来、起来了,太阳晒屁股喽!而我最怕刈谷子,一想起白花花的太阳就浑身不自在,像每个毛细孔都在冒汗,因而赖在床上,磨一阵算一阵。出门一望,月儿挂在西天上,散发着旷古的
清辉。我猜爹娘准是去了门前的四斗丘。那田大,而且紧挨溪水。日里看它,尽是黄得不能再黄的谷子,状若燃烧的火焰。此时的谷物,经过播种、育秧、匀插、分蘖、散叶、圆梗、开花、抽穗、结实等诸多环节后,它们的芳华一展风采。想必天
边的月儿受不了谷子引诱,干脆加大皎洁的比例,以营造出物与象、光与影、声与色、时间与空间互为映衬的效果。现在,田野叫月光笼罩着,显出无际无涯的宁静。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把镰子拿到溪水里泡一阵,以积蓄足够的力量。娘走到溪边,将镰子一截一截、郑
重其事地伸进水里。这一刻,我似乎看见铁的坚硬与水的柔软悄然融合,心照不宣。人的影子和月光漂了一溪,俨若时间里的倒影。不一会,镰子泡好了,取出来,轻轻一划,一片月光哗然破裂,纷纷落向地面。一双双赤裸的脚板踩在田泥上,凉沁沁的。还有一股甜腥气在漾,咂一口,通体爽快
。或许人只有与土地近距离接触,才闻得到谷物成熟的气味,听得见它们的呼吸。稻田上,镰子一字排开,牵着人的身体在动,一线线耀眼的光芒照亮谷子的归程。月光真是月光,不经意调出最佳角度,将我娘的身子骨定格成一个特写镜头:她的腰背弓着,嘴巴抿着,手里的物器迅速迈进。哧溜,一蔸稻秆离开地面:哧溜,又一
把作物到了手里。而钢质般的谷粒声呈发散性传播开来,像宣布一件顶为重要的事儿——开镰了。面对重重叠叠的谷物,你能轻易掂量其中的分量吗?比方一株稻秆要经历多少风雨磨砺,才长出硕壮的姿态?一穗谷粒,融入农人几多辛劳、汗水和憧憬……这些对我来
说,无异于一道难上加难的数学题。只是,娘亲口告诉我:刀要捏紧,秆要抓牢,脚要张开,心要放空,才像刈禾的样子。兴许,这是开镰的要领,亦是她多年的心得。起先,我满以为镰刀不过是见惯不惯的物件。长大后,一翻许慎的《说文》,才知,镰者,
锲也。用时下的话讲即杀伐的意思,从古代打仗杀人的武器转化为今天收刈粮食的器具,不单砍伐的对象发生变化,连光芒也柔和了许多。这么说吧,从砍头到劳作,所蕴含的精神意义和价值取向出现根本性的改变。彼此间,可能都会流血,但前一种是恐怖的,叫人不忍目睹;后一种却是温和的,宁
馨的,说不准还是诗意的凸显。至少,我先前被镰刀刈伤后,不是很痛,尤其经我娘的抚摸,那种酸酸的痒痒的感觉,不可名状。与此同时,还有一股温暖贯穿身心。也许因了这份温暖,我的生命注定与镰刀有关。要说,我娘未必不是在这种温暖的力量牵引下,走向一个个日子的。每年一度的收刈,她总是起早摸黑
,播种、育秧、春插、施肥、间稗……把无数的思绪和汗水撒向田垄,在生命的版图上踩出一串串脚印。等到扬花、抽穗时节,又在稻田边抚摸着一穗穗谷粒,兴奋的目光里,看得见一个个日子移动的痕迹。设若以时间为参照系,我敢肯定,每个乡下女人一生的作品不外乎两部;一部是满田的禾稼,另一部,是她们的
儿女。(有删减)10.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1)好长时间,这情形常在梦里出现,还有一股隐隐的痛从心里漫出。(2)也许因了这份温暖,我的生命注定与镰刀有关。11.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6分)12.结合文本分析“母亲
”的形象。(4分)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理解。(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答沈大宗伯①论诗书(清)袁枚尝谓诗有工拙,而无今古。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即《三百篇》中,颇有未工不必学
者,不徒汉、晋、唐、宋也;今人诗有极工宜学者,亦不徒汉、晋、唐、宋也。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源。至于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也。今之莺花,岂古之莺花乎?然而不得谓今无莺花也;
今之丝竹,岂古之丝竹乎?然而不得谓今无丝竹也。天籁一日不断,则.人籁一日不绝。孟子曰:“今之乐犹古之乐。”乐,即诗也。唐人学汉魏变汉魏,宋学唐变唐。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也,乃不得不变也。使不变,则不足以为唐,不足以为宋也。子孙之貌莫不本
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与宋人无与乎?初、盛一变,中、晚一变,至皮、陆二家,已浸淫乎宋氏矣。风会所趋,聪明所
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舜者,莫善于汤武,莫不善于燕哙。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莫善于宋、元,莫不善于明七子。何也?当变而变,其相传者心也;当变而不变,其拘守者迹.也。鹦鹉能言而不能得其所以言,夫非以迹乎哉?大抵古之人先读书而后作诗,后之人先立门户
而后作诗。唐、宋分界之说,宋、元无有,明初亦无有,成、宏后始有之。其时议礼讲学,皆立门户,以为名高。七子狃②于此习,遂皮傅盛唐,腕自矜,殊为寡识!然而牧斋之排之,则又已甚。何也?七子未尝无佳诗,即公安、竟陵亦然。使掩
姓氏,偶举其词,未必牧斋不嘉与。又或使七子湮沉无名,则牧斋必搜访而存之无疑也。惟其有意于摩垒夺帜,乃不暇平心公论,此亦门户之见。先生不喜樊榭诗,而.选则存之,所见过牧斋远矣。至所云:诗贵温柔,不可说尽
,又必关系人伦日用。此数语有褒衣大气象,仆口不敢非先生,而心不敢是先生。何也?孔子之言,戴经不足据也,惟《论语》为足据。子曰:“可以兴,可以群”,此指含蓄者言之,如《柏舟》《中谷》是也;曰:“可以观,可以怨”,此指说尽者言之,如“艳妻煽方处”、“投界豺虎”之类是也;曰:“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此诗之有关系者也;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此诗之无关系者也。仆读诗常折衷..于孔子,故持论不得不小异于先生,计必不以为。【注】①沈大宗伯,指沈德潜。②狃,拘泥,因袭。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可貌.古人而袭之貌:外表B
.其拘守者迹.也迹:形式C.搤腕自矜.矜:夸耀D.仆读诗常折衷..于孔子折衷:同“折中”,判断事物的准则。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则.人籁一日不绝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C.而.选则存之弃甲
曳兵而.走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指出诗歌只有工拙好坏,没有古今之分,虽然诗歌的形式及其艺术技巧有前后相承的关系,然而“性情遭遇
,人人有我在焉”,不必同于古人。B.诗歌创作不一定要“温柔敦厚”,也不一定要“关系人伦日用”,作者推崇孔子“兴观群怨”的观点,认为诗歌的风格和题材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C.诗歌应该体现作者的个性和真情,不能如鹦鹉学舌一样对古人的诗歌生搬硬套,因此,作者认
为一味模仿汉、唐的明七子没有好的诗作,公安、竟陵也是如此。D.本文体现了不拘一格、打破古今与门户之见、不因时废人、不因人废诗的学术精神,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说理清晰,例证详实,具有辩证思想。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子孙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若
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源。(4分)(2)其时议礼讲学,皆立门户,以为名高。(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9.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颔联中“浮云”喻指______的生活。(2分)20.结合诗句,谈谈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喜会”二字。(6分)(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材料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材料二: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材料三: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材料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21.第一则材料中“游”的意思是______,第二则材料中“出”的意思是______。(2分)2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孔子的“
君子观”。(4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
名句是:______,______。(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柳永《雨霖铃》)(4)子曰:“______,不悱不发。______,则不复也。”(《论语》)(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四、作文(60分)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底色”是绘画时在白纸上抹上的第一层颜色,它决定着一幅画的基调,或绚丽,或淡雅,或灰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画作的效果和意蕴。人生亦如此。人生的道路漫长,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但不管怎样,也只有打好“底色”,人生才能绽放多
彩。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1.C(A.节jiē改为节jié,座标改为坐标;B.日驱成熟改为日趋成熟,吐tù改为tǔ;D.吊书袋改为掉书袋,供gòng—改为gōng,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给对方利用)2.A(勾通:是指暗中串通;勾结。这里应改为“沟通”)3.B(“沽名钓誉”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并列分
句应该用分号。)4.C(A.成分残缺,在“推动”前加“为”;“重要贡献”后加“的实验基地”。B.中途易辙。D.语序不当。)5.①色彩变得更加丰富了(意思相近即可)②黑白的水墨画才是最吸引人的(只要指出黑白是重要的即可得分)③不仅不
会显得突兀不自然6.(1)上海女车主维权事件引发热议。(上海女车主,1分;维权事件引发热议,1分;超过字数不得分。)(2)示例一: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要理性,更要在合法的前提下维权。个人维权不能采取极端方式,如果采取极端方式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给自己带来
麻烦,引起新的纠纷。(消费者角度)示例二:企业在面对消费者维权时,应抱有谦和的态度,采取务实的举措。须知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是维护自身品牌美誉度、维护市场学科网占有率。(企业角度)(观点1分,合理评述3分,若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7.C(原文为“传统技艺的魅力令人着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蕴
含着生活的智慧,沉淀着文化的韵味”,“所以更能理解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属于强加因果。)8.B(A项,强加因果,不是因为批量生产导致工艺品价格低廉;“导致传统工艺由此衰落甚至失传”范围扩大,原文是不少传统工艺。C项,原文是
“不必大费周章现场观察故宫角楼的榫卯”,并无提及能否看到“整个故宫的结构”。D项,原文中“在坚守与创新中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9.①利用视频和直播传播,让更多的人“看见”传统工艺的魅力。②新生代手艺人,需要改变“吃老本
”的传统观念,以动态的、开阔的眼光,正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充当手艺价值的阐释者与传播者。③地方政府决策层给予政策支持和帮扶,全社会给予传统手艺更多的关注。(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10.(1)既写出了脚被镰刀扎到的身体的疼痛(1分),
更写出了作者失去了母亲找不到回家的路内心的悲痛(1分)。(2)这份温暖是母亲对我的关爱(1分),我的生命注定和母爱、故乡、土地密不可分(1分)。11.①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形象的刻画了母亲收刈时动作的娴熟,体现
了母亲的勤劳。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月光幻化为摄影师,生动描绘出母亲辛苦劳作时的画面。③“哧溜”拟声词的运用,形象的展现出母亲刈麦时真实的劳作情景。④语言错落有致又富有口语特色,具有生活气息。(答出1点2分,答出3点满分)12.①勤劳、质
朴。每到收刈的时候母亲起早摸黑辛勤劳作把无数的汗水撒向田垄,展现了母亲的勤劳、质朴。②关爱家人,用自己的爱温暖家人。我的脚趾被镰刀扎到,母亲用手抚摸我那受伤的部位,这一情形一直温暖着我。③热爱生活。收刈本是非常辛
苦的劳作,但是母亲总是嘴角挂着微笑。(答出1点2分,答出2点4分)13.①展现普通劳动人民对土地的眷恋和深深的热爱。宽阔的原野、满田的禾稼,都是母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母亲在与土地近距离的接触的过程中享受土地给她带来的丰收的喜悦。②展现了作者对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女性的赞美。满田
的禾稼,是母亲用勤劳和汗水浇灌而成,通过“作品”二字展现。③展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把儿女也比作是母亲的一部作品,既展现出母亲对儿女的无私的爱、全心全意的付出,更体现出母亲对儿女的期盼。(答出1点2分,答出2点4分,答出三点6分)14.A(“貌”是“模
拟形貌”的意思。)15.D(D项,都是助词,的。A项,表承接,那么;表转折,却。B项,连词,表递进,况且;副词,将要。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16.C(文中说明七子“未尝无佳诗”。)17.子孙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
之/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断对2-3处给1分,4-5处2分,6处3分。错断1处扣1分,扣完为止。)18.(1)但是诗歌的格律没有比古代更完备的了,学习的人推崇仿效,自有他们的渊源。(然:但是1分莫备于古:状后句1分学
者:古今异义,学习的人1分宗:推崇1分)(2)那时谈礼讲学的人,都自立门户宗派,把它作为使自己名声得到提高的方式。(其时:那时1分以为:省略句以之为1分高:使动用法1分句意通顺1分)19.五言律诗(答
出律诗即给分)漂泊不定(聚散无常)20.①昔日相逢欢饮之喜。首联诗人叙述了昔日在江汉作客时与故人相逢饮酒,每每醉还的乐事。②今日重逢欢聚之喜。颈联诗人叙述了淮上再次重逢时谈笑依旧,情谊不改的乐事。③喜中有悲,悲喜交加。再次相聚时,作者感慨时光流逝,又想到离别在即,不免喜
中蕴悲,悲从中来,让人回味悠长。(答出1点2分,三点6分)21.游习(广泛涉猎)谈论22.①德才兼备,更注重德行,道、德、仁、礼、义等都是对君子德行方面的要求。②行重于言(少说多做),善于做事,谨慎说话。③安贫乐道(精神重于物质)
,不需要追求吃的精美住的华丽,重在精神追求。(答出1点2分,2点4分)23.(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4)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4.作文从审
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这两点:1.是否紧紧围绕着“底色”和“人生发展”的辩证关系展开。2.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文言文翻译:我曾说过诗有好坏之分,但没有古今之分。从葛天氏的歌谣到今天,都有好有坏,不见得古人的都好,今人的都坏。即使《诗经》中
间,也有些写得不好而不必学的,不仅是汉代、晋代、唐代、宋代如此;今人的诗也有很好很适宜于学习的,同样也不仅是汉、晋、唐、宋才有宜学的好诗。但是诗歌的格律没有比古代更完备的了,学习的人推崇效仿,自有他们的渊源。至于个人的性情遭遇,人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不能描摹古人而照抄,因为敬畏古人
而受古人束缚。今天的莺花,难道是古代的莺花吗?但是不能说今天就没有莺花;今天的音乐,难道是古代的音乐吗?但是不能说今天就没有音乐。大自然的声音一天不断,那么人类的声音也就一天不会断绝。孟子说:“现代的俗乐与古代的雅乐差不多。”音乐就是诗歌。唐代人学习汉、魏诗歌就改变了
汉、魏的诗歌风格,宋代人学唐诗就改变了唐诗的风格。这种变化,不是有意要变,而是不得不变。假如不变,那么就不足以成为唐诗,不足以成为宋诗了。子孙的面貌,无不来源于他们的祖辈、父辈,但是有的变得漂亮,也有的变得丑陋,如果
一定要禁止不让他们改变,那么即使是创造万物的上天也没有办法做到。先生允许唐代人改变汉、魏诗歌风格,而独独不允许宋代人改变唐诗的风格,真令人不解。况且先生也知道唐代人自己也改变诗的风格,这和宋代人无关吧?初唐、盛唐风格一变,中唐、晚唐风格再一变,到皮日休、陆龟蒙两人,已逐渐接近宋人的风格了
。时代风格发展的趋势,诗人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原本没有想到这样而竟然变成这样的。所以我曾说改变唐尧、虞舜的,是成汤、武王,然而最善于学习尧、舜的也是汤、武,最不善于学习尧、舜的是燕王哙;改变唐诗风格的是宋代、元代,然而最善于
学习唐诗的也是宋代、元代,最不善于学习唐诗的是明代七子。为什么呢?应该创新(改变)的就进行创新(改变),代代相传的是作诗的思想与精神:应该创新(改变)而不创新(改变),他们只是拘泥固守于形式;鹦鹉能说话,却得不到真正会自己讲话的本领
,这不是因为光学表面的形式吗?古代的人大都是先读书然后再写诗,后代的人是先建立派别再写诗。唐代、宋代的划分界限的说法,宋代、元代没有,明朝初年也没有,到成化、弘治年间以后才开始出现。那时谈礼讲学的人都自立门户宗派,以此作为提升自己名声的方式。明七子拘泥于这样一种习气,于是表
面上附会盛唐诗歌,情绪激动,自我夸耀,实在是无知啊!但是钱牧斋对明七子的排斥,又太过分了。为什么呢?明七子不是没有好的诗作,即使是公安派、竟陵派诸人也是这样。如果把他们的姓名掩盖起来,偶然说出他们的诗句,钱牧斋未必不赞许。又或者让明七子的名声埋没,那么
牧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搜集寻访他们的诗作并且保存下来。只是因为他们致力于争夺文坛盟主的地位,才会没有闲暇时间平心静气公正评论,这也是门户之见所致。先生您不喜欢樊榭的诗却挑选他的诗作并珍藏,您的见识远远超过钱牧斋啊。
至于所说的诗歌崇尚温柔敦厚,不可以尽情表达情感,而且一定要有益于人们用来维护封建的伦常关系。这几句话议论空廓。我嘴上不敢反对您,但是内心又不能赞同您的观点。为什么呢?孔子的言论,戴经不足以作为依据,只有《论语》最为可靠。孔子说:“可以兴,可以群”,这是针对含蓄的诗歌说,像《柏舟》《中谷》就是
这样的。说“可以观,可以怨”,这是针对尽情表达情感而说的,像“艳妻煽方处”、“投界豺虎”之类的诗句就是这样的。说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样的诗有教化作用,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说有的诗只给人以知识,与教化并无关系。我读诗常常把孔
子的思想学说作为准则。所以,所持言论不得不和先生您有些微小的不同,料想先生一定不会认为我有失礼之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