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十堰市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5)页,4.04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e46e5fc67df0a67f3e09ae7ffdf59a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3月六校协作体月考高二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2*22=44分)我国南北方地区受气候、农业结构、饮食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南北方饮食文化。我国北方地区饮食多偏咸
,菜量偏多,菜系少,菜品风格粗犷;南方地区饮食偏甜,偏辣,菜量偏少,菜品风格精致,南方有粤菜、川菜、湘菜、杭帮菜等菜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南北方饮食文化区()A.界线清晰明确B.没有具体的形状C.与我国南
北方地理范围一致D.内部饮食文化特征具有相似性2.我国南北方饮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A.按单一标准划分B.按综合标准划分C.按行政区域划分D.按自然特征划分【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饮食文化区的界线是模糊的,
A错误;区域都要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都有一定的具体形状,B错误;在空间分布上与我国南北方区域的范围并不一致,如南方地区也有北方人口、北方菜系,C错误;饮食文化区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正确。故选D。【2题详解】由材料中“我国南北方地区受气候、农业结构、饮食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典型
的南北方饮食文化。”可知饮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综合标准划分的,是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的综合体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界线,不同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山西中部城市群已形成以
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汇集了全省80%以上的创新资源,是山西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山西省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
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山西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读山西中部城市群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3.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有()①资源禀赋②地理区位③政策优势④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为
进一步提高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下列措施中不可采取的是()A.完善基础交通网络B.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C.重点发展高耗能产业D.发挥太原市的龙头带动作用【答案】3.C4.C【解析】【3题详解】根据图文材料可知,与山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山西省中部城市群崛起的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
优越,地理区位条件好,②正确;“山西省将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作为该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说明有政策支持,③正确;图中未体现中部地区具有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①④错误。C正确,故选C。【4题详解】由材料“山西中部
城市群已形成以能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和以旅游、物流、商贸、金融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可知该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高新产业,不只发展高耗能产业,且城市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比重应该越高,因此今后提高山西中部城市
群的经济辐射力,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发展高耗能产业,C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对外合作和发挥太原的带动作用,都是可采取的措施,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任务,是省第
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抓住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开路先锋”作用,助力山西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太原都市圈综合立体交通建设为重点,同时,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多年来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并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援疆的生命线。图示意喀什地区在新疆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喀什地区招商引资的突出优势是(
)A.地价低廉B.交通运输便利C.环境质量高D.地理位置优越6.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技术、面积B.基础设施、技术、资金C.农业基础、人才、市场D.服务水平、地形、水源7.喀什地区与
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有利于()①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②促进东西部经济走廊的形成③刺激喀什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山东④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5.D6.B7.C【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
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可知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D正确;招商引资是为了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地价虽然低,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喀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B错误;喀什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环境质量在喀什地区招商引资中没有明显优势,C错误。故选D。6题详解】喀什资源丰富、面积大,是喀什发
展优势条件,A错;喀什地区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是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B正确;喀什发展历史悠久,绿洲农业较为发达,农业基础较好,C错误;喀什地区地形平坦,因此
地形不属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D错误。故选B。【7题详解】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为喀什提供资金、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①正确;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主要是发展喀什地区经济,对沿线影响小,②错误;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有可能使人口由山东流向喀什,③错误;
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喀什提供资源、土地等,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对口支援即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的一方对经济不发达或实力较弱
的一方实施援助的一种政策性行为。主要类型有:灾难援助、经济援助、医疗援助、教育援助等。房屋建造一般从安全、舒适、成本等要素考虑。聊城地处华北平原,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乡村房屋以“土坯房”(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墙的内外材料用的都是泥土)为主(如图)。随着聊城经济的高速发
展,土坯房逐渐消失,成为一代人心中浓厚的传统记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20世纪50年代前,以泥土建造房屋的主要原因是()A.泥土保温性强,冬暖夏凉B.就地取材,降低成本C.泥土吸水性强,屋内干燥D.泥土坚硬,安
全耐用9.聊城土坯房后墙(北墙)一般没有窗子或者窗子很小,推测其目的是()A.春季风大,防沙尘B.夏季多雨,防暴雨C.秋季光强,防强光D.冬季寒冷,防冷空气【答案】8.B9.D【解析】【【8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房屋建造一般从安全、舒适、成本
等要素考虑。聊城地处华北平原,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乡村房屋以“土坯房”以泥土建造房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泥土多,就地取材,从而降低建设成本,B正确。黄土高原的窑洞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和透水保温性好的地质特性,而华北地区的泥土空
隙小,保温性和吸水性较差,AC错误。泥土致密坚硬,安全耐用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9题详解】聊城地处华北平原,属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寒冷,冬季风强劲,因此为防止冬季风的入侵,土坯房后墙一般没有窗子或者窗子很小,起到防冷空气的作用,D正确。沙尘暴主要
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平原地区沙尘暴的几率较小,且窗户大小对防沙尘暴和暴雨影响不大,AB错误。南面是阳面,北墙窗口不影响阳光入内,C错误。故选D。【点睛】气候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人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人们建造了不同形式
的住房,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民居的建筑材料与当地物产,民居材料一般来自于当地自然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就地取材”。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
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11.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答案】10.C11.C【解析】【分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青瓦铺地也是人类在建设
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以及图示可知,青瓦竖立铺设,缝隙较大,有利于水的下渗,减少路面积水,①正确;增加路面粗糙度,雨天有防滑的的作用,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具有素雅古朴,人地和谐的作用,②④正确。造型比较简单,不是为了追求视
觉美观,③错误,排除ABD,故选C。【11题详解】青瓦地粗糙,路面的反射作用减弱,A错误;青瓦地缝隙大,粗糙度大,风力减弱,不利于通风散热,B错误;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相较于水泥地,在烈日暴晒下,升温慢,因此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C正确;青瓦地地基是高于草地的,D错误。故选C。【
点睛】青瓦铺地属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表现,青瓦铺地使得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黑龙江东北部的伊春市被誉为“祖国林都”。早期依靠林木采伐、加工等,经济发展较快。随社会、经济及政策等因素发展变化,伊春因缺乏新动力而经济发展受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伊春市
早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A.森林资源B.消费市场C.国家政策D.地理位置13.因缺乏新动力,经济发展受限会直接导致伊春()A.产业结构调整加速B.人口增幅显著下降C.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旅游产业快速发展14.为促进伊春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有()①保障原有产业的主导地位②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③树立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向④鼓励原产业工人外出创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2.A13.B14.C【解析】【12题详
解】伊春市经济发展早期主要是依靠林木采伐、加工等,因此主要依赖于丰富的森林资源,故A正确;即使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伊春的发展的基础仍然是资源,B错误;国家政策并不会鼓励林木采伐,C错误;伊春的地理位置没有很大优势,D错误。故正确选
项为A。【13题详解】从经济缺乏新动力角度来看,产业发展受限,则产业结构调整不会加速,A错误;该市经济缺乏新动力,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人口增幅显著下降,B正确;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缺乏新动力关联不大,C错误;旅游产业又是新动力,可能也不会快速发展,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14题详解】森林资源开
采减少直至全面禁止,政策性强,原有产业是以资源开采为主导,必然不是发展之路,①错误;制定人才引进的合理政策、树立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向才是促进伊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②③正确;鼓励原产业工人外出创业
一定会造成大量人才流失,经济发展更受影响,④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点睛】伊春,别称林都、林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和黑龙江省东北部中心城市。“石堰梯田”是一种旱作农业
生产系统,其石堰是由大小不一的山石垒起的梯田田埂。图为河北涉县王金庄村“石堰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石堰梯田”反映了当地()①山石较多②水资源丰富③土层浅薄④河网密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与南
方水田梯田相比,“石堰梯田”更有利于()A.防风固沙B.增加耕地C.保持水土D.减小坡度【答案】15.B16.C【解析】【15题详解】由材料可得,当地梯田围埂不用土做成,而是石头垒成,反映当地山石较多、只能利用石头做围埂,因此①正确;石堰梯田是一种旱作农业生产系统,因此说明当地水资源并不丰
富,因此②排除;当地梯田围埂不用土做成,而是石头垒成,反映当地土层浅薄,因此③正确;当地比较缺水,因此发展旱作农业,故河网密布错误。因此④错误;故组合①③正确。故排除A、C、D,选择B。【16题详解】根据
材料可得,与南方水田梯田相比,该地属于太行山区。因此防风固沙作用不突出,故A排除;南方水田和石堰梯田均有增加耕地面积的作用,因此B不符合题意;二者梯田都在坡面上修建,因此均有减少坡度的作用,因此D排除;石堰梯田
在太行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尽管年降水总量较少,但夏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石堰梯田相对于南方水田梯田更有利于保持水土,故C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梯田的相关知识,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
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172.12万平方公里。荒漠化是对我国危害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甲、乙两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分别是()A.沙漠化、红漠化B.沙漠化、盐碱化C.石漠化、盐碱化D.盐碱化、沙漠化18.甲地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大水漫灌B.草场承载量过大C.滥伐森林D.水田面积过大19.乙地荒漠化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干旱的地理环境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17.D18.A19.D【解析】【17题详解】.甲地位于华北平原,由于不合理的灌溉,主要是盐碱化;乙位于新疆塔
里木盆地地区,主要是沙漠化。因此D正确。故排除A、B、C,选择D。【18题详解】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下层土壤的盐分会随着水分蒸发到达地表面的土壤中,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人们常常引水灌溉农田,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大水漫灌,不注意排水,会导
致土地地下水位上升,下层土壤的盐分随之上升到地表面的土壤中。因此A正确;故排除B、C、D,选择A。【19题详解】西北地区荒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因素,我国西北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干旱持续时间较长,促进了沙漠化的发展。二是人为因素,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资
源遭到严重破坏;用水不当;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以及其他人类活动都会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⑤为自然原因,其余①②③④均为人为原因,因此D正确;故排除A、B、C,选择D。【点睛】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起伏和缓,岗洼相间);②气候——春秋季
节干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蒸发量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下图示意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资源型城市经济衰退的主要
原因有()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劳动力不足③生态环境较差④资源趋于枯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伊春市今后林业发展的方向是()①扩大育林面积,加强生态建设②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③减少林木砍伐,发展高端家具
加工业④积极转型,建设煤化工基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0D21.A【解析】【分析】20题详解】读资料可知,资源型城市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单一和资源枯竭,①④正确,D正确;而生态环境破坏、劳动力不足跟经济衰退联系不大
,②③错误,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伊春是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衰退型城市,该市由于森林过度砍伐,森林面积减小,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今后林业发展应该向扩大育林面积,加强生态建设发展
,故①正确;伊春市今后也应向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方向发展,故②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56分)22.阅读图
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科尔沁沙地位于西辽河中下游(下左图),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约5.06万平方千米。这里曾经是草茂水美的科尔沁大草原,孕育了西拉木伦河流域灿烂的红山文化;同时还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举
的经济区。而今昔日的科尔沁大草原已经变成了科尔沁沙地,沙化的土地已经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过去牧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蒙古包中(下右图)。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选择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
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1)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蒙古包包身呈圆柱形、包顶呈拱形的原因。(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秋平”指的是秋季水热条件较好,山腰、山麓
、河流两岸的平地上利于蒙古包搭建,且水草丰富;“冬阳”指的是选择阳坡,温暖避风。请任选其一,从地理角度分析选址“春洼”或“夏岗”的原因。(3)简述该地区由游牧逐渐发展成定居牧业的原因。【答案】(1)多大风、雨雪天气;包身呈圆柱形,受风阻力小,不易被吹倒,包顶呈拱形,有利于排水(雨雪).(
2)“春洼”:春季降水较少、多风沙,地势低洼处,可避风沙,洼地可能有地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源,水草比较丰富。“夏岗”:夏季雨水较多,高岗地区不易积水;夏季比较炎热,岗地地势较高,凉爽透风,蚊蝇较少。(3)①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社会经济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增加;②交通条件改善,
市场扩大;③政策支持定居牧业;④养殖技术提高;⑤生产设施及装备增多且更先进等。【解析】【分析】被踢以内蒙古自然和社会条件为材料背景设置题目,涉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影响聚落的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区
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内蒙古高原相对比较很平坦,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翻山越岭进入我国后在这片相对平坦的地区风力逐渐恢复,具备了扬沙的强大动力,故蒙古多大风、雨雪天气,包身呈圆柱形
,受风阻力小,不易被吹倒。包顶呈拱形,有利于排水或雨雪等。.【小问2详解】春洼”指春季选择洼地环境建蒙古包。蒙古高原上春季降水较少、多风沙天气,地势低洼处,可避风沙,洼地更容易存在地表水,如季节性积雪融水
和地下水源等,水草比较丰富。所以春季选择洼地。夏岗”指夏季选择高岗处建蒙古包。蒙古高原草原面积广,夏季雨水较多,高岗地区不易积水。夏季比较炎热,岗地地势较高,凉爽透风,蚊蝇较少。所以夏季选择高岗。【小问3详解】随着经
济发展,生产力提高,放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社会经济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增加。养殖技术提高,生产设施及装备增多且更先进等,也促使向定居牧业发展。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市场扩大,定居放牧生产更稳定。国家政策支持定居牧业。23.【探究发现】探究名称:红色荒漠探究资料:
我国南方某地,在明清时期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图甲示意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乙示意甲图中P地的气候资料。探究思考:(1)
说出P地的气候特征。(2)简述P地形成“红色荒漠”的原因。(3)为了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说明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自然原因:降水较多且集中,冲刷力大;山地、丘陵地形坡度大,土层薄;人为原因:过
度开垦、樵采,植被破坏较大。(3)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发展立体农业;营造速生薪炭林,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建设水电站,有效防洪;开发本区优势资源,保护生态。【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红色荒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和措施、荒漠化的原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小问1详解】气候特征的描述从气温和降水角度进
行分析。由右图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小问2详解】红色荒漠是南方地山丘陵水土流失的结果,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自然原因从地形(坡度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破
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等方面分析。具体而言,该地地形为丘陵地形,坡度较大,易受流水的侵蚀,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且夏季多暴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植被破坏较大,造成植被覆盖率低,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最后红色岩石裸露
,形成红色荒漠。【小问3详解】图示区域主要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开发利用这里的资源时,要保护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结合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地势,依据地势的变化发展立体农业;该地区地势
起伏大,雨量充足,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采取营造薪炭林、建设沼气池以及大力推广生活用煤等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最后采取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智利是世界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集中分布在该国的中
北部地区(图示地区)。铜产业是智利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决定全球铜市的波动,是个缺乏能源的国家,所需化石燃料90%以上依赖进口,近年来,智利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下图示意智利局部区域。(1)评价智利铜矿开采的有利条件。(2)电力短缺是智利铜矿冶炼工业的瓶颈,近
年来,图示地区吸引了诸多光伏发电企业投资建设,分析其原因。(3)铜产业是智利可持续发展的双刃剑,说明理由。【答案】(1)有利条件:智利铜矿资源储量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利于出口;国际市场广阔(2)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光
照充足,太阳能丰富;该国铜产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荒地多,地租便宜,成本低(3)有利: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智利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国民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利:智利产业结构单一,对铜产业依赖严重,经济比较脆弱;铜产业的发展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析】【详解】(1)智利铜
矿开采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及市场角度分析。从资源看,智利是世界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资源丰富。从交通看,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铜矿出口。从市场看,国际市场广阔。(2)智利铜矿冶炼工业附近吸引光伏企业的原因主要从太阳能资源状况、电能的需求量、
土地等角度分析。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该国铜产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荒地多,地租便宜,成本低(3)铜产业是智利可持续发展的双刃剑的原因主要从铜矿开采冶炼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角度分析。有利主要从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角度分析,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智
利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国民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利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及对环境的影响考虑,由于智利产业结构单一,对铜产业依赖严重,经济比较脆弱;铜产业的发展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