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3)页,1008.38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c41e11eb73e228a21ff3d11ef4fae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北京大峪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选考)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其中,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
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详解】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姐妹染色体单体,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正确;C、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
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错误;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D错误。故选B。2.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
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牵引之下移向细胞两极。【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示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AB错误;C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
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C正确,D错误。故选C。3.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及其上的DNA分子数依次是()A.42、84、84B.84、42
、84C.84、42、42D.42、42、84【答案】B【解析】【分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四个DNA分子。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过染色体
的复制后,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
四分体时,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染色体数目依然为42个
,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B正确。故选B。4.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
、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答案】A【解析】【分析】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可以产生4个精子,2种类型;一个AaBb的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1种类型。【详
解】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且不同种的精子中含有体细胞中相应的等位基因。故与AB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B,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均为ab。综上所述,A正
确。故选A。5.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答案】D【解析】【分析】DNA部分水解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四种含氮碱基(A、T、
C、G)。RNA部分水解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得到磷酸、核糖、四种含氮碱基(A、U、C、G)。【详解】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DNA水解不会产生氨基酸;DNA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不是葡萄糖,因此葡萄糖不是其水解产物,A错误;B、DNA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不是核糖,因此核
糖不是其水解产物,B错误;C、氨基酸不是DNA的水解产物,核苷酸是DNA初步水解的产物,不是彻底水解的产物,C错误;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因此其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故选D。
6.下列物质或结构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
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详解】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所以,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A正确。故选A。7.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答案】
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
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8.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C.蛋白质和RNAD.DNA和脂质【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
。【详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9.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A.①②B.④C.①D.②④【答案】C【解析
】【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A、①中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②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A错误;B、根据系谱图④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B错误;C、①中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D、根据系谱图②无法判断其遗
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根据系谱图④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D错误。故选C。10.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
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BC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的恒定,BCD错误,A正确。故选A。11.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A.22,XB.22,YC.44,XXD.44,XY【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详解】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
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母链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DNA在进行复制的时,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以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
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都有一条来自亲代DNA,一条是新合成的。【详解】A、由于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
B、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C、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A与T配对,G与C配对,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另一条母链相同,C错误;D、由于复
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故选B。13.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多糖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D.S型细菌的DNA【答案】D【解析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
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符合题意。故选D。14.遗传咨询可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但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A.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咨询是降低遗
传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常见的遗传咨询对象有以下几种:(1)夫妇双方或家系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形者;(2)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3)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的父母;(4)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或有死胎死产等情况的夫妇;(5)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6)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7)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的育龄青年男女;(8)孕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孕妇;(9)常规检查或常见遗传病筛查发现异常者。【详解】A、因外伤而截肢不属于遗传病,不需要遗传咨询,A符合题意;B、智力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因此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B不符合题
意;C、先天性聋哑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C不符合题意;D、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孟德尔成功的经验之一是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其实验程序是()A.杂交→测交→自交B.杂交→自交→测交C.杂交→杂交→测交D.自交→杂交→测交【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
F1中:均为黄色圆粒(YyRr)→F2中: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详解】孟德尔成功的经验之一是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其实验程序为首先选用相对性状的亲本杂
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了相关假说,而后通过假说推理测交实验的结果,最后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推理结果的正确性,即孟德尔的实验程序为杂交→自交→测交,B正确。故选B。16.图(O)表示某精子,下列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图
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精子,该细胞是由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该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名称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详解】A、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是初级
精母细胞,可以产生O精子,不符合题意,A错误;B、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现为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不会产生O精子,符合题意,B正确;C、C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此时,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是次级精母细胞,根据细胞一侧的染色体与O精子相同可知,可以产生O精子,不符合题意,C错误;D、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根据其染色体形态推测,可产生O精子,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17.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答案】B【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过程,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
形成过程,C错误;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着丝点的分开过程,D错误。故选B。【点睛】18.在高等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B.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C.有丝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前期【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的过程:(1)减数第一
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
胞中央,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细胞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细胞质分裂。【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
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19.如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如果6号个体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的A.1/3B.1/4C.1/6D.1/8【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3和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5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5号的基因型为aa
,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Aa,6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如果6与有病女性(aa)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2/3×1/2×1/2=1/6。故选C。20.下列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的是()A.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B.男性患者的
女儿全部患病C.此病表现为隔代遗传D.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答案】C【解析】【分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详解】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A不符合题意;B、伴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其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B不符合题意;C、隔代遗传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C符合题意;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必有一方是患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如图表示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关于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B
.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C.在T2噬菌体中找不到这种物质D.该物质形成大分子物质是RNA且只分布在细胞质中【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核苷酸的结构图,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因为其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因而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详解】A、图示核苷酸中含有核糖,因此,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B、图示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因此其组成元素为C、H、O、N、P,B正确;C、T2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含有RNA,因此其中不
含图示的核糖核苷酸,C正确;D、图示的物质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其组成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的RNA,D错误;故选D。22.一只杂合的黑毛兔,产生200万精子,这些精子中含有白毛隐性基因的约
有()A.100万B.200万C.50万D.0【答案】A【解析】【详解】假设杂合的黑毛家兔的基因型为Aa,能产生两种精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A:a=1:1.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则这些精子中含隐性基因a
的约有100万个,A正确。23.杂交品种AaBb×aaBb,各对基因之间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F1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数为()A.2,6B.4,9C.2,4D.4,6【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时,可用采用先分离后组合的方法进行解决。【详解】采用逐对分析法:Aa×aa→1Aa、1aa,基因型2种,表现型2种;Bb×Bb→1BB、2Bb、1bb,基因型3种,表现型2种;F1表现型有2×2=4种,基因型有2×3=6种
。故选D。2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的A.1/16B.3/1
6C.7/16D.9/16【答案】B【解析】【详解】两对性状分开计算,均为杂合子自交,所以黑色表现型为3/4,有白斑的表现型概率为1/4,所以同时出现的概率为3/16。故选B。25.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
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33%B.50%C.67%D.100%【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灰翅昆虫交配后代分离比为22:45:24,约等于1:2:1,可推知,灰翅为杂合子,黑翅和白翅为纯合子。则黑翅与灰翅昆
虫交配后代中,黑翅:灰翅=1:1,黑翅所占比例为50%,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基因型频率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6.将
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让其连续复制3次,最后得到的DNA分子中,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占DNA中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是A.1/8B.1/16C.1/32D.1/4【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模板是DNA的两条链,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详解】将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让其连续复制3次,共形成23=8个DNA分子,16条链,复制形成的新链均为14N,即2条链含有15N,14条链含14N,故被15N标记的脱氧
核苷酸链占DNA中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是2/16=1/8。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27.某DNA分子片段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为60个,该片段连续复制三次所需C的数量为A.180个B.280个C.320个D.360个【答案】B【解析】【详解】
在DNA分子中,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因此该DNA分子中,C的个数为40个,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C的个数为:(23-1)×40=280,B正确。故选B。的28.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真核细胞遗传物质只存在
于细胞核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细胞中一般同时含有DNA和RNA,并以DNA做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一般为双链结构,RNA一般为单链结构。【详解】A、DNA有氢键,有的RNA,如tRNA部分呈双链,其中含有氢键,A错误;B、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B错误;C、原核细胞也属于细胞生物,其中同时含有DNA和RNA,C正确;D、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D错误。故选C。29.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
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答案】B【解析】【分析】显隐性的判断方法:①定义法(
杂交法)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举例:高茎×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②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
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举例: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Dd。【详解】①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
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②正确;.③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
隐性性状,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③正确;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
),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故选B。【点睛】30.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哺乳动物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睾丸中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乙发生基因重组的概率高D.丙的子细胞都是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
析】分析图示,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丙图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详解】A、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由丙图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这三种细胞出现在
卵巢中,B错误;C、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时期,因此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的概率高,而甲细胞属于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D、识图分析可知,丙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丙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D错误。故选C。3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
卵可以自由组合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为YR:Yr:yR:yr=1∶1∶1∶1【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F1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比例均等的配子,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为Y_R_∶Y_rr∶yyR_∶yyrr=9∶3∶3∶1。【详解】A、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
4种配子,比例为1∶1∶1∶1,A错误;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B错误;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进而产生了
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C错误;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且比例均等,即雌雄配子均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故选D。32.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
为黄、黑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中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答本题关键要确定虎斑色的猫只能为雌猫。【详解
】由题可知,虎斑色雌猫为XBXb,黄色雄猫为XbY,子代有XBXb虎斑色、XbXb黄色、XBY黑色、XbY黄色四种,所以三只虎斑色小猫一定是雌性,一只黄色小猫可能是雌性也可能是雄性,所以四只猫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故选A。33.一个被放
射性元素32P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A.1/nB.1/2nC.2/nD.1/2【答案】C【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包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五个步骤,在注入时噬菌体只将自身的DNA注入
进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并且DNA复制要进行半保留复制。【详解】DNA复制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子代DNA分子,因此具有放射性元素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比例为2/n,C正确,ABD错误。故选C。34.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A.2种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
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详解】人体中的核酸有DNA和RNA,所以A、C有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T只有脱氧核苷酸,共5种.故选C.35.把培养在含轻氮(
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待细菌繁殖两次后,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其DNA后,则在离心管中DNA分布为()A.B.C.D.【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NA为双链结构,两条链都含14N的DNA最轻,位于轻带位置;两条链都含14N
的DNA最重,位于重带位置;而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有14N的DNA属于中间型,位于中带。【详解】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培养在含轻氮环境中的细菌中的DNA两条链全部含14N,而将其培养在含重氮
的培养基复制一代后,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条含14N,另一条含15N。再将其培养在含重氮环境中再复制一代,则每一个子一代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二代DNA分子中,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子都含15N,另一个DNA分
子的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所以,子二代的4个DNA分子中有两个(1/2)DNA分子的两条链子都含15N,位于离心管的重带;有两个(1/2)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位于离心管的中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0分)36.下
图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动物上图中所有细胞的分裂都可发生在______(器官)中。(2)图中A所示的细胞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B与C所示的细胞中的DNA含量之比为_______。(3)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
___条染色体。【答案】(1)①.ACD②.睾丸(2)①.2②.2∶1(3)4【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图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在细胞中
央赤道板的部位;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代表的是次级精母细胞,图D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在细胞中赤道板的两侧,代表的是初级精母细胞。【小问1详解】图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B为有丝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属于减数分裂的是A、C、D。A、B、C、D表示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包括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因而会出现在该动物的睾丸中。【小问2详解】图中A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中DNA为8个,B细胞中含有8个
DNA分子,C细胞中含有4个DNA分子,因此,B与C所示的细胞中的DNA含量之比为2∶1。【小问3详解】图示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含有4条染色体,说明该动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37.科研人员用甜瓜黄叶植株和绿叶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基因用E、e表示),过程及结果如下表:的杂交组合杂交结果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黄叶♀×绿叶♂绿叶♀×黄叶♂第1组的F1♀×第2组的F1♂第2组的F1♀×第1组的F1♂黄叶(株)00132122绿叶(株)520526384354(1)在第1、2组杂交和第3、4组杂交中互换授粉的对象,结果表明
花粉的来源___________(影响/不影响)杂交结果。(2)由实验结果分析,黄叶是___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且黄叶和绿叶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写出第3组杂交结果中绿叶植株的基因型_______
_____。(3)若第1组的F1与黄叶植株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这一杂交可检验___________。【答案】(1)不影响(2)①.隐性②.EE或Ee(3)①.绿叶:黄叶=1:1②.F1的基因型组成【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黄叶和绿叶杂交,
后代表现出绿叶性状,说明绿叶对黄叶是显性性状;第一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是正交和反交实验,正交、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说明叶片颜色是细胞核遗传,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3组实验和第4组实验,也是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接近3:1,符合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离比,因此
黄叶和绿叶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问1详解】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第一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是正交和反交实验,正交、反交实验结果相同,说明叶片颜色是细胞核遗传,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3组实验和第4组实验,也是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
例都接近3:1,在第1、2组杂交和第3、4组杂交中互换授粉的对象,结果表明花粉的来源不影响杂交实验结果。【小问2详解】黄叶和绿叶杂交,后代表现出绿叶性状,说明绿叶对黄叶是显性性状,黄叶是隐性性状。第3组实验,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接近3:
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Ee、Ee,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ee=1:2:1,即杂交结果中绿叶植株的基因型EE或Ee。【小问3详解】第一组F1绿叶是杂合子,与黄叶(隐性纯合子)杂交,根据分离定律F1绿叶是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黄叶只产生一种配子,杂交后代绿
叶:黄叶=1:1,该实验可以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F1的基因型组成)。38.下图中编号A~F的图像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捣碎后置于载玻片上,
滴加_____染色1~2min,压片后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2)上述细胞分裂图像中,图A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_____体,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_____的
交叉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3)图C中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4)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A→_____→F(填图中英文字母)。【答案】(1)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2)①.四分②.非姐妹染色单体(
3)①.减数第一次分裂中②.48(4)C→E→D→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F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植物(2n=24)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A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表示分裂结束。【小问1详解】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需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所处的时期
。【小问2详解】图A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小问3详解】图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为24条,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
共有48条姐妹染色单体。【小问4详解】A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E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表示分裂结束,故图中分裂的顺序依次是A→C→E
→D→B→F。【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象,考查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准确判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识记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步骤,明确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
成深色。39.分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概率一律用分数作答):(1)该遗传病由____________(常/性)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遵循__________
_______定律。(2)Ⅲ8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3)若Ⅲ7与Ⅲ9结婚,则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常②.隐③.分离(2)2/3(3)1/4【解析】【分析】根据“无中生有”法判断致病基
因的显隐性,再通过反证法排除伴性遗传的可能,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小问1详解】根据3号、4号正常,7号患病,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6号患病,子代男孩正常,可排除该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遵循分离定律。【
小问2详解】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Ⅲ8正常,基因型为AA或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小问3详解】Ⅲ7基因型为aa,Ⅲ9基因型为Aa,二者结婚,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2)×(1/2)=1/4。40.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
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黄绿叶浓绿叶黄叶淡绿叶基因型G__Y__(G和Y同时存在)G__yy(G存在,Y不存在)ggY__(G不存在,Y存在)ggyy(G、Y均不存在)(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黄绿叶茶树
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则F1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3)调查发现黄
叶植株数总比理论值少,有人猜测可能是叶绿体中缺乏_______,光合作用能力弱,导致黄叶植株幼苗期死亡。若此观点成立,基因型GgYy自交后代成熟期淡绿叶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答案】(1)①.4种②.Gg
Yy(2)①.Ggyy×ggYY或GGyy×ggYy②.1:1(3)①.叶绿素②.1/13【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意分析,
黄绿叶基因型为G_Y_,该基因型有四种;浓绿叶要求G存在,Y不存在,基因型有GGyy、Ggyy两种;黄叶要求G不存在,Y存在,基因型有ggYY、ggYy两种;只有ggyy表现为淡绿叶。【小问1详解】题意显示,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而该群体中
相关基因型有9种,即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GGYY,GgYY,GgYy,GGYy,4种,其中只有GgYy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G_Y_(黄绿叶)∶G_yy(浓绿叶)∶ggY_(黄叶)∶ggyy(淡绿叶)=9
∶3∶3∶1,有4种表现型。【小问2详解】浓绿叶茶树(G_yy)有2种基因型:GGyy,Ggyy;黄叶茶树基因型有ggYY、ggYy两种,选择Ggyy与ggYY或GGyy与ggYy杂交,后代表现型为分别为G_Yy(
浓绿)∶ggYy(黄叶)=1∶1和GgYy(黄绿)∶Ggyy(浓绿)=1∶1。【小问3详解】调查发现黄叶植株数总比理论值少,则可能的原因是黄叶茶树的叶绿体中缺乏叶绿素,光合作用能力弱,因而导致黄叶植株幼苗期死亡。若此观点成立,基因型为GgYy个体自交,后代会出
现G_Y_(黄绿叶)∶G_yy(浓绿叶)∶ggY_(黄叶)∶ggyy(淡绿叶)=9∶3∶3∶1,由于黄叶茶树幼苗期死亡,因此其中淡绿色个体出现的比例为1/13。41.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
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NH4Cl15NH4Cl14NH4Cl14NH4Cl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培养产物ABB的子Ⅰ代B的子Ⅱ代操作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仅为轻带(14N/
14N)仅为重带(15N/15N)仅为中带(15N/14N)1/2轻带(14N/14N);1/2中带(15N/14N)(1)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_______
____组和第____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2)分析讨论: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
____复制。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答案】(1)①.3②.1③.2④.半保留复制(2)①.B②.半保留③.不能【解析】【分析】分析表格:DNA的复制方式可能为半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和混合复制.若为全保留复制,则3组中子代DNA经离心后应该分为轻带(14N/14N)和重带(15N/15N),而实际只有中带(14N/15N),说明DNA复制不是全保留复制;若为混合复制,则4组中子代DNA经离心后应该只有中带(14N/15N),而实际结果与之
不符,说明DNA复制不是混合复制,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小问1详解】DNA的复制方式可能为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混合复制。若证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需证明后代DNA的两条链,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第3组结果与第1组、第2组的
结果对比可以证实。【小问2详解】①“轻”DNA为14N/14NDNA,“重”DNA为15N/15NDNA,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B,即后代DNA的两条链全是原来的或全是新合成的,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复制。②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
再离心,无法判断后代DNA的两条链的来源,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