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章测评.docx,共(11)页,1.70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c18c2cb1419470b0d027bc26ad37e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1~3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2.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3.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a变大B.b变稳定C.a在汛期变小D.b在枯水期
变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长江、洞庭湖与甲三种水体之间有相互补给关系。雨水可以补给长江与洞庭湖,但长江与洞庭湖不能补给雨水,A错误。地下水与长江、洞庭湖有相互补给关系,B正确。冰川融水可以对长江补给,不能直接补给洞庭湖,并且长江与洞庭湖也不能补给冰川,C错误。积雪融水可以对长江补给,不能
直接补给洞庭湖,并且长江与洞庭湖也不能补给积雪融水,D错误。第2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调节作用。汛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长江处于
汛期,即6—7月,C正确。第3题,由于围湖造田,洞庭湖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蓄水量减少,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a在汛期变小,C正确。答案1.B2.C3.C读图,完成4~5题。4.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植被和降水B.纬度和
地形C.地形和降水D.纬度和植被5.关于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因为流经地中海沿岸,所以冬季为河流汛期C.因为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D.下游地区灌溉农业
发达,流域面积小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判断,甲河流为尼罗河,乙河流为刚果河。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地形平坦,支流密度小。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盆地地形,形成向心状水系,支流密度大。故影响支流密度大小的因素
为降水和地形,C正确。第5题,尼罗河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量比较大,缺少支流注入,流域面积小,灌溉农业发达,D正确。答案4.C5.D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相同点
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6.对图示河流的分析可信的是()A.P处潜水补给河水B.Q处河水补给潜水C.为地上河,有冰期D.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7.下列对M区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a值大于
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B.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井灌区C.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D.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解析第6题,过P点作一个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的箭头,且由潜水位高的地方指向低的地方,由于水往低处流,在P处以南潜水补给河水,而P处以北则为河水补给潜水,A错误;在Q
点两侧,由高值指向低值,并垂直潜水等水位线作两个箭头,发现箭头指向河流,说明Q处为潜水补给河水,B错误;P处潜水位为12米,Q处潜水位为6~8米,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可判读出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D正确;图示为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且
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而华北平原的地上河是向东流,C错误。第7题,据等值线知识可以判断,若a值大于b值,M区可能为井灌区,A错误;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B错误;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则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潜水位降低,a、b数值减小,C正确;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则地表水
易于下渗,潜水位升高,a、b数值增大,D错误。答案6.D7.C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①—冰川融水补给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地下水补给
④—湖泊补给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9.下列有关该地河、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的河、湖参与了海陆间循环B.该处的湖泊在冬季时会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C.该处的湖泊是咸水湖D.该处河流的汛期比华北地区长解析第8题,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春汛
主要是由积雪融化导致的,因此②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是由降水带来的汛期;①一年四季变化不大,比较稳定,因此是地下水补给。冬季东北地区寒冷,降水较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湖泊,因此④为湖泊补给。B正确。第9题,该处河流在我国东北
地区,属外流区,河流、湖泊参与了海陆间循环,故该处的湖泊为淡水湖;读图可知,湖泊在冬季时会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东北地区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的影响,有两次汛期,因此汛期比华北地区长。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答案8.B9.C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很大。该湖北部的吴哥通
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灌溉工程。据此完成10~11题。10.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D.人工提水11.这两个地上
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A.2—6月B.5—9月C.8—12月D.11月至次年4月解析第10题,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受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图中显示在汛期湖泊水位超过地上水库坝高,当湖
泊处于汛期时,湖泊水淹没地上水库,自动实现蓄水。在枯水期时,湖泊水位下降,水库放水用于灌溉。故其补给水源主要为湖泊水,B正确。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当地处于旱季时,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当地的旱
季主要为冬春季节,D正确。答案10.B11.D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有“彩虹之国”的美誉,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据此完成12~14题。12.与西岸相比,该国大陆东岸年降水的多少及原因是()A.多,地处东南
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B.多,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C.少,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寒流减湿D.少,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寒流减湿13.南非南部沿海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径流汇入B.上升补偿流C.大陆架广阔D.寒暖流交汇14.该国南部的好望角因风浪较大,被称作“好望不好过”。其
风浪最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1月解析第12题,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南非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且受暖流的影响,降水比西部多,故选A。第13题,南非南部沿海渔场的形成受西风漂流和厄加勒
斯暖流交汇的影响,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故选D。第14题,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与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中纬西风带北移影响到非洲大陆的南端,因此非洲南部的好望角7月风浪最大,故选C。答案12.A13.D14.C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
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5~16题。15.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雨水C.冰川融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16.锡林
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解析第15题,依据锡林河的位置(内蒙古东部)、地形(高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降水少)特征,结合关键信息“春汛”,推知该流域冬季有
一定降雪,气温低,积雪留存;4月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地下水一般是常年性补给,水量较为稳定;由材料中“降水集中在6—8月”可知,该流域雨水补给主要在夏季,不在春季;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并且内蒙古东部无冰川。第16题,伏汛即夏汛。依据材料“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
在6—8月”,可知该流域夏季降水不多;而该流域内主要为牧区,有部分种植业,推知夏季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是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答案15.D16.D下图中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
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读图,完成17~18题。17.图示甲地区沿岸洋流()A.是在西南风影响下形成B.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C.造成沿海地区气温升高D.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18.该地区多肉植物生长特征反映了当
地8、9月()A.太阳直射,光照强B.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C.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D.晴天多导致昼夜温差小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甲地区沿岸洋流位于南半球非洲大陆西岸,是在离岸风的影响下形成的,A错误;甲地区沿岸洋流是本格拉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低纬度)凸,B正确;使沿海地区气温降低,C错误
;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减慢,D错误。第18题,据图可知该地大部分位于南纬30°以南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B正确;太阳直射的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该地没有太阳直射,A错误,8、9月是南半球的冬季,
气温较低,不利于多肉植物生长,C错误;冬季是该地区多雨的季节,晴天少,D错误。答案17.B18.B下图示意印度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19~21题。19.据图推断,此时为北半球()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盛行风B.陆地形状、地转偏
向力C.地形、地转偏向力D.陆地形状、盛行风21.图中阴影部分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B.亚马孙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C.离岸风和上升补偿流影响显著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解析第19题,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冬逆夏顺”,图
中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第20题,M、N两处洋流在冬季时,受东北风影响,自东向西流;在夏季时,受西南风影响,自西向东流。同时还会受到陆地形状的影响,而改变流向。故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和陆地形状,D正确。第21题,图中阴影部分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受
离岸风——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将表层海水吹离海岸,下层海水上升补充,将大量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C正确。答案19.B20.D21.C2016年为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现象与南方涛动关系密切。塔希提与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
方涛动的特征指数。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印度洋赤道低气压带差值的距平值连续保持负值时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备注: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图1为1980—2016年南方涛动指数年际变化,纵轴数值表示南方涛动特征指数。图2示意达尔文与塔希提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22~23题。图
1图222.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A.信风势力增强,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B.信风势力增强,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降温C.信风势力减弱,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D.信风势力减弱,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降温23.1988年至1992年()A.塔希提气压一直高于达尔文,1992
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B.塔希提气压一直低于达尔文,1988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C.塔希提气压由高于达尔文气压转变为低于达尔文,1988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D.塔希提气压由高于达尔文气压转变为低于达尔文,1992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解析第22题,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南太平洋副
热带高气压带与印度洋赤道低气压带差值低于多年平均值,说明信风比平均年弱,信风减弱导致太平洋东部冷海水上泛减弱,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C正确。第23题,一般情况下,由于塔希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主,达尔文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为主,塔希提气压高于达尔文气压;距平为负值
时,说明塔希提与达尔文气压差值小于平均值,所以发生厄尔尼诺现象,A正确。答案22.C23.A读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24~25题。24.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可以()A.使温差减小B.使温差增大C.使气温升高D.使气温降低25.海—气热量交换的主要途径是
()A.大气降水B.海水蒸发C.季风环流D.洋流解析第24题,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速度慢。夏季,海洋温度低于陆地,因此受海洋影响的区域,气温会降低,而冬季,海洋温度高于陆地,因此受海洋影响的区域气温会上升,因此减小了温差,A正确。第25题,大气降水主要进行的是水分
交换,热量交换相对要少,A错误。海水蒸发,能将吸收的热量通过水汽带入大气之中,是海—气热量交换的主要途径,B正确。季风环流是大气运动形式,其与海洋之间的热量交换少,C错误。洋流调节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平衡,D错误。答案24.A25.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
(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1)说明图中M海域渔场的成因。(3分)(2)分析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4分)(3)某国一艘轮船正沿
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分析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非洲西南部及其周边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将下层大量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有利于渔场形成。第(2)题,图示沿海和内陆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的原因主要从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纬度相同,沿海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受洋流影响,该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内陆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第(3)题,某国一艘轮船正沿图中航线自北向南航行,而航行方向
与洋流流向相反,所以洋流影响航行速度与能耗,同时,寒流流经海域多海雾,能见度低,影响航行安全。答案(1)该海域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1分)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1分)下
层大量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利于渔场形成。(1分)(2)沿海地区常年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导致沿海地区气温较低;(2分)内陆地区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平原地区偏低。(2分)(3)受(本格拉)寒流流向(自南
往北流)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慢;(2分)受(本格拉)寒流降温作用影响,沿岸多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轮船的航行安全;(2分)受(本格拉)寒流对船只速度影响,轮船航速减慢,导致轮船能耗增加等。(2分)27.(13分)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季风的成因。(2分)(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4分)(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3分)(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该地区热带沙漠气
候的成因。(4分)解析第(1)题,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7月(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洋流大致向北运动。第(2)题,图示索马里洋流流经海区,24℃等温线
向水温高的海区凸,该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所以为寒流。第(3)题,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7月该地区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上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
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第(4)题,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降水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风,从大陆吹来,较为干燥,降水少;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该地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沿岸环境的干
旱程度。答案(1)7月(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1分)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1分)(2)寒流。(1分)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
低)。(3分)(3)较多。(1分)因为7月该地区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上升流,(1分)海区营养盐类较多,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从而吸引鱼群集聚。(1分)(4)夏季盛行西南风(离岸风),较
为干燥;(1分)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1分)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分)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1分)2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晚更新世时
期,青海湖是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连的淡水湖。该时期,亚洲夏季风可到达青海湖以北地区。全新世时期,由于东部山地的隆升,青海湖(下图)从黄河水系分离,并逐渐演变为内流湖,其水源主要由布哈河注入补充。(1)东部山地隆升后,注入青海湖的河流补给类型由以补给为主转变为以补给为主,通常季入湖水量最大
。(3分)(2)东部山地隆升后,倒淌河的流向是,使青海湖盐度逐渐变(填“高”或“低”)。(2分)(3)与倒淌河相比,分析布哈河河口三角洲规模较大的原因。(4分)(4)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东部山地隆升后青海湖水量减少的原因。(3分)解析第(1)题,读材
料可知,东部山地隆升前,地势平坦,夏季风可以到达该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多,注入青海湖的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东部山地隆升后,阻挡了夏季风的到达,当地降水减少,河流以上游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入湖水量大。第(2)题,东部山地隆升前,倒
淌河由青海湖流向黄河,流向东南。东部山地隆升后,青海湖变成了内流湖,倒淌河被阻断,倒流向西北。内流湖矿物盐分无法外泄,使青海湖盐分积累,盐度逐渐变高。第(3)题,从图中分析,与倒淌河相比,布哈河流域面积较大,支流
较多,入湖径流量较大,挟带泥沙较多;布哈河上游落差较大,流速较快,河流挟沙搬运能力较强,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量较大,所以布哈河河口三角洲规模较大。第(4)题,东部山地隆升后,阻挡了东南风的到达,水汽输送减少,降水减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入湖
地表径流量减少。答案(1)雨水(1分)冰川融水(1分)夏(1分)(2)由东南向西北(1分)高(1分)(3)流域面积较大(支流较多),入湖径流量较大;(2分)上游(落差较大,)流速较快,河流挟沙搬运能力较强,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量
较大。(2分)(4)(山地隆升后,)(夏季风)水汽输送受阻,降水减少,(1分)(气候趋于干燥)蒸发旺盛,(1分)入湖地表径流量减少。(1分)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勒拿河发源于西伯利亚中南部,注入
北冰洋,流域位于(53°N~73°N,105°E~130°E)。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勒拿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呈现明显变化。下图为勒拿河河口附近某水文站多年观测数据的统计图。月均气温及其增量变化趋势月均降水量及其增量变化趋势月均径流量及其增量变化趋势(1)概括勒拿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季节变
化的共同特点。(3分)(2)推断勒拿河三种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3)分析勒拿河6月多年平均径流增量呈负值的原因。(3分)答案(1)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低;(1分)夏季降水量多且集中,冬季降水量少;(1分)气温和降水
的季节变化大。(1分)(2)主要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2分)理由: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靠近高山地区,多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带来较多的雨水。(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