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武汉专题】.docx,共(6)页,428.75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fd9a87e14b9ff22d9ca92402cb134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育英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陈述错误的是()A.若①表示抗体,①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
疫活性物质B.若②表示胰岛素,血糖含量升高时,②的分泌量增加C.体温下降时,毛细血管舒张,骨骼肌产热增加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固定不变的B.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D.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③中可发生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CO2和[H]C.②和③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D.血浆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C.反射是
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D.人的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通常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5.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再变正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
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可导致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7.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
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C.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幼年时激素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智力低下8.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
输C.直接参与细胞内生命活动D.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9.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使尿量减少10.如图为胰岛素作用的一种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受体M的化学本质可能是糖蛋白B.胰岛素能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C.若某人血糖浓度偏高,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某种能与受体M结合的物质所致
D.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1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血糖的稳定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12.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
.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①过程属于体液免疫,②过程属于细胞免疫13.近来诺如病毒在很多校园中盛行,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诺如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系列免疫反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相关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B.吞噬细胞可对该病毒进行识别、吞噬和处理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与该病毒结合14.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过敏
反应都属于免疫失调病C.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不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1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HIV破坏B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
种途径传播C.与HIV感染者拥抱、握手不会使人感染HIV,日常生活中应对艾滋病病人多一份关爱D.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HIV二、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渗
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D.葡萄糖、无机盐、水分、有氧呼吸酶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8.右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
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差为零B.③为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刺激④会引起⑤的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活动D.③处可
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19.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20.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与细胞
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三、非选择题(共55分)21.(11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a表示_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_系统。(
2)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液中O2浓度较低的是__________(填“细胞内液”或“细胞外液”),这是因为在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____(2分)。(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
_____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4)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不断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和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2.(14分)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如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据图回答:(1)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_
_____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______(增加/减少),最终导致GC兴奋性降低。(2)GC释放的内源性
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______(升高/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与B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______膜。(3)上述______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
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两种功能密切相关。(4)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多选)。A.谷氨酸B.内源性大麻素C.甘氨酸受体D.Ca2+通道23.(9分)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为下丘脑行使功能的部
分过程图,请回答问题:(1)若刺激甲表示,则c细胞为________细胞,其分泌的________可以降低血糖,该过程体现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调节。(2)若刺激甲表示寒冷,皮肤中的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________,此时,图中的物质X为______
__,它作用于c细胞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3)刺激甲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a细胞,a与b通过________________(结构)连接,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4.(8分)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人感染了该种病毒后常出现发热、干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某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体温逐渐升高,这是因为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影响了位于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人体
的产热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2)专家反复强调出门要戴口罩,戴口罩有利于减少该病毒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接触,从而减少感染机会。_____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该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于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_能识别靶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4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____________。25.(13分)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下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
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针扎手部取血时,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处形成痛觉,这一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2分)。即使产生痛觉此时患者也不会缩手说明(2分)。(2)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膜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引起的。(3)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
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此处兴奋的传递具有的特点,原因是(2分)。(4)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3)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分)。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英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12345678910CCDBDBBCAD111213141516171819
20CCBBAABDBCDBADCD21.(11分)(1)呼吸消化(2)细胞内液血浆和组织液(2分)(3)神经-体液-免疫(4)内环境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2分)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分)22.(14分)(1)突触小泡减少(2)降低丙(3)负反馈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
CD23.(9分)(1)血糖浓度上升胰岛B胰岛素神经—体液(2)冷觉(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4.(8分)(1)下丘脑大于(2)皮肤和黏膜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
御作用(2分)(3)效应T细胞(4)抗原淋巴细胞25.(13分)(1)不属于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历完整反射弧(2分)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2分)(2)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Na+内流(3)
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4)刺激甲图中的②,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④,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2分)刺激②,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④,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
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