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3.60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058ea6b8226b8894925ae8d77343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上)高2027届期中考试物理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满分4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3年9月30日,在杭州亚运会举行的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谢震业以
9秒97的成绩强势夺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秒97”指的是时刻B.该过程中谢震业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不相等C.该过程中谢震业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m/sD.研究谢震业起跑动作时,可以将他视为质点【答案】C【解析】【详解】A.“9秒97”指的是时间,不是时刻
,A错误;B.100米决赛中,运动员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B错误;C.平均速度大小10.03m/sxvt=约为10m/s,C正确;D.研究谢震业起跑动作时,大小不可以忽略,不可以将他视为质点,D错误。故选C。2.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有
规则形状的物体,其几何中心必与其重心重合B.地球上所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都指向地球的球心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有摩擦力时,一定同时存在弹力【答案】D【解析】【详解】A.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几何中心才与其重心重合,
A错误;B.只有在赤道和两极处的物体,其所受的重力方向才指向地球的球心,B错误;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错误;D.有摩擦力时,物体间一定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故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D正确。故选D。3.有四个运动的物体
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大B.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物体C的加
速度比D的加速度大D.t=5s时,物体C与物体D的加速度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B.由题意知,甲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大小反映速度的大小,所以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速度比B速度大,故A错误,B正确;C.由题意知,乙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大小反映加速度
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则C加速度比D加速度小,故C错误;D.由题意知,乙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5st=时,C的斜率为正,D的斜率为负,即C的加速度为正方向,D的加速度为负方向,故D错误。故选B。4.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20mB.24mC.25mD.75m【答案】C【解析】【详解】由Δx=aT2得22297m/s2m/s1a−==由9=v0T-12aT2得v0=10m/s汽车刹车时间tm=0va=5s<6s故刹车
后6s内的位移为刹车后5s内的位移x=202va=25m故选C。5.下列四幅图均为静止的光滑小球Q所受弹力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对图中小球Q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
方向上不受力,因此小球A受到的弹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故A错误;B.对图中小球Q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因此左侧绳子上没有弹力,故B错误;C.对图中小球Q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因此倾斜墙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C错误;D.图中小球Q没有沿竖直方向放在球面上,球面对小球的弹力沿两球球心延长线向右上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左侧绳子对小球有沿绳子向左上方向的拉力,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
上的四点,测得2mAB=,3mBC=,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2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220msB.4mCD=C.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为12.5msD.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答案】A【解析】【
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xaT=可得222232m/s25m/s0.2BCABaT−−===故A错误;B.由于xCDBCBCAB=−=−可知CD=4m,故B正确;C.B点为AC的中间时刻,因此B点的速度等于AC间
的平均速度,则B23m/s12.5m/s20.4ABBCvT++===故C正确;D.根据22vax=可得2212.5m2m1.125m2225BOAvxABa=−=−=故D正确。故选A。7.如图所示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
过ab段的时间为t,则()A.通过cd段的时间为3tB.通过de段的时间为(23)t−C.a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点的瞬时速度D.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B.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汽车通过相同位移ab、bc、cd、d
e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41213223tttt=−−−)::::():():(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可得出通过cd时间为332tt=−()通过de段的时间为423tt=−()故A错误,B正确;C.ae段的中间时刻时运动到
b点,所以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D.ac段的中间位置为b点,ac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即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点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B。8.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北京、上海等城
市某些特定地区相继出现无人驾驶网约车,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甲、乙两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两车位移x和时间t的比值xt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B.3s末两车速度相同C.当乙车速度为6m/s时,甲车速度为18m/s
D.甲车追上乙车前,两车间最远距离为8m【答案】C【解析】【详解】AB.根据运动学公式2012xvtat=+可得012xvatt=+由图像可知,甲车初速度零,加速度22119m/s3m/s23a==可得216m/
sa=乙车的初速度0212m/sv=加速度2221912m/s1m/s23a−==−解得222m/sa=−两车速度相同时1022atvat=+解得=1.5st故AB错误;C.乙车速度为6m/s时,即0221vvat=+解得
13st=此时甲车速度为1118m/svat==甲为故C正确;D.甲车追上乙车前,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则最远距离为220221119m22xvtatat=+−=故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每题4分,共12分,选对未选全得2分,选错得0分)9.某
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g=)()A.1sB.3sC.5sD.()27s+【答案】ABD【解析】【详解】取竖直向上
方向正方向,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15mx=,由2012xvtgt=−代入得211520102tt=−解得11st=,23st=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15mx=−,由2012xvtgt=−代入得211520102tt
−=−解得1(27)st=+,2(27)st=−(舍去)故选ABD。1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站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0~30s内两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A.在10s30st内,甲车在乙车前面B.t=5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
远C.t=10s时,甲车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t=10s和t=30s时,甲、乙两车两次相遇【答案】AD【解析】【详解】A.在10st=前,根据图像和时间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在10s后,根据图像和时间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甲车的位移
大于乙车的位移,则甲车在前面,A正确;B.5st=时,乙的位移1050m50mx==乙1甲车的位移1105m25m2x==甲则甲乙相距为25m,当20st=时乙的位移1020m200mx==乙2甲车的位移110202010m10m250m22x+=+=甲2则甲
乙相距为50m,故5st=时,甲、乙两车相距不是最远,B错误;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车的速度值始终是正值,速度方向没有变化,C错误;D.当10st=时,甲车的位移12010m100m2x==甲乙车的位移1010m100mx==乙30
st=,甲车的位移'12030m300m2x==甲乙车的位移'1030m300mx==乙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站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乙两车两次相遇,D正确。故选AD。11.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的原长
均为L,将两弹簧与完全相同的两物体A、B,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并悬挂于天花板上,静止时两根弹簧的总长为2.6L。现用手托着B物体,使下面的弹簧2恢复到原长,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静止悬挂稳定时弹簧1的长度
为1.4L,弹簧2的长度为1.2LB.弹簧2恢复原长时弹簧1长度为1.4LC.物体A上升的距离为0.2LD.物体B上升的距离为0.2L【答案】AC【解析】【详解】A.悬挂稳定时,弹簧1的弹力等于A、B两个物体的总
重力,而弹簧2的弹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根据平衡条件有12kxmg=2kxmg=而1222.6xxLL++=可得10.4xL=20.2xL=静止悬挂稳定时弹簧1的长度为111.4LLxL=+=弹簧2的长度为
221.2LLxL=+=故A正确;BCD.弹簧2恢复原长时,由平衡可知1kxmg=可得10.2xL=弹簧1长度为111.2LLxL=+=物体A上升的距离为1.41.20.2LLLL=−=物体B上升的距离为B2.61.20.4LLLLL=−−=
故BD错误,C正确。故选AC。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56分)三、填空题(共18分)12.某实验小组用光电计时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测量小钢球的直径D;②让钢球吸附器通电吸附小钢球,用刻度尺测量小钢球球心到光电门的高度h;③将断开
钢球吸附器的开关,让小钢球由静止释放,记录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④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步骤②和③,记录多组关于h、t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步骤①②③可知,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结果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2)以h为纵坐标,以()1,2ntn=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拟合图线,得到的图像最合理的是______;A.B.C.D.(3)根据上述最合理的图像计算
出图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4)一小组成员经过分析发现,由于小钢球的直径不是足够小,由此推断∶用上述实验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
真实值。【答案】(1)Dt(2)D(3)22Dk(4)小于【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Dvt=【小问2详解】根据自由落体可得小球到达光电门时的速度2vgh=又有Dvt=整理可得2212Dhgt=可知21ht-的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
选D。【小问3详解】结合图像可得22Dkg=解得22Dgk=【小问4详解】利用光电门求得的速度实际上是小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中间位置的速度,则钢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小于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用上述实验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13.测定木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通常需要测力计。如果没有测力计,也可通过其他方法测出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如图所示:(
1)如图a;将轻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测出轻弹簧的自然长度l0=20cm;(2)如图b,将重量G=20N木块悬挂在轻弹簧的下端,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1=24cm。则此时弹簧的弹力F=_________N,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_N/m;(3)如图c,将轻弹簧一端连接木块,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拉动长木板,使其相对物块向左运动。向左拉动长木板时,___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保证长木板匀速前进;(4)稳定后测出弹簧长度l2。根据测出的物理量,推导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μ=_________(用l0、l1、l2等字母表示)。(5)若考虑弹簧自身重力,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的【答案】①.20②.500③.不需要④.2010
llll−−⑤.偏小【解析】【详解】(2)[1][2]将重量G=20N的木块悬挂在轻弹簧的下端,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1=24cm则此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F=G=20N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0N/m5
00N/m0.240.20Fkl===−(3)[3]对木块而言,受向右的弹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此摩擦力与木板的速度无关,则向左拉动长木板时,不需要保证长木板匀速前进。(4)[4]对木块,由平衡可知20()mgkll=−10()mgkll=−解得2010llll−=−(5
)[5]考虑弹簧自身重力,弹簧原长小于0l,劲度系数测量准确,但测摩擦力时,形变量计算偏小,所测摩擦力偏小,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值将偏小。四、解答题(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6分,共38分)14.如图所示,P、Q两球通过两根长度均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
小球的直径远小于细线的长度)。整个装置处于风洞实验室中,风对两个球产生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系统静止时,两根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分别为30°和60°,已知Q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
风对细线的作用力和细线的重力。(1)求Q球所受风力的大小;(2)P球的质量。【答案】(1)3mg(2)5m【解析】【小问1详解】对Q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tan603风==Fmgmg小问2详解】对PQ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P2()tan3
0Fmmg=+风解得P5mm=15.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10米跳台选手全红婵凭借“水花消失术”再次勇夺桂冠。图甲所示,假设全红婵(可视为质点)起跳离开跳板后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某次从最高点到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的过程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最高点
至水面高度h1=11.25m,水面至最低点高度h2=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1)全红婵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的加速度;(2)全红婵从最高点到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全过程的总时间?【答案】(1)25m/s2,方向竖直向上(2)2.1s【解析】【小问1详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公式可得入水速度2102vgh−=解得1215m/svgh==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全红婵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的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2202vah−=解得225m/sa=−所以加速度大小为25m/s2,方向竖直向上。【小问2
详解】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11.5svtg==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200.6svta−==所以总时间122.1sttt=+=16.兔子在草地上吃草时(可视为质点),被离它x0=50m处的猎狗发现,立即加速向兔子追击。兔子在∆t=0.5s后发觉并
立即逃跑。假设猎狗和兔子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运动,且猎狗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1=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到最大速度v1=20m/s,之后保持匀速运动;兔子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8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到最大速度v2=16m/s,之后也保持匀速运动。求:(1)猎狗出发后,它经多长
时间第一次与兔子速度大小相等;(2)若猎狗能追上兔子,则追上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3)若在猎狗和兔子运动的同一直线上有一兔子洞,兔子能以最大速度入洞,猎狗要保持自身安全必须在洞口前减速为零。猎狗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3=4m/s2。兔子恰好能逃脱猎狗的追
捕,求兔子吃草时离洞口的距离。【答案】(1)1s;(2)58m;(3)320m【解析】【详解】(1)设猎狗出发后,第一次与兔子速度大小相等所需时间为t1,则1121()atatt=−代入数据解得11st=(2)当猎狗速度等于16m/s时,二者相距最远,则122at
v=解得24st=此时2112132m2xat==兔子加速到最大速度需要时间为2322svta==所以2223116m2xat==23232231()40m2xatvttt=+−−=所以二者间的最大距离为max03158mLx
xx=+−=(3)设猎狗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时间为4t,之后开始减速,用时5t减速到2v则有1235vvat=+解得51st=猎狗从2v加速到最大速度的过程用时6t12611svvta−==此过程中猎狗比兔子多跑的距离为2126162612m2xvtatvt
=+−=从猎狗匀速跑到减速到与兔子速度相同过程中12max1124525()()2vvLxvvttvt+−=−+−解得413.5st=猎狗从速度2v到停止的位移为22432vxa=兔子匀速跑的时间为45623()ttttttt=+++−−
解得17st=兔子吃草离洞口距离242xxxvt=++得320mx=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