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83.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含答案.doc,共(12)页,83.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e1218809fd0b712e2cab45bb4831f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历史选考)(考试范围:历史必修三第1-13课;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

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谴责“以百姓为刍狗”为“不仁”,并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一思想主张可以说明老子()A.希望统治者要顾及民众的力量B.主张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C.努力追求

君民平等的理想社会D.是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2.2019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了一本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1688年出版的《论语导读》。该书提到,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法国宪法

中的道德黄金律。该书在17世纪末()A.促使儒家文化开始西传B.促进启蒙运动的兴起C.影响了法国的价值观念D.宣传了君权神授思想3.“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创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

系中还提出了()A.“仁”与“礼”的学说B.民贵君轻的观点C.“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D.“无为而治"的思想4.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A.平民阶级

逐渐觉醒B.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C.私学取代官方教育D.政治新秩序构建完成5.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希腊人为已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民主思想B.自由观念C.政治主张D.责任意识6.《孟子》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与孟子这一思想形成鲜明反差的是()A.

墨子的“兼爱”B.荀子的“性恶伪善”C.孔子的“仁爱”D.韩非的“法不阿贵”7.“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A.继承

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B.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C.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D.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8.董仲舒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它不仅能以“美祥”来为帝王歌功颂德,还能以“妖带”、“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惧”人事。此思想()A.强化了尊卑等级关系B.强调“天”为

君主服务C.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D.旨在神化封建皇权专制9.汉武帝为了表彰儒学,立五经博士。五经博士在太学当教官,他们的学生叫博士弟子。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五十人,递增至成帝时的三千人,东汉顺帝时的三万人。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学社会地位得到提升B.民间积极向

学之风盛行C.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D.学术平等竞争局面结束10.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内容多为《二十四孝图》、《状元及第》、《包公打龙袍》、《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A.程朱理学的传播B.地域性商帮

的形成C.市民阶层的兴起D.活字印刷术的发展11.南宋的某一知识分子群体对朝廷无力收复失地倍感失望,而且也非常明白北宋朝廷大兴变法的弊端。因此他们主张从基层入手,变革家族和村社,通过兴办学校和制作出版物来普及知识,建立一个更加理想的社会。由

此可知,该知识分子群体()A.践行格物致知B.倡导天下为公C.倡导基层革命D.倡导文教革新12.针对明末法治的乱象,黄宗羲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王夫之则认为“民气之不可使不静,非法而无以静之……法者非必治治者其人也”。据材料可知()A.

黄宗羲重视治法忽视治吏B.王夫之忽视治法重视治吏C.黄宗羲主张先治吏后治法D.王夫之重治法也重视治吏1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

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主要说明当时()A.李贽思想引起保守势力不满B.李贽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C.缺乏推动社会转型的政治环境D.缺乏推动社会转型的社会环境14.古代中国

“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发现,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这一看法实际揭示了()A.古代中国科技成果丰硕B.中国传统科技未能转型的原因C.四大发明科技影响力低D.医学、地

理、化学等人才缺乏15.日本学者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作者旨在说明北宋()A.诗词散文繁荣B.出现新的生产关系C.中央集权加强D.科技文化高度发达1

6.西周实行“采诗观风”制度,设有专职采诗官负责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该制度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推动文化传承C.巩固宗法制度D.避免官员贪腐17.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大’为象形字

,由‘人’字引申而来)”许慎这一解说()A.建立起“大一统”思想理论基础B.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C.宣扬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D.继承了“天人感应”的思想18.清朝前期,康雍乾三朝皇帝写得一手标准规范的馆阁体,这使得发自明末的馆阁体书法成为那一时期书法的主流,书坛上兴起了千篇

一律的乌黑、方正、光泽的馆阁风,“类皆雷同”“毫无意趣”。这说明()A.清朝书法水平整体超越前代B.君主的喜好阻碍书法的发展C.馆阁体是清代书法唯一形式D.清代书法艺术受政治的影响19.宋人偏爱画竹,如

北宋文人画家文同,他在画作《咏竹》中赞扬竹子具有“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的品格。苏轼也以竹的品格来比喻文同的节操:“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这折射出宋代文人画()A.注重展现作者的独特个性B.重视形似与神韵的高度统一C.体现现实主义的绘画理论D.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20.“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这说明戏曲()A.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B.剧本多源于历史典故C.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D.具有社会教化功能21.在古希腊传统文化中,凡人是与众神同宗同源的,人与神的生活一直被相提并论。自荷

马之后,希腊人把凡人的生活作为众神生活的参照,众神甚至被想象成是“具有凡人萌芽形式的生命”。这种观念()A.促成了近代人文主义在希腊诞生B.弘扬了神与人之间的平等精神C.反映出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进步性D.推动了人文精神在西方的觉醒22.“一些囚徒

从小住在洞穴中,身体都被绑着,不能转头,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此时一人摆脱了束缚逃出了洞穴,看到了太阳,发现了事物的真相。”(摘自古希腊《理想国》第七章“洞穴隐喻”)这反映了()A.希腊人愚昧无知B.追求自由可以发现真理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的理性高于

主观感觉23.据记载,伯里克利时代的普罗泰戈拉已怀疑神“存在还是不存在”,普罗狄科更认为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按照发明种植、住房和各种技艺的实用需要创造了诸神的观念。这()A.带有绝对化的发展倾向B.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滥觞C.肯定了人人平等的理念D.旨在论证“认识你自己”24

.创作于1595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该作品()A.体现人文主义价值取向B.揭露资本主义黑暗C.摧毁天主教会精神独裁D.宣扬天赋人权理念25.但丁被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

初一位诗人”,他在《神曲》讲述了他游历地狱、炼狱、天堂最后见到上帝的故事。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者受到教会积极推崇B.近代人文思想还带有神学印记C.文艺复兴推动了基督教神学发展D.人文主义者仍坚持以神为中心26.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

。不管教会是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材料表明宗教改革()A.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B.实现了西欧各国宗教信仰的自由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27.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经常走街串巷听路人发音说话,谨慎

地从高地德语、低地德语和中部地区德语中选用词汇,经他筛选、修饰和加工的德语很快流行全国,成为共同的书面语言,并至今通行于德国。这说明马丁?路德翻译《圣经》()A.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B.推动了德意志通用语言的形成C.与原版《圣经》有较大出入D.践行“因行称义”的改革主张28.17世纪,

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取向比例从7%降至2%,而对于科学的兴趣取向则由1.8%增长至5%以上。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科学发展推动人们思想解放B.民主革命影响了全社会价值取向C.人文精神取代宗教神学地位D.启蒙思想加速了科技革命的到来29.启蒙学者

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们从“理性”“天赋人权”出发,对未来新国家进行设想,其中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是()A.自然神论理性崇拜B.三权分立相互监督C.自然赋予人类权利D.人性解放思想自由30.17世纪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的最后阶

段带来了一种新的、完全具有说服力的事物的“连贯性”。伏尔泰就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的论述旨在强调()A.近代科技促成

了文艺复兴的兴起B.牛顿定理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C.牛顿精神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经典力学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理论基础二、材料阅读3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数都来自于士阶层。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

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如商鞅初入秦就是通过游说得到秦孝公重用。公孙衍、张仪也通过过人的辩

术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成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风云人物。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夫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最著者如齐国的稷下学宫,名流荟萃。其他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

信陵君、楚国春中(申)君,食客都达3000人以上。战国士人有着较强的自尊自主意识,号称“从道不从君”,在后世大一统专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每次公民大会开始后,传令官会向全体与会者发问:谁要发言?任何人都可以应声而起。

柏拉图指出:当公民大会对有关城邦管理的事务进行审议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者普通人,没有人对这些人提出反对,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经验,他们也试图提出建议。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阿卡奈人》中,穿着破烂衣服、被称为叫花子的狄开俄

波利斯也走上讲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除了少数走上讲坛的人,台下的数千名听众也可以自由行使他们的发言权,可以通过叫嚷、欢呼表示赞同,也可以通过起哄,嘲笑表示不满,甚至把演说者直接赶下台。——摘编自崔丽娜《演说自由与雅典民主政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

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其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演说与战国士人游说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10分)32.(20分)明末清初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和

归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黄宗羲(1610—1695年)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归隐家乡。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得访录》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君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戟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

—摘编自[法]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材料二伏尔泰(1694—1778年),在英国流亡期间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宣扬个人自由。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请回答:(1)黄宗羲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物,他们都经历过哪个世纪?根据两则材料概括两人思想的共同点。(6分)(2)根据两则材料,指出两人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不同

的经济或政治根源。(14分)高二历史(选考)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据材料“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可知老子认识到了百姓的力量,谴责“以百姓为刍狗”为“不仁”,要求统治者爱民,故选A项;老子是春秋末年奴隶主贵族的代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而非追求“君民平等”,排除C项;老子

是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家,但材料没涉及,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法国宪法中的道德黄金律”,儒家思想对法国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选C项;仅凭材料料信息,不能说明是儒家思

想开始西传的起点,排除A项;儒家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兴起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体现君权神授的理念,排除D项。3.【答案】A4.【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在商周时期,只有贵族阶层才有资格享受教

育,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现象反映出平民阶层的逐渐觉醒,故选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形态,排除B项;在古代中国,官方的教育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而不是私学取代了官方教育,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范围较广,没有涉及其政治秩序,并且该时期是一个诸侯混战的局面,新的政治秩序尚未构建完成,排除D项。5.【答案】D【解析】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道德沦

丧,孔子则面临礼崩乐坏,两者都面临着世道的沉沦,所以都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即崇高的社会责任意识,故选D项;民主思想的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即由多数人进行统治),材料体现了先哲的社会责任感,不涉及民主思想,排除A项;“自由”指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

的行为,材料强调责任意识,而不是自由观念,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先哲的社会责任感,不涉及政治主张,排除C项。6.【答案】A【解析】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爱有等差”的伦理观,而墨子的“兼爱

”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故选A项;荀子的“性恶伪善”,认为人性本恶,善良都是伪装出来的,与材料中孟子的思想论述的角度不同,排除B项;孔子的“仁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有远近亲疏之分的爱,与材料中孟子的思相

接近,排除C项;韩非的“法不阿贵”是指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与材料中孟子的思想无关,排除D项。7.【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可知,董仲舒强化了

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故选B项;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体现的是以民为本,而材料中董仲舒的三纲思想以及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的做法,并不是强调以民为本,因此并不是对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的继承,排除A项;董仲舒只是改造了儒家学说,而将其提升为统治思想的是汉武帝而非董仲舒,排除C项

;D项虽表述正确,但没有体现对材料内容的概况,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8.【答案】C【解析】用“妖孽”“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俱”人事表明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天人感应”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防止暴政,故选C项;“天

人感应”不是为了强化尊卑等级关系,排除A项;材料的内容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为了防止君主暴政,不是强调“天”为君主服务,排除B项;材料的内容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旨在神化封建皇权专制的是“君权神授”,排除D项。9.【答案】

A【解析】题干提及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50人而成帝三千人至顺帝的三万人,说明学儒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政府重视儒学,故选A项;太学是两汉的中央官学,不是民间学校,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郡县学在全国各地的建立,排除C项;

学术平等竞争局面结束从秦代焚书坑儒就开始了,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二十四孝图》强调孝道,《状元及第》象征功名和高官厚禄,《包公打龙袍》涉及忠孝观念,《昭君出塞》涉及汉匈两族团结和睦,这些都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故选A项;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

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材料不涉及这层意思,排除B项;市民阶层的兴起能推动木版刻画发展,但材料强调作品内容受理学的影响及其社会教化功能,排除C项;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能促进木版刻画发展,但材料强调作品内容受理学的影响及其社会教化功能,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由“主

张从基层入手,变革家族和村社,通过兴办学校和制作出版物来普及知识,建立一个更加理想的社会”体现的是通过实践来求得救国救民的理,这符合格物致知的内涵,故选A项;“主张从基层入手”并不等同于“天下为公”,排除B项;理学家们只是“从基层入手”,并不是基层革命,排除C项;“兴办学校和制

作出版物”是为了“普及知识”,并不是文教革新,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民气之不可使不静,非法而无以静之……法者非必治治者其人也”可见他既重视法治也重视人治,故选D项;“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可见其两者均重视,排

除A项;“民气之不可使不静,非法而无以静之……法者非必治治者其人也”可见其两者均重视,排除B项;“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可见黄主张先法治后人治,排除C项。13.【答案】D【解析】由材料“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

丛林”,说明李贽等人的思想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因而其反封建思想只能被压制,故选D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李贽的思想与当时的时代环境不符,未体现其思想引起保守势力不满,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李贽的思想与当时的时代环境不符,未体现其思想威胁专制统治,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李贽的思想与当时的

时代环境不符,没有相就的社会环境,非政治环境,排除C项。14.【答案】B【解析】“……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表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

领域的发现,都具有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这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之一,故选B项;材料表明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没有涉及古代中国科技成果丰硕,排除A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科技影响力很高,排除C项;材料表明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没有涉及医学、地理、化学等人才缺乏问

题,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日本学者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可知宋代以印刷术、火药技术和指南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不断成熟,故选D项;唐代时期诗词散文就已经兴盛,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北宋尚未出

现新的生产关系,排除B项;中央集权贯穿于封建社会发展全过程,并非北宋特有现象,排除C项。16.【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采诗观风”制度采集民间歌谣,便于统治者了解政治得失,也有利于古代诗歌的采集和流传,有利于文化传承,故选B项;西周没有实现中央集

权,排除A项;“采诗观风”与宗法制无关,排除C项;“避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由‘人’字引申而来”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项;材料不关涉“大”的政治意义,排除A项;材料也不能体现“制天命而用之”

的朴素唯物主义,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清朝前期,康雍乾三朝皇帝写得一手标准规范的馆阁体,这使得发自明末的馆阁体书法成为那一时期书法的主流,……”可知,皇帝的行为影响了艺术的发展,

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与前代书法水平的高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的喜好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馆阁体是清代书法唯一的形式,排除C项。19.【答案】D【解析】从材料不难看出文同的《咏竹》赞扬竹子,苏轼也以竹的品格来比喻文同本人的节操,可知宋代文人画格调高雅

,这种高雅正是士大夫群体理想人格的外在表现,故选D项;“宋人偏爱画竹”竹子寄托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集体人格,而不是某个人的独特个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绘画的题材内容,不是绘画的技法和神韵,排除B项;宋代文人画注重意境,不重写实,排除C项。20.【答案】D【解析】据材料例举戏曲故事教育

子弟,说明戏曲具有社会教化功能,故选D项;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排除A项;历史典故只是戏曲剧本来源之一,并且材料强调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排除B项;戏曲本身是文学艺术,有

一定的史料价值,但材料的主旨是戏曲的社会教化功能,而不是强调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排除C项。21.【答案】D【解析】据材料“凡人是与众神同宗同源的”“希腊人把凡人的生活作为众神生活的参照,众神……是‘具有凡人萌芽形

式的生命’”可以看出,古希腊传统文化中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这有利于推动人文精神的觉醒,故选D项;“近代”说法有误,排除A项;“凡人是与众神同宗同源”意在说明神与人并没有不同,但并不代表人与神是平等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

的是希腊传统文化,没有体现自然哲学,排除C项。22.【答案】D【解析】“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此时一人摆脱了束缚逃出了洞穴,看到了太阳,发现了事物的真相”反应了理性比主观感觉更好,故选D项;希腊人愚昧无知不符合基本的历史史实,排除A项;“囚徒从小住在洞穴中,身体都

被绑着,不能转头,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此时一人摆脱了束缚逃出了洞穴,看到了太阳,发现了事物的真相”这里的自由是指思想的理性,而不是人身自由,排除B项;“便错将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此时一人摆脱了束缚逃出了洞穴,

看到了太阳,发现了事物的真相”可见只有自由思想的人才是尺度,排除C项。23.【答案】B【解析】从普罗泰戈拉怀疑神到普罗狄科肯定人,彰显了人的力量,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滥觞,故选B项;材料强调人文精神,看不出绝对化的发展倾向,排除A项;材料怀疑神肯定人,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不涉及人

人平等,排除C项;“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排除D项。24.【答案】A【解析】据材料“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面对因家族恩怨爱情受阻的情况下,用爱、用自我的献身化解了两家的仇恨”不难看出,人文主义精神在该作品中得

到充分体现,故选A项;当时还没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排除B项;“摧毁”说法有误,排除C项;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的主张,时间不符,排除D项。25.【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但丁的作品也会体现人文主义,通过

题干中“他在《神曲》讲述了他游历地狱、炼狱、天堂最后见到上帝的故事”,这说明在近代人文主义者思想中还残存着神学的印记,故选B项;题干没有涉及教会对人文主义者的态度,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推动

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不是推动了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排除C项;人文主义者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排除D项。26.【答案】C【解析】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有利于政府加强对教会的控制,有利于世俗国家的

形成发展,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否定教会存在的必要性,排除A项;“各国”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对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排除D项。2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各

类德意志民族语言,最终广泛流行于德国的史实,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B项;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即可得救”,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D项史实性错误,排除D项。28.【答案】A【解析】17世纪,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

自然科学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思想解放,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民主革命,也没有看出社会价值取向变化,排除B项;宗教神学在欧洲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排除C项;18世纪后半期才爆发科技革命,市场需求推动科技革命,排除D项。2

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结合所学孟德斯鸠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思想,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故选B项,排除A.C.D项。30.【答案】C【解析】题干

中“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这是指牛顿力学,“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指人类也要遵循“永恒的定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牛顿

精神推动了启蒙运动,故选C项;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兴起,而不是相反,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牛顿精神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排除B项;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排除D项。31.【答案】(1)原因:礼崩

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变动;各国变法,重视人才;私学教育发展,学术下移。(4分)意义:推动各国变法,为各国提供了后备官僚人才;百家争鸣,推动文化的繁荣;自尊自主精神,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品格,影响后世。(6分)(

2)差异:士人参政主要是游说君主;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发展倾向。公民演说主要在公民大会等场合;反映了民主政治的时代风貌。(6分)原因:直接民主,城邦政治繁荣;工商业经济发达;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影响。(4分)【解

析】(1)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代可知,当时礼崩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由材料一“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可知,各国相继推行变法,重视招揽人才;由材料一“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

行……”、“各国养士之风盛行……”可知,随着私学教育的发展,本来为贵族阶层的士把文化传播到了民间,学术开始下移。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一“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战国士人有着较强的自尊自主意识,号称‘从道不从君’,在后世大一统专

制王朝的统治中,这种意识仍然长期存在”可知,士阶层的活跃一方面推动了各国变法,为各国提供了后备官僚人才,另一方面士人的自尊自主精神,有利于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品格,对后世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的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2)第一小问差异

,由材料一“士人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一个普通士人若通过游说国君,即可骤列高位,拔居要津”可知,战国时期的士人通过游说自荐、游说君主实现参政,这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历史发展趋势。而雅典“每次公民大会开始后,传令官会向全体与会者发问:谁要发言?

任何人都可以应声而起”,说明雅典公民演说的地方主要在公民大会等公众场合,演说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本阶层的权利,这反映了民主政治的时代风貌。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能够实现公民演说的原因包括政治上是直接民主,城邦政治繁荣;经济上奴

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受智者学派开创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32.【答案】(1)经历:17世纪。(2分)共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崇尚自由。(4分)(2)不同:黄宗羲:对封建专制起了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革命起到一定的影响;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形成改造社会的强

大理论力量)。(一点2分,两点3分)伏尔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推动了欧美姿产阶级革命。(一点2分,两点3分)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任两点4分)法国:资本土义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统治。(4分

)【解析】(1)第一小问时间,黄宗羲(1610—1695年),伏尔泰(1694—1778年),得出他们都经历过17世纪。第二小问共同点,据材料一“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得访录》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和材料二“在英国流亡期间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

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宣扬个人自由”得出他们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崇尚思想自由。(2)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黄宗戟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得出黄宗羲对封建专制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影响中国近代

民主革命;据材料二“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得出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为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思想动员作用。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法国:资本土义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统治。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