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专题17 土壤的成分和种类(原卷版).docx,共(9)页,301.82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a2b9efa0916b15a2217e9955d908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17土壤的成分和种类一、土壤的成分(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1.植物: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充分地吸收着土壤里的各种养分;植物是土壤有机物积累的重要来
源。2.动物:陆生动物都是以土壤为立足点,他们在土壤上行走、活动觅食。常见的动物有原生动物、节支动物、环节动物等。3.微生物:土壤中还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它们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活动性强等特点。它们使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养分,促成物质的循
环。(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空气:土壤中的空气主要分布在土壤颗粒间的空隙里。它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但也有一部分气体是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是微生物等进行生化反应的结果。所以,土壤空气的成分和大气成分不完全相同。土壤空气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
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证明土壤中有空气存在:将一小块土壤放到水里后,水钻到土壤空隙里,将空气挤出来,有气泡生成,证明有空气存在。2、水分:(1)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土壤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和灌溉。(2)若地下水位较高,
地下水也可上升补充土壤水分;地表空气中水蒸气遇冷也会凝结,直接转变成为土壤水分。3、有机物(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贮
存在土壤中。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聚焦重难考点分。土壤中的腐殖质对植物的营养有重要作用。4、土壤无机盐(矿物质):土壤中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
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矿物元素。(三)土壤的形成从岩石到土壤,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石砾和沙粒,最后形成含有砂粒、有机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的土壤。二、土壤的种类(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1、土
壤颗粒的分类(按颗粒的大小):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主要的因素。2、土壤分类2.三种类型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比较这是判别三种土壤类型的标志之一。3.土壤的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的性状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
分布。三、土壤与动植物的生长三种类型土壤的特性归纳如下表:*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度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壤土类土壤是适于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针对练习突破一、土壤的成分1.(2019八下·天台期末)“落
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后,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A.有机物B.无机盐C.土壤生物D.矿物质2.某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他想“红土”与嘉兴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家,并做了如下
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3.滴水穿石在科学上的解释正确的是()A.岩石在水力冲击下可以风化变成小碎块B.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在水冲击下形成的C.土壤中的腐
殖质是在水冲击下埋入矿物质中形成的D.地壳表面的矿物质都是在水力作用下由岩石风化形成的4.(2019八下·丽水月考)王敏同学将盛满水,盖紧瓶盖的玻璃瓶放到冰箱的冷冻室内,放置一天后发现水结成了冰,而玻璃瓶已破裂。这一过程与自然界哪一现象的原理是一致的()A.水流冲击岸边的岩石,岩
石向内凹陷B.冷水浇到高温岩石表面,岩石破裂C.冬天,雨水结冰使岩石碎裂D.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岩石溶解成溶洞5.(2019八下·丽水月考)如图所示,实验中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A.小细沙B.蛋白质C.无机盐D.金属6.下列实
验中可以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能燃烧的有机物的是()A.B.C.D.7.(2018八下·嵊州期末)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矿物质颗粒B.腐殖质C.空气D.水分8.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一开始就有土壤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会使岩石变为土壤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9.在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10.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________和死亡的________,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________,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________。土壤中溶于水的
________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________是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11.(2019八下·江干期中)土壤是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现选择一块干燥的
土地,取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正方体土壤,把它和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往盛有铁块的烧杯中共加3次满量筒刻度的水和图甲所示的水,往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共加3次满量
筒刻度的水和图乙所示的水。请回答:(1)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2)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的水量为________,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入的水量为________。(3)这块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4)本实验中铁块能
否用铜块代替?二、土壤的种类1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风将黄土从中亚带来堆积形成B.本地岩石风化形成C.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D.早期温暖的气候自身演变而成13.下列环境中比较容易取得黏粒的是()A.河
边砂堆中B.水稻田中C.沙漠地区D.高山上14.(2019八下·长兴期末)自然界中最适宜绝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C.壤土类土壤D.人造土15.土壤颗粒按直径由小到大可分为()A.粉砂粒、砂粒、黏粒B.黏粒、粉砂粒、砂粒C.砂粒、
粉砂粒、黏粒D.砂粒、黏粒、粉砂粒16.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率B.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C.土壤中砂粒的硬度D.土壤中黏粒的黏性17.下列各种土壤颗粒中,直径最小的是()A.砾石B.砂粒C.粉砂粒D.黏粒18.
(2019九上·鄞州月考)下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________;最适宜耕种的是________。(填序号)A.B.C.1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
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请回答:(1)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填字母)。A.a装置B.b装置C.c装置D.三个装置都没有错(2)根据________的实验
现象,可以验证砂粒的透水性比黏粒强。20.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一个实验: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水后,让颗粒自由沉降,
直至上面的水变清。请回答:(1)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的目的是________。(2)三类土壤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21.经测量,某地土壤中砂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
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据图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________类土壤。22.(2018八下·滨江期末)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________(选填“好”或“差”)。(2)如图“桃蛋
”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________(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3)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
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三种土壤类型。其中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_。三、土壤与动植物生长23.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C.阴暗
、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24.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原因是()A.植物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B.植物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C.植物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D.植物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作用25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346毫米),你认为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的是()地表类型林地草地作物地裸地水土流失量/(千克/亩)46.2238450A.林地B.草地C.作物地D.裸地26.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是()A.B.C.D.27.种植庄稼
时,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施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杂草争肥,二是增加土壤的肥力。上述劳动还有一个目的是使土壤中的()A.矿物质颗粒增加B.水分增加C.空气含量增加D.以上三种成分都增加28.(2019八下·天台期末)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
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A.山坡较干的沙地B.湿润的粘地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D.河边湿润沙地29.(2019八下·天台期末)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它们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A.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B.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
C.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0.在有花卉、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土壤样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B.取表层土壤样本更方便C.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D.土壤中有较多的空
气31.(2019八下·南浔期末)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A.提高土壤中的水分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D.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32.某同学取四
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1)从实验条件上
看,①②有什么不同?________。②③有什么不同?________。②④有什么不同?________。(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________;②③比较说明了________;②④比较说明了________。(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33.(2019八下·台州期末)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土地资源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人类的命根子,而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保护好和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防止水土流失等都是正在研究并且
可行的方法。(1)除草可以除去和庄稼争夺生存条件的杂草以保证粮食产量。除草的方法有多种,“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和喷洒除草剂都能除草,但是“锄禾”的方式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因为“锄禾”不光能除草,还能________。(2)
农民不光除草,有时还种草,例如在冬季农田闲置的时候,种上学名是“紫云英”、俗称“红花草籽”的草,到来年春天犁田毁草,把紫云英翻压在土里,这样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因为________。(3)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土地资源,请写出水土流失的两个危害:________、_____
___。(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为防治水土流失提出至少两个建议:________;________(合理均可)。(5)保护土地资源不光是在保护农牧业,也是在保护很多动物的家园。在土壤里还生活着很多动物,如________和________。34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土壤性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开展了以下实验活动:①取足量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分别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②将上述三种土壤分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分别栽培一株大小相近、生长旺盛的同
一种植物,相同时间间隔浇等量的水。将花盆放在窗台上,使其照到阳光,但不被雨水淋到,每天观察植物的情况并作观察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要分别栽培三株大小相近的同一种植物?目的是________。(2)实
验中设置“生长旺盛,并能照到阳光”的条件的目的是________,其好处在于________。(3)实验结果是种植在________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这是因为该土壤________。(4)你认为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