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期末测试卷三(原卷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462.195 KB
  • 2025-04-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期末测试卷三(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期末测试卷三(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期末测试卷三(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 》期末测试卷三(原卷版).docx,共(12)页,462.19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ca94911fee6db88f9477d7d25a91b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期末测试卷三(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科学家们成功合成了116号元素——鉝。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2,则这种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6B.292C.176D.40

82.如图是一种公交车自动爆玻器,它相当于一个电控安全锤。危急时刻,司机只需按下开关,内部电磁线圈通电产生一个冲击力,带动一个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下列四个实验能反映自动爆破器工作原理是()A

.B.C.D.3.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是一种含有氮元素的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笑气的化学式为()A.N2OB.N2C.N2O3D.NO24.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磁体附

近的金属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取走磁体,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B.选用铜质弦,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D.弦振动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5.如图是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界的气体进入呼吸道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B.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最高,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

D.肺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器官层次6.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示意图,闭合开关线圈沿顺时针转动,现要线圈沿逆时针转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将电源正负极对调下B.增加电源电压C.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D.对换磁极同时改变电流方向7.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

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B.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结构②C.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D.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8.下列所列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不正确的是()A.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

B.果树在开花期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这与传粉不足有很大的关系C.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D.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9.为了判断一根

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一定有磁性的是()A.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D.水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10.小林在学习家庭电路时,

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如果两插座均连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B.只有甲、乙、丁正常工作C.只有甲正常工作D.只有乙正常工作11.在

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连续均匀

地冒出气泡,再开始收集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12.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下列关于该报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当温度低于95℃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B.当温度低于95℃时,报

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C.当温度达到95℃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D.当温度达到95℃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C.Y和

Z处于同一周期D.Y和Z处于同一族14.Cu和Fe的混合粉末若干克,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A.40%B.20%C.50.4%D.80%15.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

极。下列图中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16.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

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17.如图所示,是有关家庭用电中的几个实例,其中,对图中实例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B.乙图中电路的接法是正确的C.丙图中有关家庭用电中电路的

连接是错误的D.丁图中用湿手接触台灯的做法是正确的1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它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它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19.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一株植物和一支蜡烛放在透明钟罩的底部,假如减少钟罩中的CO2,同时增加钟罩中的O2,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了一分钟后自

行熄灭。三天后,蜡烛被一个电装置重新点燃,并在熄灭前燃烧了一分钟。上述实验回答了下列问题中的()A.是否植物所有的部分都吸收CO2,释放出O2B.植物是否需要阳光才吸收CO2和释放O2C.植物与燃烧的蜡

烛对空气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D.植物吸收的CO2的数量是否大于释放的CO2的数量20.如图,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条大约10m长电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这条电线,可以发电使电流表发生偏转.你认为这两个同学朝哪个方向站

立时,发电的可能性比较大?()A.朝东西方向站立B.朝南略偏东方向站立C.朝南北方向站立D.朝北略偏东方向站立二、填空题(共6题;共25分)21.(4分)一定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内某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202000反

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248①反应后的质量/g②0③④(1)表格中④的数值为________;(2)该反应中A和C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__。22.(4分)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

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重力。(2)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

能指示________(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23.(4分)新建的居民住宅大多安装了自动空气开关.其原理如图所示,当电路由于电流过大时,电磁铁P的磁性将变________(选填“强”或“弱”),吸引衔铁Q的力变大,使衔铁转动,闸刀在弹力作用下自

动开启,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某周末,文强同学在家开着空调看电视,妈妈打开电饭锅做饭时,家里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则此时“跳闸”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24.(4分)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1,一定量的

A和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gC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_,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和生成D的质量比为________。25.(5分)“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

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6.(4分)某绿色植物一天中吸收、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d点的出现与叶片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有关,该植物一天中体

内有机物积累最多出现在________(填字母)点。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1分)27.(6分)当把燃着的小蜡烛放入一个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时,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那么,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填答相关空格。【提出猜想】猜想Ⅰ:蜡烛燃烧把集

气瓶内的氧气耗尽,导致蜡烛熄灭。猜想Ⅱ:蜡烛燃烧随集气瓶内氧气含量的降低而变弱,放出的热量减少,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导致蜡烛熄灭。猜想Ⅲ: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灭火,导致蜡烛熄灭。【进行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点燃蜡烛并连

同胶塞上的其它仪器药品一起放入集气瓶中,塞紧胶塞。①蜡烛火焰逐渐变微弱最终熄灭。蜡烛熄灭并静置冷却后,将铜丝上提,使盛有白磷的铜网勺高于试管口,试管倒下,水流出。②一会儿后,白磷着火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分析及结论】(1)瓶内的白磷能燃烧,证明

猜想Ⅰ和________不能成立。(2)集气瓶中装入一些生石灰的设计,目的是________。(3)我们根据成立的猜想认为,应该把“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燃烧发生的条件补充完善为“________”。28.(6分)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a、b两接线

柱间应接入________(选填电流表、电压表或灵敏电流计)。(2)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每次表盘指针的偏转角度不相同,于是对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作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二:与磁场的强弱有关;猜想三:与导体的匝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三,设计的方案是:分别让两个匝数不

同的线圈,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中水平向左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请对此方案作出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请你说出最终如何判断猜想三是否正确:________。29.(6分)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

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___。(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

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___。30.(8分)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

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

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方式处理。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反思】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来进行实验;实验条件检测项目水分蒸腾量矿质元素含量变化N元素XY……甲较强的光照m1n1乙较弱的光照m2n2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

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________。31.(7分)光合作用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环节。小晨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在透明密闭小室内放置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使小室内CO2的量保持恒定)进行了有关实验。在不同

强度光照条件下,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1)小晨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实验过程中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此实验变量的大小。(2)实验中,光照

可能会引起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或收缩而造成误差,为矫正实验结果,必须设置对照试验,对照组小室内应放置________和二氧化碳缓冲液。(3)若用此装置测定叶片呼吸作用的强度,则需要对装置做哪两处改进________。32.(8分)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

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如图所示A~H各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CaCO3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

石蕊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各题:(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2)反应开始后,在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中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名称)。(3)反应开始后,装置

G中由于CO2+H2O=H2CO3,生成的H2CO3使紫色石蕊变为浅红色,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光照强度0510203040气体体积-0.25+0.5+1.2+1.7+1.7+1.7(4)装置H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_,则装置H处的现象是________。四、解答题(共5题;共34分)33.(6分)小明搬进刚装修完的新家,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床头灯,他将这个床头灯插在床边墙壁的插座上.晚上,小明在床上看书时,突然床头灯熄灭了,过了一会儿,灯又亮了,这时他发现爸爸刚刚洗完澡从

卫生间走了出来.小明很好奇,亲自去卫生问打开“浴霸”的灯,发现他床头的灯又熄灭了.关闭“浴霸”的灯,床头的灯又亮了.小明很想知道为什么他的床头灯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线路究竟出了什么问题?(1)请你画出小明家装修时连接浴霸灯与床头插

座(床头灯)的电路图,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2)如果不想让上述“奇怪现象”出现,床头灯的开关能正常控制床头灯的亮灭,请画出正确的电路图.34.(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加热15.5g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

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质量为10.7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2)小组同学从剩余固体中提纯出KCl固体(提纯过程中药品无损失),欲将其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Cl溶液,需加多少克水?35.(7分)如图甲所示是一家庭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

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R1的阻值与燃气的浓度的关系如图乙。出厂预设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报警,出厂测试时,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1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电磁铁A恰好能将衔

铁B吸下,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电磁铁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1)当报警器报警时,________灯亮。(选填“L1”或“L2”)(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有多大?(3)某场地安装该报警器后,想在燃气浓度达到

3%时就报警,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如何移动,请简述其中的科学原理________。36.(7分)一生态园内种植大量的樱桃树,每年5月进入樱桃采摘季,下面是围绕樱桃树开展的讨论。(1)如图甲,A、B、C表示樱桃树的某些生理过程

对维持自然界的________平衡起到重要作用。(2)如图乙是反映樱桃树内有机物的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图乙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樱桃树________。(3)生态园为了生产的

樱桃品质好、产量高、果实大、糖分多,采用合理密植、侧枝环剥、大棚内夜间降温等栽培技术,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选取其中1项栽培技术简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37.(8分)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因具有美丽花纹面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壁的贴面和地面铺设。某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

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含有碱性物质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

漏斗中所加液体不选用硫酸,理由是________。(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都为m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了图乙,曲线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曲线b分析计算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4)计算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