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10)页,28.46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d80ea086a2efc1198d27fdee848f44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瓦房店市高级中学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校对人:本卷共27题,共100分考试时间共90分钟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西周的分封制是一个由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通过分封把周王朝的
政治体制、典章制度、文化意识等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形成了各地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由此可知分封制()A.便利于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C.促进了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使地方逐渐丧失发展的独立性2.西周时期,与中原较近的诸侯国墓葬内
除了突出国君及夫人的地位外,其他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也会埋葬在其附近。但晋国公墓内只有诸侯国君及夫人墓,未见其他与之有血缘关系族人的墓葬。这种现象说明()A.周礼对晋国的约束力和影响力相对淡薄B.诸侯国与周王室血缘亲疏导致墓葬差
异C.西周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渐趋瓦解D.诸侯国与周王室地理位置决定墓葬方式3.元朔五年,汉武帝用士人拜相制取代列侯拜相制,任命老儒公孙弘为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政事”,士人拜相制()A.改变了权力分配的格局B.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机制C.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D.提高了行政办事的效率4.东汉
末年,形成了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一些社会名士对士人的品评往往可以左右被品评之人的仕途进退,成为朝廷选举的风向标。这一局面()A.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革C.导致了政治局势的混乱D.有利于察举制度的完善5.公元前406年,雅典在“
阿吉纽西审判”中,当有人向雅典公民指出,他们对将军实行集体判决而不是对每个将军单独审判为非法时,据说他们暴跳如雷,“如果有人居然不让人民做任何他们乐意的事情,那岂不是太可怕了!”结果是当时在雅典的6名将军被集体处死。这反映了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意识强烈
B.民主违反了法治C.司法系统遭到破坏D.人民主权原则加强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
,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遇他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A.帝国时代法官判案违背法律原则是罗马法发展
的必然结果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C.《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僵化D.法官解释法律条文使原有的公民法废除7.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
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金融监管体制趋于完善D.宪政体制已确立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指定,总统由每州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最髙法院机构由参议院提名
及同意后,再由总统任命产生。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实践分权制衡的政治理想B.构建联邦体制的基本原则C.为防止“多数人民主的暴政”D.防止联邦政府权力专制化9.恩格斯在分析某次战争时,指出“它给古老的中国以致
命的打击,闭关自守早已行不通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这一战争()A.刺激国人“开眼看世界”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C.加速资产阶级投身政治D.促使中
国两大矛盾合流10.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这里的“中国革命之需要”主要是()A.推翻清王
朝封建专制统治B.启发广大国民的民主觉悟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D.推翻列强支持的军阀统治11.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时间1921.71927.41927.819341937年初人数575.7万1万多30多万4万多A.第一次增长的原因是农村道路的开辟B
.第二次增长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关C.第一次下降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12.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人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
”。导致近代以后黄宗羲思想境遇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反对君主制的主张符合近代以来的发展潮流B.他主张推翻封建制度为近代的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C.君主立宪制已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13.王阳明提出“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
功,酌量利害之多寡,审察人情之顺逆,务求公私两便,经久可行之策”的思想,认为致良知与声色货利等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主张考虑利害、人情,而务求公私两便。这反映了王阳明学说()A.包含了丰富的经世致用思想B.强调了儒家学说的功利和事功C.强调修身的关键是“致良知”
D.主张为人处世要学会趋利避害14.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A
.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皇权至上源于宗教祭祀15.阿伦•布洛克在评价西方某一运动时说:“古人世界的重新发现释放了新的能力,刺激了想象力,最后发现了新的真理,
创造了新的形式,而不仅仅是恢复了过去已被淹没或歪曲的许多价值。”该运动()A.复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内核B.诠释了全新的文化体系C.导致了西方社会人文精神的诞生D.标志了理性时代的到来16.《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
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这一“最重大的变化”()A.近代科学的形成为其发展奠定基础B.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根本动力C.使人们开始从封建愚昧中解放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17.“卡门有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她邪恶堕落,却又
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这是观众对于歌剧《卡门》的评价。下列作品创作风格与其一致的是()A.《红与黑》B.《双城记》C.《唐璜》D.《等待戈多》18.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
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成果C.是近代中
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举措19.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延安)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
阶级概念已经具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A.探索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阐述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D.指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方向20.“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
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1.1948年1月,苏联以技术故障、技术困难为由,开始封锁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6月,切断了美英法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铁路交通;8月,公路、水路交通被彻底封锁
,只留有空中走廊。上述措施()A.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B.得到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C.削弱了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D.推动了军事集团的建立22.春秋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
源于商鞅,其理由可能是()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C.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23.日本1870年的地理教科书《舆地志略》中对比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
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这段文字()A.显示出西方文明对日本的影响B.
体现出日本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C.说明此时中国尚未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D.客观分析了中国的旧习根源24.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提出“全球史观”,并呼吁要“重新估价历史”。许多具有全球视野的著作相继问世,如麦克尼尔的《世界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威尔斯的《世界史纲》等。这一现象反映出()A.传统的西方中心论走向终结B.时代潮流影响文化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D.美国全球战略对史学研究产生影响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中国逐渐形成天下共同体的观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归仁的道德理想,华夏与蛮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对的,所需辨认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礼教秩序。因此,这一观念成为普遍适用于华
夏、蛮夷在内的全人类的价值。但是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被迫进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中国社会政治危机与道德、信仰危机先后发生,一种新的共同体意识诞生了,这就是以全球竞争为背景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材料二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
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
“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共同体观念的特点,并简析晚清以来“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因及意义。(9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形态的主要动力。在近代中国,我们看到了几种发挥作用的强大动力。其中有些是明显的,有些则是潜藏的。首先,自然是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它们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国家命运的兴衰。其次,在整个近代中国,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史主题,它时而浮现到表面,时而转入地下。这种动力经久持续。第三种动力是在新的天地里寻求求生之道,这个新天地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
强加到中国头上的。即抛弃旧中国的成分,采纳近代西方的东西。——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7.(15分)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力争和平,法国社会各阶层的人民纷纷起来,组织各种各样的反战活动。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洛加诺公约使战后一度在欧洲称霸的法国从宝塔尖.上惨重地跌了下来,法国已没有实力去抗衡德国了。希特勒为
了迷惑西方民主国家,避免与他们直接过早对峙,上台伊始就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出于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国虽然对希特勒的违约和扩张抱有戒心,但还是相信了希特勒的反布尔什维主义的表态,致使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迟迟不能建立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法国政府无人过问此事;1938年9月法国总理达拉第参加了慕尼黑会议,会议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至此,希特勒完成开战的准备。——摘编自夏洪亮《法国推行对德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二战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5分)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瓦房店市高级中学期末考试高二历
史试题答案1—5BAABB6—10CDCCD11—15BDABB16—20ACBDB21—24DBAB25.【答案】(1)特点:以中国(自我)为中心;以儒家最高理想为准则;儒家礼教秩序成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缺乏近代主权意识。(共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得8分。)原因: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腐朽;思想解放,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识之士的逐渐觉醒;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深。(共8分,每点2分,任答4点即得8分)(2)原
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实对外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不断加强;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障碍全球化发展;环境、疾病、恐怖主义等问题不利和平发展;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
发展,全球化进入新时代。(共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意义:顺应了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共3分,每点1分。)26.【答案】示例观点:徐中约认为动力是在新的天地里寻求求生之道,即向西方学习,追求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动力,此观点正确。论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有识之士即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历程。林则徐、魏源等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付之于实践,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推动了经济
、军事、教育上的近代化。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运动,进一步学习西方西方先进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1915年,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解放。结论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不懈地进行近代化的探索和实践,成为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强大动力。评分标准:观点准确得2分;论述过程最多9分(能够体现近代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推动近代化的大致线索,根据要求酌情给分);总结合理得1分
。如有其他答案,根据上述标准和题目要求酌情给分。27.【答案】(1)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无暇顾及外部事务;一战后法国产生反战思想(和平主义思想);法国实力下降,极力避免战争;希特勒的欺骗宣传;反苏反共本性的驱使。(每点2分,共10分)(2)影响:二战中法国消极抵抗致使其
迅速亡国;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纵容了德意等国的对外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牺牲了小国利益。(共5分,每点2分,最多3点给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