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14)页,204.05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890c17d8ee03eebda3dc71544a944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1.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等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B.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
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C.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组成的双层膜结构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可进行能量转换【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详解】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等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其中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A正
确;B、各种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分割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B正确;C、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C错误;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以发生光反应,可以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
。故选C。2.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生命历程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蝌蚪发育时尾巴消失的过程没有发生细胞分化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
胞的正常分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种类增多,A错误;蝌蚪发育时尾巴消失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没有发生细胞分化,B正确;一般而言,不管细胞分化与否,都能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包
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的产物是mRNA,C错误;癌细胞属于畸形分化的细胞,能无限增殖,胚胎细胞是能够进行正常分化的细胞,D错误。故选:B。3.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大量酶参与,研究发现酶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新的RNA在吸水后
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新的RNA、酶的合成过程需要水提供原料B.有些RNA、酶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C.吸水12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无RNA参与D.干种子含自由水很少,因而酶都没有活性【答案】B【解析】【分析】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越高,代谢越强,抗逆性越差;比例越低,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自由水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也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还可以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可以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详解】A、新的RNA、酶的合成过程会脱去水,不需
要水提供原料,A错误;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酶和RNA的参与,根据“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可知,有些RNA、酶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B正确;C、种子合成新蛋白质需要三种RNA的参与,这些RNA可能来自于干种子中原本储存的RNA,C
错误;D、干种子中酶活性较低,并非没有活性,D错误。故选B。4.取去掉尖端的燕麦幼根若干段浸入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水溶液中培养,较短时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能够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幼根中
的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C.根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糖含量增加D.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的同时会抑制细胞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分析曲线可知,随时间的延长,细胞数目不
变,但细胞质量增大,说明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没有抑制细胞生长,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因此幼根中的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B正确;根段质量增加的
主要原因是细胞内水分含量增加,C错误;曲线图显示: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的同时不会影响细胞分裂,D错误。故选:B。5.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图中Ⅰ3为纯合子,Ⅰ1、Ⅱ6和Ⅱ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C.Ⅱ8与该地区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中患该病的概率是1/22D.Ⅲ10与Ⅰ3、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相同的概率分别是1、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Ⅰ3为纯合子,但其所生后代正常,说明该病不是显性遗传病,又因为Ⅰ1患病,而Ⅱ6正常,故
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即aa%为1%,则a%=0.1,A%=0.9,则人群中AA%=0.9×0.9=0.81,Aa%=2×0.9×0.1=0.18。正常人群中Aa%=(0.18)/(
0.81+0.18)2/11。【详解】A、根据伴X遗传病的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可知,该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根据“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可知,该地区中此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0,而不是在
该家系中致病基因的频率,B错误;C、Ⅱ8的母亲患病可知,Ⅱ8的基因型为Aa,与该地区正常男性(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11)结婚,所生男孩中患该病即aa的概率是2/11×1/4=1/22,C正确;D、由于线粒体基因来自于母亲,
故Ⅲ10与Ⅰ3、Ⅱ5的线粒体DNA序列相同的概率分别是1、0,D错误。故选C。6.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
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B.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利用群落演替规律C.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D.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其物质循环加快的过程【答案
】C【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详解】A、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故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A正确;B、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故需要利用群落演替规律,B正确;C、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利用,C错误;D、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质循环会加快,D正确。故选C。7.水分胁迫是植物水分散失超过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光合速率随水分胁迫加强不断下降,是作物
后期受旱减产的主要原因。图1是水分胁迫和复水对某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其中CX代表对照,L代表轻度胁迫,M代表中度胁迫,S代表重度胁迫),图2表示轻度水分胁迫对叶片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的程度)的影响。(1
)从图1可以看出水分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在光照下,叶肉细胞产生[H]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
________,并且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更难以恢复,最可能的原因是在重度水分胁迫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3)由图2的结果可以看出,轻度水分胁迫下气孔关
闭而引起气孔导度的降低。此种情况下,水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光反应(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3).重度>中度>轻度(或S>M>L)
(4).叶绿体(或类囊体)的结构和功能(5).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而影响光合速率【解析】【分析】图1中:自变量是水分胁迫的程度和时间,因变量是叶绿素的含量;图2中:自变量是轻度胁迫的时间,因变量是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详解】(1)从图1可知,随着缺水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
故水分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光照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第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均可产生[H]。(2)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增大,故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是S>M>L。由图1推测,可
能在重度缺水条件下,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导致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更难以恢复。(3)由图2可知,轻度水分胁迫下气孔导度下降,则通过气孔进入细胞的二氧化碳会减少,由此说明水分还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而影响光合速率。【点睛】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光照
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色素、酶等。光照强度主要通过影响光反应影响光合速率,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速率。8.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1)寒冷刺激时,冷觉
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毛细血管____________,减少散热。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mol/L、145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________。(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分级或反馈
)调节。(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________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__________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4)弥漫性毒性甲
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答案】(1).收缩(2).Na+(3).分级(4).促甲状腺(5).负反
馈(6).淋巴因子(7).增殖、分化【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细胞Z是浆细胞,细胞Y是B细胞,细胞X是T细胞。【详解】(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
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钠离子外多内少,钾离子内多外少,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mol/L、145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钠离子。(2)下丘脑可以分泌TRH作用于垂体,促进
垂体分泌TSH,TSH会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若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抗体A可以与TSH的受体结合,发挥与TSH相同的生理效应,促进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能反馈抑制抗体A的分泌,故抗体A一直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量偏高。(4)由图可知,物质C可以抑制细胞X即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且可以抑制细胞Y即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减少抗体A的产生,可以抑制抗体A对甲状腺的促进作用。【点睛】正常
情况下,下丘脑、垂体可以分泌激素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行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后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而抗体A可以发挥与TSH相同的效应,但甲状腺激素
不能反馈抑制抗体A的合成,故甲状腺激素偏高。9.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请回答问题:(1)生态浮床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
____价值。(2)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__________J的太阳能。(3)图表示某
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直接价值和间接(3).1200(4).大于(5)
.衰退型【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前者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及性别比例,后者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则
其同化量为180+60=240J,至少消耗生产者的量应该按20%的传递效率计算,即240÷20%=1200J。(3)图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Nt+1/Nt>1,种群数量在增加,故出生率大
于死亡率,当Nt为a时,Nt+1/Nt<1,种群数量下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点睛】食草动物的摄入量包括同化量和粪便中的能量,同化量又分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呼吸散失的能量。10.果蝇是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的遗传实验材料,其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等位基因A、a,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的雄性表现型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3∶1∶1,雌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5∶0∶2∶0。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
___染色体上。(2)上述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3)若(2)中的假设成立,则F1成活的果蝇共有________种基因
型,在上述杂交实验的子一代中,黑身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让F1灰身截毛雄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则F2雌果蝇共有__________种表现型。(4)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
。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c);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的主要思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与结论:①若子代果蝇出现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则是环境条件改变导致的;②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③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
答案】(1).X(2).AAXDXD或AAXDXd(3).11(4).8/15(5).4(6).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7).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8)
.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解析】【分析】根据杂交后代雌雄果蝇中均有灰身和黑身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对应的基因型为Aa×Aa;根据后代雄性同时存在刚毛和截毛,而雌性只有刚毛可知,控制毛的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刚毛为显性,亲本对应的基因型为XDXd×X
DY。【详解】(1)根据后代雌雄果蝇中刚毛和截毛的表现型不一致可知,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由上分析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为Aa×Aa,则后代雌雄中灰身:黑身=3:1,但在子代中灰身刚毛∶黑身刚毛=5:2而不是3:1,可能是某种基因型致死,子代灰身刚毛雌
性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DXD:AAXDXd:AaXDXD:AaXDXd=1:1:2:2,根据上述分离比可知,可能是AAXDXD或AAXDXd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3)由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DXd×AaXDY,理论
上后代中基因型种类为:3×4=12种,根据(2)问分析可知,其中一种基因型致死,故存活的基因型共有11种,即AAXDY:AAXdY:AaXDY:AaXdY:aaXDY:aaXdY:AAXDXd:AaXDXD:AaXDXd:
aaXDXD:aaXDXd=1:1:2:2:1:1:1:2:2:1:1,即AA:Aa:aa=3:8:4,则a%=8/15×1/2+4/15=8/15。F1灰身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Y:AaXdY=1:2,黑身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XD
:aaXDXd=1:1,让F1灰身截毛雄果蝇与黑身刚毛雌果蝇自由交配,则F2雌果蝇中有灰身和黑身,有刚毛和截毛,故有4种表现型。(4)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后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表现型为红眼,一次杂交的子
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它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即基因型为XrXr;也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即基因型为XcXr,可以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一只红眼雄果蝇即XRY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来判断其出现的原因,若为基因
突变所致,则后代中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即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后代中红眼雌果蝇(XRXc:XRXr)∶白眼雄果蝇(XrY)=2∶1;若为环境影响所致,则其基因型仍为X
RXr,则后代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4)问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的探究,关键是需要考生能够分析出每种情况中该果蝇对应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即可。【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酸牛
奶酒是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而成的一种乳饮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发酵所用牛奶在加入菌种前应进行____________(填“消毒”、“灭菌”)。(2)已知“改良MC琼脂培养基”中含有碳酸钙,遇酸溶解而使培养基变得透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含氯霉素,可抑制绝大多数细
菌的生长。对乳酸菌进行计数时应选择上述___________培养基,用____________方法接种,挑选出_____________的菌落进行计数。(3)对乳酸菌、酵母菌双菌混合培养和各自单独培养
过程中的活菌数进行定时检测,结果见下图。由图可知,双菌培养时两种菌的最大活菌数均高于其单独培养时,从代谢产物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培养过程中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消毒(2).改良MC琼脂培养基(3).稀释涂布平板法(4).具有透明圈(5).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代谢产物,从而相互促进生长(6).共生(7).竞争【解析】【分析】种间关系包括:竞争、
寄生、互利共生和捕食等。培养基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接种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1)牛奶在发酵前应该先进行消毒处理,除去其他微生物,再加入菌种进行发酵。(2)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遇碳酸钙可以使
培养基变得透明,故应该选择改良MC琼脂培养基对乳酸菌进行计数,要对乳酸菌进行计数应该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乳酸菌可以使MC琼脂培养基出现透明圈,故可以挑选出具有透明圈的菌落进行计数。(3)根据图中曲线可以推测,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相
互利用对方的代谢产物,从而相互促进生长,故双菌培养时两种菌的最大活菌数均高于其单独培养时。共同培养过程中,二者既竞争资源空间又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代谢产物,故同时存在竞争和共生关系。【点睛】乳酸菌属于细菌,另外其呼吸产物有乳酸,根据““改良MC琼脂培
养基”中含有碳酸钙,遇酸溶解而使培养基变得透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含氯霉素,可抑制绝大多数细菌的生长”可知,应该选择“改良MC琼脂培养基”对乳酸菌进行计数。【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为了培育新品种,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获取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
(图2)重组,再去转化棉花细胞和小鼠细胞。回答下列问题:(1)构建含C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2中的____________限制酶切割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将被C基因转化的棉花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必须有一定的营养和激素,实验过程中发现部
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被C基因转化的小鼠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在传代培养时常用______________分散细胞
,该过程中不能用胃蛋白酶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EcoRⅠ(2).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
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3).无菌和人工控制(4).芽顶端合成的生长素向基部运输,促进根的分化(5).胰蛋白质酶(6).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大于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
去活性,所以用胃蛋白酶不行【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基因文库、PCR、人工合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含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等);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
法、花粉管通道法、钙离子处理法);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检测,前者包括DNA分子杂交、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后者如抗虫抗病接种实验)。【详解】(1)根据目的基因的两端存在EcoRⅠ酶切位点可知
,应该选择EcoRⅠ对质粒和目的基因进行切割,进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2)要被C基因转化的棉花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
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该过程需要在离体、无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芽顶端合成的生长素向基部运输,促进根的分化,故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3)可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对动物细胞进行分散培养,由于细胞培养的适宜p
H为7.2-7.4,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约为2,当pH大于6时,胃蛋白酶就会失去活性,所以不能用胃蛋白酶分散细胞。【点睛】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对动物细胞进行分散处理;常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对植物细胞进行去壁处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
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