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4.044 KB
  • 2024-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x,共(5)页,24.04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835f68edc5d84bdaa918c2d97993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芜湖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学者用“重瓣花朵”加以形容,他认为中

华文明的起源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其外围分布着众多文明。这一说法()A开拓了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形态研究视野B.主要基于原始部落分布格局C.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象解读D.旨在强调中原文明的优越性2.中国现代

知名学者陈梦家指出:“卜辞中常有'王卜’,'王贞’之辞,乃王亲自卜问,或卜风雨,或卜祭祀征伐田游……王兼为巫之所事,是王亦巫也。”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A.商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世俗领袖难以决定军国大政方针C.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升D.神权是维系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3.

考古发现的青铜器克罍上的铭文译文:“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等六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了纪念此事,做了这件宝贵的器物。”这可以用来研究()

A.军功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4.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①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礼制、自强的价值观念②关注人物,留下了无为、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④关注社会,留下了尚贤、

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A墨家、道家、法家、儒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道家、儒家、墨家、法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5.下表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物品统计表(部分)。这反映当时()铁器出土地点铁器数(件)生产

工具数(件)铁农具数(件)辽宁抚顺莲花80余7768.是.堡山西长治分水岭363121河北兴隆古洞沟878552河南辉县固围村936958广西平乐银山岭18117091A一家一户个体劳作盛行B.土地私有制度确立C.铁农具运用于农业生产D.冶铁技术趋于成熟6.公元前110

年,西汉政府在全国推行均输法。均输官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出售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此法()A.增加了西汉政府财政收入B.实现了物资的供需平衡C.稳定了全国各地商品价格D.限制了郡国商业的发展7.尽管今天

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这个词汇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这表明秦的统一()A.促使华夏族形成B.推动了民族交融C.增强了国家认同D.

消除了六国隔阂8.“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描述是()A.战乱频繁,藩镇割据现象严重B.科举盛行,人才选拔

公平公正C.民族交融,江南经济获得开发D.佛教传入,对外交往趋于活跃9.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统计当地户口,“汉之号令班西域矣”。由此可见,西域都护府的设置()A

.消除了北方的边患威胁B.表明西域已纳入汉朝版图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使汉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10.汉代太学五经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地位很高,属于“高官厚禄”之爵。朝廷还为博士制作衣冠,经常赏给博士酒肉“劳赐”,表示尊师重道。加之汉代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等职责,使得太学博士

成为受人仰慕的职位。汉代这些做法()A.表明汉朝政府注重民众的教育B.弘扬了社会的清议之风C.说明博士具有极高的行政权力D.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11.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内迁各族纷纷建立政权,在广大北方地区形成了各

民族错处杂居的局面。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接受汉文化,在其统治范围内努力推行汉化政策,并接受大一统思想,以华夏正统自居。由此可知当时()A.西晋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B.华夏认同感的加强C.皇位的宗法传承得到维护D.汉代制度受到追捧12.东晋初期,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

力拉视世家大族,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13.下面是南朝时期政府推行的部分措施。据此可知()农业增加农业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金等实行奖励垦荒、减免赋税等政策,鼓励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去开垦荒地安置流亡人口、奖励南渡人口商业减免商税、开放海上贸易A.重农抑商政策日益瓦解B.北民南迁致使

人地矛盾加剧C.豪强士族经济实力壮大D.政府政策利于南方地区开发1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洛阳一带修建一座大型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

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5.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A.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

提高C.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16.元朝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军队布置、调动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据此可知,元朝()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制约B.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C.重视对地方政权的监督D.专制皇权

得到空前加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

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汉、唐王朝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处理结果。(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并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8.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朝统治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

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来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

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防范纤悉的小心与牵制,一方面使这一朝代政治上步履蹒跚,因而难免“因循”之讥;另一方面,却也出于对“防弊”的重视,使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且调整变革不断,渗透出务实的与创新的精神。——摘

编自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变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进行合理解读。(包括背景,表现,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下面是秦汉时期出现最多的词汇秦半两钱、蒙恬

、汉承秦制、郡县制、西域都护、盐铁官营、张骞、凿空、刺史、五铢钱,大秦王、安敦、霍去病、甘英、文景之治、“推恩令”、丝绸之路、造纸、汉赋、华佗等。阅读上面材料,从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汇,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示例除外)。(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20904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