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0)页,1.562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691aaf2241fa17f71833097392f25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考试地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
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下列各题。1.“风
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辐合上升B.辐合下沉C.辐散上升D.辐散下沉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B.城市“热岛”C.孔明灯的上升运动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
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闻,所以“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辐合下沉,然后在底部辐散,故B正确,A、C、D错误。【2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风塔”处是下沉气流,水池处气温较周围低,故A、C错误。若库区比周边降水少,则库区
温度比四周较低,形成下沉气流,故D正确、城市“热岛”中城市比周围气温高,气流上升,故B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分析、阅读材料是解答的关键。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
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下列题。3.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4.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B.18时至次日6时C.8时至16时D.6时至18时【答案】3.D4.C【解析】【3题详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图中近地面的①④两点温度高于②③两点;据图中环流方
向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降,因此说明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即④点温度高于①点温度,是四地温度最高点。故选D。【4题详解】女主角面朝大海,头发向后飘逸,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近地面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说明海洋气流垂直下降,陆地气流垂直上升,陆地
温度高于海洋温度,结合乙图可知,此时为8时到16时之间。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如陆地和水面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在同样受热或受
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结合热力环流的实质,不难理解海陆风。为了更好理解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学生绘制了近地面等压面发生弯曲的素描图,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读图判断A.A点B点的气压值相等B.A点气温高于B点C.空气从A点流向B点D.A点空气竖
直上升6.如果让你补画出此时该地高空的等压面,与近地面相比,其发生弯曲的情况应为A.A上方与近地面一致,B上方与近地面相反B.A、B上方均与近地面一致C.B上方与近地面一致,A上方与近地面相反D.A、B上方均
与近地面相反【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高,等压面下凹,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低,读图可知A处的气压面是向上凸的,B处的气压面是向下凹的,可知A处为高压,气温低,气流下沉,B处为低压,气温高,气流是上升的,可知A的气压值大
于B处的气压值,在近地面A处的气流是流向B处的,故C正确,可知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在垂直方向上,气压上下相反。故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高压,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A、B上方均与近地面相反,故选D。【点睛】等压面是空间气
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1)在垂直分布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等。(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
根据等压面的凹凸判读:(1)判断近地面气温及热力环流等压面向高凸,高压区,近地面气温低;等压面向低凹,低压区,近地面气温高。(2)判断陆地与海洋,城市与郊区冬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海洋;夏季,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是陆地。城市,近地面等压面下凹(高空上凸);
郊区,近地面等压面上凸(高空下凹)。上海市在进行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市区出现降水的频率高且强度非常大B.人
类生产和生活中释放的废热增多C.臭氧层被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多D.城市水域面积小,但空气湿度更大8.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A.农村AB.近郊区BC.远郊区CD.市区D【答案】7.B8.
B【解析】【7题详解】市区出现降水的频率高且强度非常大会起到降温作用,不会导致城市变暖,A错误;城市工厂、家庭炉灶、交通车辆等人类生产、生活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排放大量废热,使其气温高于周边地区,形成“热岛效应”,B正确;臭氧
层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增温,不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C错误;城市水域面积小,空气湿度应较小,这不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D错误。所以选B。【8题详解】结合图示的城郊环流,市区为上升气流,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被带到高空,高空气流由市区流向郊区,在远郊区C附近下沉,近地面
的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在近郊区植树造林,使由郊区吹来的空气经过森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可以避免城市受到二次污染,图中处于城市与远郊区C之间的近郊区B处是造林重点,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下图为北半球2019年10月29日海平面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箭头
表示风向,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各题。9.图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地表受热不均10.图中箭头所表示的风向,错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9.A10.D【解析】【9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进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A正确;地转偏向力是在风形成后才影响风的风向的,B错误;摩擦力是风形成之后,和风向反方向的力,不是形成风的原因,C错;地面冷热不均,产生水平气压差异,从而才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促使风的形成,所以它不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本题选择A。【10题详解】首先风
的形成是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从材料中得知,此地区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①②③正确,④向左偏的,D错。故本题选择D。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F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2.图中D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答案】11.D12.B【解析】【11题详解】图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可知,F处风带位于
中纬度是中纬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D正确。故选D。【12题详解】D处位于赤道附近,该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在赤道的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B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季节气压
带和风带局部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气压带、风带中A.甲为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B.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乙风带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D.乙风带为北半球低纬信风带14.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答案】13.C14.D【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属于教材基础内容。【13题详解】图示风带位于30度两侧,北侧为东南风,南侧为西北风,为南半球,故甲为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风带为南半球中纬西风带。故选C。【14题详解】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春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秋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的是冬季;故选D。截至2019年8月29日,中国海军先后派出33批106艘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完成1200余批6700余艘中外船舶伴随护航任务,确保了被
护船只和编队自身百分之百安全。结合某季节亚洲季风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6.关于图中①、②两地风向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由低纬信风带形成的B.②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C.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
成的D.②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17.若我国护航编队在图示季节奔赴亚丁湾,在北印度洋海区的行驶情况为A.顺风顺水B.逆风顺水C.顺风逆水D.逆风逆水【答案】15.B16.D17.D【解析】【1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东亚为东南风,南亚为西
南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都属于夏季风。故选B。【16题详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亚洲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海洋为夏威夷高压,形成的东南季风,图中①两风向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影响南亚地区,故图中②地风向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
成的。故选D。【17题详解】夏季北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自西向东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奔赴亚丁湾为向西航行,向西航行逆风逆水,故选D。2019年11月7日,哈尔滨最低气温-6℃,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8日气温跌至-1
1.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A.B.C.D.19.下列天气现象中,主要由该天气系统造成的是①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②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④我国南方地区的春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答案】18.B19.A【解析
】【18题详解】11月17日,哈尔滨最低气温-6℃,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冷锋,A项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暖锋,故不符合题意;B项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冷锋,故正确;C项是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
针由中心流向四周,为北半球气旋,故不符合题意;D项是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为北半球反气旋,故不符合题意;由此判断该题选B项。【19题详解】根据上题该锋面系统为冷锋锋面,由该锋面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是我国冬季爆发
的寒潮,①对;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对;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③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春雨,是暖湿气流向北运动形成的暖锋造成,不是冷锋系统造成,④不对,故该题选A。下图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下图中所示水循环过程中,缺少的环节是A.大气降水、下渗B.地下径流、下
渗C.水汽输送、降水D.植物蒸腾、蒸发2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过程,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22.实现②环节的可能是A.我国东南季风B.副热带高气压C.赤道低气压带D.我国的冬季
风【答案】20.B21.A22.A【解析】【20题详解】图中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序号①处位于海洋上,为水汽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大气降水,④为地表径流,所示水循环过程中,缺少的环节是地下径流、下渗,故选B。【21题详解】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
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
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图中所示水循环的过程,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选A。【22题详解】②环节为水汽输送,
我国东南季风能实现②环节,A正确。副热带高气压气流下沉,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我国的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BCD错误。故选A。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
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3.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24.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23.A24.B【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24题详解】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结合上
题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增加下渗,储存水分,增加城市淡水资源,缓解雨季内涝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会增加城市用地,加剧用地紧张,①②④正确,故选B。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25.该大洋环流为A.北半球副热带环流B.北半球副极地环流C.南半球副热带环流D.南半球副极地环流26.若该大洋环
流位于大西洋,则A.②为本格拉寒流B.②流经秘鲁西侧海区C.④为加那利寒流D.④流经非洲东侧海区【答案】25.C26.A【解析】【25题详解】图示风向分别为东南和西北风,故图示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回归线附近,图示环流有回归线穿过中部
,是南半球副热带环流,C对。故选C。【26题详解】若该大洋环流位于大西洋,则②为本格拉寒流;秘鲁西侧海区位于太平洋;加那利寒流位于北半球;④流经北美洲东侧海区;故选A。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
的是()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哺乳类28.鱼类动物物种繁盛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中生代C.元古代D.新生代29.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答案
】27.C28.A29.B【解析】本题组以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不同生物出现的年代判断,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7题详解】图中显示,哺乳类、鸟类分别出现在中生代、新生代,而两栖类、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因此排除B、D
。图中显示,出现在古生代的两栖类、爬行类,两栖类比爬行类更早,因此排除A,选项C符合题意。【28题详解】图中显示,古生代鱼类物种较多,而其它生物的物种较少,因此此年代是鱼类盛行时期,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显
示,中生代和新生代鱼类物种更多,但其它生物的物种也较多,因此排除B、D。图中显示,鱼类在古生物才开始出现,元古代没有鱼类生物,排除C。故选A。【29题详解】图中显示,新生代哺乳类动物物种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选项B符合题意。图
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在中生代物种最丰富,在新生代物种较少,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生藻类时代是古生代早期,排除C。裸子植物时代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排除D。故选B。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0.引起图中地理环
境演变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B.外力作用C.人类活动D.地形改变31.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特殊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答案】30.D31.B【解析】【30题详解】图示中,山脉的隆起,山脉两侧的植被出现明显差异。迎风
坡一侧是森林植被,背风坡一侧是草地植被。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岩层挤压隆起,地形变化是主要因素,D对。图中大气环流方向未变,A错。外力作用是使地表趋于平坦,B错。人类活动影响小,C错。故选D。
【31题详解】图示地区随着地形的变化,则影响了大气环流影响,而影响了区域降水分布,又影响了植被分布的差异,故反映了一个要素的变化影响整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即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B。以下四座山的在同一经线上,请根据各自的自然带分布
情况,完成下面小题。32.若仅依据热量条件判断,则四座山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为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乙甲丙丁D.丙甲乙丁33.山顶雪线的形态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列关于丁的雪线形态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南坡的热量条件好B.北坡的坡度缓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的植被多【答
案】32.D33.C【解析】【32题详解】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地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据图可知,丙的基带为雨林,位于热带,纬度最低;其次甲,基带是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然后乙,基带是落叶
阔叶林,位于温带;最后是丁,基带为针叶林,纬度最高。故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丙甲乙丁。故选D。【33题详解】由图可知,南坡的雪线较北坡低,南坡由于地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东南坡的热量条件好,雪线应该更低;北坡的坡度缓、植
被多对雪线的高低影响小。故选C。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4.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衬衣—
—河南西服——河北和辽宁大衣——吉林和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35.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A.整体性B.联系性C.开放性D.差异性【答案】34.C35.D【解析】【
34题详解】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垂直地带性以水热为基础。由南向北穿着越来越厚是因为气温越来越低,这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故选C。【35题详解】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是因两地气候条件不同,反映
了区域环境的差异性。D正确。故选D。第Ⅱ卷综合题二、综合探究题(本题共3题,共30分。)36.下图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所处天气系统高空中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②所处天气系统中心位置竖直方向大气运动的方式为_______
_。(2)图中M,N两个锋面中,表示暖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刻,乌鲁木齐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3)此时,太原、武汉、广州、海口四城市当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
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东部天气系统经过沈阳时,受其影响,沈阳的天气状况为: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__,还可能伴有________及________等天气。【答案】(1).顺时针辐散(2).下沉(3).M(4).偏南风(5).
广州(6).广州附近的等压线分布比其他城市更为密集,气压梯度更大(7).降低(8).升高(9).降雪(10).大风(阴天)【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风向等相关知识。【详解】(1)图中①处两
侧出现冷锋和暖锋,为锋面气旋,近地面大气逆时针辐合上升,高空相反,大气顺时针辐散;②处为高压,所处天气系统中心位置竖直方向大气下沉。(2)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故图中M,N两个锋面中
,表示暖锋的是M,且根据锋面符号也可以判断。此刻,乌鲁木齐南部为高压,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再向右偏转为风向,风向为偏南风。(3)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广州附近的等压线分布比其他城市更为密集,气压梯度
更大,风力更大。(4)图中东部天气系统为冷锋,经过沈阳时,冷气团取低暖气团,气温降低,气压上升,暖气团抬升,还可能伴有降雪及大风(阴天)等天气。37.读太平洋洋流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洋流),回答问题。(1)分别说出①和⑥的相同之处(至少两点),③和
⑨的不同之处。(2)由①②③④组成的环流系统被称为____________;③表示的洋流名称是______,该洋流主要是在盛行______(风向)的吹拂下形成的。(3)⑤⑥⑦⑧所表示的洋流中,对沿岸地区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
用的是(数字)______,具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数字)________。(4)在图中甲、乙两处表示的大渔场中,因表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流走,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为鱼虾提供充足
的饵料,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处,另一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寒暖性质(均是暖流)、流向(均为自东向西流)、成因(均因低纬信风而成)(三选
二);③为暖流⑨为寒流。(2)副热带环流北太平洋暖流西(南)风(3)⑤⑧⑥⑦(4)甲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解析】【分析】本题以太平洋洋流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详解】(1)①为北赤道暖流,⑥为南赤道暖流,均是暖流,寒暖性质相同,均为自东向西流,均因低纬信风
而成;③为北半球的北太平洋暖流,为暖流,⑨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2)由①②③④组成的环流系统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被称为副热带环流;③表示北太平洋暖流,为北半球的西风漂流,该洋流主要是在盛行西风的
吹拂下形成的。(3)⑤为千岛寒流,⑥为南赤道暖流,⑦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⑧为秘鲁寒流,⑤⑧这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⑥⑦为暖流,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4)甲处为秘鲁渔场,因表层海水在信风作用下流走,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
水上泛,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乙处为北海道渔场,处在暖寒流交汇处,使海水发生扰动,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类饵料充足形成大渔场。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2年2月4日至20
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前两届举办的城市分别是韩国平昌和俄罗斯索契。下图为城市位置及索契、北京、平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索契属地中海气候,其与平昌
的气候相比__(高温期/多雨期)相同,___(高温期/多雨期)不同,原因是索契的夏季受________控制,冬季受_______控制。(2)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其典型的自然带
是________。(3)从北京经张家口到索契,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受____条件影响。平昌的气候比北京更加温和湿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昌受________(海洋/纬度/暖流/信风)
的影响更大。【答案】(1).高温期(2).多雨期(3).副热带高气压带(4).盛行西风/中纬西风(5).高温多雨(6).寒冷干燥(7).温带落叶阔叶林带(8).干湿度(9).水分(10).海洋【解析】【分析】本题以城市位置及索契
、北京、平昌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考查东亚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详解】(1)据图可知,索契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平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索契与平昌的气候相比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2)从图中的资料可以看出,北京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最低温在0℃以下,降水较少,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从北京经张家口到索契,沿途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再过渡到草原和森林,这种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体
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平昌的气候比北京更加温和湿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昌受海洋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