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48.465 K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docx,共(10)页,48.4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7443fdb6527cb74b3fb54b2541687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学年第一学期钱塘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命题:义亭中学温纯辉核对:塘栖中学方晖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

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意义与价

值的来源,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以乡村文化振兴延续文化自信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之根,它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之上,乡村文化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民的

精神家园和心灵寓所,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今天,我们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延续文化自信的根脉,必须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立足乡风文明,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让传统村落、特色古镇、民族村寨、古建遗存等蕴含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载体“活起来”;就是通过实施好农村优秀戏曲舞蹈、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工程

,让历史悠久的乡村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就是要保留独特的乡村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富有品牌性的乡村文化产品,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可以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弘

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根基的必由之路。以乡村文化振兴传承文化自信之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过程中,广大农村孕育了以红色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自信之脉。我们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深入挖掘乡村

特色文化符号,盘活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红色革命文化,激发人民的爱国奋斗情感,提高乡村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

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乡村红色文化是对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尊重,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和底气所在。以乡村文化振兴铸牢文化自信之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因为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没有

健康文化的滋养,很难构筑整个农村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优秀乡村文化不仅维系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让我们记得住乡愁,还为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孕育社会好风尚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滋养。今天,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任务,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提升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增强农民群众的价值观认同。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培育乡村恬淡质朴、重农固本、崇尚科学、遵守法制、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传承乡村孝老爱亲、兄友弟恭、崇

礼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家训;涵化乡村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温良恭俭、理性平和的淳朴民风;挖掘新时代乡村先进模范和乡贤的典型事迹,引领道德风尚。可以说,振兴乡村文化,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用富有时

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铸魂工程。我们坚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智民之初心,勇担振兴乡村文化发展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必将谱写一首气势恢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的新赞歌!(摘编自滕翠华《以乡村文化振兴筑牢中国文化自信之基》)材料二弘扬乡土文化,对于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要注重几个点,着力于乡土文化几个方面的建设,实现以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提高对乡土文化保护的认识。正视乡土文化危机,重塑乡土文化情感,

要培养公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增强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扎根乡村、有乡土情怀的新农民;建立并完善乡土文化保护机制;量力而行,保护文化地标,用地方文物来反映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文化地标。发挥民

俗文化作用,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正能量,把传统道德约束与村民自律、村组织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和谐稳定;使优秀民俗成为乡村公共活动的平台资源,在文化上有传承,在发展中有凝聚和共识。在自觉传承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发展产业,使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使乡村成为宜业宜居的

新家园。传承各种传统技艺,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内在意义。着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地方乡土文化品牌,把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之中。注重乡土文化特别是当地独有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传承,不断丰富乡土文化的内容及其涵义,使乡土

文化以活态化的方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发挥党员干部和新乡贤的引领作用,用好农村文化礼堂,充分发挥现有农村文化礼堂的功能,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实践。围绕移风易俗、诚信建

设,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融入乡村文化建设,积极主动进行正向引领,建立完善的褒扬机制以强化乡土文化对于农民精神风貌所能够产生的影响,用乡土文化培养乡风文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队伍建设,注重在乡土文化方面有所专长的人才,选好配优文化站站长

,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建立一支“留得住、用得上、能干事”的本土文化人才队伍。加强乡村的“非遗”传承人队伍、基层民营院团、各类群众文化团队、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实弘扬乡土文化的力量。(摘编自《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也要盘活蕴含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载体。B.农村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构筑,需要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化的滋养,需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C.

培育文明乡风、传承良好家风、涵化淳朴民风、引领新时代的乡村道德风尚,应当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D.强化乡土文化对于农民精神风貌所能够产生的影响,需要建立完善的褒扬机制,用乡风文明培养乡土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A.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B.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可以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归属感。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乡村文化的灵魂。D.发挥乡土文化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增强公众对乡土文化的责任和保护意识。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为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改善乡村居住环境,需要拆迁本村古旧建筑,增设现代化设施。B.为了保护、传承、展示、交流乡土文化,可以在城市建设一批农村

非遗传习基地。C.某村将明崇祯年间研发的“香脯糕”制作技艺加以传承,作为当地旅游观光体验项目。D.聘请一批文化艺术院校优秀人才,到村镇指导工作,完成乡村文化建设后再离开。4.材料一论证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结合材料二,用自己

的话简要概述“弘扬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个农民走在田埂上芦苇泉①他终于直起腰。这是一片无边的稻田。他那样弯着腰,向左右扩展、向前移动的姿势,已经持续很久

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朝远处看,远处是蒙河黑色的树林,那片树林子太大,太茂盛,就像一片黑夜。他的头发是湿的,大滴的汗顺着脸往下淌,一直淌进衣服的里面。他的左手臂抱着大把的青草和稗子。他像忘了自己一样,仍是朝远方的那片树林看,就像盼望着一件事情的

发生。比如一个人突然走出来,比如一群鸟“哇”的一声飞起,又落下,比如里面传出一声沉闷的枪响。我们也许还不太了解他,不过是刚才的那条鱼,让他想起了一条大河。那条鱼打着他的左脚,快速地游走了,碰到稻子时弄出了“啪啪”的挣扎声。他没有去捉它,相反却站起了身。这条鱼显然是从河里和河水一起流进来的,只不过

在刚进入这片稻田的时候它比一条小蝌蚪也大不了多少。它几乎有两寸多长了,真是奇迹。好长时间,他的脑子里只有那片流水。他还听到了那种好听的流淌声。他还看见了一群鱼,像影子一样在水里一闪一闪的鱼。他想鱼的命运可真叫命运,如果不来到这片稻田,仍旧在河里,也许都见到海了。他重新弯下腰,向左向右向前移动

……②他今年54岁,不远处的村庄里,有他的一所房子,十一棵树,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不喜欢城市,甚至可以说他敌视城市。他一共去过两次城里,两次都是去卖西瓜。他的西瓜那么好,可城里人就是有眼无珠,说这个不熟,那个不甜,左挑鼻子右挑眼,一大堆瓜一个也没卖上好价钱。每一个瓜都是他的

好孩子,都是他一眼一眼地看着长大的,没有一个次的。后来,为了避免和城里人打交道,他就把瓜直接批给那些瓜贩子,不再去城里受煎熬。城市是另一个世界,他在城里行走,要多么别扭有多么别扭,怎么走也走不好,走得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在城里,他是多余的,那种反差,和城里人的反差,让

他生出了一种被追逃的错觉。在城里,他是逃出来的。回到村庄,他沉思了很多天,自己就这么没有出息?但没有办法,他始终没有消除那种对城市的恐惧。他清楚地记得,城里人目光的冷漠,他们把钱扔到地上抱走西瓜时的蛮横劲头

。那时他浑身哆嗦,就像一棵草独自站在一片庄稼地里,那么孤独和耻辱。他做错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想逃走。③一会儿,他就在一条田埂上走着了。田埂上长满草,一只草叶子般的蚂蚱飞起来。他赤着脚,卷上去的裤腿湿了的部分,溅上了几星

泥。他把草集中起来。然后坐在上面,掏出他的旱烟袋,抽烟。他黑红色的脸上,放着一种光芒,眼睛里像有一个世界,身体里藏着的力量在等待着什么。他给我们的印象是,没有一点苍老的感觉,就像20岁的演员,扮演一位50岁的农民,那种老也是掩饰着的老,是装出来的。他那么自然,一点也不孤独,一会儿看看自己的脚

,一会儿看看稻田,远处的村庄就像不存在一样。其实,此刻他正在想着村庄,想着等到秋天把这片稻子弄回去时的喜悦场面,想起了粮仓,想起了妻子的手,想起了孩子们的傻笑。他笑了,那种笑是从里面一点点地笑出来的,好像从昨天就开始在深处或远方笑了,今天才笑

出来。他磕去烟锅里的灰烬,重新把烟袋别到腰上,那姿势像极了一位将军在别一支手枪,也有那番威武。尊严!我看到了他的尊严,这种尊严似乎是天生的,谁见了谁都会敬畏的。然而,在城里,他的尊严呢?他把尊严留在了村庄,留在了庄稼地里。这种尊严原来是带不走

的,是只属于村庄和土地的。④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在那片稻田里,用那种姿势移动了。那是一架机器,一点一点地向前,没有大的动作,也不会消失。在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又一堆草抱在了他身体的左边。他看到了那辆邮车。他竟能从邮车的速度上,看出了今天这辆车同往日的不同。他又躬下腰,但不多会,他就站

直了,朝村庄看。他几乎不是在劳动了,也许他累了,或是饿了。但他仍能准确地把稗子从稻子中分辨出来,拔出来,一会又是一抱。村庄那边跑出一个人,像一只风筝,一晃一晃的,被风刮着。他早就认出来了,那是他的女儿,她考上

大学了,肯定考上了。用一种优美的舞蹈跑在路上的人,一定是有了幸福装在心里的人。女儿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他只不过是笑了笑,并没有走出稻田。女儿站在田埂上扬了扬手中的信。他想,女儿有福了。继而又想到,女儿要走了,就要失去她了。女儿的快乐和他的快乐,有些是一样的,有

些却不同。他自然地想到了城市。但他却没生出一点痛苦或去阻拦女儿的感觉。他在心里替女儿高兴。⑤“爸爸,咱回家。”⑥他却摆了摆手,说:“干完这点,我就回去。”⑦他又弯下腰,向前移动了。⑧绿油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

,把他托起来,想让他飞,但他却紧紧地抓住那些草,抓住一棵,松开,再去抓另一棵,永远也不离开这片土地,永远也不飞起来。天黑了,那个移动着的影子,还在移动。接着,我们看到了大地上空的星星。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通过写主

人公感慨稻田里的鱼的命运,表明他想要离开农村、外出闯荡的愿望。B.文章第②段作者大量采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现农民对村庄的爱,爱在细节,爱在点点滴滴。C.文章第③段写田埂上的草和蚂蚱,让人感到自然和安适,传达出农民对城市的极度憎恶。D.

文章第④段今天的邮车速度是与往日不同的,打破了农民内心的平静,使他内心五味杂陈。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整体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他两次去城里”,插叙了他过去的经历,既通过他对西瓜的感情丰富了人物形象,又交代了女儿去城里的原因。B.全文反复写“向前移动”这一

动作,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浑然一体;在内容上写出了农民劳作的过程,展现出农民劳作的辛劳与坚持。C.文章在“移动着的影子”后,接着写“我们看到了大地上空的星星”,以景作结,使他弯腰在稻田中的身影定格在了读者脑海中,意蕴深厚。D.全文用第三人称写

一个走在田埂上的农民,没有给农民以姓名,更有利于作者对农民内心的困惑与无奈的把握和理解。8.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第①段的“那条鱼”有何作用。9.概括“他”的形象特点,并分析其形象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

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

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

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

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博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

“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

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B.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

之道也C.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D.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与《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中的“王”意思相同。B.《尚书》,最早书名为《书

》,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儒家经典“五经”之一。C.“顿首”在古代拜礼中是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的一种礼节,与“稽首”“叩首”不同。D.“君之明”中“之”与《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

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第一段对“富民易治”和“民贫难治”进行了阐释和比较,意在证明“治国之道,必先富民”。B.甲文中,管仲认为治理国家要引导百姓从事农业,不能让田地荒芜。C.乙文中管仲说君王以“天”为贵,齐

桓公抬头看天,说明他理解了管仲的意思。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要重视百姓,对于今天治理国家而言依然具有借鉴意义。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2)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14.粮食问题自古就是关乎国家发展

和政权稳固的根本问题,请谈谈这一观点分别在两则材料中的具体体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与颜钱塘①登樟亭②望潮作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惊涛来

似雪,一坐④凛生寒。[注]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樟亭:一作“障楼”,指樟亭驿楼,在钱塘旧治南。③渤澥:渤海的古称。④坐:通“座”,座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犹如雷震,震动百里,

先声夺人,很有力量。B.颔联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的的C.颈联以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等为背景,描绘钱塘江潮到来壮丽景象。D.孟浩然诗风清淡自然,气质淡泊洒脱,本诗所描绘的“钱塘潮”形象与诗人气质一致。16.本诗与宋代潘阆的

《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人一旦做到自我约束,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人都会称赞他是仁人君子的两句话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主次、先后顺序。(3)以自然界鸟类的啼鸣

来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舆论场曾围绕汉语言运用这个话题刮起了一股小旋风,起因是由于日本友人“山川异域,风月

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战“疫”助力标语。有的网友在击节叫好之余,发出了“没文化,你只会写‘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感叹,进而认为中国人太没有文化了(1)。其中的自卑心理隐约可见。其实,我们大可不必①。就事论事,说这句话不好、那句话好,其实都有失偏颇。语言运用根

据具体人称、情境、场合而灵活组织,从来都没有②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精悍有力、富有激情、催人奋进,鼓励的是14亿血肉同胞相互鼓励、并肩作战、众志成城的意志与勇气;“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意味深长、文雅恬静、意境悠远

,传递了日本友人和中国人民同在一片蓝天下,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2)。两者都很好,都是内涵丰富、给人力量的汉语言。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灿若星辰、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中,诸如“岂曰无衣,与子

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古诗词,它们③地展现了汉语的优美和隽永,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值得每一个国人骄傲和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土壤,是涵养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

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两处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来并修改正确。20.请给上述材料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食盐

,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被称为“百味之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盐,小篆为鹽,属于象形字:“臣”代表大臣,“人”代表制盐工人,“卤”代表制盐卤水,“皿”代表制盐的器皿。(1),在大臣的监督下,工人在器皿中烧卤水制盐,这表明制盐过程是政

府行为。中国古代流传着“白鹿饮泉”“羝羊舐土”的传说,古人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而发现了盐的存在。我国的制盐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公元前2370年—公元前2338年)。传说黄帝手下一个叫夙沙氏的部落通过把海水煎煮成卤水再制成盐,发明了制盐之法,夙沙氏也因此被称为“盐圣”。古代蒙学《千字文》里也有

“夙沙煮海”的故事。我国从神农时代开始种植谷物。之前古人的饮食以兽类、禽类为主,动物体内的盐分已经足够补充人体所需,但主要饮食来源变成谷物后,(2),制盐的方法也应运而生。从制盐方法来看,盐可分为岩盐、井盐、海盐、池盐(湖盐)等。(3),它还可以用来

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去污、医疗等。盐卤中的钾是重要的化肥原料,可保障粮食等作物生长;盐卤中的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玻璃、仪器等离不开它;盐卤中的镁更是航天、军工产业的重要原料。盐卤中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部件

——锂电池,一部分原料出自盐田;手机里的电池原料,也来自生产盐的副产品。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下列各项与文中“百味之王”引号用法一致是()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

机”。B.“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C.今天,要制服“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送走。D.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

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蒋勋说:“我们性格里都有林黛玉和薛宝钗,我们永远都会在两种性格之间矛盾。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持死去,薛宝钗因懂得圆融跟现世妥协而活下来。”怎么和自我相处,怎么和他人相处,怎么适应社会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要修习的功课。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

: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的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6579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