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09.500 KB
  • 2024-10-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共(4)页,20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62ab8e48bec8468bdb797855ee2a6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太原市行知宏实验中学2020-2021第一学年期末试题高二历史命题人:行知宏研发部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真题再现)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

,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2.(真题再现)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地辛辣程度,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这表明《唐璜》A.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风格B.激烈

批判了自由主义C.具有反思理性社会的特点D.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3.(真题再现)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________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A.人文主义B.现代

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4.(真题再现)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欧洲的良心”,他一生写了二百多部作品,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他的作表作是A.《战争与和平》B.《唐璜》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

5.(真题再现)西方某著名话剧在布景和道具的选择上,做了这样一种令人感到衰败而没有生气的设计:荒郊外一棵仅有几个叶片的树、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绳索和沉重的背囊无不透出压抑的沉重和挣扎的无奈。据此判断,该剧

为A.雨果《巴黎圣母院》B.易卜生《玩偶之家》C.贝克特《等待戈多》D.萧伯纳《苹果车》6.(真题再现)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19世纪初。代表古典主义音乐终结和浪漫主义

音乐开端的伟大音乐家是A.高尔基B.德彪西C.塞尚D.贝多芬7.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

”。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A.引进西方学说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C.提倡文学革命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8.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

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

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9.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

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10.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

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

.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11.近代前期,某一历史人物认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该历史人物应是A.鸦片战争

时期“新思想”的倡导者B.维新办法运动的领导者C.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知识分子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2.“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

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张为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D.建立福利社会1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

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14.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

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中山先生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C.满清专制剥夺人民政治

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15.某部历史著作写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

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新民主主义论》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6.毛泽东说:“(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

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为此,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A.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C.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7.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

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D.义和

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18.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日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

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19.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完全一致的是: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D.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20.

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

民权”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21.(真题再现)我们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维空间”,大多数都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这说明A.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

思维方式的改变B.牛顿力学体系存在对宇宙认识的误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宇宙的真相D.相对论推动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22.(真题再现)科学在不断积累中实现了超越,在下列世界近代科学家的关系中错误的一项是A.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B.牛顿——认真研究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C.爱

因斯坦——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D.普朗克——推广了爱因斯坦的量子假说23.(真题再现)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

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24.(真题再

现)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生产持续衰退B.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C.城

市化进程加快D.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25.(真题再现)如果说昔日的机器仅有“骨骼肌肉”,那么今天的机器除了“骨骼肌肉”之外,还有相当发达的“神经系统”。今天的“骨骼肌肉”也有了崭新的内容,例如动力机,除了蒸汽机、电动机之外,还有越来越多

地采用核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等新能源的发动机。这些变化反映了A.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艺术想象力B.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C.技术变革导致社会分工的细化D.环境问题引发世界性能源革命二.材料题(共4小题,26题17分,27题13分,28题8分,29题12分)26.(真题再现)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

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材料二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

,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聂家华、刘洪森《中国近代史纲》(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对

西学的态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通过以上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9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等人的政治理想,并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陈独秀等人掀起的新文化运动。(8分)27.阅读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材料二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朱狄《当代西方美学》(l)材料一分别涉

及哪些文化领域?他们共同属于何种流派?图二所代表的流派具体有何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并列举出其前期和后期的代表画家各一人。(5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维尔纳•冯•西门子,在念完中学后参军。西门子在服役期间对电报技术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发明了在十九世纪间流行一时的指南针式电报机。作为物理学家,西门子对技术的喜爱直接影响到了西门子公司的发展。创建时西门子除了依靠电报业务外,就以发展和推

广新技术支撑主要业务的发展。1866年,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由西门子公司的一个工程师完成了人类第一台自励式直流发电机。同年,西门子还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西门子研发的这些技术往往马上被产品化投入市场,或者将其应用到新的产品中。例如电梯(1880)、

电力机车(1879)、有轨电车(1881)、无轨电车(1882)等都是西门子公司利用其创始人的发明最先投入市场的。讽刺的是,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有所发展的电动汽车也是西门子公司在1898年最先发明的。﹣﹣摘编自《西门子自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

门子研究发明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门子研究发明的时代背景。(4分)29.(真题再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

渡。——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金属、化学、电力领域里,导致新产品的出现。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改善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反过来又增加了产量。同时增加产量的要求又迫使人们进行重大改组以使更自由地提供资本、确保更有效率的劳动力。——罗伯特·E

·勒纳等《西方文明史》材料三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第五版)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烟囱多于教堂”的理解。(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技术应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的具体影响。(3分)(3)材料三中“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

间”说明了什么?“经济上的隔离消失”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4)据以上材料,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概括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于科技的利用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4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