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共(8)页,76.37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d559d95a841a03febf17691561ba4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年度上学期河南省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思想政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4第1~6课。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不仅仅是存在于物质世界,更在思想的领域中探索着自己,思考自身的存在成为一种哲学行为。通过对生
命和存在的思辨,人类赋予了自己更为深刻的生命内涵。这表明()①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够上升为哲学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始终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进行的深刻洞察和探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开
天辟地的大事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历史新纪元”,从改革开放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之所以实现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奇迹之根源、力量之根本皆在于马克思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①对百余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产生于社会实践又指导各国社会实践③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产物④能给予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战胜的力量A.①②B.①④C.②
③D.③④3.“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百年辉煌的“关键密码”之一。由此可见()①高质量的“常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②党只有解放思想、不断革新,才能赢得主动③勇于自我革命、坚守传统方能保持党的稳定性④党始终以变化的
世界为依据,明理适变并灵活应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我国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把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加强耕地盐碱
化防治。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以地适种”推动了客观与主观相符合②“藏粮于技”创造性地认识和利用了客观规律③推广有效做法以真理性认识为改造的出发点④“以种适地”把握了“种”与“地”的客观联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4年,
我国多地出现地磁暴现象。有专家指出,当地磁暴发生时,高层大气密度会升高,这会对航空、通信等高技术行业产生一些影响。但对普通人而言,地磁暴的影响非常微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需要进行专门防护。这说明()①地磁暴与人类的活动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②地磁暴对地球不同事物的影响具有多
样性③地磁暴与地球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事物发展④要从地磁暴与地球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观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细布局。改革不能“孤军突进”,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调控不能“零敲碎打”,安全不能“一失万无”。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①整体统率部分,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③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④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和把握部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成功没有捷径,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执着专一的坚持,才能帮助我们实现理想。把今天的每一小步走得稳稳当当,才能逐步汇聚成明天通往
成功的一大步。相信时间的力量,你终将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②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③事物发展是新旧事物交织的过程④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变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下侧漫画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能够相互
贯通②敢于承认矛盾的普遍性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手术中常规取出的眼液滴,绘制了来自眼内不同细胞类型的近6000种蛋白质图谱。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根据这些数据创建了“蛋白质组时钟”,可判断眼睛的分子年龄。
同时,研究人员在眼液滴中发现了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蛋白质,这可能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途径。这说明()①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②科学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未知规律③认识工具决定着人的认识水平④借助先进工具能促进认识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中国科学家通过对不同月球矿物的进一步研究
,发现月壤钛铁矿加热后,可以同步生成大量单质铁和水蒸气气泡,找到了用月壤产水的方法,未来可连续生产水,能解决月球科研站建设用水难题。由此可见()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的真理性需实践检验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可以把观念变为现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暗物质是指人类肉眼看不到,且使用天文望远镜和电磁学手段观测都无法捕捉到的物质,其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的概率极低,探测极为困难。此外,无处不在的宇宙射线会极大干扰暗物质探测工作,让本就困难的探测工作难上加难。这
表明()①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过程②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③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必须超越一定的物质条件④暗物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暗物质认识的反复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
门联合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是自2021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布实施后的首次调整。此次调整的内容主要聚焦在民生方面,如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农村危房改造、特殊群体集中供养等“关键小事”。国家基本公共
服务标准的调整体现了()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④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
④13.近年来,河南全省各地以“设计河南、美丽乡村”为引领,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提升为主抓手,已建设“美丽小镇”500多个、“四美乡村”1万多个、“五美庭院”183多万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连续5年受到国务院激励表彰。这说明河南省()①创新工作规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②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③坚持群众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④站稳人民立场,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在202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
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肯定广大劳动群众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提出殷切希望,强调:“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人们实现人
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③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努力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毛某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他带领村民住山洞、啃红薯,攀悬崖、打炮眼,用手抠、
用脚蹬,历经7年艰辛,在悬崖峭壁上凿出8公里“天路”。路通后,他和村民积极寻找致富途径,最终使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①价值观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②正确价值观指引人们实现人生价值③只有把握人生机遇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16.党中央决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由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有()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②人生的真正价
值在于社会对个体的充分肯定③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④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分)河南省洛阳市作为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洛阳市始终将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筹考虑,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划建设等规划“多规合一”,探索形成了文物和文化遗产利用的新“洛阳模式”。洛阳市按照“一址一策”
的原则,在保证遗址本体绝对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上,探索创新保护展示模式,结合每述处遗址不同特点和不同环境,确定地面标识、模拟展示、覆罩展示等方案,建设各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洛阳市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等,充分利用VR、AR
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通过一系列探索与发展,一大批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正从地下“走”到地上。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洛阳市是如何探索形成文物和文化遗产利用的新“洛阳模式”的。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深谙科学探索的真谛,他强调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应并重理论与实践,尤其要重视理论与实验间的不一致之处,因为这正是发现新知、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他倡导“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精神,鼓励科学家投身于具有长远影响和重
大科学意义的研究中。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鼓励科学家保持自信,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坚信每一次尝试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此外,他还提倡以包容的心态对待科学研究,允许犯错,鼓励试错,并虚心听取不同学术观点,以促进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周光召院士的观点对科学
家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启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纵深推进,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生
态保护红线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制定并施行《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如今的中国,天更蓝,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水更清,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更净,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越来越多的绿色
正在点染祖国山川大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从“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合理性。(8分)(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搞一种模式”。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三市,地域相邻、产业相融,携手在沿江发展基础上“向海图强”,从“造壳”迈向“造心”、从“制造”迈向“智造”,同时通过差异化竞争,形成了南通
的海工装备和豪华邮轮,泰州的大型油船和集装箱船,扬州的大型散货船和滚装船等特色基地。产业成群、发展成势、特色鲜明,如今,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抵达“新航段”,破浪驶向“世界级”。(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南通、
泰州、扬州三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如何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的。(9分)(2)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请从辩证法角度对此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2024-2025年度上学期河南省高
二年级第一次联考思想政治参考答案1.D【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在思想的领域中探索自己,思考自身的存在,表明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也表明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进行的深刻洞察和探索,③
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哲学的起源,而非世界观如何上升为哲学;材料也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②不选。2.B【解析】材料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说明马克思主义能给予中国共产党人
不可战胜的力量,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具体影响和作用,而非其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及产生的背景,②③与材料主旨不符。3.C【解析】②④准确反映了材料中党的自我革命和适应变化的重要性,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
是固定的制度无法应对变化,而非高质量的制度是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且高质量的“常制”违背了材料中“常制不可以待变化”,①不选。“坚守传统”的说法错误,且③忽略了时代变迁对党的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排除。4.D【解析】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作物生长规律的认识和利用,②是对“藏粮于技”理念的正确理解。“
以种适地”是根据土地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把握了“种”与“地”之间的客观联系,④正确。人的认识或行为要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相符合,①说法错误。我们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真理性认识为改造的出发点,③错误。5.C【解析】地磁暴对高技术行业和普通人的影响各不相同,
体现了其影响的多样性,②符合题意。地磁暴对不同事物的影响,启示我们要从地磁暴与地球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④符合题意。地磁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能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必然的,排除①。材料仅指出地磁暴对高技术行
业有负面影响,并未说明它推动了事物发展,排除③。6.A【解析】材料强调了全局观念和精细布局的重要性,体现了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在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①②符合材料主旨,入选。材料并未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④强调理解整体对认识和把握部分的重要性,而材料并未直接涉及对部分的认
识,且对部分的认识并不完全依赖于对整体的理解,排除。7.B【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把今天的每一小步(即量变)走得稳稳当当,才能逐步汇聚成明天通往成功的一大步(即质变),指出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变化,①④符合题意。量变和质变在事物发
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的作用和性质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比较谁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②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不是新旧事物交织的过程,且材料没有涉及新旧事物,排除③。8.A【解析】漫画中的“问题”和“个体”可以看作是矛盾的
两个方面。当“个体”不去积极解决“问题”时,“问题”可能会加剧,甚至反过来影响“个体”,使“个体”成为“问题”的一部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矛盾双方能够相互贯通,启示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的普遍性,①②符合题意。漫画没有涉及抓
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也没有涉及矛盾的特殊性,③④不符合漫画寓意。9.B【解析】材料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手术中常规取出的眼液滴绘制了近6000种蛋白质图谱,并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根据这些数据创建“蛋白质组时钟”,最终获得新发现,
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的“人工智能模型”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创建了“蛋白质组时钟”,可判断眼睛的分子年龄,这说明借助先进工具能促进认识的发展,④符合题意。科学实验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
社会进步,而不是探索未知规律,排除②。认识工具对人的认识水平有重要影响,但并不能“决定”人的认识水平,人的认识水平受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排除③。10.A【解析】中国科学家通过对不同月球矿物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月壤钛铁矿的新特性,体现
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科研成果能解决月球科研站建设用水难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未体现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也未涉及把观念变为现实,排除②④。11.C【解析】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受到当前技术手段的制约,表明
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②符合题意。暗物质难以被肉眼、天文望远镜和电磁学手段观测到,表明暗物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暗物质认识的反复性,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认识的“循环”过程,①与题意无关。认识总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超越一定的物质条件,③说法错误。12.A【解析】国家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调整的内容主要聚焦在民生方面,是在对当前社会需求和民生问题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①正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属于社会意识,其调整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发展,③正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②错误。材料未涉及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趋势的预见,④与题意无关。13.D【解析】河南省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体现了河南省站稳人民立场,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②④符合
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创新规律,①错误。材料未涉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排除③。14.B【解析】“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强调劳动者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明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正确。“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强调劳
动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④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②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说法错误。15.C【解析】毛某带领村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修路,历经7年艰辛,最终使村庄通路并
找到了致富途径,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也说明正确价值观指引人们实现人生价值,②④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看法和态度,它本身并不直接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未涉及把握人生
机遇的作用,③与题意无关。16.D【解析】通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评选颁授,对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说明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排除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说法错误。17.①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洛阳市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科学规划,实现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利用相结合。(3分)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的规划
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及创意,实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3分)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洛阳市在文物和文化遗产利用的过程中,既尊重了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又充分发挥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使文物和文化遗产“留下来”“活起来”。(3分18.
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索和验证真理。(4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追求真理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与不足。(4分)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坚定信心,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分)19.(1)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分)我国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绿色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分)有利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2分)(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分)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2分)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分)我国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
革,可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4分)20.(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
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4分)南通、泰州、扬州三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遵循新质生产力的共同特征,又充分考虑本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3分)既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又形成了各自特色,坚持了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2)答案示例:坚
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好统筹推进的“大文章”,让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或“坚持辩证否定观”),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每点2分,
共4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